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原始迷踪 >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367章 复合青铜剑

原始迷踪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367章 复合青铜剑

作者:青云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部落工匠按照丁奇的指导,织成了第一个撒网,特意去南湖上试了试。

效果不佳!

原因是撒网技术不熟练,甚至有两次撒网人跟着甩出去的渔网一起掉进湖水中。这让一干织网人员郁闷非常,誓言将渔网和撒网技术进行提升。

丁奇此次过来,就是应他们工匠组长的邀请,过来一起研讨如何提高撒网技术。

撒网关键的是撒,而不是投更不是抛。

对于从没有接触过撒网的丁奇来说,他只能回想自己以前视频中观看到的撒网方法,尽量将一切细节从头脑中挤出来,供这些工匠们进行参考。

部落目前的织渔网技术已经提高许多,大家都能按照之前丁奇教的织网兜的方法来织网,这还是丁奇帮邻居家的小孩子学习如何制作幼儿园作业而努力学习的结果。因为这个原因,丁奇差点儿成为隔壁老王。

可没想到,隔壁老王没做成,这织网兜的方法倒成为他在原始世界谋生的一个手段。不得不说,人生真的很奇妙!

撒网由网衣、坠子、吊兜、纲绳等几个部分,工匠们按照丁奇讲的,多次调整吊兜的长度和位置,终于得到合适的长度。还有坠子的长度、直径也进行琢磨,确保渔网能快速入水困住鱼。

按照目前的织造水平,还有材料质量,只能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调整、提升。

所以,就目前而言只能从撒网技术上入手。丁奇只好将自己看到的撒网场景好好想想,让撒网的人整理好纲绳、网衣及下面的坠子,再长时间练习撒网。他的目的,就是要熟能生巧,在陆地上练得差不多了,再转移到南湖上进行实际练习和捕鱼。

另外在入水速度和防腐上,丁奇考虑用桐油对渔网进行浸润,既能防水防腐,还能加快入水速度。不过,丁奇还听说过一种方法,就是网衣编好后,将其浸入猪血中泡透,再将其拿出放置在烈日下曝晒,使血凝固,能够达到减缓网衣不受腐蚀的效果。

只是目前部落暂时没有那么多猪血,待猪的养殖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这样倒是可以满足需求。

将这些事情交给匠人们之后,丁奇再次来到荆那个木匠铺。现在木匠的数量达到近五十人,他们每天的活计除了加工木板、木桶、凳子、椅子外,还抽出五六个人在研究卯榫结构,如何能够建造更好的房屋。

现在他们这群木匠已经在丁奇的建议下,制作固定格式的木头,一件木器各个部分批量生产,最后组装,算是走上了流水化作业。

另一边,有三四个人在研究制作木轮,他们从森林中砍伐回来一些硬木进行加工,制作成各种不同尺寸的木头轮子,结合青铜,使得做出来的轮子更加结实耐用。

随着部落日益发展和交换活动的提升,能够运送大量物资的大车亟需制作出来。这些轮子的图纸丁奇已经给大家画出来,大家就是在试验研究哪种木头更合适,如何搭配青铜制作。

转了一圈儿,丁奇也没有打扰大家,就径直来到湖边新建的一个高墙院子。这个院子南北走向,东西宽五十米,南北长八十米,墙高五米,只有一间正屋,左右两边各一间偏房。

这个院子有些奇怪,南边没有大门,也没有墙,面向整个南湖。唯一的一座门在东边那堵墙中间,宽五米,有两扇厚重的大木门,只稍稍打开一条缝。这是部落建造木船的船坞。

船坞是丁奇回来之后,丁奇安排人开始建造的,有之前储存的砖块、石灰,有足够的人手,这所船坞不到十天时间就建成。

船坞里摆满各种木头和锯好的木板,正中间有一艘正在建造的木船骨架,正在搭建龙骨和角梁。

荆制作的这艘木船,每一个地方每一块板的尺寸、形状都在纸上记得非常清楚。这一切得益于丁奇制作出来的草纸,用削出来的碳笔进行登记,也是为了下一步批量制作这种船做准备。

这艘船设计长十五米,宽四米五,高一米六,吃水达**十公分,丁奇初步估计能载四十到五十人,两边各有十个人划船。船体中间则设立三根桅杆,在顺风时可以减轻水手划船的压力。

目前正在制造的是龙骨和角梁,角梁也只是刚刚开始做,使用青铜钉进行加固,有时候还需要使用新打造出来的钻进行钻孔,便于青铜钉锲进去。龙骨都是使用粗三十五公分左右的木头制作,角梁使用的木头也是粗二十公分长两米的木头用锛和锯子切割而成。

这艘船是按照之前那艘小船的尺寸同比例放大进行制作,但就目前的进度而言,耗费的工时和人力将不会按比例增多,而是成几何倍数增加。

荆带了十个人在做这件事,主要是选择好合适的木头后要进行切削锯,这耗费的工时就会更久,丁奇估计整个冬天都会在这里制作,到明年春天才能下水。

和荆聊了几句,了解了一下进度,丁奇就从那扇门里走出,去看湖边那些水生作物的长势。如芡实、莲叶、菱角等。

这些工作看完,丁奇又马不停蹄来到马鹿在城中建造的灰窑那边,商量如何提高青铜武器的韧性。昨天面对那些狮子,青铜武器的表现却是有些差强人意。虽能刺入对方的身体造成伤害,却经不起对方的大力冲撞,很容易就被折断。包括青铜剑,目前制作出来的剑只适合劈刺,经不起大力折断。

