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198章 白杆兵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198章 白杆兵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单从秦良玉的家世来看,秦良玉也算是个苦命人,丈夫马千乘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被朝廷里的监军太监陷害下狱而死。兄长秦邦屏和秦邦翰也在二十多年前的浑河大战中战死。弟弟秦民屏在天启年间与奢安之乱中战死。儿子马祥麟崇祯十五年战死于襄阳,儿媳张凤仪在崇祯六年战死于河南。可以说家里的直系亲属基本上死完了,真是称得上满门忠烈。

家庭的一系列变故,让秦良玉养成了无比坚毅的性格,这也是她为什么作为一介女流能统领石柱宣慰司数十年的缘故,大家都敬服她,可以说老太君在石柱宣慰司说一不二。

见到沐天波满脸愁容的样子,秦良玉开口道:“小公爷,这样,我石柱宣慰司的战将全都在这里了,请小公爷说说看,云南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只能说秦良玉这里的消息确实有点闭塞,主要是石柱宣慰司的军队一直把重点放在大西军身上,对于云南那边的情况没有关注。而且想关注也关注不了,因为自从张献忠占领四川之后,已经多次派人来劝降秦良玉,并且说明四川本地的土司基本上都投降大西军了,希望秦良玉能看清局势,做出正确的决定。

但秦良玉硬气无比,就是不投降,张献忠恩威并施,派出军队来攻打,也被秦良玉领兵击败,石柱宣慰司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张献忠使出浑身解数也攻不破,只能退兵。秦良玉也开启了封闭模式,派出军队将石柱宣慰司各个出入口全部封锁,敌人进不来,他们也出不去,这就导致了消息闭塞,对于云南的情况一无所知。

沐天波闻言,立刻把云南发生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从吾必奎说到沙定洲,众人这才算理解为什么沐天波要火急火燎亲自来石柱宣慰司了,原来云南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听完之后,秦良玉面上倒是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化,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一生经历了太多风雨,沐天波的事情在她这里也不会掀起太大波澜。

秦良玉缓缓问道:“那么,沙定洲现在的动向如何,兵力如何,装备如何,这些情况小公爷都掌握吗?”

沐天波道:“沙定洲联合了多个大小土司,当日讨伐吾必奎,他们就带了五万兵马助战,据在下估计,如果他们全力动员,兵力肯定不下十万,加上他们拿下了昆明,取得了沐王府的大量军需物资、金银财宝,这样一来,招募更多军队只是等闲。至于现在的动向,我来之前,听说沙定洲带兵南下,恐怕是去攻掠安南北部了,毕竟土司跟安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沙定洲本人,祖上也是安南人。”

“那小公爷现在兵力如何?”秦良玉道。

沐天波脸一红,有些尴尬道:“老太君,在下,在下手中的兵力连三万人都没有,实在惭愧,从昆明带出一两万人马,到了曲靖府、镇雄府一带,再加上原有的驻扎兵力,勉强凑到三万人的队伍。”

沐天波说完,秦良玉便闭上了眼睛,一个个念头在她的脑海中闪过,她仔细盘算了一下目前的兵力对比。沐天波话说得简单,实际上局面比他说的还要复杂,他手下的三万人,能战之兵最多一半人,云南的卫所兵什么样子,秦良玉心里清楚,还有败兵士气全无,能找出一万五千敢战之兵就已经很好了。

秦良玉睁开眼睛道:“小公爷希望老身做点什么?”

沐天波道:“恳请老太君出兵支援,在下素闻石柱宣慰司的兵马能征善战,老太君手下白杆兵更是天下无敌,所以,所以。”

沐天波说了一半,便不好意思再说下去,秦良玉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没想到小公爷竟是打了老身白杆兵的主意。”

秦良玉这么一说,沐天波更是无地自容,本来他是国公,手下兵强马壮,可是被一个土司打得一败涂地,本来就已经很丢面子了,结果现在还要出来搬救兵,明知道石柱宣慰司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是沐天波也是没办法了,还希望秦良玉能把白杆兵借给他用,关键是白杆兵也是秦良玉的基本盘,这就相当于后世你找别人借钱,人家借钱开口也就是三五千,你上来就要人家把房产证拿给你用用,确实有些夸张了。

沐天波立刻解释道:“老太君莫要误会,在下,在下也是没办法了,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老太君海涵,若是不方便,在下也不强求,只希望老太君能看在都是大明军将的情面上,稍微施以援手,在下再去别处借兵。”

秦良玉咚的一声,用拐杖重重敲击了一下地面,然后起身道:“小公爷,莫要小瞧老身,是非大义老身还是分得清楚的,老身还没糊涂。”

秦良玉来到沐天波面前,对着众人道:“只是,石柱宣慰司确实是兵微将寡,实不相瞒,老身手下能战之兵仅有一万两千,所谓天下闻名的白杆兵,仅有三千人,要防备张献忠麾下数十万大西军,确实力不从心,但既然小公爷亲自前来,老身如果不出一兵一卒,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小公爷有句话说得对,说来说去,我们都是朝廷的兵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如果大明的军将不能团结一致,谈何光复大明故土?”

沐天波眼前一亮,“老太君言之有理,这么说,老太君是同意了?”

