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422章 三气周瑜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422章 三气周瑜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明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公元一六四八年的春节,谅山府还是老样子,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大街上张灯结彩,虽然去年爆发了昆仑关战役和永宁府战役两场大战,但是战争都在远离谅山府,远离兴华军核心区域的地方展开,所以并没有对百姓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太大影响。

并且,随着制造总局产能的提升和工坊规模的不断扩大,这里的生活水平还在不断提高,民众的日子过得好,自然就会更加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片土地,所以,这谅山府过节的气氛异常浓厚,可以这么说,在满清荼毒的华夏大地,没有一处能像谅山府那样,让人感到无比的放松和喜悦。

“夫君,你看,这外面多热闹啊。”大帅府内,刚从琼崖回来不久的高衡正坐在书房之中,葛蕊芳给他倒了一杯普洱茶,高衡正在慢慢享用。跟外面爆竹声声的氛围不同,帅府内部显得颇为安静,高衡正专心致志研究着桌上的地图。

葛蕊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从结婚以来,她跟高衡一直是离多聚少,高衡公务太过繁忙,虽然葛蕊芳理解,毕竟他是兴华军的领导人,要决断的军务和政务极多,但是这么疯狂的工作,还一天天往外地跑,人不是铁打的,这么耗下去,也会油尽灯枯的。

听见葛蕊芳的话,高衡放下地图,抬起头来,笑笑道:“呵呵,娘子,对不住了,这事情实在是太多,即便是过年也没能好好陪陪你,你知道吗,这次去琼崖,收获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成功说服了疍民上岸,不仅如此,没想到疍民竟然在两广沿岸多有分布,总人口达到了数万人之多,统帅部正在统筹这些人集体迁入琼崖,在琼崖当地加入我们的水师,如此一来,军队的建设就算是完成了。”

葛蕊芳插话道:“那医护营呢?我听你时常说,兴华军算上全部兵力将组建十个军,共计十五万人,但是好像没提到医护营的事情。”

高衡点点头,葛蕊芳关心医护营倒是很正常,毕竟她是从医护营走出来的,医护营就是她的娘家。他轻声道:“医护营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毕竟这算是特殊兵种,包括狙击兵,掷弹兵等等,统帅部已经在安排,医护营将会扩充成医护旅,而原来的护卫营也会变成护卫旅,这算是独立于十个军之外的统帅部直属部队,你放心,你的那些同仁们,最终会有个好出路的。”

葛蕊芳松了口气,营扩充成旅,不用说,原先的老同事们,肯定是官升一级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好事情。高衡道:“蕊芳,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兴华军的运转一天都停不下来,时间不等人啊。”

葛蕊芳问道:“这是何意?”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着急抢时间吗?为什么要把扩军的时间表定在夏天结束前完成吗?”高衡反问道。

葛蕊芳摇摇头,“我是个女人,对于军政大事,不太明白。”

高衡解释道:“那是因为,未来,我们会有更加激烈的战争要打,而且下一次,恐怕就不会是昆仑关战役、永宁府战役那么简单了。”

“啊?”葛蕊芳一声惊呼,昆仑关战役她也参加了,战争的惨烈她也直观感受到了,在她想法中,昆仑关和永宁府两次大战已经是了不得的战役了,双方用兵的规模超过了十几二十万,这都不算大战的话,什么叫做大战?

高衡起身揉了揉太阳穴,缓缓道:“你想,清廷虽然被重创,但元气未损,他们已经占领了华夏的全部富庶地带,哪怕是强行征集人力物力,也能很快回血,这样一来,我们依然面临巨大压力。西南方向暂时缓解了,但两广和湖广方向的压力仍在,女真人睚眦必报,这么大损失,他们要是不复仇就怪了。”

高衡端起葛蕊芳泡好的茶,吹了吹上面的茶沫,又道:“既然如此,如果我是多尔衮,非亲自前来不可,多尔衮会自己孤身一人来吗?显然不会,肯定会兴起大军,到时候可能就不是十几二十万人的战役了,可能会是五十万人以上规模的战役,或者说是决定华夏前途命运的决战。”

葛蕊芳抿了抿嘴唇,有句话她一直憋在心里很久了,高衡看了看她道:“夫妻之间还有什么藏着掖着的,有什么话,可以直说。”

葛蕊芳道:“我是想问问你,对于以后,你是怎么想的。”

高衡当然知道葛蕊芳这个以后指的是什么意思,他道:“蕊芳,你的问题问得好,但是答案不在我这里。”

葛蕊芳疑惑道:“不在你这里?你是兴华军的领导者,难道你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高衡道:“因为这个问题不是我一个人来回答,而是全体兴华军将士和数百万百姓来回答的,兴华军就像是一架战车,一旦启动就不可能那么容易停下,兴华军之所以建立,当时就是秉持着复兴华夏的理念,要想复兴华夏,窝在这一亩三分地可能吗?所以将来,兴华军一定会以拯救者的姿态,进入华夏,彻底消灭建虏,断绝他们在华夏的统治。昆仑关和永宁府只是第一步,下一场战役也许会在广州,也许会在福州,甚至可能在南京。”

他打开书房的大门,闻着空气中爆竹爆炸之后留下的火药味道,然后道:“你闻闻,这就是太平的味道,可是你要知道,还有亿万人闻不到这个味道。但兴华军的任务是让那闻不到这味道的亿万华夏同胞闻到。”

葛蕊芳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高衡脸色一变道:“呵呵,不说这些了,现在是春节,走,这地图今天可以不研究,我们上街去逛逛,也感受下人间烟火。”

