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两百零四章 正信版‘隆中对’

第两百零四章 正信版‘隆中对’

在*天武天皇之前的时代,北陆地方曾有个古“越”国。

平安时代的歌人藤原实方曾有一首连歌,欲渡越国地,又恐大雪临。

越地在当时人看来,是个雪国。

后来古越国,在大化改新的时候,被分为越前,越中,越后三国,之后再次分出了能登,加贺,佐渡三国。

而古越国加上,若狭国,就是今日*五畿七道之中的北陆道。

城生城,天守阁中。

李晓听着本多正信将此次代表李晓方,与本愿寺胜兴寺结成同盟一事,一一详细道来。

随着本多正信的叙述,李晓越听越是满意,不住颔首点头。

本多正信叙述完毕之后,李晓哈哈一笑,言道:“辛苦你了,正信,此次若非是你斡旋,我难以与胜兴寺达成同盟。”

本多正信听后‘喔’地一声,言道:“总算幸不辱命,实托主公在领内处置此事手腕,玄理大师,若非眼见本城领内,各势力都已降伏,是否答应同盟,还是未知之事。”

李晓嗯地一声,言道:“正信,你说的不错,越中就像一个张桌子,只有有势力的人,才能上得来台面,与他本愿寺分享桌子上的食物,若是本家没有一点手腕,就已被本愿寺吞并了,何来同盟之说。”

李晓见本多正信面露不解之色,随即会意,*人都是分餐制,不像中国人一大桌子吃饭,所以李晓话中的意思,难怪他不甚理解。

本多正信言道:“不过,本愿寺的意思,是让主公替他抵御越后之上杉家,这点若一个处置不当,主公很可能会成为上杉家的目标。”

“使得,所以我就更应该谨慎行事。不过。”

李晓吐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推开天守阁的窗格,朝城下的神通川望去,此刻夕阳西下将神通川的江面,映衬得波光粼粼。

李晓指着这片江面,将方才未说完的话,接下来言道:“不过与本愿寺同盟,也就意味我暂时在越中站稳了脚跟,眼下这片江面和土地,现在终于为我所有。”

李晓说的不错,解除了本愿寺的威胁后,至此此刻,他才算刚刚成为武田家真正的两万石家老。

否则武田信玄的安堵文书有什么用,本愿寺不买你的账,李晓根本坐不稳城生城的位置。

本多正信以一种颇为拜服的口气,言道:“主公,以一人之力,牢人之身,出仕武田家不过三年,就成为武田家知行两万石的家老,此点实非非常人可以办到。”

李晓笑了笑,本多正信并非虚言,比起三英杰来,织田信长继任家督时,有他老爹留下的半个尾张国,木下藤吉郎以布衣之身,出仕织田整整五年,才获得了武士身份,而德川家康虽然自小颠沛流离,但是出道的时,就有原松平家家臣那一帮猛人的侍奉。

不过取得大名城主之位,对于李晓而言,只是篡取权力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而并非是终点。

李晓转过身来,看见本多正信正看着自己,似乎在寻思之间,有什么话说。

本多正信沉思了一会,问道:“主公,现今已经是武田家家老了,敢问主公,下一步准备如何?”

李晓没有半点犹豫,言道:“当然是进取越中了,扩大领地了。”

“那之后呢?”本多正信问道,“仅仅是攻伐越中吗?主公可了解越中之局势吗?以及整个北陆之局势吗?”

哦?李晓看本多正信似有一肚子话要说,准备长篇直言的样子。

确实现在李晓要以城生城作为立足越中的根基,向越中进军,首先就要了解当地之局势。

按照他以往劝谏武田胜赖的说法,就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

李晓重新坐下,十分诚挚地向本多正信问道:“正信,你有什么要教我的?”

本多正信忙言道:“不敢,臣下只有几番建议,想向主公进谏。”

“请直言无妨。”

本多正信见李晓一副虚心纳谏的样子,点了点头,他首先先分析了,越中所在整个北陆道的大致的形势。

本多正信伸出双手,做了个七的手势,言道:“北陆道一共七国,虽频临沿海,但因气候寒冷,所以交通不便,这点比不上东海道,不过但比较贫瘠且又难行的中山道而言,取得北陆道对我武田家上洛而言,实在有莫大的臂助。”

对本多正信的话,李晓点了点头,上洛是武田信玄第一宏愿,对武田家制霸天下而言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东至关西,有三条道可以上洛,东海道有德川织田这样的强藩镇守,杯具的今川义元哥,就是惨死在这一路线的。

