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346章 许峰述职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346章 许峰述职

作者:岁月如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方道巡路使许峰终于从琅琊赶回了咸阳,而回到咸阳城之后,许峰连家门都没有进,片刻未歇,便进宫晋见。

「微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政合宫内,许峰进殿的第一个动作便是飞快的窜步前进,并跪在了殿中,对嬴城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于许峰,这是第一次晋见二世帝,本身他便是封疆大吏,位比九卿,如今更要踏入朝堂,真正的站在九卿之位,主掌天下钱粮,此乃重任。

于嬴城,这是第一次与许峰见面,从认识到信重,令其效忠,这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治粟内史府府令,对秦国来说,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许爱卿请起,这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嬴城看着双鬓斑白,略有老态,却依旧精神抖擞的许峰,客气的说道。

「陛下能想起微臣,是微臣的荣幸,以老朽之躯,对秦国尚有一用,能为陛下一用,微臣自当以犬马相报。」许峰也是久经世事,老成稳重,出口之中尽是效忠之言。

挑不出半点毛病。

嬴城自然也不可能在此时挑毛病,只道:「许爱卿对秦国的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朕岂能不知。」

说着。

嬴城起身移步到了殿下,近距离和许峰站在了一起。

许峰的身高足有七尺余,比他要高两个头,虽如此,见到嬴城走近,许峰还是微微躬了躬身子,没有显得比嬴城高多少。

而嬴城,则是上前拉着许峰的胳膊,笑道:「朕知爱卿这一路片刻未歇,定是劳苦,特意为爱卿准备了饭食,为爱卿接风洗尘。」

说着,嬴城慢悠悠的拉着许峰来到了餐桌旁,餐桌虽大,却只有两张椅子,拉着许峰走到餐桌旁,嬴城这才松手坐了下来。

「微臣,谢陛下隆恩!」许峰见此,感动的再次跪地潸然泪下的道。

「爱卿快坐!」嬴城说着,手已经放在了酒杯上边。

说什么等着臣子属下敬酒的,不过是多了份傲慢,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君要如何待国士,非以重任不取,非以恩重不予,体现在方方面面,乃至于每一个细节之中。

对冯去疾,李斯,蒙毅这些人,他已经不需要再去拉拢什么。

然而,对于新入朝堂的新人,他必须要彻底的拉拢,令其坚定的站在他这一方。

而此次为许峰接风洗尘,也并非只是纯粹的接风洗尘。

若是许峰如此认为,那他就要考虑考虑许峰是否合适接任治粟内史府府令一职。

「谢陛下!」许峰再次叩谢后,这才起身坐在了桉桌旁。

此刻。

不止嬴城在盘算初次见面的许峰。

其实许峰也在盘算初次见面的二世帝。

包括第一印象,性格,做事风格,行事手段,言谈方式等等各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而此时。

见许峰入座,嬴城二话不说,率先举杯敬道:「爱卿为我大秦开垦了汉中,济北粮仓,将济北治理的井井有条,此功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此杯,朕敬爱卿。」

许峰忙然提杯,就要起身的道:「微臣岂敢居功,治理地方本为微臣本职,陛下如此恩待微臣,微臣惶恐!」

「今日无君臣,只当远方敬仰之人,得见爱卿吃顿家常便饭!」嬴城澹澹的笑道:「爱卿,请!」

说着,嬴城无多余的话,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陛下!」许峰一时感动,潸然泪下的一饮而尽。

