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500章 朕不明白上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500章 朕不明白上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3: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昌阿扑通一声跪下,对多尔衮道:“皇上,兴华军已经追上来了。”

“什么?”多尔衮踉跄了一下,身边的曹振彦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实际上,阿昌阿赶到他营中的时候,已经对曹振彦说了事情的大致经过,但这个消息,肯定不能是曹振彦自己去告诉多尔衮,这是阿昌阿这个銮仪卫统领的事情,可是曹振彦心里也明白,如果多尔衮知道了这个消息,恐怕心里会非常不好受。

多尔衮稳定了一下心神,实际上,在突然看到阿昌阿的时候,他多多少少已经有了一点心理准备,只是他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但阿昌阿这么直白地说出来,多尔衮一时间还接受不了。他缓缓问道:“你说,到底怎么回事。”

阿昌阿道:“大军从南京出发过江之后,开始倒是没事,可就在两日前,长江上突然出现了兴华军的水师。水师的消息,我们銮仪卫的能力实在是有限,所以,所以没能及时掌握。”

多尔衮恨不得给阿昌阿一个巴掌,作为銮仪卫的统领,连对方水师这么庞大的行动都收不到一点风声,到底是高衡的保密工作做得好,还是他大清国的銮仪卫废物,搞得多尔衮自己都不确定了。但是阿昌阿话说得也不错,銮仪卫是陆上单位,对方水师在海上什么位置,阿昌阿确实看不见,他也没长翅膀,也飞不到海面上去。

别说阿昌阿了,自己不也是这样,人家的水师都到了淮河,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了,自己不也没发现嘛。

多尔衮摆摆手道:“行了,说重点。”

阿昌阿道:“他们的舰队进了长江之后,直扑南京城,我们的后队还有不少汉兵正在过江,另外还有一部分火炮在南京城下,想着最后再运过江,结果敌军水师出现,一下子将我们的军队给截断了。”

“浮桥呢?浮桥有没有摧毁掉?”多尔衮抓住阿昌阿的肩膀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毕竟若是把浮桥留给高衡,岂不是让高衡事半功倍,更加方便兴华军渡过长江吗?没有浮桥,兴华军要不就重新搭建,要不就用船运,肯定要耽误不少时间,有了浮桥,他们就可以直接过来,追击速度岂不是更快。

阿昌阿的脸拧成了苦瓜,对多尔衮道:“皇上,奴才等无能,浮桥被兴华军控制了。”

“废物!阿其那!塞思黑!”多尔衮再也忍不住了,指着阿昌阿怒骂道。虽然他知道这不是阿昌阿的错,但是此时必须找一个发泄对象,要不然他的肺都能气炸了。

实际上,这真的跟阿昌阿半毛钱关系没有,就算是满蒙精锐去了,也不一定能控制浮桥。兴华军的舰队从江上驶来,首先就用舰炮封锁了长江的南北两岸,浮桥上正在过江的汉兵纷纷跳入江中,生怕兴华军直接轰击浮桥。这过程中,淹死了好几百人,长江宽大,就算是会游泳,也不一定有生还的机会,更不要说清军之中旱鸭子占了多数。

兴华军舰炮一响,这些汉兵就直接作鸟兽散了,如果是满蒙联军或者北洋新军在此,哪怕不能在桥上安放炸药,最起码也能架设火炮把桥面给摧毁,可是那些抱头鼠窜的汉兵什么都没做。眼睁睁看着兴华军的鸟船靠近了浮桥,然后放下大量小船,运载士兵抢占浮桥。关键是汉兵根本不敢还手,只知道跑路,也许是兴华军神兵天降吓到他们了,总之南京附近就没有组织有效抵抗,结果自然是兴华军拿下了浮桥。

浮桥被拿下之后,停放在南岸的火炮要不就成了兴华军舰队的活靶子,要不就被汉兵遗弃,成为后面上来的兴华军陆军的战利品,只不过高衡对这些破铜烂铁不感兴趣,这些火炮在兴华军先进的重炮面前跟废铁没什么区别。

