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465章 宣传蓄势

日耳曼涅槃 第465章 宣传蓄势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通过开场近10分钟的铺垫,德国闪击西欧之前的战略背景,已经被荧幕上流转的光影和旁白呈现在人们面前。与以往广播报刊都对战争细节遮遮掩掩的报道不同,此时已经大获全胜的德国再没有什么军事机密需要藏掖,此番尽数展现而出,顿时就让沃克茅塞顿开,并逐渐产生出了一种居高俯瞰的的澎湃感觉。

这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有过的体验。曾经高高在上、只属于王侯将相的宏伟战略图景,如今完全褪去了它神秘的面纱,变得触手可及了起来。一种统领全局的感觉在沃克心底油然而生:原来平凡渺小如自己,也能接触和参与那宏大浩瀚的战略博弈,并决定国家的命运。他忽然觉得自己不仅是德国与日耳曼民族的一份子,更是这个国家的主人翁,而且真切参与到了每个决策的进程当中。

在介绍完德军的初始计划后,原本平静的旁白倏然变得雄健高亢起来:

“……然而连军事方面的宿将也难以企及的,是伟大的元首拥有的,对战局非凡的准确的睿智与洞察力。他立即意识到法国会看穿、并且针对陆军的右翼主攻方案,倘若实施必将给国家带来灭顶灾难。为了扭转局面,他以超人的精力亲自重制了作战方案。每天数次过问、了解各作战部队的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深入推演。同时,元首还亲临前线展开视察,保证将这幅蓝图战略彻底落实到地面。”

正当沃克等无数民众为希特勒的英睿激动喝彩时,远在柏林的国家歌剧院里,正在包间座位上观影的古德里安却忍不住一口咖啡喷了出来。他赫然发现这部所谓的“纪录片”竟然能厚颜无耻到这种地步——最终改版的黄色方案明明是曼施坦因制定出来的,而且自己在其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现在嘴炮一张,就全成希特勒的功劳了?

而且,自从波兰战役结束,到敦刻尔克合围完成的这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希特勒就没有去过一次前线。这所谓的“亲临视察”又他喵是什么鬼?

“……看见在战壕阵地忙碌视察的元首,望着元首每天餐盘中清减的蔬菜土豆,凝视元首在朴素帐篷里与士兵亲切交流的温暖笑容,随行的将军和参谋们无不眼泛泪光,心中对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涌出无限的崇敬。”

“伟大的元首从没有忘记,他是从最基层的士兵走上来的,士兵们的一切都令他挂念操心——不仅自己恪守俭朴,而且对士兵们反应的困难立即提出解决策略。这也是元首为什么能得到全体人民真诚拥护爱戴的根本原因:这份拥有最高权位,却依旧不忘初心、铭记自己使命与誓言的崇高和圣洁,世界上有第二个领导人能做到吗?”说到这里,旁白声音充满了哭腔与激颤,仿佛下一刻就要包裹不住情绪彻底喷泻。

沃克视线倏地模糊一片,感受到脸颊有热流淌下的同时,旁边人群里已经有难以抑制的哭声迸发出来。影片里那些镜头的拍摄和处理都太完美了,短短几分钟内,一位纯净圣徒的形象,就在柔婉亲切的音乐中楔入所有民众的心底。情绪激荡间,沃克都没看清电影又演了些什么,等到他回过神来时,懊悔地发现制定作战计划的情节已经过去,进入了战斗爆发前的准备阶段。

“……在刚刚过去的1939年秋季,震撼着世界闪电般席卷东欧的我们武装力量乳虎初啸的波兰战役,便是在伟大元首的领导下创造的历史性大事件。但在今天,战前的准备却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懈怠。因为西线战役同德国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是生死存亡的斗争,是重要而责任重大、且绝对不容许失败的事业。1918年我们就在这里失败过一回,由此酿成的惨痛苦果让每个德国人都刻骨铭心。”

“作为曾经在西线英勇奋战了4年的斗士,元首将消灭凶残恶毒的法国强盗的重担毅然承挑在肩。他不仅将我国建设成了军事强国、经济强国、科技强国、政治思想强国,还思索着要恢复德意志昔年的无上荣耀,将我国堂堂地与历史上所有的超级帝国并列,为此他倾注了巨大的劳苦与思考,花费了无数的昼与夜。”

