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96章 航母初考

日耳曼涅槃 第96章 航母初考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瓦尔特满脸惊愕不解的神色,方彦随即稍加解释道:“瓦尔特叔叔你刚刚回到德国,对国内的政治格局可能还不太了解。当前,柏林国会中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取得单独组建政府的三分之二多数,即便是最大的社会民主党也只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议席,这意味着国会中的每个政党,都有能让自己成员入阁的机会。”

“国家社会主义民族工人党,由阿道夫・希特勒在1920年改组成立,该党奉行极右翼民族主义方针,主张撕毁凡尔赛合约、拒付赔款、重整军备、打造一个泛日耳曼共同体,并由此让德国重新恢复到昔日帝国时代的盛景。虽然这个党目前只有不到25万党员,在国会的9个党里也是最小的,但当前美国爆发的空前股灾,却无疑是给了这个党发展的绝好机会。由于德美之间的经济已经随着道威斯计划的实施而变得极为紧密,美国的这场灾难必将极大程度的波及到德国;而萧条的经济和苦难的生活,则会使得人们心中重新燃起对共和国愤恨和厌憎的怒火,如此便正迎合了这个极右翼党派的宣传主张。”方彦言简意赅地说道。

瓦尔特轻轻摩挲着下巴,眼中的光芒变得越来越明亮。原本就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华尔街搅动起了浩瀚风云的他,瞬间就明悟了这其中的要害关键,对于细节的深刻认知甚至较方彦犹有过之。诚如面前的青年所说,一场风暴在德国已经是不可避免,而他加入这个极具潜力的小党,不仅能够具备较低的存在感,同时也能借助这次萧条之风,得到颇具前景的快速发展。

方彦微微一笑,道:“实际上,国社党的领袖希特勒先生与我私交极笃,父亲也给了他几十万马克的援助,彼此间早就已经极为熟稔了。如果瓦尔特叔叔你加入这个党,必将会得到极大的信任和倚重。昔年爷爷还活着的时候,就想让你成为政府当中的要员,为父亲执掌的家族企业撑起一把保护伞。如今这正是一个机会,能让你弥补那段在华尔街为家族奉献了太多的宝贵时间。”

“是这样么……”听得方彦的话语,瓦尔特心中已然意动,如果家族和那个政党早有联系的话,那么自己加入其中也就会省去无数的麻烦。他沉吟片刻,而后展颜说道:“那么我这就去找鲁迪,和他商量一番你刚才说的这件事情。”

经过一番权衡,鲁道夫最终认可了瓦尔特的这个新去处。方彦随即向自己的“老朋友”希特勒写了一封信,称自己在芬兰生活的叔叔返回了国内,对国社党的理念十分推崇,想要加入其中。这也是鲁道夫为瓦尔特新编造好的过去经历,在芬兰的相关证人不是死去、就是迁居国外不知所踪,因此一切经历都完全听凭瓦尔特自己口说。几天之后,方彦收到了回信,希特勒在信中对此洋溢着喜悦的言语:他“极其荣幸”的愿意接受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绅士加入到国社党的队伍当中,并准备在三天之后,亲自前往汉堡会见方彦的这位小叔。

眼见事情基本上已经办妥,方彦也踏上了返回基尔的路途。当然在临行之前,方彦同样向瓦尔特就种族问题展开了一番详谈,以免自己弄巧成拙,让瓦尔特被希特勒给彻底洗脑转化为他的狂热信徒。考虑到瓦尔特在自由气氛相对浓郁的北美生活了较长时间,方彦对他能抵御希特勒的种族思想还是抱有相当的信心。

枯叶飘落,霜雪飞舞,基尔港外的海面上逐渐泛起了淡淡的薄冰,寒冷的冬季已经完全降临到了欧洲大地的上空。对于德国民众来说,这是他们在时隔六年之后,又一次尝到了穷苦贫困和饥肠辘辘的滋味。随着来自美国的资金被抽走,德国的整个经济秩序都遭到了浩劫:银行破产、工厂倒闭,民众大量失业、消费急剧萎缩……美国发生的一幕幕场景,此刻在德国毫无保留的尽数重现了。而与1923年的那次恶性通货膨胀不同,这次政府、军队、以及大工业家,都再没有从中得利,而是同样遭到了无法承受的狂烈冲击!

