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借力打力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第四百一十六章 借力打力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6:50:19 来源:蚂蚁文学

宜搜小说 元龟四年,四月。

李晓留下安排下加治田城的防务之后,率领内岛氏理,师冈一羽,狩野秀治,宇佐美奈美,盐屋秋贞,山本堪藏等家臣,以及三千军势,从加治田城出发沿着飞驒街道返回越中。

加治田城正北通飞驒街道,而今日日本国道四十一号,亦差不过是这条主线。

在飞驒开山祭之后,冰雪已经融化,整个飞驒街道已畅通无阻。

实际上只要不考虑大雪封山的缘故,从神冈城出发,走飞驒街道增援美浓,要比前往郡上这条路线,无论是路况,还是路程上都有优势,可以直达美浓腹地。

这也就是为何,对李晓而言,加治田城,战略地位要比郡上八幡城更重要的缘故。

飞驒越中军团经一日行军,已进入飞驒地界,当夜即驻扎在今日下吕市金山町。

在飞驒川与马濑川之间,这里是一个飞驒街道上颇为繁华的宿町所。

次日启程,李晓骑马随大军行进在道路起伏的飞驒街道上。

路途之上多数的风景,皆是视线阻挡的连绵的高山。

只是偶尔会在路边,看见几处开垦过的农田,飞驒的山民们都脚穿田下驮在田间耕种。

在飞驒,由于地形限制,除了近畿一地,很难出现大面积平原,所以农田都是一块一块的,而耕种方式也偏向于自耕,小家小户的模式。

在日本,将种植大米的农田,称为稻作,而将非出产大米的农田。皆称作畑。

飞驒山地之中,要想找一块好的水田地,实在太难。

所以百姓一般种植的都是芥麦,黍,野菜,豆,芋等等。但自从李晓将玉米引进飞驒之后,确实也起到了一定带动生产。增加的人口的作用。

不过与稻米不同,畑田出产也是要折算成石高作为,领主交纳年贡的凭据,但是折算比之稻米,远远来得低就是。

在李晓对飞驒实行的检地。以上田,中田,下田三等等级作为划分,其中上田石高定为一石五斗,中田一石三斗、下田一石一斗。(这也是太阁检地的标准)

按照这样的标准,飞驒的田地连下田都不够格。

并且以飞驒当地极寒的气温。所谓二期作这样的想法,也只能停留在传说之中。

所以尽管,经过李晓数年来经营,飞驒耕地面积增加效果显著。但石高眼下亦只稳定在五万石左右。

现在随着大军行进,李晓的日月双纹的旗印所过之处,这些飞驒山民们看见后,都是跪伏在田中叩拜。

对此李晓甚是欣慰。

对于这些飞驒山民而言,李晓一统飞驒,结束了姊小路,江马,内岛三家在飞驒战乱割据的局面。令饱受战乱之苦的飞驒百姓得到了解脱。

大乱之后,只需镇之以静。就可以缓缓恢复生产。

李晓授予大藏长安,颁布了见立新田十分一法。亦即使凡开垦新田,百姓在数年之内只需增加十分之一的年贡即可。

这项手段,在历史上,江户幕府的享保的改革,为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实行。

李晓还赦免了原先被视作的非人,山人,囚犯等被称作贱民的身份,将他们一视同仁。

这样做法固然遭到一些旧有势力的反对,但李晓的目的是出于解放生产力,使得飞驒人口增加,以促进赋税的增收。

这些被赦免的贱民,大藏长安将他们集中起来,于飞驒山间择地进行棚田的种植。

棚田即是梯田,在日本还有个称呼为千枚田。

棚田种植在日本早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在今日郡上的正洞,飞驒高山的田倾家皆是作为日本棚田百选的观光地存在。

另外飞驒作为李晓的起家之地,李晓的常备,亦有超过三分之一兵士都是飞驒出身。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甲斐山沟里的山猴子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飞驒山民能吃苦,并且体格健壮,是李晓常备主要构成。

