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525章 进展(2)

日耳曼涅槃 第525章 进展(2)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佛朗哥要价太高,希特勒最后没有同他达成交易,这让西班牙独裁者大感意外,连带看向对方的眼神都发生了改变。佛朗哥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已经拿捏住了德国人的要害,而且开出的条件也是经过精心考虑,并不会使对方轻易放弃。

稍微研究过非洲情况的人都了解,佛朗哥要求得到的塞拉利昂其实只是一块弹丸之地。该处总面积不过7万平方公里,经济也仅靠矿产和渔业艰难支撑,相比于英国在非洲的其它富庶地区,塞拉利昂就像是路边的石头毫不起眼。而佛朗哥之所以会把目光对准它,完全是出于国内政治环境的需要:他要为自己戴上一顶开疆拓土的征服者冠冕,以便收服那群被***主义煽动起来的狂躁国民。

因此,真正横亘在双方交易之间的,只有那笔数额惊人的贷款援助。虽然佛朗哥的确是狮子大开口,但无非是想让希特勒坐地还钱——而且在佛朗哥眼里,德国完全有能力承担收买西班牙的这笔价格。过去1年里,德国接连攻占了7个国家,掠夺的财富根本无法计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无不以繁荣富裕而闻名世界,法国更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今后的输血能力绝对强沛无比!

最令佛朗哥眼红的,莫过于德国在波兰的收益了。由于历史、民族、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原因,德国在波兰实施的完全是竭泽而渔的残酷手段,这固然彻底破坏了后者原有的经济结构,使其再难持续经营下去,但短时间里的收入绝对是爆炸级别。

随着德国人的到来,20万平方公里德占区里的一切事物尽数易主。土地、矿山、工厂、森林、庄园、房屋……波兰人世世代代辛劳创造出的财富全被一夕夺走。而除了物质,德国在波兰得到的还有人:1800万波兰人和300万犹太人被打为奴隶,他们是德国免费的苦力,不知能压榨出多么惊人的价值!

今天,德国无疑就是挖出宝矿的暴发户。佛朗哥不求能吃肉,但作为轴心国小弟也要求分口汤,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希特勒竟然丝毫不留情面,以爱来来不来滚的姿态径直拒绝了他想要打秋风的心念。惊恼之余,佛朗哥心里又充满了疑惑:希特勒居然连这点代价都舍不得出,难道他真的是有所恃,才会无恐?

佛朗哥的猜测只对了一半。若是按照正常情况,希特勒的确会在贷款援助问题上与他讨价还价,并最终谈出一个符合佛朗哥内心预期的数字。但关键问题在于,德国当前的经济情况远远不如佛朗哥所认为的那样乐观。

早在1936年,希特勒的急速扩军就已经引发了德国经济的严重潜在危机。用于支付军火订单的“米福”券滥发无度,国家和银行的债务节节高筑;而到了大战前夕,依靠扩军吹出的经济复兴泡沫更是濒临绝境,随时都会被一场外部动荡给戳破,引发暴风骤雨般的剧烈崩塌。全靠这笔钱投资得当,打造出了一支作战理念和关键武器领先世界的军队,德国才得以迅速横扫众敌,并用他们的血肉反哺自身,大量冲抵债务,这才避免了因经济崩溃而自行瓦解的可悲结局。

由于德国经济体量本就极其巨大,加之为实现“扩军神迹”又产生了太多烂账,即使今天把周围各国都薅了个遍,也只是堪堪填平了现有的财政窟窿,没有让战争开支再造成新的亏空。现在佛朗哥张口就要70亿马克,希特勒肯定不可能答应,别说70亿,就是10亿也不可能拿出手。要知道,此时德国陆海军仍然有大把地方等着用钱,陆军扩充机械化部队的费用至今还没有完全落实!