丁奇明白,青铜剑中含锡量少韧性好却不够锋利,质软;而含锡量大的青铜剑足够锋利韧性却不足,很容易折断。所以,如何能将铜锡的比例达到一个完美,是目前需要加强研究的。

现在部落制作的青铜斧是按照铜锡比五比一制作,开山刀和剑则是按四比一制作。按照之前丁奇所学的知识,锡的含量在17%-20%之间,制作出来的青铜武器最为坚韧锋利。

可是经过昨天的对战,这种比例的武器还是存在诸多弊端和缺陷,仍需进行改进。

而丁奇找到马鹿,将自己改进青铜武器的想法告诉马鹿,而改进的方向则是朝复合武器进行,即:将硬度低的青铜和硬度高的青铜合起来进行锻造,达到既锋利坚硬又不会轻易折断的目的。

这是丁奇思考之后,在没有发现铁矿之前,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没有之一。

可以将硬度低的青铜铸成剑脊,在两刃的部位嵌合上或包裹上硬度大的青铜作为剑刃,可以采用之前一直使用的压模铸造法。如此一来,当青铜剑受到冲击,较软的剑脊可以吸收冲击避免折断,而较硬的刃区可以保证杀伤力。

这就是理论上制作复合剑的方法,具体还得看马鹿带领的一干人员能否实现这个目标。

目前部落使用的压模已经是制式化压模,两块平整的陶泥压铸出剑的形状之后,会放到灰窑中烧成陶模,陶模可以重复使用,直至毁坏。

而目前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使用目前的陶模制作剑脊,再制造新的陶模,将剑脊悬在陶模中间,倒入硬度高的青铜汁进去,包裹住剑脊,形成理论中的那种剑。只是这种剑较之前的剑宽、厚、重,挥舞起来肯定有不便之处,还得双手持剑。

另一个方法,就是利用目前的陶模作最终成型的陶模,重新制作一种剑脊的模型进行烧制,烧制好后可以批量制作剑脊,再批量制作复合剑,形成流水化作业。

马鹿召集过来的一群工匠,认真听取丁奇关于新武器的讲解,从半晌午直到晚上十点,连口饭都没有吃,直到所有人弄懂弄通复合青铜剑的制作原理。

只要这个问题解决掉,部落的武力值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月光明亮,众人连火把都没打,径直朝着食堂那里走去。鹿安排食堂的烤肉大师傅,另外做了炒菜和鱼汤,配合一些水果,作为他们这群人的晚餐。

大家谈兴甚浓,边吃边聊,竟又忘记吃饭。如果不是鹿在边上催促着,估计他们还会继续聊下去。

饭后,丁奇要求大家赶紧睡觉,明天早起再在一起继续讨论。可没想到第二天,丁奇竟抱着自己的兽皮垫子跑到灰窑那里和大家一起住,发誓制作不出来复合青铜剑就不回自己屋里睡觉。

不过,他的想法被大家曲解了,大家认为丁奇是被鹿给撵出院子的。

“头领,是不是昨天晚上不卖力,被赶出来了啊?”

“头领,您别怕。女人就那么回事儿,晾她们几天她们就会知道咱们的好了!”

丁奇一口老血喷出,气得直接将那两个说话的人给扔到房顶上,并警告他俩,不用屁股在屋脊上来回磨二十次,那就别下来!

连续五天,丁奇和马鹿他们吃住在一起,灰窑里的火就没有熄灭过。他们制作不同的剑模,铸造两种格式的复合青铜剑。

初期由于比例把握和剑模设计的问题,导致制作出来的青铜剑厚薄不均,瑕疵较多,必须经过多重打磨才能完成一把剑。可是在与作为试验对象的乌金刀进行对砍时,不到五下就被劈断,着实让丁奇心里凉了半截。

但他毫不气馁,先从小处着手,制作好的陶模,保证每一对儿陶模都完美无缺,每一块陶模进行组合都能制作出来一模一样的青铜剑出来。

随后,丁奇的制作了一个更为精细化的天平称出来,还用青铜制作了一些砝码,作为称量工具,保证了铜和锡的比例达到目标要求。

期间,这群人的饭食都由食堂做好,烤肉大师傅亲自送来。而鹿也来了两次,终于在忍受不了这群汉子们的玩笑之后,再也不也踏入这片区域。

终于,在经过多次试验之后,第一批两种格式的复合青铜剑正式出炉。在让工匠们打磨整修之后,两把制式青铜剑面世。是谓宽剑、窄剑,其实两者之间相差也不过两厘米。

两把剑制成,首先这两把剑进行对攻,在互相劈砍二十几下没有任何变化之后,又轮流和参照物乌金剑进行对攻。

两把在分别撑过了三十五、三十次的对攻之后,才终于出现裂痕,宣告它们的使命结束。而这个结果,却让在场的所有匠人们欢呼雀跃起来。

他们不顾身上的灰和汗水,互相拥抱在一起,最后又将丁奇抬起来,抛向空中,以此来表达大家对他的感激感谢之情。

他们见证了复合青铜剑的诞生过程,如果没有丁奇,他们根本就不会知道还有这种铸造方法。就算知道,也会经过十几代甚至是几十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知道这种铸造方法。

所以,他们才如此兴奋和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