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277章 如此好汉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277章 如此好汉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民带人三呼万岁之后随即起身,其实,周民作为低级军官,显然是没有见过鎏金令牌的,但那令牌上的字他确实认识,这时候只能信其有不能信其无,先把场面功夫做足了再说。

不过,喊万岁归喊万岁,这放他们入关可是万万不能的,早在数天前,不仅仅是周民,广西边界大量将官都接到了瞿式耜的军令。瞿式耜在命令中说得很清楚,让这些军将严密防守边境地区,决不能放任何人入内。

这命令说得很清楚,不能放任何人,不管你是百姓也好,商人也罢,在瞿式耜解除这道命令之前都不能入关,更不要说高衡身后可是一支看起来非常强大的军队。那周民就更不能放他们过去了,要不然他在瞿式耜那里怎么交代。

这就只能说永历帝在广西着实是没什么威信,广西当地的大部分军将只知道瞿式耜而不知道永历帝,如果永历帝的皇兄朱由楥还在,那可能对广西的将官们还有点威慑,毕竟他作为桂王多年,虽然明代藩王不能参与地方政务,但多少还是有些名气。朱由榔完全是因为朱由楥去世而上位,名声不显,在瞿式耜、何腾蛟等一系列重臣面前,完全没什么存在感。

将官们平日里喊万岁,不过是出于礼节,但真要说能影响到他们官职的,那还是瞿式耜等重臣,所以皇帝的金牌来了,他们可以虚与委蛇,但瞿式耜的政令到了,他们必须执行。

阿木见周民等人这番表现,便收起金牌道:“既然你们都认识此物,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即刻让路,放我们过关吧。”

阿木正要拨转马头,回到大部队之中,只听周民道:“恕我不能从命。”

“嗯?你这是什么意思?”阿木有些不可思议,他是彝人,对于朝廷上层的事情不是特别懂,在他看来,他手中可是皇帝老儿的令牌,这玩意的效果难道不应该比天还大,周民这些人只要还承认自己是大明的将官,难道不应该屁颠屁颠去开城门?怎么还说出不能从命的话来,阿木一时间有些发懵,不会自己手中这金牌是假的吧。

周民深吸了一口气,他早已经权衡过,瞿式耜的命令他必须要遵守。“对不起,即便这是皇帝令牌也不能放行,虽然某家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皇帝令牌,但是有令牌并不代表就要放行,镇南关乃边关重镇,如果没有明确的文书,某家不能放行。”

阿木怒道:“你!你身为大明将官,难道不知道皇帝令牌意味着什么吗?”

周民道:“意味着皇帝亲临,但即便如此,也要有明确命令,否则,你现在让我军放下武器,难道我也要听命吗?”

“你!”阿木指着他吼道。

此刻,关外的动静也已经影响到了关城内部,不仅仅是城头的守军探头探脑观望城下的动静,就连关城门口都涌来了不少百姓。原本,镇南关确实是一座军城,作为边塞要地,基本上驻扎的都是士兵,如果想要采购生活物资或者休假什么的,也都是这些士兵们前往州城。

但自从高衡穿越到镇南关,参与镇南关大战之后,这里便不再是一座单一的关城了,随着后续兴华军与广西交流,转移难民,大量的人口都要从镇南关和附近的交界地区过境,所以很自然的道理,人流量大的地方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讨生活,比如开个茶铺,开个小饭馆,或者为往来的难民和负责转运的官府公人、士兵提供一些便利。

这一来二去,镇南关就直接从一座单一军城转变为一个边境的交流地,这是官府所不能阻止的。如今的镇南关,既有军队驻扎,也有大量百姓在这里讨生活,可以说镇南关城内包括附近的常住人口,不下一万人。

兴华军大军到来,不仅仅是惊动了周民,也惊动了这些百姓,他们也知道兴华军,毕竟人在边关,这兴华军多多少少还是有接触的,听闻对方大军就在城外,貌似还跟守军发生了冲突,国人爱看热闹的天性又发挥出来,不少百姓都来看热闹,这一下子城门口就密密麻麻围了数千人,只不过他们都只是伸着头张望,也没人敢真正靠近。

忽然,兴华军的队伍分开,只见一匹样貌矫健,浑身的毛发乌黑锃亮的高头大马从队伍中走了出来,马上的骑士英武异常,全身披挂着做工精良的铠甲,身后深蓝色大氅随风飘动,给人一种巨大的威压。周民可没有骑马,站在地上仰视对方,感觉压迫感甚重。

“你是周民?”那骑士俯视着周民问话道。

周民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哆嗦,说道:“某家正是。”

那骑士点了点头,缓缓道:“本帅就是高衡。”

声音虽然不大,但是中气十足,传入周民等人的耳朵中更是如同平地一声惊雷,他就是高衡?

也许在内陆地区百姓们不知道,但是在镇南关附近,高衡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他本来就是从镇南关走出去的士兵,凭祥州的守将黄昆还是他以前的上官,就现在这个周民,以前也是镇南关一个大头兵,虽然没跟高衡打过照面,但要是这么论,两人以前还是同一支军队的同袍呢。

不仅是周民打了个哆嗦,城头张望的士兵们也是缩了缩脖子,观望的百姓更是发出了一阵惊呼,“嚯!这就是高大帅。”大家都好奇地望着这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想要看清楚他的样貌,只可惜离得太远,看不太清楚。

高衡问道:“你要命令,本帅倒是有。”说罢,他从怀里摸出了一卷明黄色封皮的文书,周民就是再傻也知道这恐怕是永历的圣旨。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瞿式耜和永历帝的命令相反,但周民知道,那肯定是上层的门道,跟他这种不入流的小武将没什么关系。

周民下意识伸出双手,想要拿过圣旨来看。高衡冷笑一声道:“你连下跪都没有,难道大明地面上,皇帝就这么没有威信吗?”

