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原始迷踪 >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399章 唯有杜康

原始迷踪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399章 唯有杜康

作者:青云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葛根粉条。这种优质的葛根粉如果不把它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丁奇就觉得对不起大家。

雉鸡蛋皮子,丁奇已经按照记忆中的方法制作成功。当他端着一碗雉鸡蛋皮子,上面盖满了腊鹿肉,呼呼地如吃面条般吃了三碗之后,丁奇心中的那种满足感越发高涨。仿佛他回到了小时候,看着自己的母亲在给自己**蛋皮子,幸福感爆棚。

之前讲过鸡蛋皮子制作很简单,将鸡蛋与葛根粉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加水调和之后用平底锅制作皮子,就像做煎饼一样。做好的鸡蛋皮子卷起来,切成八毫米宽的皮子条,晒干之后再行储存。想吃的时候煮一锅,配合着肉臊子或者鸡蛋吃,特别筋道、美味!

这样一种地方特色小吃,是土家人利用土豆粉和鸡蛋制作出来。现在没有鸡蛋和土豆粉,只能用葛根粉和雉鸡蛋来做,味道也不输于土豆鸡蛋皮子。这两天,丁奇都会让自己做一些雉鸡蛋皮子,和铜村的一些主管分享着吃。

胃得到满足,自信心大增的丁奇开始准备制作葛根粉条。

制粉条的时节,一般是冬天。这个季节冷,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粉条在户外冻一冻后再晒干,既容易分开又可以长时间保存。

制粉条,要有工具,有大陶锅一个、盛凉水的大陶缸两个及关键的漏勺。漏勺是用铜铸成,厚约三毫米,底部向外凸,上面有很多窟窿眼儿,用来漏葛根粉。

其实丁奇让人铸成的漏勺就是一个大马勺,特大号的那类马勺,带握把方便单手握持。

漏勺是制粉最重要的工具,粉条的粗细长短都由持漏勺的人来决定。既不能快也不能慢,想细点儿就抬高漏勺,想粗点就降低漏勺高度。

除此之外,丁奇还让人准备了长竹筷和竹笊篱,搭粉条的短棍及架子若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制粉条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环节,那就是和面。面和得效果好坏,影响成粉质量。不能稠硬,硬了下不去;也不能稀软,软了不成形,讲究火候和时机。手还得稳,保证粉条粗细均匀。如果忽高忽低,那么制作出来的粉条就会粗细不均,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丁奇自恃力气大,将和面和漏粉两项活计包圆儿。只是初次制粉条,还是谨慎些好,丁奇也只准备了大概二十斤左右的葛根粉进行初步尝试。

制粉匠人,在农村都是一抓一大把。每年冬天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将自己储存的红薯粉拿出来,按照每斤粉兑大概2.5倍的水,拿一根干净的木棍进行搅拌。喊上三五亲朋好友,在自家院子里就能将粉条制出来。中午的时候,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一顿大家,那感觉既温馨,又让人感到回味无穷。丁奇则和一帮子小孩子们,拿起刚晒好的粉条,或者陈年的粉条,在火上烧一下吃一口,玩得不亦乐乎。

此时的丁奇,头一晃,将儿时的情景驱除出脑海,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葛根粉上。双手齐上,在一个大陶盆中来回搅拌,直到成为自己记忆中的模样。丁奇拿过来漏勺放团面进去试了试,不用使太大力,面能够自由漏下来。

另一边,白牙已经把水用大火烧得滚开,并一直保持沸腾的样子。老黑和麻杆儿两人则一手一个竹笊篱,一双筷子,准备捞取粉条,而狐抓了一团面放进丁奇拿着的漏勺中,继续准备另一团面。大家此时全都看着头领,期待着头领口中所说的粉条出锅。

就见丁奇用手轻轻敲打漏勺,粉条立即从漏勺下端漏出,很快就滑入滚开的沸水中。漏勺高度不高,漏下来的粉条大概筷子头粗细,在开水中翻滚三遍之后,颜色立即变化,不一会儿之后就熟了。

“开始捞!”

丁奇一心两用,看到粉条成型立即指挥老黑和麻杆儿两人捞粉条。捞出来的粉条被放入一边盛满凉水的陶缸中,待凉透之后,等待已久的葛双手伸进水中,将粉条一根根挂到短棍上,挂满一根则由另外一人将粉条拿走搭在架子上。

这神奇的的一幕,让周围观看的人纷纷惊叹不已,对丁奇的佩服再次上升一个高度。将葛根从实物变成粉末,又从粉末变成薄饼,用刀一切就成了美味的面条。而现在,这些粉又变成了一根根细长的粉条,实在是让大家叹为观止。面条、粉条是两个新的词汇,但在丁奇的操作下,他们很快理解透彻,并能灵活运用。

陶锅边上,雾气蒸腾。丁奇始终不停地敲打漏勺,让粉条均匀平稳地漏下,每隔一段就会用筷子将粉条截断,保证粉条不会过长。狐则眼疾手快适时地将葛根粉面团放进丁奇的漏勺中,让粉条能够持续漏下去。两个凉水缸,老黑和麻杆儿各占一个,向里面捞粉条。当水缸中的水变热之后,就立即由人向里面倒井水,置换出里面的热水。

刚开始,丁奇手很稳,并抬高了漏勺的高度,让粉条细一些。随着时间的流逝,半个小时后丁奇的手渐渐抖起来,导致漏下来的粉条变得粗细不均。白牙看到之后,立即上前接替他,亲自学习如何制粉条。

一群人忙活了大半天,二十斤葛根粉全部变成细长的粉条,挂在铜村的广场上,一排排整齐排列着,煞是好看。

粉条,成功制出,丁奇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就给大家做了一锅野猪肉炖粉条,配上带过来的大白菜,每人再来一两葛根酒,众人吃得也是开开心心。只是一顿饭下来,看着减少的二十几棵大白菜、二十几斤酒,丁奇心中直乍舌,看来准备的食材还是少啊,这才一顿饭就消灭这么多,如果敢天天吃,他相信一定会把部落吃穷的!

