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512章 价值

日耳曼涅槃 第512章 价值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时间一天天临近9月,德国国内的庆典气氛越来越高涨浓郁。报刊广播连篇累牍地夸耀希特勒的过往事迹,从一战获得铁十字勋章一直到今天横扫西欧;而**党下属的各个组织也开始在全国发起游行运动,以表达对第11届党代会召开的支持,和对元首的无限拥戴。方彦每天晨练完毕,都能看到*字旗的洪流从大街上席卷而过。尤其是希特勒青年团的学生们,他们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在高举旗帜阔步前行的同时,纵情歌唱赞美那位光芒万丈的“现世神”。

作为这次运动的直接推动者,方彦在8月下旬这段时间内,也在尽心竭力的帮助戈培尔完善党代会的种种安排。虽然国社党此前已经举办了整整10届党代会,其中第6届更是被拍成了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在国内大肆放映,但戈培尔在造神方面仍然显得生疏粗糙,而方彦却能从后世金家汲取到丰富的经验。

几天下来,方彦便成为了戈培尔不可缺少的副手。无论各种麻烦和难点,方彦总能拿出令戈培尔眼前一亮,惊赞不已的方案。到最后,戈培尔索性直接把方彦拉到了纽伦堡,在宽阔无比的游行大道和主集会场上实地挥洒建言。

“约纳斯,你知道自己究竟创造出了多大的价值么?”站在四层楼高的检阅台上,戈培尔伸开双臂长长呼吸,道,“由于彩排的效果大大超出预期,这次党代会的宣传受面已经不仅限于全体德国民众,而是扩大到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外交部向各国政要发出了观礼邀请,意大利领袖、法兰西总统、西班牙首领明确表示将应邀前来,其它友好国家的政要或大使届时也都会露面。这是宣传工作的伟大胜利,我们的成绩得到了元首无以复加的至高赞誉!”

方彦心情舒畅,含笑说道:“当然了。西线胜利后,元首需要重塑欧洲的新秩序,这次盛会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即把各国首脑聚集起来,使他们尊奉柏林的意志、听从安排。尤其以佛朗哥、墨索里尼、贝当这3位最为关键。”

“这3位领导者统治的国家,在元首下一步的行动中都将扮演重要角色。可偏偏他们都是各有算盘,或贪婪狡诈,或保守奸猾,难以用常规手段拉拢收买。仔细思考,只有让他们灵魂接受暴风雨式的荡涤,让他们深深震撼于今天德意志这神话般的强大与团结,才能促使他们真正改变行动,忠心围绕在德国周围。我始终相信,宣传是能够改变一个人思想的,哪怕他是政治家也不例外。否则意大利领袖当年就不会站在我们这边。”方彦带有几分感慨地说道。

戈培尔张了张口,看向方彦的目光有些停滞。他蓦然发现自己接下来准备慢慢吐露的言语,竟然直接就被面前青年给抖光了,而且有些东西甚至是他都没想到的,听完之后有种拨云见日的透亮感觉。结合方彦之前所做的一切,戈培尔实在无法将眼前青年和印象里的国防军将领联系起来。他就像是在河心当中露出的一块巨岩,虽然外表早已为世人所知,但只有当外界水流渐渐干涸之时,那份隐藏在水下从未示人的别样面貌,才会真正一点点的呈现出来。

“对于意大利等友好国家,此次党代会的召开,是对今天德意志辉煌国势的彰显夸耀,能让他们心悦诚服的跟随德意志的领导。而对于罗斯福等仇视国家社会主义的战争奸贩,这就是一场令他们心惊胆颤、全身冰冷的恐怖梦魇。”

方彦此刻思绪如潮,继续向戈培尔建言道:“现在不就有一位很出名的美国记者在德国取材拍摄,甚至连贡比涅停战时都全程在场跟踪吗?我们不妨把他也请来纽伦堡,让他真正看一看什么是万众齐心,亲身感受与德国为敌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只要宣传部和外交部运作得当,足以在北美掀起一场大规模反战浪潮,狠狠冲击正在进行中的美国大选。就算不能阻止罗斯福连任,也要在美国国会中创造出无数条手臂拖住他的后腿,使他无法将自己罪恶的打算付诸实现。”