葛蕊芳喜悦的从凳子上噌地站了起来,她连忙道:“我去叫上宝儿。”现在,葛蕊芳干什么都要叫上袁宝儿,她的意思很明显,高衡也是心知肚明,纳妾的事情迟早要办,不过现在不是时候,大战在即,高衡没有心思去搞这些儿女情长,更重要的是,主帅如此放纵,下面的人会怎么想,这对整个兴华军不利,至少要等到大事可成的时候再解决个人的事情。

高衡点点头道:“可以,一起出去逛逛吧,我这天天忙于公务,也算是出去散散心。”说完,高衡伸了个懒腰,拉着葛蕊芳的手一起走了出去。

“杀!杀!杀!”台岛南部安平城,海滩上,上万将士正迎着海风在烈日下操演,他们赤足站在海滩上,不断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在教官们的带领下,一边喊着口号,一边砍杀着身前的木头靶子。

安平城就是原先的热兰遮城,当年,郑成功带领的明军水师在高衡的帮助下拿下热兰遮城之后,荷兰人便被彻底驱逐出去,而郑成功也在热兰遮建立了有效的统治,并且将热兰遮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安平城。

郑芝龙投降清廷之后,郑成功便和老爹决裂,福州一战,母亲身亡,郑成功更是对清廷有了刻骨的仇恨,虽然兵败,但是他依然依托金门、厦门、澎湖还有台岛西部大小城池为基地,不断出兵袭扰福建沿海地区,坚持抗清。

清军苦于没有能打的水师,在海战中频频吃亏,只能龟缩在港口内不出战,台岛海峡就成了郑成功的天下,进可攻、退可守,战事顺利,水师就运送士兵到处登陆发起攻击,战事不顺,也能从容撤走,清军陆军只能站在海岸边跳着脚的骂,并不能对他们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郑成功退守台岛的这两年多时间里,不断有汉民不堪清廷的高压统治,前来投奔,郑成功把他们接走之后,全部安置在澎湖、金门和台岛等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目前,郑成功手头能控制的人口达到了二十万之多,包括台岛中部的一些土著部落也愿意跟郑成功合作。

而且,因为有厦门这个联通大陆的前进基地,郑成功还能不断吸收人口,这个时代,人口就是兵源,没有人口就不可能组建军队。再者,福州撤退的时候,郑成功带走了福建水师囤积的大量武器装备,还有一万两千忠于他的士兵跟他一起撤走,所以到目前为止,郑成功手头的军力并不差,算上新募兵和老兵,超过三万。

当然,对于二十多万人口来说,三万人造成的压力非常大,几乎七八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当兵的,用个不好的词来形容,基本上就是穷兵黩武。但目前为止,民众们并没有反对,因为郑成功的目标就是反攻回去,打败建虏,这些民众哪家不跟建虏有血海深仇,所以都拼了命支持郑成功,一如当年的兴华军一样。

历史上,郑氏家族最后在台岛失败,被清廷统一,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力量太过弱小,区区几十万人口竟然保持了数万常备军,导致百姓极度厌战,最后军队也失去了战斗力。但是在郑成功时期,这个问题不存在,军民都恨不得能从清军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手中有了三万多人马,郑成功就有了反攻的资本,并且这些人马当中,光是水师就有一万人,剩下两万多人是陆军,其中还有数千骑兵,这都是郑成功千方百计搜集的军队。但有一点,这三万多人虽然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可这是一次性使用的资源,人口限制在这里,打光了可就没法补充,小规模的作战没关系,大规模的决战,郑成功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可能开打的。但现在的局势,好像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时间倒回到数月前,因为南直隶、闽浙、两广一旦民心不稳,加上清廷并没有完全消化的情况,郑成功跟不少豪强士绅、普通百姓、朝廷官员都有联系。特别是投降清廷的汉官,心中多多少少还有些念想。武将更是不用说,很多都是跟吴三桂一样的投机分子,本着脚踩两条船的原则,明面上效忠清廷,实际上背地里跟郑成功也有联系。

所以郑成功往往能准确掌握清廷和清军的动向,昆仑关战役和永宁府战役的消息从清廷透露出去之后,没过多久就被郑成功给掌握。

“好!好!实在是太好了!”安平城军营大帐内,郑成功高兴地手舞足蹈,不住地拍着桌子,难以掩饰他的兴奋之情。

众将也是一片欢欣鼓舞,昆仑关和永宁府两大战役的战报就摆在郑成功的桌子上,这是他从闽浙的官府搞来的内部文书手抄版,但内容跟清廷的邸报没什么两样。

冯澄世起身道:“真是没想到啊,当年那支小小的军队,竟然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郑成功叹道:“当年,我第一次见到高衡的时候,就知道此人绝不是池中之物,父亲,哦不,郑芝龙当时也是起了收编他的军队的心思,没想到,这才几年功夫,兴华军竟然成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众人看了看郑成功,现在他完全跟郑芝龙割裂,甚至不愿意认贼作父。

施琅道:“算起来,清军西路军全灭,东路军和中路军损失近半,这三十多万人马现在恐怕连十五万都不到了吧。而且汉军损失不算,光是满蒙八旗就死了不少,他们的人口少,再这么打下去,就全完了。”

冯锡范也道:“这下多尔衮可要肉疼了,我听坊间传闻,说是他在皇宫里吐血三升了呢。古有三气周瑜,现有三气多尔衮,太好了。”

刘国轩道:“冯将军,这话不对,三气周瑜,那也要三次才行,这昆仑关和永宁府加起来才两次,多尔衮还吊着一口气呢。”

“不如,这第三气,我们来做!”郑成功提高嗓音道。

“什么?”众人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