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百鬼邪术 > 第一册:雪岭迷窟 第27章:下墓(1)伏地龙沟

从燕子房间出来后,我简单跟大家说了一下燕子的情况,便直奔主题,问九叔怎么才能彻底破燕子的蛊。

九叔一边收拾刚刚作法用的工具一边回应“蛊流传千年以来,一直都笼罩着一股神秘色彩,通常蛊只有下蛊者才能破解。

据《百鬼邪术》中记载蛊为邪巫之术,中蛊者仅下蛊者唯可破之,若非如此,唯知蛊出何处,为之何蛊,炼之何虫,得此蛊方,便可破之。”

燕子爸似懂非懂的问九叔“大师,您能直说么,要如何破燕子身上的蛊?”九叔说“现在只能找到鬼尸血蛊的第一只母体是用什么毒虫炼成的,再找齐克星的药材,就能彻彻底底的破了燕子姑娘身上的蛊,只可惜那晚我们把那个丧心病狂给彻底灭了,连同他身体内的母体蛊也一同灭了,现在想知道那蛊是用什么毒虫炼成的就有点困难了。”

燕子爸焦急的问“那怎么办啊?到哪去知道那蛊是用什么炼成的?”九叔说“那鬼尸蛊最好养的地方就是墓穴,如果我没猜错那天被我们灭掉的丧心病狂应该是在墓穴里中的蛊,鬼尸蛊一般一养成都不是单独一只的,现在就是不知道是从那个墓里出来的。”

我一听到这里喜出望外的说“燕子有救了,我知道墓穴在哪。”

众人一下全部看向我,唯独胖子。

我直接从背包里拿出在木屋里找到的笔记本和照片给张叔并说“事到如今,你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张叔接过东西看了笔记本里的日记后,老泪纵横,独自感叹喃喃说道“难怪二柱子当年突然解散我们。”

接着我们找了个地方坐下,张叔点了一支烟眼神陷入回忆中,缓缓说道“差不多二十年了吧!我跟我师傅(上官叔)还有二柱子,许兄(胖子爸)一起来到了这玉龙雪山,寻找一个古墓,至于具体是什么古墓,就连我师傅他们都不是很确定。

因为古墓及其隐蔽,我们知道不是一两天就能找得到,所以便在林里搭建了一个工作室,也就是昨晚你们看见的那个木屋,后来我们找了半个多月才找到那墓穴所在,下墓时师傅因为考虑到里面的危险便没让我进去,我在外面等了他们一天一夜,他们才出来,结果两手空,出来时只有许兄安然无恙,二柱子和我师傅好像都受了伤,结果不久后,二柱子便解散了我们。”

九叔听后问道“那你还能记得那古墓穴的位置吗?”张叔想了想说“大概方位我有印象,具体的我记不清了。”

九叔说“那没关系,我在风水这一块还是有点研究的,自古以来墓穴的选址都离不开风水学,只要你能记得大概位置就可以了。”接着看我和胖子一眼说“看来我们得下墓一趟了。”

不知为何我心里莫名的有点小兴奋,也许就像我爸说的,是野兽总归要回到森林,有血性总会勇闯龙潭虎穴。也许我骨子里就是爱冒险,不然那天中迷幻蛊怎么会幻想那些。

至于胖子也是乐开了花,自从昨天我捡到宝贝,他落得两手空空便心里直痒痒,一直想弄点什么宝贝,说到宝贝古墓里自然是不计其数。

但是这下墓可不是说下就下的,得需要一点准备,基本装备我们有了,就差防毒面具。说起这防毒面具确实是个难事,这穷乡僻壤的哪里去找防毒面具?从这山谷走出这村庄,由于没有交通工具靠这十一路公交(两条腿)也需要大半天的路程。

这来回就是一天半,我和胖子自然是没问题,但是燕子就等不了,九叔说那药最多维持两至三天,墓穴具体位置还不明确所以还是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去买装备的路上,这还真是棘手的问题。

胖子突然想到什么一拍大腿说“林中木屋二楼那衣柜里不是有几个防毒口遮么,之前我和阿旺看到了,虽然老旧了点,但还是可以用的。”

我一下感觉那几个我和胖子平时连看都不想看的东西,顿时变成宝贝了。

现在东西基本齐活了,就等明天出发了,由于张叔说明天去古墓要路过木屋,所以让我和胖子不用着急去拿,反正荒山野岭的也没人,也不怕丢。

由于下墓事关重大,我认为不能盲目的干,最起码得知道是那个朝代的墓,朝代不一样,陵墓自然也不一样,里面的防盗机关也自然各不相同。

我之前在上官叔的日记本里,有看过关于玉龙雪山古墓猜测的记录,我便讲给众人听,让大家一起分析分析。

日记本上讲到关于古墓的三个可能性,前面两个是历史传说,后面一个是神话传说,我先讲了前面两个。

在唐朝初期洱海地区部落林立,互不役属,当时南诏国主异牟寻封岳拜山,曾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