除此以外,造成德国财政现状的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原因,那便是国内官僚资本团体对战利品的侵吞。

根据波兰总督府颁布的法令,波兰国家和个人的所有财产一律没收,但这些财富并没有全部划归柏林中央,而是有相当大一部分被**高官、军队头目、以及卡塔尔巨头们恣意瓜分了。他们占据了价值连城的别墅珍宝,用几乎是白送的价格得到了大片土地、矿山、和工厂,这使得德国杀鸡取卵的收益大减,根本没有达到财政部门预期的目标。

对于这种情形,希特勒了解却没有力量去阻止。相反,他还屡屡把各处抄没来的庄园以各种名义赠送给军队的高级将领,以便让这些脸皮薄不愿下场抢肉、但偏偏又对财产无比渴求的容克军官们得到实惠,对他竭力效忠。千里做官只为财,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共性,希特勒显然明白这一点。倘若想改变已经腐朽的现状,非得下大力气掀起一轮风暴不可,但现在战争仍未结束,权衡过后希特勒只能选择暂时妥协,以稳定压倒一切目标。

结束与佛朗哥的会晤,希特勒动身去见法国总统贝当。根据他的规划,法国将在目前的德英战争、以及随后到来的洲际对抗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分量甚至还要超过外强中干的意大利,是德国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助翼。而在这场会谈里,希特勒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天时人和,与之前面对佛朗哥时的局面有了天壤之别。

作为战功卓著的沙场宿将,贝当向来就对法国的民主体制深恶痛绝。这个吵吵嚷嚷的政府以平均不到1年的寿命频繁交迭,各种政令相互冲突,朝令夕改,混乱低效至极。而今年5~6月间法国的迅速落败,更是让贝当对民主的痛恨到达极点:在他眼里,正是战前民主制度的软弱混乱荼毒国家,才酿成了今天的大败!

既然第三共和国的体制被贝当视为战败的罪魁祸首,那么战胜它的希特勒德国,自然就是值得倾慕和学习的对象了!尽管贝当明面上绝不承认后一条,但在就任总统后的所作所为却完全是在践行这份理念:他解散了国会,将权力集于总统一身,以往法国总统只是橡皮图章,实权全在总理及内阁大臣手中,而现在贝当却成了兴登堡式的存在,其政治举动与1934年的希特勒惊人的相似。

当贝当看到党代会开幕式上那狂热如火的个人崇拜景象时,这位骨子里向往军队式独裁的元帅被彻底征服了。早已年过8旬、打算带领法国人民度过这几年最艰难时光就彻底隐退的贝当,再次燃起了久违的熊熊斗志。他终于找到了拯救法国的良药,能让这个沉沦倾颓的民族重新振作,再现昔年太阳王的光荣。这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改变所带来的精神振作,更是基于现实的郑重考虑:当前这个万众齐心的德国绝对是不可战胜的,唯有与之合作才是法国的出路!

冷静派的贝当尚且如此,与他一同到德国的赖伐尔就更不必提了。后者本就是法国政府中的铁杆亲德派,面对今天的形势,其更是对贝当百般劝说鼓动。经过一番谈判,希特勒就众多领域均与贝当达成一致,双方签署了正式备忘文件,而以两国目前的体制,这份纪要里的条文便是立即将实施的既定策略。

首先,法国将向德国开放部分关键海外领地,准许德军进入叙利亚,同意德国海军使用达喀尔港,并将非洲西北角的摩洛哥设为德法共管。这3条都不是普通的让步:开放叙利亚意味着德国将正式登上中东角力的舞台,兵锋直指咫尺之距的伊拉克产油区,而达喀尔则是法国在西非最重要的港口,不仅扼守南大西洋的航运咽喉,更驻泊有法国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黎塞留号,不得不使人遐思联想。

至于交出摩洛哥的部分权益,更是对德国赤裸裸的讨好。1911年,德法两国正是围绕摩洛哥的归属爆发冲突,最终德国在外交上惨败,只得将这片极富战略意义与经济价值的地区拱手交出。如果不是这场失败令德国在外交上再无可退,3年后的萨拉热窝危机甚至不会酿成世界大战。此番法国做出这一让步,无异于“反思历史”自扇耳光了,德国收获的不仅是名誉,更是一块位置绝佳、能够眺望大西洋中部亚速尔群岛的理想跳板。

作为报酬,德国付出的代价却少得不成比例。希特勒只同意到年底先释放30万表现良好的法国战俘(这一总人数达150万),放宽维希法国同占领区的来往限制,允许法国在非洲进行有限度的重整军备,并将占领费用从每天4亿法郎削减到3亿。

虽然贝当委婉拒绝了希特勒加入轴心的提议,同时对最关键的法国舰队问题也避而不谈,但希特勒却十分满意,没有要求对方再多做什么。他本来就没指望能一口气解决法国问题,况且法国舰队情况特殊,即使贝当点头认可,没有达尔朗上将的命令也指挥不动一个水兵。关键的是,贝当的合作态度十分良好,这让希特勒看到了良好的前景,彻底收服法国人也就是经年之内的事情了。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