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489章 理由

日耳曼涅槃 第489章 理由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蔡茨勒心中陡然一震。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青年,脸上写满了不解之色。

作为长期在总参谋部服役的人员,蔡茨勒对当前德国的政治环境并不像许多传统普鲁士军人那样迟钝和冷漠。因为他的上一位直属BOSS贝克上将,就是被希特勒撵离现役,这才有今天哈尔德的继任登场。经历了这番斗争漩涡,蔡茨勒深切明白了元首对陆军的巨大影响力和控制力——随着元首个人威权的不断提升,原本是德国擎天之柱的陆军,已经彻底成为了其身下套着辔头的战马。

虽然目前海军在维护自身独立性上的成绩要远好于陆军,但颇具眼光的蔡茨勒却明白,这完全是元首投鼠忌器,不愿看到凝聚成一根战矛的海军出现太多裂缝罢了。倘若希特勒真的发起狠来,连雷德尔这棵海军的保护伞都会被连根拔起,至于对付后者麾下的几只小鱼小虾,则更是完全不在话下!

现在,面前这名青年将领竟然声称要招募那些反对元首的人,这除了作死以外,蔡茨勒再找不到任何贴切的形容词了。只怕他想要的那些人还没集齐,盖世太保就已经破门而入,请他去集中营挖土搬砖建设祖国。蔡茨勒想不明白,一个能写出那般辉煌灿烂的元首颂曲的人,为什么能生出这种背叛内心信仰的念头?难道眼前的青年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或者他本身就是一个蛊惑人心的魔鬼?

“我亲爱的库尔特,您只看到了表面原因,却还没有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缘由。”面对蔡茨勒满含忧虑而又严肃的反对,方彦好整以暇地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晃了晃。方彦从皮椅上坐直身躯,不紧不慢的开口道:“现在国内形势已经变了。当初元首之所以要把弗里奇将军等大批人员全部清出军队,是为了保证对军队的牢固掌握,让军队依照他的意志来行动。而现在,元首已无惧任何反对的声音。”

“此次西线战役,元首不仅完美证明了他作为统帅的决策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借助这场酣畅淋漓的史诗级大胜,在军队中塑造了一个庞大的军功受益团体。”

方彦轻轻呼出一口气,眼眸里多了几分感慨难言的意味:“您在战争爆发前就已是上校,而且又一直在后方指挥部工作,可能体会不到那种感受。事实上,通过元首主导发动的这几场陆海战役,有数以万计的官兵因为立功而得到晋升,再不济的也收获了荣誉勋章和金钱奖励。比如说我吧。我在战前只是一名普通的中校,仅在海军航空舰队内部略有薄名。但经过两次战斗,我已经连升3级、跨过10年都难以逾越的海军将官天堑,并且成为了全国都家喻户晓的英雄新星。”

蔡茨勒如同被馒头噎住了喉咙,哑然无言。面前青年像是在炫耀自夸吧,可偏偏表情又那么平和淡定,而他说出的话语却又显得独辟蹊径,引人深思发省。在此之前,蔡茨勒从未以这种角度审视过国内政局,一时间凝神注目,静静等待面前青年的后续出言。

“而在陆军当中,因战争获益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古德里安将军成为全国敬仰的闪击英雄,并且在波兰分到了一幢价值20万马克的别墅地产;隆美尔将军更是元首一手提拔,从大本营警卫长成为前途无量的装甲兵指挥官。而龙德施泰特等9位大将则直接晋升为元帅,得到了职业军人最具荣耀的桂冠。”方彦不疾不徐地说着,语气渐渐变得凝肃起来,“这些人都是元首发动的战争的直接受益者。对于给他们带来了最切身利益的元首,他们岂会不竭力拥戴,紧紧追随?”

蔡茨勒陡然动容。他仔细品味着方彦的话语,只觉得眼前有一扇从未见过的大门向他霍然打开。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德国国防军内部的政治结构竟已经悄然重组:尊奉希特勒的势力成为核心主流,而单纯为国家效命的传统群体则都被挤进了边角水沟。面对眼前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年那句“我将无条件效忠阿道夫-希特勒”的入伍誓言早已没有了最初的苍白,无数德军官兵必会重新审视这则信条,并把它作为自己今后衷心奉行的圭臬和法则!