南诏国是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于公元738年建立,902年亡。

到贞元年间吐蕃为患,唐代一位名臣约南诏共袭吐蕃,驱赶吐蕃到玉龙雪山以西。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延续两百多年。

相传当年南诏国一位将军战死玉龙雪山,墓穴选址就在玉龙雪山一带,当时唐德宗李适为表达对那位将军的敬佩特意赠金送玉作为陪葬品。

还有一个历史传说是在元至顺年间,云南一位诸王等作乱,四川行省兵讨伐至玉龙雪山将其击败,当时那位诸王有一爱子就是领军抗战的主帅,结果不幸战败玉龙雪山,当场自刎谢罪。诸王爱子有加,玉龙雪山被当地人认为是神山,受人敬仰,所以诸王命人在玉龙雪山为自己的爱子修建陵墓并用大量金银珠宝作陪葬品。

还有一则就是关于神话传说,相传玉龙雪山有一位守护神叫“阿普三朵”她是一块神奇雪石的化身,传说三朵是身穿白衣骑白马的绝世仙女,经常显灵,世世代代的保护着玉龙雪山人民,当地人还特意修建庙祭供,来供奉三朵,因此便有一个三朵节,在当地非常出名。

而在上官叔的笔记中记载三朵的真身皆有可能在玉龙雪山的山腹腹内,传说玉龙雪山的山腹内部深底下有一座神殿,那神殿是盘古开天辟地时,玉龙雪山裂开自然形成,而非人造。

相传里面藏有山神三朵的真身而且还有无数金银财宝,但是毕竟只是传说一直都没人能找到进入山地腹中的入口,所以具体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

我给众人讲完这三则故事后,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知道到底上官叔他们寻找的古墓是那个故事里的,就连张叔都不晓得。

最后大家都一致看向九叔,九叔眉头一皱说“看我干嘛?我哪里知道哪个故事是真的。”

胖子站起来咋咋呼呼说道“管他娘的是哪个故事里的陵墓,反正有陵墓在是真的。我们明天去一探究竟就是了,管它什么机关陷阱,胖哥我怕他个鸟,照样是如履平地。打从来玉龙雪山开始我们走的鬼门关还少吗?不也毛都没少一根,怕它个鸟,这个墓胖爷我下定了。”

听胖子这一番斗志昂扬,激情高亢的发言后我多少也被传染,说的也是这样畏首畏尾的也不是我的风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管它呢,不管哪个墓,反正我们都照样干就是了,更何况燕子还等着救命呢。

说罢!我们大致商量了一下计划,明天由张叔带路,我、九叔连同胖子三人下墓,燕子爸留在家中照顾燕子,商量完毕便各自回房睡觉,养精蓄锐为明天的险旅养足精神。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时,我们一行四人便动身出发,在天刚亮太阳还没出来的这段时间的温度特别冷,又加上玉龙雪山的影响气温便更低,冷的我们直哆嗦,为了让身体暖和点,我便提议让大家小跑起来。

到林中木屋时,太阳己然从东边山头探出半个身子,阳光拨开晨雾,驱赶了冷气,一缕阳光开始暖和大地万物。

由我和胖子上木屋拿防毒口遮,刚好一共有三个,虽然已经很老旧了,但是捣鼓捣鼓还是可以用的,因为年多时久,带起来有点味,但是总比在墓穴里吸入尸毒强,由于墓穴长年深埋地下不见空气,所以里面都会存有尸毒。

张叔二十年没来了,经常记错路,带着我们东兜西转走了很多冤枉路,直到中午我们才走到离墓穴不远的地方。

大家折腾了一上午也都累了便原地休息,吃了点先前准备好的干粮,喝了点水便继续出发。

到墓穴的位置需要先进入一个小山谷,可是当我们走到山谷前时发现山谷的入口已经被山顶滚落下来的石堆堵死,无路可走。

张叔见状告诉我们说“看来我们要绕路走了,当年我们不是从这条路进去的 只是出来时才发现这条路,谁知现在堵死了。”

折腾了一上午把大家都折腾累了,结果还是白白折腾,胖子一屁股坐地上“我去!这墓还没找到就先把我给累死了。我不行了,还是原地休息会吧。”

