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原始迷踪 >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200章 南泥湾

原始迷踪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200章 南泥湾

作者:青云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才很重要,所以丁奇一直在试图寻找各方面的能人,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推动部落发展,而丁奇要做的事就是引导这些人才将某一专业的事情发展到极致,创新加研究并付诸实践。

趁着这个机会,丁奇给牛二多讲了一些关于鞣制兽皮的事情。从剥皮、除脂、干燥、晾晒、硝制、清洗、二次处理直至成型,没有一点遗漏地将自己所知道的鞣制兽皮的知识教给牛二。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就来到刚种下去韭菜的那块地里,蹲下去查看韭菜的长势。

刚种的韭菜有些蔫巴儿,露出地面的部分平躺在泥土上,感觉再有一段时间就会彻底死掉一般。可丁奇知道,不管外部人怎么看待,它都会倔强地生长下去,生长速度会逐渐加快,那种蔫儿吧唧的样子很快就能恢复过来。虽说现在上面的韭菜被掐断,只余一些根,但再有几天,上面就会长出嫩绿的叶片。

丁奇又招呼两三个人过来,用陶罐打水,将这片韭菜地浇二遍水。众人兴致很高,哪怕这活有点累,仍然不辞辛苦,原因就是他们是和头领在一起干活。

丁奇也跟着大家一起有说有笑,互相开着玩笑。在军队中,每名军人都是调动气氛的高手,一两句话就能将不认识的人之间关系拉近许多,更不用说现在大家都是熟人,说起话来气氛越发热烈。

说话过程中,一名年轻小伙边打水边哼唱着一首曲子,曲调顿挫有力,但尾音有些长,听得久了让人有种想上前打他一顿的感觉。不过歌词意思比较好理解,按照二十一世纪的意思来表达,无非就是处在爱恋之中的男女相互思念,有那么一种相约黄昏后的赶脚。

丁奇听着好奇,别人也在取笑这个年轻人,说他在这个场合唱这个调调有些不合时宜,紧跟着大家把矛头对准丁奇,纷纷请求头领唱一首应景的歌谣。

丁奇倒没有打击大家的热情,一时没有想好的他他站起身来,将陶罐放在地上,向前踱了两步,看着眼前坡底下的风光。

草场上春花竞相斗艳,半人高的青青草甸在风的吹拂下如波涛一般,将隐藏其中的羚羊、斑鹿、野羊之类显现出来。

草坡下那片水域烟波浩渺,水鸟鸣禽涉水觅食,水花荡漾,游鱼戏尾。岸边一群人在捕鱼,片片银辉,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翻腾的鱼儿溅起的水花,随着人们的笑声远远传过来。

左手处工地上人们忙碌的身影,随着汗水的挥洒,起起伏伏,阵阵的号子声,让人感受到大家的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气神儿,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敢为人先。

看着这样的场景,一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很自然地从丁奇口中唱出: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一首《南泥湾》唱出了丁奇内心深处那最真挚的感情,是对当前丁部落上下全体人员不计付出不计报酬艰苦奋斗大建设的有感而发。

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旋律优美、抒情,让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几人陶醉其中,心中充满了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

音乐是互通的,尽管他们对其中意思的表达有些模糊,但对这首歌谣的曲调和其中丁奇倾注的感情却能感受得到。

一曲唱罢,众人纷纷上前询问南泥湾是哪里,江南又在

何方,更是对其中的三五九旅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丁奇趁着大家热情高涨,连忙用原始部落的理解方式给大家讲了一下南泥湾的由来。

他指出那是他远方的家乡特别有名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勇于创造、敢为人先、共克时艰,将原来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变成了牛羊遍地、食物充足、人民生活富足、能吃饱穿暖的人间胜地。

丁奇在讲着故事,思绪也回到了那个家那个时代,浑然不知身边已经聚集了一堆人,尤其是鹿他们那个小小的话剧组,循歌声而围过来,听到了丁奇讲的故事。

丁奇猛地从沉思中醒来,突然看到这么多人在这里,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很快就振奋起来,开口说道:

“兄弟姐妹们,这首歌谣是我那个远方的家乡传唱的,但里面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我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将我们的丁部落建设成另外一个南泥湾,大家说好不好啊?”

“好!”

热烈的掌声响起来,医巫鹿兴奋的两个脸颊红扑扑的,心里面一个声音一直在说:

“这就是题材!这就是题材!”

在众人的要求下,丁奇又连续唱了三遍《南泥湾》,才被大家放过。

一首《南泥湾》开始火遍整个丁部落上下,不管是丁部落内部人员还是外来的三个部落,不管是在休息期间还是大干劳动建设中间,这首《南泥湾》就没有离开过他们的嘴巴。并且,通过三个部落的嘴巴,流传至其他部落中。

通过这首歌谣的传唱,他们越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更是对这道歌谣的传唱地丁部落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之心,因为通过三个部落向外传播的,还有丁部落的富足、安全,没有饥饿、寒冷、猛兽横行,也没有部落倾轧,是一处人们生存的理想圣地。

众人逐渐散去,可浇韭菜地的活儿还没有干完,一名主动上前的小伙子从丁奇手中抢过那个陶罐,从小溪中扛起满满一罐,嘴里哼唱着南泥湾的他却是没有注意脚下湿滑,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啪嚓!