“因此,今天元首在陆军中的地位,已经由于这些最忠实的拥护者而变得无比牢固。那些反对派再没有撬动局势的潜力,双方的实力对比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在这种情况下,元首已完全不需要对一些小卒子穷追猛打,反而可能会选择将他们重新吸纳收编,以显示他的宽宏仁厚。这也正是我敢这么做的底气所在。”

说到这里,方彦脸上露出几分轻松:“诚然,政治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残酷争斗,但如果双方都不处在一个层面上,赶尽杀绝的做法也就不再是绝对必要了。这些年从集中营陆续释放的原社会民主党人和自由派分子,就是元首对底层人员采取怀柔政策的最佳例证。此番我以海军的名义吸纳几十个低级军官,必然不会引发什么波澜。甚至我们还要尽快动手,以避免他们被陆军率先招安。”

蔡茨勒目光游移,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到方彦那张笃定阳光的脸,他沉默片刻,又把准备说的话按回了腹中。蔡茨勒忽然回想起来,面前这名青年是国内最早接触到元首的一批人,且这些年一直都保持着来自总理府的青睐;对于元首态度的揣摩,自己这个外人实在没有任何质疑或置喙的资格。现在,蔡茨勒只能选择相信对方了,但愿他不会出什么纰漏,使自己连带遭受池鱼之祸。

“至于说其它阻碍,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人能拦住我的前路。《希特勒元首之歌》就是我最强力的护身符,而且还有戈培尔和瓦&尔特两位阁下同我荣辱与共。”方彦平静地说着,几缕傲然之情在他容颜上浮现而出。

当前,戈培尔正在如火如荼地掀起崇拜元首的政治运动,而由方彦推出的那首壮丽颂歌,就是至关重要的基石和人心引导。在这份大势下,谁能撼得动方彦的位置?就算现在方彦自毁人设,被曝出有吸大&麻、贪污渎职、甚至是出柜的巨大丑闻,戈培尔和希姆莱都会开动国家机器帮他消除一切负面声音,让方彦继续高居云端,接受国民的热烈欢呼!

残阳将尽,金红色的余晖在易北河两岸渐渐黯淡,安定了蔡茨勒的方彦没有着急回家,而是选择了顺带考察一番自家造船厂的工程现状。

根据海军司令部最新发布的命令,属于1939年Z计划中的大型主力舰只全部停工,所有人员物资都要优先保障M级扫雷艇、S型鱼雷艇、和登陆艇的建造,并且定下了非常紧迫的生产目标。对于已经排好了所有工期计划的造船厂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极具困难的考验,尽管方彦很相信自家的产业,但还是不太放心,想要亲眼一探究竟。

此时正值傍晚7点,距离工人正常下班已过去1个小时时间。然而方彦开电车一路巡来,却发现各间厂房都是灯火通明。气锤的冲击声铿锵震耳,高炉的鼓风机呼啸轰鸣;隐隐可见无数身着蓝色衣裤的工人在其中往来忙碌,并最终将一件件成品吊上平板货运卡车。而在距离不远的船坞里,蓝紫色电焊弧交相辉映,高大的龙门吊往来运作,正是一幅完全不输于白天的忙碌图景。

方彦在电车上远眺了一会儿,心情逐渐变得轻松欢悦。他是在造船厂长大的,去年又主管了4艘商船航母的改装工程,一眼就能看出船坞里的门道。眼前的几个坞人员充实,分工细致,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足够的原料来保证施工饱和度,这便足以显示出船厂的组织有序:面对重大计划变更仍能有效应付。这几个船坞虽然大小不一,但建造的都是小型船只,可以看出它们都是临时改辙。

“Z计划里的战列舰,正好趁这个机会让她们统统流产。”方彦看着另一侧灯光黯淡的巨型船台,内心不禁一阵暗爽。由于传统惯性和希特勒的主观偏爱,德国海军在今年上半年依旧下了2艘俾斯麦级改进型的订单,虽然方彦因为从造修局离职的缘故,没能获悉她的详细参数,但初步估计其至少是4.7万吨的大舰,着重强化了前级别略显不足的储备浮力。

对于这种效费比极低的烧钱货色,方彦实在是深恶痛绝——在美国这个假想强敌面前,如此豪奢的浪费绝对不容许出现。

“也不知道随着英国的式微,德美海上冲突将会提前多长时间上演?”方彦默默思忖道。今天深夜,德国主力舰队就将启程奔赴北大西洋,在进击破交的同时,也将和美国海军这根拉偏架的搅屎棍展开一场真正的角力碰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