由于张叔说本来从这里进去只需要一小时路程,但是绕路估计又要小半天路程,所以时间紧迫耽误不起。胖子一脸不情愿的又站起来,拍拍屁股继续跟着我们。

我们一路返回经过我们先前搭帐篷的地方,绕过我和胖子昨晚采鬼臼叶的草地,从一条小路再一直朝山谷的下坡走,一直进到山谷的腹中看见眼前有一片大丛林,丛林地上的杂草丛生,都长到我们的大腿间,张叔告诉我们因为这片丛林一直有野猪出没,以前村里人在这片丛林设置了很多捕兽夹用来捕野猪,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人找了一根粗大的树枝当导盲棍用,因为如果不小心被捕兽夹夹到那直接就是把骨头都会夹断,那脚基本上就废了,所以我们一点都不敢马虎,每走一步前都先用树枝去探路。

这样对我们的行程又减慢了速度,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下午四点左右了,我开始担心晚上我们还能不能找到墓穴。

胖子走在我旁边,一边用树枝探路一边和我扯淡,说“阿旺!你说如果真有野猪出没,待会我们搞它一只,再起火把它烧了,那晚饭就可以吃烧野猪肉了,听说老香了去了。”

我一边小心的探路一边对胖子说“胖子!你能别一天到晚都惦记着吃不?再说野猪白天也不出没的,它们只有晚上才出来活动,你还是认真点走路别等一下折在这里。”

说话间只听“咔嚓”一声,胖子手中那如手臂粗的导盲棍一下被草丛里的捕兽夹夹断,只见捕兽夹上全是又宽又大的锯齿,这稍有偏差夹断的就是胖子的腿。

我拍了拍怔在原地,目瞪口呆的胖子故意说“没事!富贵险中求么!这越危险了等一下古墓里收获就越大。”

胖子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说“去你大爷的,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们大概用了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走出丛林。

出丛林后张叔介绍“我们现在所处地乃是伏地龙沟的边缘,前面再走一小段过了伏地龙沟就到了。”

“伏地龙沟!”这名字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从张叔口中得知,伏地龙沟是要到墓穴的必经之路,它是一条地缝,从玉龙雪山的山脉裂开,墓穴在雪山背面山脚下,而山脉正好从中间连起挡住进墓穴的路,所以我们只能从那地缝穿过。

伏地龙沟得名是因为每到夜间,明月当空,月光穿进地缝时,地缝投出的影子就像一条伏卧在地上的黑龙,这也是找到墓穴的关键所在,伏地龙沟本来叫什么没人知道,也许压根就没名字,后来是上官叔给起的名字,好像是跟风水学有点关系。

据张叔介绍说当年上官叔他们三人各怀本事,上官叔精通风水,许叔鉴定陪葬品值不值钱,二柱子则精通各种机关陷阱。

说话间突然发现前面没路了,只有一条小河流,河流的上流有潭水在一座山脚下,这座山正好把河流拦腰拆断,但是这潭水不断有水泡冒出是流动的水,这河的源头应该是从山的另一边流来。

张叔说当年这里没有水的,只是个小山洞贯穿山的两边。看来只能从这潭水潜过去了,我问张叔说“洞道大概多长?”张叔回忆了一下说“大概一百多米左右!”我和胖子从小在海边长大,多少懂点水性,一百多米对于我和胖子来说不是问题。

说罢!便和胖子脱去衣服,只穿一条裤叉。下水前我把弯刀咬在嘴里以防水里有不明生物的袭击。

这水并没有多深差不多也就两米深,刚下水就感觉水特别的冰,寒冰刺骨,水潭下就一条洞道,正是通往山的另一边,洞道的中断是凸起的,整个洞道的结构就像“凸”字一样。我和胖子只是稍微看了一下,换口气便继续潜水里游到洞道的另一边。

到了山的另一边后,我和胖子分头行动,胖子去找干树枝准备等一下生火,暖和衣服,和烤身体用,我则用攀岩绳打了一个伸缩活结,等一下拉我们的装备和九叔他们,因为九叔他们水性不好。

期间我无意间看见一些长的像芋叶的叶子,长的特别大。我顺手割了些心想等一下可以用来包装备,让装备不会沾湿。

芋叶包括荷叶等,在叶子表面长着密密麻麻的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肉眼看不出来,在电子显微镜下这些乳突,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密密麻麻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正是这些才让叶子不会沾湿。

我把绳子在洞口找棵树固定好,再潜游回去。然后用芋叶里里外外的把我们的装备打包好,按事先说好的办法,胖子在那边拉,我在水下推,由于水浮力的原理,所以尽管我们装备很重,但是我们还是很快就搞定,接着便回去把九叔他们拉过来。

