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诈欺猎手 > 第25章 【贰】

诈欺猎手 第25章 【贰】

作者:梦长LD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56:50 来源:蚂蚁文学

地上一片潮湿,深吸了口气,鼻腔被浓浓的泥泞气息侵袭。李维寅头脑昏花,坐在地上,缓缓闭起眼睛,认真地回溯着记忆。

时间慢慢流逝。

紧闭的铁门再次打开,已是五个小时之后的事。

他被钥匙转动声惊醒。映入眼帘的,正是消失已久的王教官。他身后的墙上,昏黄的吊灯照出满头光亮的汗渍。

“你可以走了。对了,今天的事,不要告诉任何人。”

李维寅慢慢站起身来,从王教官身旁经过,又回过头。

“景观园,有问题吗?”

“是有问题。”王教官说这句话的时候如释重负:

“那个姓蓝的……竟然在灌木丛里藏了一把园丁铲。我试着铲了一下,那块地皮松软得很,竟然没两下就挖了个洞,轻轻松松就能从底下穿过墙去……不过我已经把这事儿汇报给山长了,过两天就会有人去灌水泥,你想跑也跑不掉了。”

危机得以解决,王教官的神情看起来很是轻松,擦了擦额头,一手插着后腰,补上一句:

“那什么……对了。如果蓝思琳真的有把其他的暗码留给别人,我找到的时候再来找你破译,好处少不了你的,你也别想着逃,明白吗?”

李维寅点了点头,径自离去。

时近八点半,考德刚刚结束,错过了晚饭的时间,李维寅面无表情地绕过操场,回到宿舍楼,抱起换洗衣物走到楼下的浴室,已经有不少人排上队。

洗完澡,回到宿舍里,几名舍友还没回来,九点半到十点是自由活动时间。李维寅得以享受片刻的宁静。

他躺在床上,闭起眼睛,花了五分钟确保记忆中的内容正确无误,便又坐起身来,从抽屉里抽出了一本普通的笔记,略作思索过后,在纸上写下了一串新的暗码。

setyii-.-.%

fity-feiv.-*

thty-snv-…!!

……

暗码总共有五行。对应的是五个字。但《锡人》已经被王教官锁进了山长室的箱子里。

李维寅先是在第一行暗码的下方写下了“找”字,随后便闭起眼睛,眉头紧蹙。

半分钟后,他睁眼,提笔,在第二行代码处,写下了“到”字。

第三行暗码,对应的是“背”。

第四行:“叛”。

第五行:“者”。

写下这五个字,李维寅便轻轻地舒了口气,撕下那张纸,在月光下仔细观摩,刚刚舒展开的眉毛又轻轻蹙起。

“找到背叛者……”

他轻轻地念着,心底顿时生出无限疑惑。

毫无疑问,这五个字,才是留在《锡人》扉页那串代码的真正答案。

所谓的“景观园有问题”,不过是李维寅设下的幌子。

他善于观察,很早便在有意无意间留意到了亢龙书院存在的许多管理漏洞。他脑海中掌握着好几种能够安全脱离亢龙书院的方法,景观园东南角土质疏松的漏洞只不过是其中一个。

他早早便趁着每周打理景观园的机会,在那片灌木丛里藏下了一把小小的园丁铲,有备无患。

但他一直没有选择离开。

因为对于李维寅而言,他没有离开的理由。

一直对头顶那片小小星空充满希冀,奋力爬出井底的青蛙,惊恐地发现这口井的周围是一片巨大的野味市场……李维寅不觉得这是一个浪漫的故事。

总而言之,到头来,他还是无法抑制自己地、如蓝思琳所愿地,破解了第一个谜题。

他不得不承认,不管是不是有意而为之,蓝思琳切实地抓住了他性格中最大的弱点。

他是阿斯伯格症患者。阿斯伯格症与自闭症天差地别。患有这一类症状的人往往能够展现出比同龄人更强的思维能力,但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类人很难与正常人进行“正常的交流”。

阿斯伯格症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行为模式刻板,兴趣爱好局限而特殊,这类人群在对谈时,往往会出现对某些冷僻的话题极感兴趣,不断侃侃而谈,却无法对普遍意义上的“寒暄”产生交互意识的情况。简单地说,就是不会聊天。