水师控制了浮桥,驱散了南北两岸的清军,北岸的清军直接往凤阳府方向逃窜,阿昌阿也在这股部队之中。南岸的汉兵慌不择路,只能往反方向逃跑,要不然就是做了随后赶上来的兴华军陆军的俘虏,要不然就只能躲入深山老林之中,祈祷兴华军不要抓住他们。

不过兴华军对这些残兵败将也没什么兴趣,清军留在后面的基本上都是绿营兵,这些人没什么战斗力,对于兴华军来说也没什么价值。在兴华军进入闽浙之后,郑成功也派出了手下的数千陆军跟着兴华军一起北上,同时,之前高衡跟郑成功谈好的,关于收编义军的事情也得到了落实。

当日南京之战失败之后逃散的各路义军,还有闽浙沿海自发起来保卫家园的义民都被郑成功收编起来,这些人和郑成功的兵马加起来也有上万人,正好可以协助兴华军维持后方的治安。

也就是说,这次作战,兴华军负责在凤阳主战场给多尔衮致命打击,但是南京附近的防务和江南的稳定就要交给郑成功了。好在,这里已经没有实质上的清军,基本上都是残兵败将,郑成功收拾起他们来应该是毫不费力。

听完了阿昌阿的禀报,多尔衮如坠冰窟,虽然是六月的夏季,但是多尔衮仿佛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就跟身处在白山黑水间的冬天一样,多尔衮明白,自己已经被兴华军给拦住了。

“曹先生,朕。”多尔衮看向身边的曹振彦道。

曹振彦也是满面愁容,作为北洋新军的实际领导者,满清政权中少有的火器专家,曹振彦非常明白他们现在的处境。走,估计是来不及了,兴华军水师突袭长江淮河,已经事实上对中间的清军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态势。如果想要绕过淮河,那就要借道河南,这个距离太远了,恐怕清军现在已经无力到达。

而且,既然兴华军水师及时出现,就意味着陆军已经不远了,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恐怕现在兴华军陆军已经在南京渡江了,恐怕,决战的日子不远了。

正如曹振彦所料,就在陈永素炮击临淮关城的时候,兴华军陆军的先锋部队已经来到了南京附近。此次作战,高衡依然是动用了兴华军几乎能动用的全部力量,并且将郭俊良都从云南抽调了出来,然后用二线民团去顶替原来兴华军正规军的防务工作。

实际上,这一仗对兴华军来说也是生死攸关之战,劳师远征,一旦失败,兴华军的有生力量将会遭受巨大损失暂且不谈。后方稳定的大好局面一定会被破坏,虽然兴华军控制区附近的地区现在都很稳定,但统帅部上下都知道,那是建立在兴华军强大实力之上的。如果兴华军遭到重创,云南一些不听话的土司,还有安南当地的一些势力恐怕就不服管教了。到时候保不准出现第二个沙定洲,而兴华军大军云集前线,根本兼顾不了后方,所以这一仗必须打赢。

这也是高衡投入大量主力的原因,要的就是一战定乾坤的效果。此次追击作战,去掉水师。兴华军投入了王奇、宋志、景冲、郭俊良、张超五个步兵军,吴荣一个炮兵军和阿木一个骑兵军,以及陆涛的情报军也参加正面作战,还有孟雄和萧力的土司军与黎皇支援的辎重军也一起进入凤阳,陆军总兵力达到了十个军,十五万人。这十五万人可是兴华军全部的精华力量,统帅部这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

大军在六月中下旬抵达了南京,郑成功的部队留守后方,郑成功本人带领最精锐的三千郑家军跟随高衡一起行动,这场定鼎天下的战役,他本人一定要参加。不仅仅是为了一雪前耻,更是为了华夏的前途命运。

