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270章 内部渗透下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270章 内部渗透下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臣无能,请陛下治罪!”南宁行宫内,一名文臣穿着铠甲跪在地上,拼命磕头。

“爱卿,爱卿何须如此,湖广失陷,非爱卿之错,你和将士们已经尽力了,清兵势大,朕也知道双拳难敌四手的道理啊。”龙椅上,永历帝起身,走下台阶,将跪地的大臣搀扶了起来。

那大臣一脸愁容,被永历帝搀扶之后,旁边一人道:“陛下,何大人已经尽力了,湖广面积广阔,兵力薄弱,经过左良玉和李自成之流三番五次破坏,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鱼米之乡,又有数十万农民军这种乱臣贼子虎视眈眈,何大人又要抗击建虏,又要防备流贼,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是朕之过,是朕之过,朕没本事,没法力挽狂澜。”永历帝痛心疾首道。

“不,陛下,您这样说,臣,臣情何以堪。”三人越说越激动,竟然在朝堂上抱头痛哭起来。

原来,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湖广总督何腾蛟。自从堵胤锡出去求援之后,湖广的局面便一天天恶化,济尔哈朗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况且他还存了跟博洛一较高下的意思,所以麾下各路人马一到齐,济尔哈朗就立刻投入了攻击。

何腾蛟根本不可能是济尔哈朗的对手,他不利用农民军抗清,就靠湖广这些卫所兵,在济尔哈朗这里一个回合都挺不住,明军几乎可以用一路溃败来形容。先丢武昌,然后是长沙,再是郴州,何腾蛟带人一退再退,各路败兵在桂林最北端也是广西最北端的全州集结,好在明军也知道,再退他们就要去大海里喂鱼了,湖广败军和广西明军一起,在全州跟清军拼命,着实打了几场硬仗,硬是将清军击退,这才勉强稳住了战线。

而济尔哈朗后方,夔东十三家的存在,也让他如同芒刺在背,加上湖广这么大,需要好好消化,稳定当地局势,所以济尔哈朗也叫停了攻击。双方就在湖广和广西边界取得了一种诡异的平衡,何腾蛟这才抽身来南宁请罪。

出言为何腾蛟说话的,正是他的铁杆盟友瞿式耜,两位重量级大臣和永历帝抱头痛哭,众人也不好出言干预,等众人的情绪抒发得差不多了。一边良久没有说话的丁魁楚举着笏牌,躬身道:“陛下,何大人、瞿大人,本官以为,为今之计,必须要请求援兵了。”

瞿式耜一愣,对于这个丁魁楚,何腾蛟、瞿式耜等一帮大臣都是颇为不齿。因为此人贪生怕死,投机取巧,早在崇祯一朝就是声名狼藉。比如其在崇祯九年,丁魁楚任职河北巡抚,阿济格带领八万清兵攻入京师近郊,这家伙竟然消极避战,被崇祯直接罢官,三司会审发配海南。结果不知道此人使了多少银子贿赂,最后竟然改判,变成了回河南老家居住。

结果在河南期间,他瞅准机会募集一些乡勇跟李自成的农民军打了几仗,战绩不知道如何,但是他会写花花文章,奏折递上去,崇祯一高兴,又给了他一个总督河南的官职。一直到崇祯上吊,弘光登基,他又摇身一变成了两广总督。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此人多有本事,可瞿式耜等人太清楚这个丁魁楚的老底了,此人竟然能成为永历一朝的首辅,这简直是对他们这些仁人志士的侮辱,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吕大器等人辞官不做了,跟这种人为伍不说,还要接受他的领导,谁能受得了。

现在,丁魁楚竟然主张请求援兵,何腾蛟第一个站了出来,对永历皇帝,他可以掏心掏肺,可对于丁魁楚,何腾蛟可就没什么好脸色的。何腾蛟不惯着他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此人为正直的大臣们所不齿,另外一方面就是丁魁楚虽然贵为首辅,但没有兵权,何腾蛟好歹是湖广总督,虽然被清军击败,可在全州,还有三万多人马听命与他,是个实权派。