中山道难行,不适合大规模部队出击,当年武田信玄上洛,主力走东海道,而中山道只让秋山信友率五千人做出偏军,分散织田家注意力。

本多正信接着叫道:“北陆道七国之中,依据距离近畿之远近,依次为若狭国,越前国,加贺国,越中国,越后国,而能登国位于越中北方。”

接着本多正信依次分析,北陆道诸国现在的处境。

在若狭国,其守护大名武田义统,若狭武田是安芸武田的分支,与甲斐武田家都是同宗,现在若狭武田已陷入内乱,渐渐被朝仓家侵驻,成为他的傀儡。

越前国,是朝仓家原属于三管领斯波家地头,后从斯波家独立,成为战国大名,之后与加贺一向宗历经数战斗,现在两家都将彼此视为头号大敌。

加贺国,自莲如上人来北陆吉崎御坊(其在九龙川之战后,被朝仓家焚毁)布道后,加贺国人联合一向宗势力,推翻守护大名富坚氏之后。

现在已成为一向宗北陆的大本营,本愿寺以此为根据地,向越中,能登,飞驒渗透。

越中国之上的能登国,现在是原三管领畠山家把持,不过畠山家实权现在大致已被架空,为国内畠山七人众所把持。

至于佐渡国,国小地瘠,对整个北陆而言,影响力太小。

越后则是在上杉谦信的麾下。

大致讲述一遍之后,本多正信言道:“主公现在所要谋取的越中国,临接着能登,加贺,越后三国。”

“能登之畠山家,虽说是越中两大守护代神保氏,椎名氏的原主家,不过陷于国内之乱,对越中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对越中国内影响最大的势力,莫过于加贺之本愿寺,越后之上杉家。”

顿了顿本多正信言道:“主公现在要攻取越中,所必须的外交策略就是西联本愿寺,东拒上杉家。”

李晓听本多正信大致说了一通,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打个比方而言,其中本多正信让李晓现在采取的策略,就和三国演义中隆中对时,诸葛亮劝刘备实行的对策差不多。

首先开场白。

李晓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晓愚鲁而赐教。”

本多正信笑曰:“愿闻主公之志。”

接下来,两者开始扯皮。

在李晓的理解来,目前而言城生城,就是当初刘备盘踞的新野,李晓现在兵不过几百,将不过岛,师冈数人,与本愿寺,上杉家两家相较,他们对于现在李晓而言,都是庞大大物。

本愿寺,上杉家之中。

上杉家势力最强,又有*天皇的纶旨,等于挟天子之名,可讨伐不义之臣,因此上杉家可比作三国曹魏。

对于李晓而言,面对拥有精兵强将,又有着军神称呼的上杉谦信,他所采用的策略用诸葛亮对刘备的话来说,是‘此诚不可与争锋也’。

而本愿寺呢,概括说来,进攻力奇差无比,防御力却很强。

举两个例子,九龙川之战,一向宗攻入越前,被朝仓宗滴以一万五千*破三十万。

防御战,石山本愿寺织田信长打了十年打不下,攻打长岛本愿寺,织田家损兵折将,攻打打北陆,柴田胜家,前田利长两人先后联手杀了几十年杀不完。

所以在此点上将本愿寺比作历史上孙吴,也不算是失当。

因此李晓对本愿寺的策略,用诸葛半仙的话来说,‘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而李晓要想扩充实力,进取越中,只能拿神保家,椎名家来动手。

现在越中对于李晓而言就是荆州,地处北陆道要道,土地肥沃,富饶,同越后一样,石高同为四十万。

而越中两大守护代,神保长职,椎名康胤都并非名主,虽表面降伏在上杉家的旗下,但实际上又是两个独立性的战国大名,而且彼此在暗中相互攻伐,这就在本多正信眼底等同刘表,韩玄之流。

攻取越中一国以后,对李晓而言可谓,等于是实现了从城主级大名,向国主级大名一个级别上飞的跨越。

实际上攻取越中之后,还有更进一步发展。

接下来,李晓可以现组建一支水军,去取海上的佐渡国。

佐渡国虽然贫瘠,悬于海外,但却有佐渡金山,这对于野心家而言,等同于进取天下的‘王霸之资’。

在攻取佐渡的同时,李晓也可以进军能登,将现在主臣不明的畠山家攻取,如此一来加上佐渡国。

如果李晓能实现这一目标,将领有飞驒,越中,能登,佐渡四国,成为真正的李晓百万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