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揍哭刘彻开始 > 第130章 尘埃落定

从揍哭刘彻开始 第130章 尘埃落定

作者:鲸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5: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乐宫,甲殿。

刘荣悠哉悠哉的坐在上位之上。

侍女为其捶背捏肩,卫子夫则端着漆盘站在其侧,纤纤玉手捏着果脯不时的送入刘荣口中。

平阳侯曹寿坐于下首,正绘声绘色的为刘荣讲解着朝堂中的故事。

“御史大夫晁错真是个狠人,第一天晚上亲爹死了,第二天没事人一样上朝,舌辩群臣。”

“晁错在朝堂上公布了三王的罪状,居然直接将楚王和赵王问成了死罪,胶西王虽免一起死,也被废为庶人。”

“大汉开国以来,何曾有过臣子弹劾诸侯王的行为?诸侯王位高权重,若非造反,哪个大臣谁敢论他们的死罪?晁错可以说是始作俑者了。”

刘荣闻言,微微一笑。

曹寿这是典型的信口开河。

开国时期的异性诸侯王都有自己的班底,能力都很强,独立于大汉之外,不还是被尽数诛灭了。

同姓诸侯王吕后自己就搞死了不少,之后功臣们就别说了,不但搞死了吕氏诸王,还搞死了刘姓的天子。

形式比人强。

如今三王罪行确凿,又是在京师朝贡的时候被逮捕的,身边没有人马。

骤然入狱,要啥要剐,还不是汉景帝晁错说了算。

见刘荣笑而不语,曹寿摸了摸头,继续说道:

“晁错的言论一出,满朝哗然,以丞相陶青为首的群臣们,纷纷表示反对,认为郅都和晁错的量刑太重了,双方展开了辩驳。”

“案件虽然是郅都主审的,但他却躲在了晁错身后,一言不发。晁错一人,和满朝文武展开了舌辩,竟然丝毫不落下风。”

“最后,还是陛下出来一锤定音,认为晁错和郅都乃是秉公执法,审讯结果并无问题,并对他们大家赞赏。”

“但是,陛下念在刘姓一家,极大的减免了三王的刑法,只削去了他们的支郡抵罪,可谓宅心仁厚。”

刘荣闻言,心中暗道:

“宅心仁厚个屁,自己这个老爹,心黑着呢。”

“他自己唱白脸,让晁错等人唱红脸,诸侯们全都把仇记到晁错身上了,反而对他感恩戴德。”

这点计策,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

郅都看出来了,所以朝议的时候往后缩,任由晁错去吸引火力。

晁错心里自然也是明镜一样,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冲锋。

刘荣不禁感慨,汉景帝何德何能,就能走如此优秀的臣子。

虽然阻力重重,但是不管怎么说,第一阶段的削藩工作算是顺利结束了。

三王的王位虽然得到了保留,但是实力大大的削弱了。

赵王和楚王都被朝廷削去了支郡。

汉初诸侯,大多有若干个郡的属地。所谓支郡,指的是王都所在郡之外的其他郡。

也就是说,不管你原本统辖着几个郡,现在只能保留一个王都所在郡和大汉一样,这个郡通常被称为内史,其他的全部都得上交给国家。

胶西王因为是老齐国分出来的几个诸侯国之一,本就只有一个郡,于是改为削除最富庶的六个县。

刘荣心里盘算着,按照历史书上的记载,接下来就是各国私下串联,然后七国之乱爆发。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问到:“如今晁错的情况如何?”

曹寿回答道:

“那日朝议结束之后,晁错就向陛下上奏,称父亲突染重病而死,请求陛下恩准,让他回家处理丧事并按照规矩守孝三年。”

“陛下赏赐了他三公的葬具,用于安葬父亲。但以国事急迫为由驳回了他守孝三年的请求,以夺情的方式,以三天代替三年,葬礼之后,仍旧回朝任事。”

随后,他小声的说道:“我听过,晁错的父亲并非是病死,而是不满晁错的行为,上吊而死的。”

刘荣嗯了一声,随机陷入了沉思。

晁错之死,是历史的一大悲剧。

按照目前的形式来看,他还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在后面的战乱中保下晁错。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吩咐道:

“今日就是晁错父亲的大殡之日吧?你代替我,前去吊唁一番吧。”

本来刘荣是想亲自去的,拉拢晁错一番,但现在晁错的仇恨值真的太好了。

搞不好,大臣诸侯们会因此怨恨刘荣。

得不偿失。

毕竟他还得争太子之位呢,朝中的声望还是很重要的。

就让曹寿代替自己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