但这也坚定了丁奇要尽快将农牧业发展起来的决心,周围的野兽迟早会被吃光吃净,尤其是发明了弓箭和渔网之后,捕捉到的猎物越来越多,可野外的动物去越来越少。丁奇其实已经发现了这个现象,和鼠的忧虑一样。

但他明白,农牧业很快就能到来,可这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目前这一个阶段对动物们来说却是最黑暗的时候,各部落肯定要猎捕更多的野兽来度过冬天、春天。人与动物发展的矛盾迟早会到来,现在只是小型的食草动物,等这些动物数量降下来之后,则是那些大型的食草动物。比如犀牛、大象、猛犸、野牛之类,那时候它们将迎来灭顶之灾。

丁奇要做的就是在双方的矛盾没有开始之前,尽可能提早将农牧业发展起来,并传播至各个部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也能让更多的在后世来说稀有的动物能够生存下去。这也是部落始终没有对大象、猛犸下手的原因,虽说部落周围会有它们经过的身影,但只要它们不对部落造成危害,部落就任由它们在周围生活,甚至偶尔帮助它们驱逐一些食肉动物。

葛根粉条制作成功,高兴的不止丁奇,还有一众丁部落成员。白牙和狐他们一群人轮番上阵,又将大概两千斤葛根粉制成了粉条,整个铜村中除了人就是这些挂满了粉条

的架子,随风飘荡。

铜村很热闹,丁奇召唤过来的五十人也到位,立即投入每天的劳动中去。挖葛根、制葛粉、制粉条、酿酒,累并快乐着。

丁奇他们带过来的二百匹马,每天吃着葛根渣、酒渣,长得膘肥体壮,毛发油光锃亮。特别是小红,整天如一团火般在部落中转来转去,看到什么好吃的就上前啃一口。它的嘴已经吃刁了,只吃酒糟,吃完之后就寻找一处避风的向阳处打盹睡觉,日子过得特别惬意。

至于小可爱和小金两头宠物,则整天混迹于周围的丛林中,将一些小动物们撵得上蹿下跳,可始终摆脱不了它俩的魔爪,沦为两头宠物的腹中餐。

丁奇他们在等待第一场大雪的到来。等待的过程中,他们始终没有闲着,制作雪地行走鞋、滑雪板甚至是雪爬犁和雪橇,一起缝制防寒帽、手套,搓制马匹牵拉的缰绳套等,忙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此次铜村之行,丁奇收获挺大,制葛根粉,制粉条和酿酒,马不停蹄。酒已经制出,味道也达到丁奇的预期。大家一直追问酒的名字,知道酒的美妙滋味的众人始终放不下这酒,希望有一个合适的名字来衬托酒的地位。

丁奇本来只想叫这酒为葛根酒呢,可看大家如此热情,他只好哈哈一笑,兴奋地说道: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后世不知道多少年的曹操说的一句话,被丁奇拿来确定自己酿造酒的名字,即:杜康酒!

自此之后,杜康酒成为世间第一美酒。

后期酿造出来的酒经过蒸馏之后,全部埋在地底进行封闭保存。上面还盖了厚厚一层干草和草木灰,用来除菌和除湿。待明年雪化之后,随同运铜板的队伍一起运回宁城。丁奇已经决定,在粮食没有大批量生产之前,不再进行饮用酒的酿造,只生产一些医用酒精。至于已经酿好的酒,则作为对部落有功的人进行奖励。

雪,纷纷扬扬地下了,将整个天地都笼罩在一片白芒芒之中。

周围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沉浸在雪带来的静谧之中。这一年下来,天空中灭世大火形成的烟雾越来越淡,还下了两场黑雨,将不知从哪里飘过来的黑烟云冲刷得更薄更淡。太阳出现在云层下面的时间越来越多,让靠阳光生长的植物越加茂盛,而靠植物存活的大量食草动物繁衍许多后代,给人类补充不少肉食。

本来还认为会迎来一场黑雪的丁奇,看到这白雪纷纷的一幕,仍是有一些惊讶,但也只是那么一瞬。雪,还是本来的面目比较好看。

雪下了三天,这三天时间中,丁奇嘱咐所有人将准备的御寒衣物再检查一遍,免得在冰天雪天中行走给自己带来不便。手套、帽子、兽皮围巾、兽皮靴准备齐全,每个人的雪爬犁、雪地行走鞋、滑雪板等放置到位,待出发时要立即跟上不落一物。

此行最重要的葛根粉、粉条、酒及大部分酒渣、葛根渣等都已经分配完毕,放置在各自的雪爬犁上。放不下的东西及一些铜板,则准备在启程时放在马背上。至于武器、背包和帐篷,也已经打包完毕,待雪停之后立即出发。

第五天,天晴了。积雪的厚度达到了三十多厘米深,刚好适合队伍跨雪行进。一片竹哨声中,一百人两百匹马和无数货物形成的队伍,踏出铜村的大门,向宁城的方向行去,只留下铜村安静地驻守在那里,一面龙旗高高飘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