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 160章 乱与静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 160章 乱与静

作者:岁月如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冯去疾的威严还是十足的,即便是李方屡次找麻烦,但在被冯去疾反驳之后,李方还是乖乖的闭嘴。

只是看向冯去疾的时候,心中还是十分不服。

虽然说嬴城以租赁的方式让贫民窟的事情没有进一步的恶化,并且让勋贵,百姓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好处。

但任谁都看出来了。

嬴城想要将勋贵从尊崇地位拉下来之心依旧不死。

那一条条的商业法,刑事法,正在一步步的蚕食着勋贵们在大秦的特殊地位,今天可以有码头用新法限制,明天就有更多的特殊地位被限制。

长此以往,勋贵的特权就会被步步压榨。

可是。

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在面对嬴城如此明目张胆的行为。

冯去疾身为冯氏一族的族长,冯氏一族的利益在被蚕食的时候,竟然选择了彻底的妥协,完全站在了嬴城一面,要削弱冯氏一族的实力。

这让他觉得非常之不合理。

“无论是集体化农业,还是推行律法,大乐司亦或者宣传司,老夫觉得,洛阳当为首选。”

“咸阳城如果有为难之处,东乡等地也可以成为率先推行新法之地。”

可就在此时,李斯笑吟吟盯着李方道:“在老夫看来,无论是宗族还是秦国,想要治理好就必须围绕着一个核心,法!”

“无规矩不成方圆,李方,若你还在我李家,你没有机会站在这里大放厥词。”

“有些勋贵之家,就是太纵容自己的亲族了,的确该管管了,拎不清自己的位置。”

“陛下赞同新法的推行,四公附议没有异议,身为九卿官员,你的确有权对政令提出自己的异议,但任何政令,你必须要一丝不苟的执行。”

李斯话音未落。

在大律府参加内朝议事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可思议。

尤其是李方,舌头被震麻了。

身为李家子,他是非常清楚李氏门庭构成的。

李氏一族可以说是颠沛流离的贵族了,原本是卫国贵族,后来成为了楚国贵族,而随着李斯发迹在秦国,李斯亲族就分家到了咸阳,被安置在了咸阳东乡一带。

这是李斯的亲族。

但是随着李斯官拜秦相与楚国被灭,越来越多的李氏族人便前来投奔李斯。

眼看着投奔之人远来越多,李斯干脆在洛阳将李氏族人安置了下来,目的说是压制吕氏一族的族人,但其实就是嫡亲与非嫡亲之分,不断榨取非亲族年轻弟子进入亲族,辉煌亲族而败落非亲族。

他就是如此在祖父带领下离开上蔡投奔李斯而来,在洛阳落脚之后被选入东乡,被李斯安排给了冯氏当赘婿。

可以说这是身为男子的耻辱了,刚过去那些年甚至他都不敢抬头见人。

这只是其次。

真正让他惊骇的是,洛阳李氏门庭李斯不管也就算了,竟然连东乡都不管了,要交给嬴城随便搞,这无异于将整个李氏在秦国的大本营都交出去,成为新法的踏脚石。

疯了吗?

与李方抱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就连冯去疾的脸皮都抽搐了几下,两眼近乎无语的瞅着李斯。

他明白,李斯这个赌徒又开始押注了。

要拉着李氏一族和法家一起进行豪赌,赌嬴城能变法胜利。

‘哎!’

看这李斯快七十岁了还了一副精神抖擞,一言而诀的样子,冯去疾就心中一叹。

有些东西,真的不能比啊!

要是人和人的想法一样,那就好了。

有些事情他能看透,可总有一些人,看不透。

在如今这千古未有之变中,唯有加入其中,才能生存。

冯氏一族是宗族式管理,除了他这个族长,还有族老的存在,族老的权柄甚至要大过他这个族长,在面对冯氏一族的许多问题上,他并不能完全一眼而诀。

就和这个入赘的女婿一样,受到族老重视,就能够反驳他一样。

但李氏一族是集权式的管理,李斯是族长,同样有族老的存在,可是李斯近乎和始皇陛下一样,将族老的存在无限制的弱化,整个李氏一族被绑在了李斯的身上,随着李斯一念而诀。

这就是为什么李斯可以决定整个李氏一族的原因。

正因如此。

李斯在内朝议事,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这句话,份量之重,是其余人无法比拟的。

“相信李丞相的决定,定能为李氏门庭带来新的机遇。”

嬴城点头笑了笑。

对李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他意外却不震惊。

对李斯释放出来的善意,他坦然的接受。

而这。

也意味着,当初本着让李斯支持自己老爹扶苏的初衷,在隔阂十年后,他,获得了李斯的全力支持。

想必,老爹扶苏听到会很高兴吧!

