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353章 壕镜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353章 壕镜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奇和宋应升讨论着壕镜的事情,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的壕镜,已经变成了汉人的聚集之地,或者说是反清汉人的聚集之地。自从顺治二年,也就是公元一六四五年南京小朝廷覆灭之后,无数的军民为了躲避清军铁蹄,不断从江北江南往更南方的两广地区逃亡。

壕镜因为是出海口,又是佛郎机人的地盘,自然成了逃难军民的一个最佳选项。因为他们觉得,这里毕竟是佛郎机人的地盘,建虏总不至于跟佛郎机人开战。所以很多人怀着这种心理来到了壕镜,其实这种现象在乱世非常常见,比如抗日时期,香港就成为了一块飞地,大家认为这里是英国人的地盘,日寇不敢打,所以很多人便逃难到了香港,安顿下来。

此时此刻,正是公元一六四七年的春天,壕镜的总人口第一次突破了四万人,要知道,壕镜被佛郎机人租借的时候,全部人口加起来也就几千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南京被攻陷。短短两年时间,一下子增加了四万人口,差点把壕镜这一小块地方给挤炸了。

倒不是佛郎机人心善,而是到达壕镜的人其实远不止四万,但其中很多人抱着的想法是搭乘佛郎机人的船离开华夏,到海外去谋生。所以自然催生的一个产业,那就是收过路费和船票。

总督马士加路也在壕镜已经生活了二十年的时间,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话,若不是他的外表是西洋面孔,光听声音,一般人还真的分辨不出来。明末乱世,贸易路线很多都被摧毁,特别是陆上贸易,随着清军的逼近,贸易路径已经中断了许多,在这么弄下去,马士加路也和佛郎机人就要喝西北风了,正好这时候有很多民众逃难过来,要从壕镜乘船出海,马士加路也和部下一商量,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只不过这口子一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多逃难民众陆续抵达壕镜,人口一下子暴涨起来,壕镜的佛郎机人满打满算就三四千人,其中军队有个五六百人,剩下的都是家属和商人,口子开了,马士加路也可就收不住了,但想想有钱赚,暂时就忍了下来,先把钱弄到手再说。

只不过这样一来,壕镜原有的基础设施肯定是不够了,但是到来的民众也没让佛郎机人费心,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建立了很多建筑住所,甚至在总督府的堡垒周围形成了许多村落。

所以此刻的壕镜,虽然地盘很小,却挤进来四万难民,若是不明内情的人,还以为这里是非常热闹的城市呢。毕竟在彼时的西方,一个四万多人口的城市,规模可不算小了。

要知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前,明代的伦敦城人口也不过十万不到,这一个小小的壕镜,都快相当于半个伦敦了。

今日,马士加路也跟往常一样,从他的总督府走出来,去自己的领地上巡视,他一出门,几个卫兵就跟了上来,“总督大人,早上好。”一名卫队长躬身道。

马士加路也点了点头,立刻有卫兵给他打开了总督府的院门,他背着手慢条斯理的散步,就像是巡视自己领地的雄狮一般,现在的他,心情非常矛盾,一方面,在他的手上,壕镜这么个小地方竟然能发展成一个四万多人的城市,虽然这里的大部分民众都是明国的难民,但不管怎么样,进了他佛郎机人的地盘,就算是佛郎机的人了,壕镜能有今天,这都是他的功劳,哪怕是佛郎机国王来了,也要称赞马士加路也能干。

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很发愁,总这么下去也不行,壕镜要想继续扩大,首先就是要更大的地盘,但是以前跟明廷租借的地方就这么大,如果民众继续涌入的话,地方就不够用了。但是现在,据说清军已经快灭了明廷了,那么往后,他们这群佛郎机人如何自处?他可是听说清国是野蛮人建立的国家,难道他要去跟野蛮人打交道,然后从野蛮人手上继续获得壕镜这块地皮吗?这些野蛮人,不知道会开出什么样的价码。

第二就是人心,虽然看起来壕镜有四万多人,但除了佛郎机人之外,大部分的难民可不买他这个佛郎机总督的账,他们觉得他们都是大明子民,到壕镜来只不过是为了躲避建虏,搭乘佛郎机人的船只出海,还有一种就是想要以壕镜为基地,继续从事反清大业,这些人根本就不听马士加路也招呼。马士加路也又不能对他们动武,毕竟他要是这么干,这里的四万人非要暴动不可,就算是不暴动,后面也不会来人了,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财路可就断了。

想到这里,马士加路也非常头疼,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要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就会成为佛郎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督,可以载入史册的那种。谁不想建立这样的功勋呢?

他来到了集市上,说是集市,实际上就是难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的村落,算是村上的大集。有不少人都聚集在这里,买东西的有,卖东西的也有,这些民众来到壕镜,也要生活,毕竟佛郎机人的运力有限,他们自己还要用船,能用来把人运到南洋的船只就那么多,往返一趟也就能运几百人,一两个月的运力也就这样了,四万人就算是一刻不间断的运送,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更不要说还有很多人源源不断过来,所以大部分人其实是滞留状态。

既然滞留下来,就需要生活,自然就催生了集市。马士加路也背着手来到集市上,一路见到的汉民都跟他打招呼,“总督大人好。”一个买菜的妇女牵着孩子对马士加路也施礼道。马士加路也点点头道:“祝你有个美好的早晨。”

“总督大人好。总督大人早。”不断有人给马士加路也打招呼,华夏民众是古往今来这个星球上最和善最懂得感恩的民众,虽然马士加路也是佛郎机人,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算是来到了佛郎机人的地盘上避难,是佛郎机人收留了他们,那么对于这位佛郎机人的最高长官,最起码的礼貌还是要有的,但是也仅限于礼貌而已,从内心里,这些民众还是认为自己是明人,不是佛郎机人的附庸。

他一路走过去,转过一个拐角,就看见前面有很多人聚在一起,一个年轻人站在一辆手推车上,对着下面围观的人手舞足蹈说着什么。马士加路也皱了皱眉头,这家伙从来的第一天起就是这样,好几个月的时间了,总是对民众说什么组建人马,反攻回去,驱逐建虏的话。这让马士加路也甚为不喜,这家伙究竟是来避难还是来捣乱的,把人都忽悠走,不是跟自己作对吗?

