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120章 清军来袭上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120章 清军来袭上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森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高衡跟在他身后,在南明的地头上,很多事情还是让郑森出面的好。刘肇基虽然跟郑森没有打过照面,但他认识郑芝龙,郑森是郑芝龙的长子,两人面貌自然有几分相似,刘肇基立刻大踏步迎了上来,抱拳道:“郑将军,欢迎欢迎啊,不知道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刘肇基说起来比郑芝龙还大几岁,是郑森的父辈,私下里郑森叫一声大伯都不为过,可今日他对一个小辈竟然如此客气,不禁让任民育有些侧目。

实际上,哪里是刘肇基愿意这么做,实在是形势比人强,虎落平阳被犬欺。

遥想当年,刘肇基可是在山海关跟着尤世威打仗的老军头,一直在九边作战,而且是九边当中地位最高的辽东军,刘肇基本人也是出身将门世家,本身就带着武将的傲气。十年前,就已经做到了辽东军副总兵的位置,可谓是位高权重。

本来,他应该有更高的官职才对,可洪承畴经略辽东之后,因为杏山一战,刘肇基兵少,停滞不前,洪承畴直接免去了他的职务,刘肇基只能回到关内,在京师被大顺军攻占之前,崇祯给了他一个都督同知的闲职,把他打发去了南京兵部,提督南京大校场。

实际上就跟后世退居二线一样,只不过刘肇基这个退居二线是一点实权都没有,作为一个武将,跟光杆司令没区别。大明稍微能打一点的部队都集中在长江以北,南边就剩下一个郑芝龙的福建水师比较厉害,刘肇基提督南京大校场,手下无兵无将,非常郁闷。

好在,他来到南京没多久,京师就被李自成打下了,弘光政权建立之后,史可法督师扬州一带,弘光朝廷无人可用,刘肇基毛遂自荐加上史可法的推荐,朝廷总算是给了他扬州总兵的职位,让他协助史可法防守扬州,这才有了用武之地。

可即便如此,因为江北四镇不听使唤,史可法这个督师也是有名无实,手中真正能听话的兵马只有两万不到,刘肇基坐镇扬州,实际兵力不过八千,对于他一个辽东的副总兵来说,八千没经过什么战阵的南方兵,跟他以前手下辽东的虎狼之师相比,啥也不是。

但这已经是史可法能给他争取的最好的位置了,总比待在家里发霉要强。所以,如今的刘肇基已经没有了当初在辽东的锐气,对于防守扬州来说,刘肇基本就没有绝对的把握,此刻郑森前来,若是能结交郑芝龙,万一战事不利,也可以援引一二。

郑森倒是有些受宠若惊,刘肇基的大名他自然是听说过的,此刻一个都督同知,扬州总兵主动向他见礼,郑森感觉非常不好意思,当下就要参见总兵。

刘肇基连忙虚托了他一下道:“贤侄不用客气,既然穿的是便装,便不宜用军礼参见。”

郑森便抱拳道:“总兵大人,末将区区一个游击,怎能担当如此大礼。”

刘肇基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哈哈,贤侄谦虚了,谦虚了,令尊一向可好?”

弘光登基的时候,刘肇基跟郑芝龙在南京打过照面,不能说是朋友,应该算半个熟人,此时这么问,郑森也明白了,感情还是自己老爹面子大。他立刻回答道:“父亲身体康健,最近每日训练水师,加强武备,以防北面局势异动。”

“好,好啊,郑总兵如此练兵,将来必能成为朝廷中流砥柱。”刘肇基赞道。

随即,任民育也来跟郑森等人见礼,郑森还是按照先前的套路,介绍高衡为福建水师的将领,众人见礼完毕,任民育便邀请大家一起去府衙交流。

众人一落座,郑森便开口问道:“方才在城外遇见督师领兵出征,不知?”