“啊?这。”周民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犯下大错了,好在现在大明势微,若是早个十年二十年,但凡有人举报到锦衣卫,周民吃不了兜着走。

周民作势就要下跪,高衡又道:“你确定你要打开圣旨一观?这里面若是写了授予本帅临机专断之权,你就不怕我砍了你祭旗?”

“这。”周民额头瞬间渗出了黄豆大的汗珠,人家是域外军阀不错,可人家又是皇帝令牌,又是圣旨,鬼知道这家伙跟永历皇帝什么交情,说不定皇帝还真给他临机专断之权,那自己岂不是要做个冤死的刀下鬼了?可是瞿式耜大人的命令也不能不听,不听肯定是死,听了又得罪了皇帝,这左右为难。

周民面色苍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只见高衡身后走出一员大将,不是张超还能是谁,见周民发愣,他冷不丁大吼一声道:“吹号!”

滴!尖厉的军号声突然响起,将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张超深吸一口气朗声道:“立正!”

呼啦一下,在场的兴华军猛然挺直了身体,早已下车的步兵脚后跟猛地靠拢,千万人如同一人,气势冲天。立正这个口号,并不是后世才有,其实最早由戚继光在抗倭时候创立,主要是用于戚家军操演和放哨,后来他也写入了纪效新书之中,并且随着戚家军南征北战以及张居正新政的推行,戚继光创造的很多口号都流入了各地明军之中,被广泛采用。

数十年过去,明军早就习惯了这些口号,所以这口号不仅在兴华军中使用,明军之中一样通用。张超猛地一喊,兴华军猛地一动作,城上城下明军兵将也是机械反应,呼啦一下挺直了身体,摆出了立正的姿势,就连周民也不例外。

张超盯着周民的眼睛怒吼道:“兴华军东进抗虏,镇南关欢迎兴华铁军入城!”

高衡一抖缰绳,黑雄马直接怼着周民迈开四蹄前进,周民连忙退后数步,身后将官也一起散开,城门洞内的明军更是不敢阻拦,他们不认识高衡,可是认识兴华军手中黑黝黝的火铳,还有明晃晃的刺刀,傻子都知道,这军队一看就不好惹。

高衡一马当先,身后大军立刻跟进,按顺序通过镇南关城门,鱼贯入城,明军不敢阻拦,周民虽然脸色铁青,对于高衡和兴华军这种强行闯关的行为大为不满,可是事实已成,别人兵强马壮,真起了冲突,他们绝对讨不了好,所以周民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他已经打定主意,等一会就立刻修书一封,上报情况。

明军吃瘪不假,但数千围观的百姓却反应了过来,兴华军竟然是为了东进抗虏,作为广西境内的百姓,他们当然也知道建虏打过来的消息,可是明军的表现实在是太差劲,如果明军厉害,也不会从京师一路失败,最终只剩下西南这么一小块控制区了。

可眼前这支兴华军是真不怕死啊,别人都往后缩,他们竟然主动东进抗虏,这是迎难而上啊。再看看这支军队的精神面貌,骑兵一个个威武雄壮,浑身精甲,一看就是精锐异常,再看看后面的步兵,也是整齐划一,面色冷峻。再往后还有各式火炮,竟然都被马车牵引,别说是老百姓,就连镇南关守军都没见过这番架势,周民自己喃喃道:“这,这他娘的是什么军队?为什么有如此豪华的装备,兴华军不是在安南混吗,这穷乡僻壤的,哪来的银子?”

但老百姓没有周民心中这么多弯弯绕,他们的感情是朴素的,人家一支域外的军队,竟然主动入关,帮助明朝抗击建虏,别的不说,这份勇气和担当就让人无比敬佩。

人群中有人竖起了大拇指,小声道:“好汉啊,这些军爷都是好汉啊。”

“是啊,真是太有种了。”

“没见过这样的军队。”

各种声音渐渐汇聚成了一个声音,“好汉!好汉!兴华军是好汉!”

人们大吼着,数千民众扯着嗓子对兴华军呼喊着好汉,有反应快的立刻将手中的菜篮子递了过去,不管是鸡蛋、馒头还是蔬菜,百姓们都想递到兴华军战士的手上,不管这些士兵是什么身份,只要他们东进抗虏,那不是好汉是什么?

兴华军入城,真的被带着朴素感情的民众们整成了欢迎仪式,就像是欢迎自己的军队一般,人们欢呼着,觉得有这支军队在,恐怕建虏要吃亏了。

高衡骑着黑雄马对着围观的群众频频点头致意,虽然民众非常热情,把手上的东西往兴华军士兵手里送,但是士兵们一律不接。可是架不住群众们的热情,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那些一开始没到城门口的百姓听闻这里的消息之后也全都赶了过来,镇南关本身就不是什么大城,高衡原本也只是想让兴华军快速通过,可是谁能想到百姓们竟然如此欢迎兴华军。

高衡拉住了缰绳,队伍立刻停了下来,见兴华军如此动作,百姓们也愣了一下,全场安静下来。高衡对四周抱拳道:“父老乡亲们!兴华军东进抗虏,时间紧迫,你们的好意我高衡代表兴华军全体将士,心领了!此次建虏大军压境,兴华军必须要在南宁以东挡住他们的脚步,如果我们能获得胜利,到时候我高衡和将士们一定回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一起喝庆功酒!”

“好!好啊!”百姓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喝彩声不断。有人大喊道:“高大帅,各位好汉,我们把家里的酒都拿出来,就在这里等着,等着你们回来喝庆功酒!”

高衡的眼睛有些湿润,不住抱拳道:“多谢了,多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