关键这人自称是宋应升的卫士,还是个总旗官,这个身份倒是比较唬人。宋应升在广东名气不小,马士加路也也跟宋应升见过面,他是广州知府,算是地方大员,佛郎机人既然想要在壕镜安顿,跟地方官府结交是免不了的,马士加路也在华夏生活这么多年,多少也有了华夏人的思维,在这片土地上,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学问。

但这个人借着宋应升卫士的身份,很是笼络了一批人,都是一些热血青年,还有一些马士加路也一眼就看出来当过兵,估计是被打散了的明军,跟着民众一起逃难来壕镜了。

马士加路也走近了一些,只听那个年轻人道:“大明国土沦丧,华夏沉沦,亿万民众都陷入了黑暗之中,同胞们,我们还要躲到哪里去,诚然,去海外也许是一个选择,但若不是走投无路,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去海外讨生活呢,出了海,可就一辈子回不来了,难道你们想客死他乡?我听闻,建虏南下之后,虽然官军连战连败,但是依然有大量抗清义士在各地活动,别的不说,广东就有两支,台岛那边还有国姓爷,广西还有永历皇帝,云贵川也没有完全沦陷,我们不是没有机会。”

他顿了顿道:“我是宋应升大人麾下总旗官,我不知道诸位是怎么想的,但是若就这样认输了,野蛮战胜了文明,让建虏统治我们亿万人,我不甘心。你们知道吗,建虏在内地剃发易服,简直人神共愤。我华夏民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跟他们一样留着金钱鼠尾,成何体统。”

“喂,你叫什么名字。”人群中一个人对年轻人发问道。

“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姓闻名章,闻章是也。你们看,这是我的军牌,如假包换。”随即那个叫闻章的年轻人掏出了怀中的明军军牌,上面确实写着闻章两个字,背面还写明了官职,确实是总旗官。

这一下,就更有说服力了,人群中一些二十上下的青年,立刻挥舞起拳头道:“对!打回去!不能让建虏就这么踩在我们头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就算是个文人,也要投笔从戎。”又有人说道。

马士加路也脸色非常难看,他恨不得将此人脱下来打一顿,但想想又忍住了。就在此时,忽然一个卫士骑马从城墙方向冲过来,来到他身边下马道:“总督大人,外面,外面来了好多人!估计能有好几万。”

“什么?”马士加路也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天哪,好几万人,难道说是建虏大军杀过来了?他们佛郎机人自认为没有跟建虏打过交道,大家是井水不犯河水,这时候几万人过来,这大清国是什么意思。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忽然又有士兵来报,说是壕镜外面的水域出现了大量战舰,数量不比他们的少,而且看样子,其中有不少战船长得跟荷兰人的差不多。

马士加路也彻底傻眼,这什么情况,陆地上来了建虏,海面上来了荷兰人,难道说荷兰人跟建虏勾结起来了?这怎么可能呢?可是他的士兵不会说谎,这肯定是真的。马士加路也立刻下令道:“全军戒备,小伙子们,都行动起来,上城墙!把我们的火炮架起来!”

佛郎机人这边一动作,城内的难民可就炸了锅,这消息根本就瞒不住,很快所有人都知道有敌人从水陆两个方向包围过来了。闻章拉起一些同伴道:“把城里的兵器都收集起来,真要是建虏来了,我们就在这里跟他们拼命。”

“好!我们听你的,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数十个年轻人吼道。

全城动作起来,马士加路也带着卫士冲上了城墙,架起千里镜一看,果然,不远处烟尘滚滚,大量人头闪现,确实是有几万人朝着他们过来了。不仅如此,海面上也确实出现了大量战舰,看起来规模可不小。

他咬咬牙道:“浑蛋,这些建虏果然是野蛮人,竟然连宣战文书都没有,就直接来了。”马士加路也毕竟是总督,不管怎么说,就算打不赢,也不能一枪不放就举起白旗投降,这是将佛郎机的脸面都丢尽了。所以他亲自带头,鼓励士兵们做好战斗准备。

忽然,陆地上庞大的队伍停下了,数匹快马从人群中分了出来,直接冲到了壕镜城下,只见下面一个穿着文官服的人大喊道:“你们的总督马士加路也在吗,本官是宋应升!我们算是老朋友了,把门打开,本官进去说几句话。”

马士加路也听见这个名字,差点一个没站稳,摔倒在地,宋应升?听说他不是在广州之战中死了吗?怎么现在出现在壕镜?马士加路也立刻用千里镜看去,宋应升他认识,出现在镜头里的脸,不是宋应升还能是谁。

“哦,我的上帝啊,快开门,请宋大人进来。”马士加路也在胸口画着十字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