乐曲再度变化,从深缓抒情逐渐转为欢快明丽:“尽管困难如山岳横亘在前,但我们的官兵们却信心满怀。因为在过去的时间里,伟大的元首以先见之明和天才般的睿智,依靠顽强的意志和力量,在他人不知会几百回犹豫的,最为凶恶的逆境之中,一步步收回萨尔,重整军备,光复莱茵,解放奥地利、苏台德、但泽、波默恩、西里西亚,消灭波兰盗匪,将德意志作为世界强国的光辉大门毫不退缩地坚定推开。想到这些,全体官兵都不禁心潮激荡,澎湃不息,对这次元首亲自主导的西线战役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在色当战役胜利70周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夏季,为配合我们民族的崇高意志,而打开荣耀和胜利的崭新大门,德意志武装力量全体官兵,必会向前迈进这光辉的一大步。这场战斗将怀着民族的精神,饱含民族的自尊和权威,一口气展示民族的尊严和气概,将鲜艳的万字红旗成功地插到千里之外的巴黎铁塔顶端。为百分百实现战斗胜利的要求,德意志武装力量全体官兵将元首的要求和意图深刻于胸,高高挂在心头……”

影片继续蓄势,旁白语气如奏鸣曲般铿锵高越,沃克的心脏也随之砰砰跳动起来,恍如置身在了决战沙场的最前沿。

“在我们元首英明的领导下,终于,德意志复兴崛起之路的光辉的新一页被揭开,历史性的时刻终于来到了。1940年5月10日凌晨3时50分,4千架飞机的轰鸣声震撼着大地,2万门大炮的咆哮撕裂苍穹,150万官兵怀着必胜的坚定决心,向前线敌人迸发出了压抑整整21年之久的正义复仇怒吼!”

随着电影剧情的推进,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如海啸般扑入观众们的视野。再加上雄浑浩荡的背景进行曲,使得气氛骤转激燃。在沃克兴奋的注视中,整个法兰西战役的进程向他徐徐铺开。先是突击队飞夺埃本-埃迈尔要塞打开德军前进的大门,接着空降兵伞降荷兰控制洪水防线,之后装甲集群从阿登山区实施突破,并以雷霆万钧之势击在了法军防线上最薄弱的色当地带。

“这一段总算没有再肆无忌惮的胡乱捏造。”古德里安面色稍霁,低哼了一声说道。虽然电影此时仍在刻意塑造希特勒主掌全局的统帅形象,但战役的主角却从他身上移了开去。在比利时吸引联军主力的博克,在中路指挥调度的龙德施泰特,甚至在马奇诺防线正面牵制敌军的勒布都有出镜。这其中自然包括居功至伟的古德里安,那段横扫法国腹地的战功夸耀让他内心又获得了平衡安慰。

除此之外,纪录片里还大量刻画了来自不同岗位的士兵。他们的奋战与努力同样为法兰西之役做出了重大贡献,构成了6月胜利的基石所在。这是戈培尔惯用的宣传伎俩,即通过对普通人的刻画记录,让底层民众产生出一种真切的代入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宣传中的人物,对那份经历和体验都感同身受。

当然,这些基层士兵的典型必然都是以喜剧镜头结尾。他们或欢庆胜利,或抓获俘虏,或赢得勋章,构成了一幅只存在于想象与艺术当中的战场图景。

“这场战争竟是如此的酣畅淋漓!”看着德军将英法主力合围全歼于比利时,之后狂飙席卷法国全境,沃克的狂喜之情几欲喷薄,原本心里对西线闪电胜利的几个疑问都被统统解开了。原来法国人是这么完蛋的,其帮凶走狗们一个都没逃掉。兴奋通彻之余,沃克对战争的看法也彻底发生了转变。

诚然,26年前的世界大战的确给德国和民生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但今天却彻底不一样了。在元首的英明领导下,德意志的铁骑比毛奇时代更加所向无敌,战争还有什么可畏避?

经过一大段对前线将士的夸耀赞美,影片又回到了最初的歌颂元首的主旋律上来。希特勒在后方指挥部总览全局的运筹帷幄,在敦刻尔克海滩受到的万军欢呼,以及在巴黎举行胜利阅兵的情景,都在影片中大肆宣扬。

当画面切换到贡比涅森林,希特勒率领众多要员及随从走向那节停着的旧卧车时,庄严振奋的背景凯歌更是渲染出了一种荣耀已极的氛围。在这一刻,曾经在世界大战中血洒疆场的200万帝国官兵仿佛英灵齐聚,共同在这个宿命的轮回起点迎接德意志崭新的光耀黎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