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62章 海洋热潮

日耳曼涅槃 第62章 海洋热潮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风鼓舞,涛声轰鸣,不断有海浪拍击在赤红色的崖壁礁岩上,激起漫天银白色的水雾。山崖之上的米尔维克军官学校里灯火点点,祥和静谧,在天空那轮明月的照耀下,仿佛流动着一片银白色的淡雅光晕。

位于学校图书馆内的一处靠窗的座位跟前,方彦拿着一张由德意志中央银行开出的账户单,清俊秀逸的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这是古纳雅尔出版社为他提供的稿酬汇款账户,而上面的资金也随着当前11月的过去,在新一笔汇款的注入之后得到了刷新。面世半年以来,方彦的那本公海舰队兴衰启示录已经销出了接近40万本,即便是向政府上缴了个人税款之后,现在留存于他账户中的金额也达到了200万马克之巨。这使得他超越了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等文学巨擎,成为了当前德国最时行的作家。尽管方彦的便宜老爹鲁道夫已经掌握了数十倍于此的庞大资产,孤身潜入北美虎穴的小叔瓦尔特每个月也都能向家中转移不低于这个数目的美金,但由于方彦本身并没有走上继承家业的从商道路,家中的绝大多数财富在名义上都不属于他,因此这笔丰厚的收入仍是让少年喜不自胜。相比于那笔每次都要分给老齐亚诺啃上一口的战舰设计专利费,这份资金才是真正只属于方彦一个人的收入,而这种自己支配的感觉是和向鲁道夫求援截然不同的。

“这下研制远程多发飞机的资金有着落了。”方彦美滋滋地将账户单收入贴身内衣的荷包中,用只能让自己听到的声音喃喃低语道。由于这个项目在目前看来并不具备太大的商业潜力,方彦要想将其投入正规的话,从鲁道夫那里得到的赞助也就不会很多,自己必须做好先行放血的准备。不过对于这一项目的今后发展前景,方彦却是充满信心的;且不说飞行器进入全金属时代后所必然兴起的空中客运,光是德国重整军备所要订购的飞机,就足以让自己捞回现在所有的投入。

心情大好的方彦照例翻开一份今天的报纸,以求从中获得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很快的,他就在第二页上发现了足够令自己关注的报到。10月29日,国会以301票对54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追加建造一艘新型巡洋舰的预算,从而让今年开工的新型巡洋舰数量达到4艘;海军中将雷德尔在今天的11月2日亲临威廉造船厂参加了开工仪式,并在放下龙骨之后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昔年公海舰队的荣誉由此重拾,今日德意志海军的梦想由此缔造。”“我们誓要追求原本就属于我们的合理海上权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理由对此进行蛮横的干涉。”

看到这个原本并不存在于历史位面的第4艘造舰预算,以及雷德尔那几乎是毫无顾忌的强硬表态,方彦便有超过8成的把握断定:这是自己那本书在德国国内引发强烈反向之后,趁势而起的海军和右翼势力所向政府提出的要求了。在这种鼓动并引导民间及政党势力,向手握钱袋子的政府施压的事情上,雷德尔的老练手腕几乎和昔日的提尔皮茨一脉相承;面对吵吵嚷嚷、群情激奋的国会议员,别无他法的政府内阁只能选择进行妥协。实际上,这也正是后来雷德尔能最终问鼎海军总司令宝座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先从政府手中搞到了足够多的经费,之后的那些工作才会有展开的前提。

饶是方彦在写这本兴衰启示录的时候,其中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重塑德国民众的海洋热情,但当他真正看到了海军拨款较历史位面得到增加之后,心中仍旧泛起了一阵难以遏制的激动。这种对国民的意识形态所进行的影响和转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最润物细无声、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强军手段;只有一个国家的民众始终向往并支持着军队,这支依托于国家的力量才能得到其生存和壮大所不可或缺的人才和经费,这比设计出一艘举世无敌的战舰还要好得多!

由于世界大战期间的无所作为、推翻德皇**时形成的红色堡垒、以及在魏玛共和初期的卡普政变中所充当的不光彩角色,使得德国海军在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背负着怯敌畏战的懦夫、11月叛徒的摇篮、和颠覆政府的罪人的种种恶名。这种在国内左右两翼势力和民众面前都处在两头不是人的尴尬地位,无疑极大阻碍了德国海军的重建:没有谁愿意将钱继续投入到海军这个只吃饭不卖力、关键时刻甚至还可能会反咬主人一口的白眼狼身上去,更何况其对于德国的意义,也因为当年英德反目成仇、并导致德意志陷入今天的惨痛浩劫的前车之鉴而遭到了极大的质疑。而现在,一支强大的德国海军的存在意义,已经被方彦完整地彰示在国人面前了,这对于德国海军未来的发展无疑是一股极大的助力!