整个永历朝廷现在的兵马大约不到二十万,但这二十万是纸面上的数字,贵州的王应熊那里有五六万人,云南和重庆的沐王府、秦良玉等人账面上也有数万人。广西一地境内,原有的兵马大约三五万,再加上何腾蛟退回来的三万多人,以及瞿式耜新招募的兵马,大约在十万上下,这便是二十万兵马的来源。

但其中有多少虚数,剩下的实数当中又有多少能打的,那可就是个未知数了。

听见丁魁楚说话,何腾蛟立刻站出来反驳道:“援兵?首辅大人,这话在下不太明白,还有什么地方能调来援兵?你不会是寄希望于云贵川吧。那里的情况不知道你清不清楚,皇太极的伪太子豪格,可是已经领兵进入四川了,连张献忠都被干掉了,你该不会是想调沐王府或者王应熊的人马,拆东墙补西墙吧。”

豪格此人名声在外,所以明朝大臣们也大多知晓,皇太极一朝时,其很有希望成为接班人,没想到世事难料,皇太极身死,多尔衮上位。推翻了皇太极之前的所有决定,将小皇帝福临拥戴登基,豪格则被调出京师,在外领兵征战。他是一肚子火没地方发,只能把怒火迁移到张献忠的头上了。

若是平日里,首辅被总督这么怼,丁魁楚就该发飙了,可他好像涵养性很好的样子,也不气恼,而是笑笑道:“呵呵,何大人此言差矣,本官乃是首辅,怎么会干这种顾此失彼的事情,事实上,本官就任巡抚以来,也是兢兢业业,摸排各地情况,还真叫本官发现了一个大家都没关注到的地方。”

“嗯?首辅此话何意?”永历帝连忙问道。

“呵呵,陛下,有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有一支力量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何不利用一下?”丁魁楚笑眯眯道。

群臣大惑不解,交头接耳讨论起来,发出了一片嗡嗡声。永历帝道:“首辅,就不要卖关子了。”

丁魁楚道:“谅山府,兴华军!”

“什么?”众人大吃一惊,瞿式耜立刻上前一步道:“不可,你说的情况我知道,毕竟本官是广西巡抚。陛下,确实不错,在西南边境,安南国境内,有一支武装力量,也算是安南当地的军阀,叫做兴华军,前任巡抚方震孺倒是跟他们多有交流,当时北方难民太多,积压在广西,正好谅山府愿意接收难民,方大人便转运了不少流民过去,这才有了联系。陛下,大明战事,请求安南国支援也不是不可,可一个地方军阀,能支援我们什么?岂不闻唐代回鹘之乱乎?”

永历帝作为皇室成员,当然也是熟读史书,瞿式耜这么一说,永历帝心中咯噔了一下。是啊,安南什么地方,化外蛮夷之地,他觉得广西已经够烂了,现在还要请安南国内部的军阀来支援。且不说安南跟大明关系不太好,即便是人家来了,难免不会在广西烧杀抢掠一番,军阀能是什么好东西,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非也,非也,陛下莫要担心,下官请一人来说明,陛下一听便知。”丁魁楚却胸有成竹道。

永历帝点了点头,何腾蛟等人也有些好奇,不知道这丁魁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见丁魁楚望向武将队伍的末尾,喊了一声道:“左斌,出来答话。”

队伍尾端闪现一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的镇南关守将左斌。原来当日,前去会晤王坤和丁魁楚的正是李成栋的儿子李建捷,他乔装打扮,借着曾经明军将领的身份,通过銮仪卫,跟杜毅搭上了线,当然,花费了大笔银子,让杜毅带路引荐到王坤和丁魁楚那里。