碎裂的陶罐片随着水流散落一地,也将丁奇的目光吸引过来,陶器的弱点终于出现。

晚上,远远传来壮训练新兵们操练时的口号声,可是耳朵边却满是《南泥湾》的曲调。丁奇满脸苦笑,只好将木门关紧,稍稍减弱大家的热情带来的烦恼,开始继续给荆的木匠组讲解木桶的构造。

那个摔碎的陶罐,提醒丁奇要尽快制作一些不易损坏的物件儿,水桶就是其一。

丁奇很烦恼,没有纸和笔,给大家画桶实在是难为他了。现在还没有找到适合纺线的麻或者蚕,想做出麻布或者丝绸还不现实。而纸的制作还要仰仗这两样东西的存在,所以他也只能想想,还得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让大家搞明白桶的构造和原理。

还是那句老话,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虽说时下猪肉价格是真的贵。

丁奇让人分别找来一块圆形的木板、两根翠绿的青竹、十几根窄细的木板,准备讲木桶的构造。圆形的木板是木桶的底儿,青竹让人破成竹篾,再将上层的那层竹青破开,拧成头尾相连盘成一圈竹索,作为木桶外面的箍。

丁奇沿着圆板向圆竹索中放置窄木板,慢慢形成圆形并合在一起,形成一

个桶状。原理很简单,但丁奇一直给大家讲解其中桶密封的重要性,桶漏水,那这个桶就废了。

荆这个木匠组的人很聪明,在丁奇讲过一遍之后就基本明白桶的制作原理。而丁奇也只能讲这么多,至于如何保证木板之间的密封、如何紧箍等等就不是他能够掌握的了,只能由这群原始时期的“专业”人员来解决。道划清了,就看他们怎么走,丁奇也只看结果。

至于制作木桶会需要什么工具、材料等,就由他们自己向马鹿负责的冶炼小组来打造,现在那个冶炼小组集合了一些在丁部落、青部落矿场那里冶炼的熟手,制作起来也比较快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批铁匠也算是诞生了。

最近的劳动强度大,大家的身体压力也很大,丁奇也希望给大家一定的放松,当天晚上就宣布明天全体人员休息一天,同时规定每工作六天就休息一天。

这一天大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干涉。食堂、澡堂、足球场、秋千、斗拐等随便大家玩,对于第一次接触这些的部落来说,这可是新奇玩意儿,在丁部落老人的带领下,玩得不亦乐乎。

不想去玩的也可以呆在部落中,接受丁部落的教导,包括搓绳、编筐编篓、养殖等不算太大秘密的东西教给他们,让他们多了一条活下去的途径。这里面的人中,属百濮部落居多,大概十几个,另外两个部落仅有三四人过来学习。

休息的这一天对于大家来说只能在规定的区域休息玩耍,至于其他地方都不允许去,包括丁部落保存工具的库房都由专人负责看管,不许任何人靠近。一些危险的地方也禁止涉足,免得发生意外,丁奇可不希望再给百濮他们三个部落贡献青铜器

当时那样做,也是迫于无奈,不想给三个部落带来坏的印象,他可是想继续扩大部落规模呢。

部落的生产工具、武器等实行统一管理,使用的时候才分发下去,并且如武器、斧头一类东西还是分开最后发放,不让外部落人知道,砍树伐木也都是避开外人,回来时也是最先回来,保密工作可谓做到家了。

尽管先前补给百濮部落一把青铜斧和两根锯条,但已经说过存量有限,并且是从以前部落带过来的。按照原始人的人情世故,应该不会多想吧!

休息了一天后,大家的精神状态明显提升许多,第二天投入到工地建设中,劲头十足,当然也不排除那些结成一对儿的男女嗯嗯之后精神唤发的结果。

就像白牙、熊、哞他们那些伐木的战士们,那劲头更足,砍出来的木头都比往日要多出三分之一,这让巡视到这里的丁奇都大为赞赏,心说这休假的决定做对了。

来运木头的也都是新加入部落的红牛、丘部落年轻力壮的人,至于古隆部落,一大部分人都去森林中招蜂引蝶去了,丁奇给他们派了一件重大任务,就是找蜂王、养蜜蜂。丁奇需要其中一项重要产物,所以得大批量寻找,荆他们已经在制作大量的蜂箱了。

下午时分,丁奇又来洞窑那里查看烧砖的进度,目前已经建好十个下沉式洞窑,制砖坯、烧砖的工作也是马力全开,灰窑那边烧木炭、烧石灰的工作也是马不停蹄,大家相互配合,制作出来的红砖已经达到五十万块之多,四块城墙地基都已经建成小半米高。

就在这时,一名战士骑着马从山那边冲过来,一溜烟跑到丁奇面前,气喘吁吁地下马,低头对丁奇小声说道:

“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