所以他刻意压抑自己的个性,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哑巴”。

但天性是无法被后天习惯完全压抑的,有的时候,压抑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出现副作用。

对于李维寅而言,长时间保持沉默寡言的代价,就是他习惯性地耗费大量时间独自思考——从而养成了远超于普通人群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不管他愿不愿意承认,蓝思琳给出的谜题,就是沙漠中的甘霖,是烟民口袋里的最后一根香烟,是他无法靠理智抑制的恶魔的诱惑。

尽管他已经在心中无数遍地提醒着自己,这封信的背后必然会是难以预料的圈套,但他还是深陷其中,不能自已,甚至在操场跑圈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思考着关于“东西在箱子里”的答案。

按照正常的思路,要顺利地将《锡人》拿到手中,必然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知道“东西”是什么。

2,了解其存放的位置。

3,找到物品的保管者。

4,想办法将其拿到手。

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进,缺一不可,且每行进一步,难度将呈几何倍数提升。李维寅在心中推演了许多个策略方案,终究是陷进了死胡同。

随后,他试着将脑海中推演的一切全部推倒重来,从最初的地方开始思索,很快便想到了一个堪称疯狂的主意。

将计就计。

这条计策的灵感说来其实也是源自于蓝思琳在信里留下的那句提示:

谜面即是谜底。

对于第一个谜题而言,谜面毫无疑问就是“东西在箱子里”。

而当李维寅将“东西是什么”,“箱子在哪里”,“如何取出东西”等等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删除之后,他的面前宛如有道全新的大门轰然敞开。

这个谜题给的线索太少。循序渐进的话,可以说是复杂到了极致。

而当他逆向思考时,就会发现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蓝思琳想要暗示的是,线索可以有很多,但只有这一条就够了。

——李维寅只需要知道“东西在箱子里”,就足够了。

因为蓝思琳曾经取出过那本书,如果“东西”指的就是《锡人》,那就意味着,他将《锡人》放了回去。

如果这是既定的事实,那他就有很大的概率是通过欺骗的方式得到了那本书。因为以亢龙书院的安保严密程度而言,偷盗行为基本是不可行的。

如果蓝思琳使过诈,那就必然会有“受害者”。

李维寅计划的第一步,便是通过那句模棱两可的“我知道锡人的事”,找到了受害者王教官。

随后,他要做的,便是将计就计。

利用“受害者”对蓝思琳的戒备心理,进一步散布恐慌,从而让王教官相信暗码确有其事,而他就可以顺势以解码者的身份得到那本《锡人》。

这整个计划,完全只需要利用“东西在箱子里”这一条线索。只要找到蓝思琳骗过的人,就可以设计让他带着自己找到“箱子存放的位置”,甚至是“打开箱子”。

就好比是一个机关复杂,充满即死g的闯关游戏,按照规则来,可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李维寅的情况不尽相同。在他之前,已经有人通关了游戏,他需要做的,就是利用那个解锁了所有关卡的账号,完成直接跳关的操作。

但这个计划同样存在着弊端。他与《锡人》的接触时间,只有短短的20分钟。

20分钟可以做什么?可以看一集动画片,喝一杯咖啡,做两套眼保健操,抽四根烟,泡五碗面。

但读书——对常人而言,二十分钟,甚至不足以读完一本书的三分之一。

好在那本《锡人》是以图画为主的童话绘本。

好在他是李维寅。

要在手头没有那本书的情况下,将其用作解码工具,就必须将其一字不差、完完整整地背下来。但李维寅面对的情况更加严峻,因为蓝思琳设下的暗码是字符分割式密码,整本书的排列布局都会影响着页数。

也就是说,李维寅不能单纯地背下书中的文字,他必须依靠图像记忆法,仔细地记住书中每一页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字所在的位置。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聪慧如他,也在离开山长室之后反复地回溯了好几遍记忆,确认没有出现一丝纰漏。

他做到了。他用近乎作弊、超乎想象的方式完美地破解了第一个谜题,得到了第二个谜题的线索。

但这第二个线索,却远比他预计的更加离谱。

背叛者,到底是指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