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多重宇宙的修炼人生 > 第86章、莫名其妙的信心

多重宇宙的修炼人生 第86章、莫名其妙的信心

作者:厉家大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5:05: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六年,第七年……一直到第十年。qiuyelou

古凡一直希望的突破却并没有出现,哪怕古凡学习赵伯琮找来的所有道藏,他也没有成功。

不是说赵伯琮找到的道藏不真。古凡有感觉,那道藏中有真的,甚至有的还拥有莫可名状的伟力,然而每当古凡要成功的时候,便有一股莫名的力量袭击了他。

一开始,古凡还以为是有人要对付自己。

可是十年过去了,虽然古凡依然没有突破,但是他的力量却已经达到了顶尖的那帮人。

可是他却并没有找到那个袭击他的人。

这十年,王世雄在终南山建立了全真教。他也改名为王重阳,收徒七人,是为全真七子。

第十年,不知道为什么,北边江湖上突然出现了一本《九阴真经》。这也拉开了华山论剑的序幕。

不同的是本是五绝论剑,这一次却多了一个古凡。古凡也得到了邀请名额。

“命运吗?去看看吧!”

正好,古凡十年苦修,就差那么临门一脚,他也是静极思动。

古凡十年出关,自然是惊动了赵伯琮。

当古凡进了皇家藏书处,已经十年没出来了。

当赵伯琮再见到古凡,却发现古凡依然那么年轻,而他却已经有了白发。

“真人,这是出关了。”

种种现实之下,赵伯琮早已不会对古凡有任何的怀疑,这就是一位奇人,一位真人。

“嗯。”古凡点了点头。

宅了十年,又有道家微言大意,古凡的心境受到了极好的疗养,他已经不再中二,也没有神经质了。

五百年的被研究,与修真求道者,这既是一场劫难,又何尝不是场机遇。

度不过自然是真的神经病,度的过自然是灵识、心境上的大收获,大造化。

当然,这收获,这造化也要你可以承受才行。

佛门的千万化身神通,道家的转世重修感悟,都是收获的法门。

不巧,古凡都略知一二。所以古凡现在的灵识极为不凡,可以瞬间发现千米范围的蚊子公母。

所以这时候的古凡才会那么的不同。

面对这样的古凡,赵伯琮想了想问道:“不知真人这次出关,可有什么事吗?”

古凡云淡风轻道:“静极思动,四处云游罢了。”

这一次并不是古凡在装逼,他已经不再中二了,而是心境的自然体现。

听古凡的意思,他这是要走,赵伯琮急了。他以为是他的安排被古凡发现了,并且不喜。

是,《九阴真经》就是他派人送去北地的。

自从古凡以武林人士胜了金军后,金人也开始重视培养起自己的武林人士来。

如果仅仅是这样,赵伯琮还不会这么干,毕竟他要顾虑古凡师徒。

然而自从六年前,黄裳无故离开,而金人又自己领悟到了“斩首”战法,赵伯琮便深刻体会到了武林人士的威胁。每一年,他要是不受到那么一两次刺杀,他都要怀疑金国是不是还存在了。

若不是宫中高手拼死相救,他早死了。

这时候,他还没有打《九阴真经》的主意,然而一年又一年,他实在是受不了了,他的头发都吓白了,这才计划用《九阴真经》一网打尽北方武林。

可是偏偏这时候古凡出关了。为什么?他是恼了吗?

赵伯琮以目视周围,许汉文出来道:“真人,陛下为岳元帅平反了。”

如果是没有静悟道心的古凡,这时候,他恐怕只会会说:“是吗?没想到岳元帅平反,还有我的功劳。”

毕竟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些年许汉文非常讨古凡的欢心,不断地送上典籍。皇上命他说岳飞的事,绝对是讨古凡的欢心来的。

可是古凡只回答了一声:“哦。”

便没有了下文。

赵伯琮一边命许汉文拖住古凡,一边急忙想对策。

十年的发展,武林人士的杀伤力已经显露出来了。虽然还没有人可以像古凡一样率领武林人士直接对抗大军,但是却已经有了这个苗头。

如果不是古凡在闭关,而他们宋朝君臣又极为恐惧武将们获得的武力,本来应该是他们领先才对的。

可是,一个古凡,他们已经很难接受了,又怎么可能主动去增加武夫们的实力。不然,十年时间,什么都学到了,特种战法,并不是多么的难。

就是金人自己都领悟出来了,他们却也还是不许。

用他们的话说,金人会又如何?咱们这儿可是有创始人的。就像是名将很多,刘邦却因信一人,而定天下。

安了,不用担心了。

可是现在古凡要云游去了。他会不会学他师父,一去不复还?更重要的是,朕未经他同意,而用了他师门秘笈,他会不会生朕的气?

大宋家的天子,被自家忽悠瘸了,所以除了赵匡胤赵匡义这兄弟俩是一流与准一流的高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他们字写的好,画画的棒之外,对武功是一窍不通。哪怕是江湖上他家太祖的太祖长拳已经成了必修的武艺,他们自家也是不屑一顾的。

有这样的头儿在,自然是上行下效。大宋君臣,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万寿道藏》是正本,《九阴真经》不过是总纲。他们只是请教了一下,宫中习武人,便急匆匆地出手了。

现在,问题来了。他们觉得自己私自动用古凡的秘笈,古凡恼了。

赵伯琮想了一下,下旨道:“朕决定了,把太祖问录给他。”

《太祖问录》?

大臣们知道,不少人还看过,那是纪录赵匡胤一生的笔录,甚至他们中有人还参与过笔录的修改。毕竟是皇帝,一些不好的,黑历史,总是要春秋笔法的。

这么个东西,他会满意?

所有人都觉得是开玩笑。

不过既然皇帝说给,他们也没有拦着,或许这位古真人,看了他们赵家老祖生平(美化后),为他替天请命的行为(美化)所感动呢?

这并非是没有先例的。老赵家的宣传,“书中自有一切”,洗了多少人的脑……不对,是教化了多少人成为读书人?

或许这古真人也可以教化呢?

嗯,一定可以的。

他们对自家的教化功力拥有非常大的信心,于是他们同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