可是,心中对于面前这位二世帝,却有了新的认识。

百闻不如一见,在琅琊,他便对

嫡长孙,大律府府令如雷贯耳,声名远闻。

尤其是纸张,济北之地的纸张,千金难求,无数的学士从济北前来咸阳,只为能够用到便宜的纸张。

在琅琊,对大律府府令的传闻,可以说多如牛毛,真假难辨。

而如今。

虽在这短短时间内见面。

却让他对二世帝的手段胸襟志向有了新的认识。

稳重,随和,做事滴水不漏,手段谋略润物细无声。

绝不能以年龄来看待这位继承大秦正统的二世帝。

「这第二杯,朕再敬爱卿!」而此时,嬴城在内史添酒后,再次提杯。

许峰闻言,慌忙请辞,哪敢再让二世帝敬酒。

可是嬴城,却摆了摆手道:「爱卿不必紧张,容朕说完,爱卿再辞也不迟。」

顿了顿,嬴城继续道:「先皇驾崩,朕于危难之际奉先皇诏命继位,自当兢兢业业,为先皇,为历代君王守好秦国。」

「秦国如参天大树,朕如树干,上不得枝叶,下不及根系,这枝叶如天下百姓,根系如普天臣子,失了根系,朕无法为枝叶提供养分,失了枝叶,朕这参天大树便空荡一片。」

「我大秦,需要如爱卿这般的治理能臣,来为天下百姓提供养分,让百姓在我秦国的土壤之上繁衍生息,更需要有担当的治理能臣,在危机之中力挽狂澜。」

「然而,内史公卿以死报效先皇知遇之恩,朕深为震撼,可其却留下了治粟内史府这个烂摊子,百千官员无首,无任事者,朕继位时日尚短,急需能臣来辅左于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爱卿能力超凡,一片忠贞之心,又深知农桑之事,这才召见爱卿回都。」

「还望爱卿能在危难之中勇于承担重任,重整治粟内史府,维系天下农桑之事。」

「此杯,朕自当敬于爱卿,虽敬犹请,朕更希望,请爱卿能够任治粟内史府府令,替朕夯实天下,稳固秦国百姓,令秦国百姓丰衣足食,再无温饱之忧。」

这一下。

许峰再也坐不住了,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感激涕零的道:「陛下对微臣抱有如此重望,微臣恐才疏学浅,误陛下大事啊!」

他自然是知晓此次他被急招回都是因为什么。

在这次晋见二世帝之前,他也做过所有的预想。

他以为。

二世帝一番话是想要让他毛遂自荐,因为这是惯用之法,更显恩威。

可没有想到,竟是这般抱以厚望,予以重托。

此等恩重,却是让他犹豫了下来,到底要不要接任治粟内史府府令。

「爱卿快快请起,朕即诀爱卿来为秦国,为天下百姓治理农桑,自然信重于爱卿,相信爱卿的能力,朕希望,爱卿能够为了天下百姓,接替内史公,广治天下。」嬴城轻轻抬手搀扶许峰。

一时间许峰感动的一塌湖涂,准好的很多话语派不上用场,只得道:「微臣自当竭力而行,为陛下,安定天下农桑!」

嬴城笑了笑,将青铜杯端在了面前,又将许峰的酒杯递在了许峰的面前,笑道:「既如此,你我君臣同心,为这天下百姓谋福祉,安民心,此生之愿,当令天下百姓有温饱之食,有锦丝之衣,有片瓦之居。」

「此杯,为请,请爱卿!」

「朕若有过失,请爱卿予以指正,朕若忘记天下百姓,请爱卿予以提醒,朕若荒废农桑,请爱卿予以警告。」

「陛下!」许峰这次是真的潸然泪下了,感动的泪水直流,但其面容之上,却尽是高兴之意,「微臣,定不负陛下重任!」

许峰说着,狂饮而尽。

「这第三杯,依

旧是朕敬于爱卿!」而嬴城,再次举杯道:「此杯,朕敬于爱卿,能够信重于朕,辅左于朕。」

三敬之下。

此时的许峰,再无忐忑之心,虽初见,却如旧识,再无半分隔阂,只剩下一片忠心。

而接下来。

真正的交谈才刚刚开始。

凡是在外的重臣回都,无论是武将还是文官治臣,都必须要做一件事。

述职!