这么一折腾我是又累,又冷,还好胖子已经事先把火生起,我们所有人都在火堆前烤身体,因为装备有用芋叶做了措施所以基本上没湿,就只需把我们穿的裤衩和身体烤干就可以,这没花多少时间,两支烟的功夫就搞定了。

伏地龙沟一共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绿油油的灌木,因为这里长年没有人活动所以这些灌木长的都特别旺盛,密密麻麻的一片,乍一看就像绿海洋般,风一吹地上的草层层波动好比绿色的海浪,风景优美的如诗如画。

刚走到伏地龙沟的入口就能看见裂沟成一个上宽下窄的“V”形。

进沟前胖子看见地沟入口有一只像动物一样的趴在草丛上一动不动。

当我们靠近时我和胖子一眼就认出是昨晚那只山猫,山猫双眼张大口吐白沫,看样子已经死了,但是身上一点伤口都没有,不像是被什么猛兽杀死的。

突然我看见山猫的肚子动了一下,我以为是刚刚太累了眼花,便问胖子“胖子刚刚你看见它肚子动了一下没有?”

胖子也看见了,拿出工兵铲说“看见了。”说着用工兵铲去动了一下山猫,刚碰到时,山猫的整个肚子立马一鼓一鼓的动起来,像是什么东西在里面蹿动着,然后从肚皮下面钻出一只像核桃一般大小的蜘蛛。

胖子笑了笑说“没事!就是一只蜘蛛,踩它一脚就结束它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天。”

我和九叔一看是只蜘蛛便也不在意的笑了笑,唯独张叔脸色一下变了,大叫一声“不是蜘蛛是蜱虫,大家快退后。”

张叔刚说完,山猫的肚子下立马如泉水般不断的涌出成群的蜱虫,这时我才看清楚这如核桃般大小,身体成棕褐色隐约有带点血红色,黑色尖尖小小的头,圆鼓鼓的身体边各长四支细细脚,乍一看像蜘蛛的昆虫不是蜘蛛,而是张叔说的蜱虫。

蜱虫又叫扁虱,是一种颈椎动物体暂时性寄生虫,会钻入动物和人体内,吸血为食,会带来传染病。蜱虫种类繁多,据统计世界共有八百余种,我国就有一百多种,野外草丛常见。曾经在河南就有人被蜱虫咬伤结果不治身亡,一般蜱虫在没吸血时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吸食血液后有的可以如黄豆般大小,有的甚至可以像人的指甲片般大,但是像这核桃般大小的我还是第一次见,估计是这深山老林的比较好养,所以才长如此之大。

成群的蜱虫如行军蚂蚁般,纷纷向我们涌来,如果是一只还好说,可是成群结队的就麻烦了,这时候谁也顾不上谁,只管拼命的向后跑,我一边跑一边对胖子喊叫“胖子!快用火。”

然后对九叔和张叔说“我们先暂时挡一下。”说完我当先用工兵铲的铲面,一铲拍到最前面的蜱虫上,一铲便直接拍死八九只。

九叔见状也用小静之前用的工兵铲跟着我一起像打鼓般猛拍起来,胖子见状把自己的工兵铲抛给张叔,然后跑去找干树枝点火,张叔直接丢下手中的那把老式火*枪接住胖子丢来的工兵铲,跟着我和九叔一起好不热闹,风风火火的拍起来。

一时间工兵铲的碰撞声和蜱虫的惨叫声交响着传入耳朵,好比一曲激烈的交响曲。我、九叔和张叔出于保命慌乱的乱拍着,都已经不知道蜱虫还剩多少。

胖子点上火把跑过来见状说“我去!都已经拍死了,你们还拍什么?起劲了是不是?”

我还一直猛拍着并对九叔和张叔说“根本停不下来,你们呢?”只见九叔、张叔已经站起来停住拍打。这时我才发现原来蜱虫已经被我们消灭,现场一地血淋淋的尸体,一片狼藉,而我、九叔和张叔三人手中的工兵铲和裤管都是血。

刚刚吓傻了忘记山猫一米多的身体能藏多少蜱虫阿?所有追我们的蜱虫早就在我和张叔,九叔的乱铲下成肉饼了。

我们回去刚刚的水潭中稍做清洗后便继续出发,经这么一折腾太阳已经西归,当我们再次走到沟口时夕阳染出的最后一道红霞也消失在伏地龙沟的沟口尽头,取而代之的是沟*的黑暗和阴森。

刚刚到沟口,全身的寒毛便不自觉的竖起,只见龙沟如黑洞般深不见底……

ps:一天一更,精彩不断,敬请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