随即,利用清军架设好的浮桥,兴华军即刻渡江,在六月二十日,前锋兵力就已经到达了滁州。与此同时,清军也开始了新的动作,临淮关城遭到炮击,多尔衮麾下的巴牙喇和葛布什贤超哈损失了数千人马,减员几乎一半,把多尔衮气了个半死。连带外围的汉兵、绿营兵也遭了殃,损失不小,更重要的是,严重打击的清军的军心士气,淮河退路一断,不少汉军的心态可就发生了转变。

因为兴华军舰队控制淮河的缘故,距离淮河河岸五里范围内的区域肯定是不安全了,清军现在也没办法走河南撤回北方,那就只能在凤阳一带选择一个地方跟兴华军决战了。

“老王头,你说咱们这一仗能赢吗?”清军大营中,一个年轻士兵问身边的老兵道。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晚闹着要跑路的绿营兵,也就是原来孙可望的部下。

见老王头不答话,年轻士兵又道:“最近军中传言,说兴华军已经从后面追上来了。咱们走肯定是走不了了,八旗的骑兵倒是能跑,可是他们跑了,一定会把我们丢下,我看,上面舍不得,毕竟咱们这么多人,要是投靠了兴华军,满人就该退出中原了。”

“嘘,你小子别乱说话,知道吗,我听说那个什么銮仪卫统领已经回来了,銮仪卫现在就在军中四处刺探情报,要是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小心被他们听去了。”老王头拍了拍那年轻士兵的肩膀道。

他们这一队的运气比较好,年轻士兵打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陈永素的舰队,随即跑回来报警,这一队人也算是机灵,在老王头和队正的带领下撒丫子跑路,撤出了兴华军炮击的范围,这才没有出现伤亡。

当晚的混乱结束之后,淮河沿岸五里的地方是不能待了,多尔衮只能命令士兵们放弃临淮和凤阳府城,在府城以南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避开了兴华军的舰队。当然,这些汉兵也就顺势迁移到这里,只不过很多帐篷物资都在兴华军炮击之中被摧毁了,现在,他们这一队连个帐篷都没有,夜晚休息的时候,就只能大家靠在一起,找个大树下乘凉睡觉了。

听老王头这么一说,年轻士兵咂了咂嘴,这銮仪卫就跟以前明廷的锦衣卫一样,是大清国的特务机构,听说但凡是被銮仪卫抓走的人,就没有活着回来的。

老王头道:“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你还是想想我们该怎么活下来吧。这个世道,活下来才是王道,人死了,可就什么都没了。我比你大不少,见过的世面比你多,你知不知道,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

年轻士兵道:“凤阳啊,难道不是吗?我就是再笨,这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我还是知道的。”

老王头道:“我不是说这里是谁的老家,我是说这凤阳府大有来头,你可知道,当年楚霸王被困垓下,可就是在这凤阳府啊。”

“啊?”年轻士兵一愣,这些士兵都是农民军出身,没什么文化,但是在家乡的时候,多多少少看过皮影戏,听过说书人讲书,这楚汉相争的经典桥段还是知道的。只是对于这些地方在哪,他们不清楚而已,谁能想到,这垓下竟然就在凤阳府。

老王头道:“过了淮河往北走就是灵璧,垓下就在灵璧了,还有那楚霸王乌江自刎,那乌江就在我们来的时候经过的和州。”

“这。”年轻士兵惊呆了,这两个地方听起来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这老王头乌鸦嘴是出了名的,可别让他给说中了吧。

清军大帐中,多尔衮在中间,将领分列两边,多尔衮面色凝重道:“诸位,现在的局势大家都应该明了了,兴华军就跟狗皮膏药一样撵上来了,我们只能在此地跟对方决战。”

现场鸦雀无声,大家都明白多尔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一仗无法避免,高衡应该也押上了全部本钱,决定华夏最终走向的战役总归是要在凤阳府打响了。

“阿昌阿,把你知道的情况说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