对于自己家里的情况,方彦是没有丝毫担心的。且不说自己兄长的联盟造船厂,正在从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苏俄身上赚取海量的财富,光是瓦尔特从北美转移出来的资金,就足够让布罗姆旗下的产业安然度过这场经济风暴了。至于海军的发展,方彦也同样并不感到忧虑,因为即便是在另一个位面,德国海军都在经济危机期间开工了2艘德意志级装甲舰。现在德国国内对海洋的热度更胜历史同期,没有理由因为财政紧缩,就放弃应有的基本军备扩充。

“是时候开始航母的方案制作了。”方彦在心中自语说道。如果不出意外,这一位面的德国海军即将在航空领域迈出自己的第一步,而他这个穿越者,则完全需要对这个过程加以决定性的引导。毕竟航母和火炮型战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其整体设计的手法体系都大相径庭;如果点错科技树,其所造成的恶劣后果可能会更甚于炮舰设计的失败,因为航母才是今后海战的主力!

航母和炮舰的设计区别,首先就在于舰型尺寸的选择。炮舰为了在有限的吨位下堆够充足的火力和装甲,这需要竭尽所能的缩小防护区域,同时适度降低船体长度来节省结构重量。然而航母却是以其所搭载的飞机来实现战斗力,这就要求它拥有尽可能大的机库、尽可能长的飞行甲板,而这一切都使得航母必须竭力增大它的外形尺寸、特别是船体全长来满足。其中,大面积的机库可以容纳下更多的飞机,而更长的飞行甲板,则可在战斗中放飞出更强劲的空中攻击波。

需要注意的是,二战时期的航母舰载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正常的滑跑式起飞。虽然弹射器在大战中已经被应用得相当广泛,但由于其弹射完一轮飞机之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充能才能再度使用,因此航母对飞行甲板长度仍旧有着巨大的需求。如果算战斗机需要滑跑120米才能顺利升空,那么一艘飞行甲板长度为180米的航母,在准备实施攻击时只能用后方60米的空间来准备飞机;而如果将飞行甲板的长度增加到200米,那么可供准备飞机的空间就增加到了80米,可一次性放飞的战机数量较前者足足多出了三分之一。对于航母间的战斗来说,一波攻击就有极大的概率能决定战局的胜败,倘若哪方能在攻击波中多放出一些飞机,无疑将为自己在战场天平当中添加一块极为重要的砝码!

其次,就是装甲布局上的差异了。以远程打击为生的航母根本不需要考虑近距离炮战的需求,唯一的威胁只会来自于敌机投下的炸弹和鱼雷;至于水线部位,只需敷设一条低矮的轻装甲带,保护航母的储备浮力不会因为近失弹爆炸后、所产生的破片袭击而损失掉即可。历史上美日英三国的舰队航母都保留了巡洋舰级别的水线装甲带,实际上这完全就是没有必要的浪费型选择。

航母与炮舰的这两个根本性差别,对于方彦来说无疑是颇为不利的。因为他不能再使用自己在炮舰上广泛应用的逆向突出部开挂、和内置主装甲带的装甲盒布局――前者在降低水上部分舰宽的同时,也削减了机库面积,后者这种针对炮弹的防御设计在航母上则是毫无用武之地。不过,他还有装甲融入结构、以及融合了意大利技术的优秀动力系统可用,横向对比之下,总体形势仍是远优于英美海军这两个潜在敌手。而为了把失去的优势给补回来,方彦已经让船厂在流体力学领域展开了更为精深的研究,一旦有所成就,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后的区别则在于内部舱室的划分。航母没有沉重的火炮系统,取而代之的是飞机、航空燃油、和航空弹药;而它的指挥舰桥和烟囱,也被压缩到了舰体的一侧,其内部的烟风道、以及相应的配重承力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过这却也难不倒方彦。穿越前的他同样看过不少关于解剖航母的外文资料,对其基础性的经典布局了然于心;再加上他这些年来积累起来的专业素养,已是完全有能力做出一份提纲掣领、精义毕集的总设计。

考虑到目前德国还处在《凡尔赛和约》的严苛限制之下,动作不宜搞得过大,因此方彦决定将新式航母的标准排水量暂定在1.3万吨。如果协约国查问起来,也能以万吨装甲舰的名义进行搪塞。这个吨位虽然颇为偏小,但在方彦的粗略计算之下,也同样能达到最低要求的性能指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