“哼!左良玉这个狗贼,不思报效朝廷,竟然提兵叛乱,真是人人得而诛之。”刘肇基猛地一拍桌子道。

任民育也是补充道:“督师忧国忧民,我等皆佩服他的为人和气节,奈何局势复杂,这些军头一个个飞扬跋扈,大有架空朝廷的趋势,江北四镇四大军头不听督师节制,督师只能亲自出征,这实乃我大明朝廷不幸。”

高衡插言道:“总兵大人、知府大人,末将倒是觉得,左良玉等人不足为虑,其手下兵马虽号称数十万,但精锐数量不多,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朝廷法理在南京,且有数十万大军拱卫南京,左良玉连流贼都打不过,更何况官军。”

刘肇基道:“高将军说的是,但实际上,本将以为,朝廷真正的威胁并不在左良玉,而是在北方,在建虏,江北四镇四个军头,表里不一,若是他们反水,长江以北将无险可守。”

任民育也是忧心忡忡道:“不瞒郑将军,实际上,督师大人并不放心江北四镇,派出不少探子潜入江北四镇,甚至是收拢了江南的锦衣卫,安插了一些眼线在江北四镇军中,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报告来看,恐怕是不容乐观。”

郑森和高衡对视了一眼,按理说,这属于朝廷和扬州的军事机密,任民育对一个客兵将领这么说,是不是有泄密的嫌疑。

实际上,郑森他们不太清楚的是,不是任民育想跟他们说这些事,而是史可法的督师衙门已经没有办法了,病急乱投医,在得知郑森到来的消息之后,任民育就跟刘肇基商量好了,看看是否能在郑森这里打开突破口,争取一下郑芝龙的支持。

扬州本来就是靠海的海港,若是福建水师能出兵相助,史可法手上就会多一支可以机动的力量,从眼下的局势来看,江北四镇明显是靠不住的,那就只能调靠得住的兵马来了。既然要请人家帮忙,就要展现出一定的诚意,任民育也就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于郑森听了。

高衡问道:“怎么个不容乐观?”

刘肇基道:“江北四镇之中,二刘有跟通虏嫌疑。”

刘肇基说的二刘,就是刘良佐和刘泽清,实际上他说得不错,历史上,刘良佐和刘泽清都投降了清朝,反而是黄得功和来自闯军的高杰对明廷忠诚。

史可法不是没有发现二刘通敌的迹象,只是两人手握重兵,若是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可能会逼得二人向敌军投诚,并且他们虽然发现蛛丝马迹,但是没有一锤定音的证据,史可法便无法发难。

任民育补充道:“最近建虏在北面不断调动,刘泽清跟建虏的来往更加密切了一些,这不是个好兆头,刘泽清是扬州的屏障,若是淮安丢失,扬州就会直面清军的攻击,要知道,扬州兵马全部加起来才两万不到,即便全部收缩到扬州府城附近,恐怕也抵挡不住敌军的攻势。”

几人正在说话,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骚动,只听见有刘肇基卫士的声音传来,“你现在不能进去,总兵和知府大人正在见重要客人,有什么事情,稍后通禀。”

“不行,我一刻也等不了,这是来自淮安府十万火急的消息!必须立刻让总兵知道。”有人争辩道。

刘肇基皱了皱眉头,他刚才吩咐过了,郑森是重要客人,在他商谈期间不要有任何人打扰,怎么还是有人不懂事。

刘肇基抱拳道:“本将出门看看。”随即起身一把拉开了大门,只见门外两个卫士交叉阻挡着一个风尘仆仆的士兵,看样子是个塘马,只见其手中挥舞着一个红色的信封,想要突破两个卫士的封锁。

刘肇基知道红色信封意味着什么,虽然不悦,还是道:“放他过来,上前说话。”

卫士分开,那塘马哭丧着脸,冲到刘肇基身前道:“军门,淮安府急报。”说完,递上了手中信封。刘肇基对卫士道:“带他下去休息。”便拿着急报回到了室内。

“我们回避一下。”郑森道。

刘肇基关上门道:“无妨,郑将军是客人,大家都是明军,是自己人,我来看看是什么情况,这么火急火燎的。”

任民育道:“来自淮安,不会是?”