他去找二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给多铎带个话,说是豫亲王之所以愤怒无比是因为跟兴华军结下了梁子,不仅仅是多铎本人,满洲八旗多名高层都要灭了兴华军出气。所以只要他们帮助清军完成这个目标,王坤可以得到白银一百万两,而丁魁楚除了得到白银之外,还能得到击退清兵的功劳。

只要兴华军在广西境内覆灭,丁魁楚大可派出兵马反击,清军将会装作不敌败退,将功劳拱手送给丁魁楚。

这一招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丁魁楚,这家伙一直想洗刷一下自己消极避战的骂名,虽然不知道这个安南军阀怎么跟多铎结仇了,但是多铎这么干,简直是戳到他的心窝子了。反正兴华军不过是一个境外军阀的军队,死道友不死贫道,就算把他们坑了又怎么样,灭了也就灭了,还真指望他们挽救大明朝啊。他再笨也知道,一个地方军阀能成什么气候。

如果丁魁楚能在扬州城下看见兴华军的表现,恐怕他就说不出这番话了,可是扬州守将全部战死,从扬州战场逃回来的人带来的消息也是只言片语,加上弘光和隆武朝的灭亡,兴华军的战绩早就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了。

清军南下之后,明廷的注意力更是全部放在清兵身上,哪里有空管安南,加上兴华军在镇南关一带实行单向流动,也就是广西难民可以进入谅山府,但来之前要决定好,来了,就不能原路返回,所以广西民间多是传闻,谁也不能把兴华军的情况原原本本说一遍。

丁魁楚接下这个大活之后,立刻派人着手调查,毕竟是首辅,人脉还是有的,也有不少人愿意听他差遣,所以不一会,就挖到了左斌这个人,此人原来是方震孺时期的镇南关守将,后来积功升为思明府游击,目前在广西明军当中也算是中高级将领了。丁魁楚便立刻将他叫来,详细询问了情况,这才把左斌带上朝堂。

左斌这些年虽然在思明府,但一直关注兴华军的发展,虽然搞不到一手情报,但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一些,总归比一般人了解的多,加上曾经的下属黄昆,已经成为凭祥州千总,两人几番交流,对谅山府现在的情况心中就有点数了。

当然,左斌也知道,当年他下令放弃了高衡等人,想要跟高衡再次接触,可就难了,但是在皇帝面前介绍自己了解的情况,倒是没问题。

“卑职思明府游击左斌,参见陛下。”左斌跪地道。

“原来是左将军,快快请起,把你知道的,说给朕和列位爱卿听听。”永历帝道。

“是。”当即,左斌侃侃而谈,将高衡此人的背景,当年怎么从镇南关出去的,怎么建立的兴华军,现在大概是个什么局面介绍了一遍。

永历帝听完,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么说,这兴华军虽然在安南国境内,可大部分是炎黄子孙组成,跟我们同宗同源。”

“正是。”左斌抱拳道。

“容朕想想。”永历帝挥了挥手,宣布退朝。丁魁楚是一点不着急,因为,还有个杀手锏在后面呢。

永历帝刚一回到内书房,房门便被敲响了。“谁啊。”永历帝问道。

“陛下,是奴婢,王坤,给您送莲子羹来了。”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原来是王大伴啊,进来吧。”永历帝伸了个懒腰道。有明一代,早朝时间都很早,皇帝也要早起,所以此刻永历有些疲惫,王坤正是看准时机,送点小零食来给永历提提神,顺便实施自己的计划。

早朝的时候,秉笔太监是能旁听的,但不能发表意见,除非皇帝问,否则不能插话。此刻永历帝看了看进来的王坤,让他把莲子羹放在桌上,随即问道:“王大伴,早上首辅的话都听见了吧,朕不好当场问你,怎么样,如今书房就你我二人,说说你的看法。”

“陛下,奴婢乃是阉人,怎能随便插手国事,这有违先帝祖制啊。”王坤装作惶恐的样子跪地磕头道。

“无妨,朕赦你无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