“那个美国记者?唔,我有点印象,他好像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优秀雇员,许多撰稿都曾在美国知名报刊上发表过。”戈培尔思索片刻,很快想起了方彦所说的是谁。戈培尔认真咀嚼着方彦的话语,慢慢开口道:“这是个不错的提议。现在德美两国的民间交流已陷入凝滞,罗斯福正用他编造的谎言竭力欺骗美国人民。我们不能让罗斯福的奸谋得逞,而这位记者的报道也许会成为一个突破点。”

看着戈培尔满脸严肃正直的表情,方彦不禁暗暗翻了个白眼。现在整个德国,就只有戈培尔最没有资格指责罗斯福的那套宣传——前者对国内舆论的控制简直是粗暴严酷至极,动辄联系盖世太保破门抓人。相比之下,罗斯福利用收音机广播搞炉边谈话,简直温柔得像只小绵羊,双方的行为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似乎是察觉到面前站的人也是内幕里的一员,戈培尔倏地从表演状态清醒,有些尴尬地向方彦笑了笑。沉默片刻,戈培尔表情轻松地转开了这个话题:“约纳斯,你说9月2日在新福尔松酒店,下榻在隔壁的匈牙利人和罗马尼亚人会不会打起来?那个小酒贩子【注1】也太愚蠢了,竟然做出了这种轻浮的安排。”

方彦眼里露出一抹惊讶,道:“这的确太不负责任了,他们应该被远远分开。否则,东南面那场被强行浇灭下去的战争,很可能会在我们这里上演。”

1940年8月16日,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两国终于悻悻遵照希特勒的指示,派遣代表到多瑙河畔的赛维林堡,展开了双边领土谈判。但一周时间下来,会晤却没有任何进展。匈牙利要求对方从1919年夺自自己的10.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吐出6.7万平方公里,但罗马尼亚坚持只进行人口交换,而不做出任何领土更变。

由于居住在匈牙利的罗马尼亚人只有5万,而罗马尼亚的匈牙利人却有200万,因此匈牙利在8月24日断然中止了谈判,宣布全军即刻进入战备状态。匈牙利是确实要进攻特兰西瓦尼亚了,他们为此已经准备了二十年。与此同时,莫斯科也趁机煽风点火,怂恿鼓励严重仇共的匈牙利政府对罗马尼亚刀兵相向;东南欧火药桶一触即发,苏联则做好了趁火打劫的准备,随时要把罗马尼亚一口吞下。

面对骤然恶化的东南欧局势,原本只打算居中调停的希特勒,不得不丢开座椅,亲自撸袖子下了场。尽管匈牙利人压根就不想要德国这个第三者来仲裁,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凭手中快刀捅翻对面,但看到希特勒慢慢举至头顶的40米长的砍刀,还是吞了两口口水,老老实实低头站到了旁边。而内忧外患的罗马尼亚更是无力抵挡这份压力,只能选择把自己摆上砧板,任由德国宰割裁决。

由于匈牙利在形势上明显占优势,且对收复故土的忍耐已到达临界点,为了避免一场东南欧战争爆发,希特勒在裁决中明显站到了匈牙利这边。他决定让匈牙利人三分之二的要求得到满足。8月29日,罗匈两国代表被传唤至维也纳贝尔费德雷宫,里宾特洛甫和小齐亚诺拿着墨香尚存的仲裁协议,每人对应一边,径直拍在了两国代表面前。

看到新的边界地图,匈牙利首相捷列基喜上眉梢。条约给匈牙利带来了4.3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和将近260万人口,虽然这和自己的愿望仍有差距,但这却是不费一枪一弹就取得的成果。有了这份成绩,匈牙利政府足以镇压国内日渐猖獗的极右翼“箭十字”党运动,同时向民众交差了。此时只听“咚”的一声大响,可怜的罗马尼亚外长马努伊列斯库竟然一头昏倒在了桌上。医生闻讯飞速赶来施救,这才使得这场外交谈判没有酿出新变故。

根据希特勒的安排,罗匈两国争执不休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被一条史无前例的边界线一刀切开。这吹响了德国势力进入巴尔干的前奏。

由于新边界线有太多无法顾及到的地方,以至于引起了罗匈两国对彼此的强烈恶感;为了维系多瑙河流域的和平,两国都需要有一个常设的最高仲裁者。于是,希特勒便可一举控制住布加勒斯特和布达佩斯,将德国势力从西喀尔巴阡山脉全面扩展到黑海西岸。维也纳协定签署当天,德国陆军便奉命开始制定进驻罗马尼亚的行军计划——希特勒向罗马尼亚保证了新边界的安全,这是苏联绝对不会给予后者的。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只是时间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