刘肇基眉头紧锁,拆开信封一看,随即像是屁股被针扎了一般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怒道:“刘泽清!浑蛋!浑蛋!这狗日的降了!”

啪的一声,任民育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谁能想到,怕什么来什么,刘泽清竟然真的降清了。就在数天前,数路清军分兵南下,准塔的大军刚到淮安府,刘泽清竟然不放一冲一炮,主动派人前去商议投降事宜,情况被史可法安插的眼线得知,这才加急前来报告。

刘肇基喉头蠕动,嘴里喃喃道:“不好,不好,刘泽清降清,扬州府门户大开,即便现在督师回来,扬州也无兵可派啊。”

他看向郑森道:“贤侄,本将有个不情之请。”

郑森和高衡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万分震惊,他们还真是赶得巧,这刚到扬州就碰到了刘泽清降清的事情,刘泽清降清不仅仅意味着江北四镇少了一镇,扬州门户大开,更是意味着有数万兵马从明军变成了清军,成了建虏的马前卒,此消彼长,形势更加艰难。

郑森立刻抱拳道:“大人请讲。”

刘肇基抿了抿嘴唇,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本将现在就和知府休书一封,烦请贤侄动身,带回去交给郑总兵,请福建水师来援助扬州,事出突然,本将也管不了朝廷的命令了,反正朝廷也调不动江北这些大军头,扬州安危,恐怕要寄托在客兵的身上了。本将知道很唐突,但是已经没办法了。”

郑森犹豫了一下,“这。”旋即定了定神,“那好,我现在就回去,跟父亲禀报此事,但我也不敢保证父亲会不会答应。”

“事在人为,贤侄尽力就好,至于结果,就看老天爷的了。”刘肇基长叹一声道。

郑森和高衡一同起身,既然这里马上要开战,他们也就没必要继续游览了,可以返程,只是不知道自己的水师训练得如何了,现在返程略早了一些,自己还要在半路想个办法脱身才是。

刘肇基写完了信,他和任民育一起加盖了总兵及知府的印章,刚递到郑森手上。只听见衙门外面传来了极为嘈杂的声音,一名卫士急匆匆拍门道:“大帅,大帅,大事不好,建虏,建虏打过来了!”

“什么!”任民育和刘肇基脱口而出道,就连郑森和高衡也是大吃一惊,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刘泽清降清的消息刚刚传来,怎么建虏就打过来了,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众人立刻冲出衙门,只见街面上已经是一片混乱,不管是贵人富户还是贩夫走卒,全都在街上没命地奔逃,像是无头苍蝇一般慌乱,大家都忙着跑回家,收拾细软逃命。本来他们还高枕无忧,觉得清兵要来,至少要先通过江北四镇,谁知道这说来就来,一点准备都没有。

任民育是文官,战争不是他的长项,他问刘肇基道:“刘总兵,督师不在,该当如何?”

刘肇基毕竟是在边关打老了仗的将领,并且一直在辽东跟建虏北虏血拼,经验丰富,他知道,建虏出兵绝不可能一上来就大兵压境,肯定是先派出先头部队或者是偏师进行侦查攻击,估计来的敌军并不多,现在慌乱无异于自乱阵脚。

“知府大人,立刻派出衙门公人,安抚民众,本将即刻发令封闭城门,全城戒严,出入禁止!”刘肇基面色严峻道。

随即对郑森拱手道:“郑将军,抱歉了,战事紧急,先挨过这一阵,我再送你们出城。”

郑森倒是有些兴奋,他还没跟清兵打过仗,便搓了搓手道:“既然如此,择日不如撞日,我们愿意跟总兵一起上城,看看建虏是不是真的三头六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