“听出版社的人说,他们正在准备将这本书的翻译出版权卖给国外的公司,我很期待英国人在读完这本书后的那张面色铁青的脸啊。”方彦忽然想到了这里,神情间也多了几分冷笑和讥嘲的说道。他在这本书中所写的几乎每一句话语,都是对寡廉鲜耻、颠倒黑白的撒克逊老强盗的狠狠铁锤,将对方最想要掩饰的阴暗和丑恶面全部抖露在光天烈日之下。虽然现在德国仍旧远不是英国的对手,但这种以个人名义在言辞上的挑衅却也完全不会有丝毫的问题。

让方彦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番更多的是出于意气行事的考虑,却是在无心插柳当中长出了一片繁盛的树荫。

月华皎洁,星辉如水,蜿蜒迤逦的泰晤士河从伦敦市中心静静流过,将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核心倒映得光影摇晃,如同幻境。

经过战后8年的舔舐伤口和恢复元气,昔日那场世界大战对这个国家造成的创伤似乎已经被尽数抹平了;放眼望去,整座城市华灯璀璨,光彩熠熠,那高峻秀拔的建筑、闪耀绚丽的霓虹、车水马龙的街道、喧嚣鼎沸的声音……如此种种,让任何一个到访这里的人,都会不由得对它的繁华鼎盛给予最顶级的赞誉。然而,只要是对当前的世界形势稍有了解的人,都能看出这个外表依旧强大的国家,所隐含的如同长河注海、落日西沉般无法逆转的严重沉疴痼疾。

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那在此前两个多世纪里所积累起来的霸权,就随着4年残酷血腥的战争而彻底化作了纷飞四散的雨后乌云。那个大洋彼岸的美国,以势不可挡的气魄一脚将英国从世界霸主的位置上踢落,直到这时,伦敦的绅士们才悲哀地发现自己已经退化成了一只瘦骨嶙峋的鬣狗,根本无法和美国这头气血旺盛的少年雄狮争锋。美国的工业总量是英国的5倍,国民总收入是英国的4倍,世界中心早已从英伦悄然转移到了北美,英国人只能守着自己那些松散的殖民联邦、以3300万平方公里的虚妄国土面积来聊以**。

而即便是在战前那令英国最为敏感的海洋领域,英国在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中也为自己的海上霸权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昔日的两强标准彻底崩碎,美国获得了和英国完全平起平坐的超然地位。而在10年前,德国只是想要英国60%的主力舰吨位,就被英国视为“狂妄至极”的“挑衅”。更为糟糕的是,英国海军这个“第一”的位置也完全是毫无根基的水中浮萍,只要美国人愿意,随时都能超越英国成为新的海上主宰!

面对美国这个强势崛起的撒克逊表弟,昔日威凌九天十地的大英帝国如今却已似技穷黔驴;而来自东欧的布尔什维克狂澜和西欧诸国的倾轧对决,也让这个曾经的资本主义龙头为之心力交瘁。属于伦敦的时代已经彻底不复返了,连带其对欧洲诸国的影响力也大幅下降,以往被奉为神明法旨的伦敦意志,现在都能被欧陆诸国们加以选择性的无视。无论是法国进军鲁尔,还是德国向美国请求经济援助,原本在欧陆博弈中至关重要的英国都被晾在了一旁,根本不予以决定性的重视。照耀了不列颠上空三个多世纪的璀璨神阳,如今已是光芒暗敛、隆隆西沉,唐宁街的主人纵然有百般不甘、千重悲恨,可谁又能以一己之力改变这番大势?

在这种情况下,战后的英国只能打肿脸充胖子,他们一边竭力掩盖自己那已经是虚弱衰颓的二流国家本质,一边向世界诸国进行传教式的洗脑,用德皇威廉二世的国破惨剧来“谆谆教诲”后起的工业国家们,切莫再打波塞冬的歪脑筋,以免为自己引来灭亡巨祸。原本这番谎言算是编造得天衣无缝,然而随着方彦那本书的翻译传入,英国政府高层发现自己的那块遮羞布已经被人彻底掀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