许峰也不例外,接风宴虽摆满了一桌,可饭菜凉了都没有动多少,反而,醇香的宫廷玉液喝了两壶。

至此。

嬴城也算是对济北之事,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

济北并非单指济北郡,包括太行山以东所有的地方,均被称之为济北,只是因为济水之北的平原地带,这才有了济北郡称谓。

而在大秦的认定之中,济北包括整个旧齐故土,济北,齐郡,薛郡,琅琊,胶东五郡之地。

而通过许峰的述职他这才知晓。

济北虽名为大秦三大粮仓之一,乃是产粮之地,但其实,济北真正的依靠并非粮仓,而是渔业,海渔。

昔日齐国对渤海,东海发掘就已经不限于近海,甚至探海船已经抵达了对面的平壤,首尔等莽荒野地。

不止如此,昔日始皇帝在数次抵达琅琊后,看着茫茫海域数次萌生探海的想法,尤其是沿着渤海桉观看后,始皇帝数次让令许峰探海。

用更确切的描述来说,在连云港,青岛,威海,天津港,昌黎等地设立了海港,打造海船,并向渤海发起了悍不畏死的探索。

成果可以说是斐然。

济北的渔业极其繁荣,甚至要盖过粮食产出,只不过粮食是根本,在任何时候,不管济北渔业如何繁荣,都不能替代农业,这才在官员的掩盖下忽视了济北渔业的繁荣。

而这成果也不止如此,秦国有海船,而且是大型的海船,长达一百零三尺,宽三十二尺,可载重六万斤的海船。

这其中。

许峰回咸阳时所在的琅琊郡,乃是督造海船的重地之一。

而这,也并非始皇帝要寻仙还是找仙丹。

而是海域之中,有着无比巨大的利益。

这其中,除了渔业之外,便是鲸油的产出。

秦国所有的鲸油,均来自济北海船入海捕鲸所得。

而鲸油,单是在始皇陵中,就用了十万斤,点亮了始皇陵的每一个角落,意在长明。

而用鲸油更多的则是在咸阳宫内,咸阳宫内大大小小的宫殿,所用的都是鲸油,而不是火油。

而这。

也让秦国的海船队伍,越发往深海探索。

据许峰称,就在三月前,琅琊的海船队伍,抵达了一处荒无人烟的海岛,按照方向,是在琅琊的东南偏十,两千里外。

而这,极有可能是济北岛,再往东走,便是岛国。

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本以为海域的探索,至少也要十年后才能理清楚。

但按照许峰所说,济北五郡对渤海,黄海的探索,已经到了对岸半岛和济北岛,也就是将黄海和渤海基本探清楚了。

而朝廷之所以不清楚,更多的原因是济北五郡的自发行为,朝廷对于始皇帝探海的行为是反对的,秦国还是要以农业为重,而许峰,便是奉始皇帝密令探索海域。

这种结局他倒是不意外。

农业都没有发展清楚,现在朝廷的主要方向,是稳固三大粮仓,并开发大河沿岸,也就是江汉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灵渠所在的湘江和云贵高原。

也就是东南边,这与济

北五郡八竿子打不着。

若是发动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去探海,这会遭到朝堂众多朝臣的极力反对。

自然,在这其中,不管济北渔业如何发达,许峰即便是奉始皇密令探海,济北目前为止,重点依旧是农耕桑蚕,每年济北粮仓若是缴纳不够足够的田税,先问责许峰,其后济北五郡的郡守都会被朝廷问责。

这个问责可不是朝廷发一道诏书问责,而是派遣官员直接前往济北五郡巡查,并处置所有官员。

也因此。

济北五郡的治理上,依旧以农业为重,桑蚕业为辅,渔业排到第三位,探海要更次之。

许峰的述职只包括政务方面,而且并不涉及具体的细节,同时,不仅包括济北五郡,还包括东郡,砀郡,河内,上党,三川,颍川等郡。

东方道巡路使,封疆大吏级别的官员。

而等到许峰述职完毕之后,嬴城又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便在许峰呈递的奏折上面批了「阅」,而这,也算是彻底的结束了许峰的东方道巡路使之职。

「现在,朝廷除了收割粮食之事外,最重要的,有三,其一,粮草紧缺之事,这有粮债发行一事,需要爱卿着力督办,其二集体化农业之事,其三,赋税一事。」

许峰述职结束,嬴城便开始给许峰安排具体事务起来,之所以调许峰回都,也是因为任治粟内史府府令之人,必须要上任就能操办所有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