秦良玉道:“老身当然不会拒绝,只是老身说的也是实话,石柱宣慰司虽然不大,但扼守四川东边的门户,有我们在,张献忠就不能从东面出川,所以该防守的地方还是要防守,所以老身盘算了一下,石柱宣慰司能出战的兵马是五千人。”

“什么,老太君,这?”说话的人是秦翼明,也是秦良玉的大侄子,现阶段石柱宣慰司兵马事实上的主将,目前的官职是总兵。

秦良玉说出五千这个数字,别人不知道,他秦翼明太清楚了,事实上,他们用于各地关隘防守的兵马就已经达到了六千之数,石柱宣慰司几个城池也要分兵防守,若是按照老太君这么干,就等于将石柱宣慰司除了关口守军之外的兵力全部抽调一空了。等于是唱空城计,如果这时候大西军前来攻打,万一打破哪一处关隘,他们就再无一兵一卒增援,敌军可以长驱直入了。

“老太君,不可。”又有三名大将站出来,正是秦拱明、秦佐明、秦祚明三人,他们一个副总兵,两个参将,跟秦翼明一起并称石柱宣慰司四大护法。几个人同时站出来反对,想必也是算到了这么一来兵力极为空虚的缘故。

几员大将站出来反对,再次把沐天波闹了个大红脸。秦良玉怒道:“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你们都忘记了吗?石柱宣慰司固然重要,可云南这么大一块地方更加重要,做事不要只看眼前。你们想一想,若是云南被沙定洲彻底占领,万一跟张献忠之流同流合污,那么大明西南将会全部沦陷,你们自己看看地图,大明现在手中还剩下多少地方。也就是闽浙两广以及云贵地区,损失一个云南,朝廷将退无可退,清军大兵压境,连个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啊。”

秦良玉这话一出口,秦翼明等人都不说话了,谁不知道老太君说得对,如果从整个大明的角度看,他们一个小小的石柱宣慰司算什么,总不能跟整个国家相比。

秦良玉道:“你们也别以为我老糊涂了,说实话,张献忠这狗贼,老身真没放在眼里,我石柱宣慰司同仇敌忾,别说尚且有数千兵马防守各处关隘,就算只剩下一千人,张献忠也休想越雷池一步。”

随即她转身对沐天波道:“老身借小公爷五千兵马,两千白杆兵,三千步兵,由秦翼明亲自率领,秦拱明当副将,秦佐明做先锋。另外让万年和万春两个人跟着,年轻人要多出去历练,在战场上才能快速成长起来。至于石柱宣慰司,老身这把老骨头还能顶住,老身亲领兵马镇守,由秦祚明当副将,都明白了吗?”

秦良玉一下军令,当即恢复了她当年领兵作战时候的气势,不愧是大明第一女将,不怒自威,秦良玉命令一出口,几乎是不容置疑。

所有人立刻叉手抱拳道:“末将领命!”

马万年和马万春二人更是无比兴奋,他们自从进入军营以来,多是跟流贼进行摩擦作战,没有大规模作战的经验,此次出兵云南,沐天波也说了,对方少说十万人,这么大规模的战役他们也是第一次参加,作为年轻人,不可能不兴奋,两人摩拳擦掌,准备在战争中大展拳脚。

沐天波立即起身回应道:“老太君高义,在下拜服。”说罢就要跪下给秦良玉施礼,秦翼明连忙扶住他道:“小公爷不必如此,既然老太君已经下令,宜早不宜迟,未免夜长梦多,末将这就去调集兵马,小公爷在这里稍待两日,两日后全军拔营出发。”

沐天波得了秦良玉的肯定,心中万分高兴,当晚,秦良玉也在石柱宣慰司大摆宴席,给沐天波接风,沐天波身后几员沐王府大将跟秦良玉手下大将也是英雄惜英雄,大家推杯换盏,宾主尽欢。

与此同时,沙定洲的残兵败将也过了安南和大明的边界,退入了云南境内,这一仗下来,沙定洲元气大伤,关键是兵马的士气被打没了,本来击败沐王府,攻下昆明,沙定洲麾下各部都是士气如虹,现在到了安南,吃了这么大亏,部队一下子被打回原形。沙定洲使出雷霆手段灭了其他几个土司,强行吞并了他们的兵马,这才没出大乱子。

但沙定洲自己毕竟也是领兵之人,他知道,这个方法太霸道,造成的后果不可预料,如果他后面能反败为胜,自然没事,若是不能,自己的人马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他们的部落当中,肯定还有大量忠于他们的人,自己总不能将这些人全杀了,所以一旦局势对自己不利,这些人肯定会反水。

目前摆在沙定洲面前的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兴华军会不会打过来,如果他们真的敢打进来,沙定洲该怎么防御。另一个问题是,北面还有个沐王府残部在那里,沙定洲虽然占领了昆明,但是位置非常尴尬,等于是被包夹在中间,两面作战是兵家大忌,至少应该先集中兵力吃掉一个才行,两害相较取其轻,沙定洲只要不傻,就知道打沐王府是最好选择。

所以退入云南之后的沙定洲,一方面养精蓄锐,一方面补充人马,主力损失了一半,加上昆明驻军,目前他只剩下六万多兵马,必须将其恢复到十万人的水平,好在把这些年积载的家底全部掏出来,还是能满足这个需求的,不说多精锐,至少应该跟卫所兵是一个档次。

沙定洲招兵买马,沐天波跟秦翼明带着搬来的五千救兵从贵州借道,往曲靖府的方向赶,曲靖府的人马在吴立身的带领下也是日夜操练,随时准备反攻昆明。双方都在暗自积聚力量,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老太君,你说大哥他们能打赢吗?”石柱宣慰司之中,府衙的军将一下被全部抽走,空荡荡的大厅就剩下了秦良玉和秦祚明,秦祚明开口问道。

秦良玉叹了口气道:“自古以来,改朝换代,都有气数已尽的说法,我是即将入土的人了,大明走到今天这一步,我真不知道是不是气数已尽,若不能逆天改命,恐怕这天下易主是早晚的事情了。如今流贼势微,倒是建虏坐大,真不知道对于天下人算不算一场浩劫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