作为一名常备其收入,是普通农夫的两三倍之多,所以能加入李晓军中,对当地人而言,绝对可以大幅改善生活。

李晓在飞驒的种种举动,十分赢得了当地的人心。

对根本之地的经营,是历来起家王朝所必须的,所以尽管费劲气力,李晓亦要在飞驒这里广施恩惠。

现在经过这数年,更令李晓在飞驒的统治,已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

在山间跋涉数日,李晓大军经过飞驒街道上的樱洞城后,抵达神冈城,在此大军休整一日。

虽说李晓已将本城迁至城生城,但是神冈城作用依旧重要,这里是李晓的起家之地,同时兼加对神冈银山的防卫。

现在的神冈城已几乎成了,李晓麾下首席奉行官大藏长安的驻地。

在李晓政务之中,本多正信除了李晓军师之外,还兼任寺社奉行。

而增田长盛则是岩凑町的町奉行,兼任土木奉行。

盐屋秋贞作为御用商人,掌握盐屋商家之外,还兼任财政奉行。

而大藏长安则权位最重,除了直接作为归云金山,神冈银山奉行官之外,他还兼任行政奉行,勘定奉行。

这可谓是大权独揽,所在在李晓家臣中,论实际权力大藏长安实际上是最高。

现在李晓军势还未到达神冈町时,大藏长安即带着一众神冈町中,以及神冈银山的藏前众,加上町里同心众,足轻数百人,布置下颇为奢侈的排场远远迎候。

本该身在岩凑町的增田长盛,亦在城下迎候李晓。

还有高原诹访城城代,麻生野庆盛,以及高山城城代,姊小路高纲二人。以及一种飞驒的豪族一同前来城下拜见。

大藏长安一见李晓,即便当即殷情上前,率领部下在李晓马前叩拜。

李晓见这阵势眉头微微一皱,实际上他并不喜欢这种大张旗鼓的做法,但是他亦不会在众人面前冷了大藏长安的心,所以并没有当场道出。

大藏长安见李晓没有不愉之情,以为自己马屁拍对了。当即更加殷情上前,颇有为李晓引马执鞭的意思在其中。

大藏长安见礼之后。李晓对麻生野庆盛,姊小路高纲二人又和颜宽慰了一番。

麻生野庆盛已作为原先江马的分家,继承了江马家的名迹,姊小路高纲现在更是飞驒国司,名义上飞驒国掌管者。并且还是朝廷的正三位大纳言,这官位比管理宫廷料理的大膳大夫武田信玄,还高了三个官阶。

眼下这二人同作为带路党,在李晓手下当米虫,混吃等死,不过对他们李晓亦不敢礼数有缺。

进入神冈町之后。李晓发觉虽自己将本城迁移之后,但神冈町反而是更加繁华了。

随着神冈银山的开采不断扩大,神冈町亦逐渐繁荣。

李晓忍不住亦赞叹大藏长安确实治理有方。

进入神冈城天守阁,在一场迎送宴会之后。李晓将大藏长安,增田长盛,盐屋秋贞三名负责政务的奉行留下,一起召集议事。

“什么?你说明国海商们,在岩凑町所居之人,已有近千人?”

李晓忍不住一惊,他实在不懂,为何他这些老乡。为何好好天朝上国不待,非要跑到这岛国来奋斗。

难道是看见自己成功的先例。

增田长盛喔地一声。言道:“回禀主公,不仅是人数的增加。并且多半是青壮男子,而且那些明国人一进入此地,就大兴土木修筑房舍,他们的房舍似有一定布局在内,层层相连,似乎可以作为防卫,现在已有不少流言在越中流传,声言主公意欲勾结本国之人……”

“够了。”

李晓听到这里忍不住火冒三丈,他仔细想了想,排外思想到了何地,亦不能避免,这可以理解。

但是这如此有套路的流言,绝对是别有用心之人煽动,非上杉即是织田的细作。

盐屋秋贞见李晓震怒,言道:“主公,既然有人传布流言,就下令禁口就是,谁敢胡言,一律杀之。”

“不行,防民之口甚防于川,如此更显得我心虚,”李晓想了一下,随即言道:“立即派忍者出查,流言之源头在何处。”

杜绝流言源头是一方面,想到自己这群明国老乡的作为,李晓亦有几分怒意,李旦他们做事不厚道。

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令人有什么居心叵测的猜测。

当时这些中国武装海商集团,受到明国禁海令的影响,到处在外寻找根据地。

最早如七海霸主陈祖义,在马六甲自立为渤林邦国国主。

如另一与李旦齐名的颜思齐,就率三千人屯垦台湾。

如另一海盗林道乾,则率人入居暹罗,最后暹罗国国王不敢对其用兵,反而还将女儿嫁给此人。

王直,李旦,郑芝龙就更不用说了,一直是以日本为根据地。

在民间还流传,郑芝龙,颜思齐一起密谋推翻德川幕府的传说,只是不知是杜撰,还是确有这个想法。

李晓想了一番,向增田长盛问道:“现在岩凑町中,明国海商主事是何人?”

增田长盛言道:“是王坦之,另外听说李旦下个月亦会来到岩凑町。”

“很好,”李晓点了点头,心想他的明国老乡,看来真的有几分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有企图,不过正好,李晓亦有一盘大生意与他们做。

弄不好,这些老乡们可以成为他攻打能登国的前驱。

多谢昨天书友的月票,推荐票,继续求月票,推荐票,求订阅,各种求。

明天承诺保底更新五千字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