“在户籍的统计问题上,姻亲关系是最重要的,不能出差错,对于各户口本上面,必须是要有一户中全部人口的组成,百姓认不认识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员认识字,方便查验便好。”

“而在户口本上面,应当有以下信息,户主,户内人员构成,户内人员信息,奴隶信息。”

“而每一个人员信息,应当有姓氏名,性别,出生年月,户籍信息,等级,住址,职业。”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子民有多少人,每年死亡多少人,新生多少人,他们衣食住行如何,以一里一亭一乡一县一郡乃至一州来进行调控。”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统计过程,但一定也必须去统计。”

嬴城没有纠结在一个问题上面。

现在他也真心的理解,为什么前世那些当官的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了。

因为无时无刻都有新的问题产生。

这些问题是必须要去解决的。

只有开会,一遍又一遍的开会,商讨研究。

他还好,一言九鼎,还能说了算,有问题一句话搞定。

可想想复杂的官员结构,虽然相互监督相互权力限制,可这也从另一方面阻碍了官府的办事效率。

有利有弊!

又是大半天在一晃眼的开会中过去。

一场临时的内朝议事结束。

咸阳再一次开始了连轴转的模式。

若是此时站在咸阳上空有上帝视角,便会发现,此时的咸阳城,要比想象之中要乱很多。

甚至在人心惶惶的程度。

然而。

这没有改变任何朝廷的意志。

翌日!

清晨的曙光照耀在大地,似乎是在给所有起床的人带来希望之光。

然而!

临淄郡,临淄。

郡尉盯着手中的文书,忍不住的手抖几分,眉头紧皱的道:“我要查验真假!”

驿丞摇头道:“郡尉自行查验,下官亲手从丞相手中接过文书,一路不经人手,星火兼程而来,做不得假。”

郡尉却没有管驿丞如何解释,仅自拿出来以往文书认真比对,最终还是深吸了一口凉气,回道:“临淄郡郡尉,领命!”

“来人,送驿丞下去休息!”

说着。

郡尉面容逐渐的冷漠了下来。

虽然这件事早有准备,但面对李斯传来的丞相府政令,他还是不得慎重对待,进行仔细查验确定真假。

实在是,开工没有回头箭。

一旦开始,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而现在。

既然确定真伪了。

那就没有任何顾虑了。

“孔氏一族,稷下学宫!”

郡尉的目光逐渐冷漠,迅速的下令道:“来人,准备动手。”

“既然要动手,那就解决的彻底的一点,一旦遇到反抗者,不用通报,可直接射杀。”

“所有的藏书,能带走带走,带不走一律烧毁。”

说着,郡尉直接在袖中掏出一道公告,将郡尉印章盖在了上面,“贴出去,稷下学宫辱骂君王,鼓动叛乱,藏匿逃犯,无视王法,奉命查抄。”

“为统一天下文字,现对昔日除秦国文字的书籍进行查封处置。”

郡尉冷厉的说着,便带着府兵一路直奔稷下学宫。

同时,一直带着肃杀之气的队伍,向着曲阜狂奔而去。

很少有人知道。

就在临淄,一场将波及天下学士子的风波骤然而起,向着无边的大地翻涌而去。

也是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粗暴的处置方式,将天下文学中心从临淄强行修正在了咸阳。

但这同样,意味着天下之乱将要从大秦的每一个角落开始。

然而。

无论天下如何变化。

咸阳身为天下权力中心,一举一动的变化都关乎着天下走向。

而就在咸阳城万般的纷乱之中。

咸阳府衙。

同样在这个清晨,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沛县主吏萧何受沛县县令李良所荐,特来拜会内史!”

门口的差役仅仅扭头看了一眼,便摇头道:“你的运气不好,内史刚刚离开,在外面候着吧。”

萧何久经风霜,面色都有点发白的问道:“那内史什么时候回来?”

门口的差役摇头道:“不知道,县令大人这几天都在忙,哪有时间接受你一个主吏的拜会。”

萧何心中一叹,施礼退了回来,准备等候。

虽然他也是县衙主吏,也算是一县之内第二级的官员的,可是他这来到都城,连进县衙的资格都没有。

“你,说的就是你,你要拜会内史?”

“以前是做县衙里面当主吏的,还不错,跟我走,去东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