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417章 崩溃(3)

日耳曼涅槃 第417章 崩溃(3)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德军装甲部队向英吉利海峡急速挺进,让身处后方的方彦又是欣喜又是发愁。

在方彦眼中,古德里安等人在中路的突破无疑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成功。整个法国被这一刀直接斩成了两半,马奇诺防线守军和比利时境内的联军首尾不能相顾,更重要的是,一个针对北方联军的巨大包围圈正在急速合拢。在这个包围圈中,共有2个法国集团军,1个英国集团军,以及大约1.5个的比利时集团军,即便除去二线辅助部队不算,也有整整75万主力作战人员!

然而同样令方彦有些烦恼的是,他所负责支援的装甲部队推进得实在太快了。自从渡过马斯河之后,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就如同旋风般在法兰西原野上狂飙疾进,平均每天行进60多公里,这导致方彦麾下的海航飞行员经常把隆美尔所部当成是正在撤退的法军,稀里糊涂的冲下去一通乱炸。甚至于在5月16日这天,第7装甲师被自家飞机轰炸的人员损失比战斗损失还要严重——他们当天总共减员了49人,而海航飞行员的误炸就贡献了31人!

同属于霍特麾下的第5装甲师和第4摩托化师推进速度相对较慢,但同样没能逃过自家海航的“毒手”。从5月15日起,方彦的两个航空团也开始为这两支部队提供空中支援,海航战机在将大批法国援军炸得落花流水、分崩离析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将炸弹扔到了自己人头顶。

面对这番情况,方彦在苦恼之余,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毕竟即便是在50年后的海湾战争中,使用了大批高科技装备的美军,误炸了自己人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更别说是通讯和识别手段都远远不及前者的这个时代了。据方彦所知,古德里安的部队这几天也是被陆航的自己人各种乱炸,愤然还击的前者甚至还揍下了几架友机。无奈之下,方彦只得让前线部队尽量赶制出大尺寸的万字旗,覆盖在坦克和装甲车上,以便让飞行员稍稍降低误击的风险。

不过,尽管德军空地协同存在有一些缺陷,但相比于几乎得不到空中支援的联军部队,他们却又是幸运太多了。5月16日深夜,经过丘吉尔在电报中语气谦卑的再三恳求,英国内阁才同意再增派10个战斗机中队到法国助战。这200余架战机只是堪堪补足了英国远征军空中力量在过去几天的损耗,距离甘末林想象中的全力支援有着天壤之差。再加上这批英国战机还需要两天准备时间才能抵达法兰西战场,这使得各主要战区的上空均被德军所牢牢掌控。

对于古德里安等前线装甲兵将领而言,眼前的战局便如同梦幻一般。成群结队的德军战机反复袭击沿途的法军支援部队,将他们在己方溃兵潮面前原本就摇摇欲坠的战斗意志彻底击溃,而德军也对抓捕这些丧失了精气神的海量木偶俘虏全无兴趣,只是把他们赶离公路,自己则一个劲朝英吉利海峡飞奔。饶是如此,隆美尔在16至17日两天也顺手抓了近1万名俘虏,缴获卡车300辆,火炮200余门,而自身算上被海航误炸的人员在内,减员总数也只有区区94人。

这段时间内,运送燃油的辎重队成为了各装甲师中坠痛苦的人员。他们每运一批油到前线去,都要像保姆似的拉回来大量俘虏加以收容,而下一次的运输路程又将大幅延长——得到补给的战斗部队在油没耗尽之前是绝不会停止前进的。这些辎重士兵每日只能睡4个小时,几天下来便形容憔悴,但他们却以前所未有的坚强意志咬牙坚持,因为他们已经能感觉到,最终的胜利就在眼前!

真正对德国装甲部队的前进造成了一些阻碍的,反倒是法国的难民。这些平民推着各种车辆行李,将道路拥塞得水泄不通,而当他们发现德军并没有像传言中那般杀人放火时,更是大着胆子继续在公路上前行,说什么也不让开。为此,德军装甲部队不得不绕到田野上行驶。即便如此,德军每天也能前进60公里,其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不仅让法国高层绝望,也吓坏了在后方指挥的德国独裁者。

莱茵河畔的丛林指挥部内,希特勒紧握双拳站在一张作战地图前,他的目光死死盯着战线中间那个向西面鼓出的巨大突出部,神情充满了紧张和焦虑。仅仅在几天之前,希特勒对于这个突出部的出现还日思夜盼,然而到了5月17日这天,它却让希特勒觉得无比碍眼,甚至到了寝食不安的境地。

造成希特勒心绪改变的一切原因,都是德军装甲部队的前进速度实在太快了。自5月14日夜晚突破马斯河防线至今,古德里安已经率部向西冲出了150多公里,这个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大战时期,德军右翼实施“施利芬计划”的行进。如此快速的行军不仅将步兵远远抛在身后,甚至有时还脱离了后勤部队的支援。此时在装甲部队和后方步兵之间,已经拉开了一条将近100公里长的缺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极为疯狂的孤军深入的局面!

从5月15日起,希特勒就想下达一条与装甲集群指挥官克莱斯特相同的命令,即让各装甲师暂停前进先稳一波,等到后续步兵赶上来之后再展开进攻。毕竟在地图全黑的情况下还要单人残血拆塔的魄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的,最稳妥的做法还是先停下来原地补蓝补血,等到队友都赶到之后再作行动。

按理来说,在战前明明表现的极具胆魄、同意了曼施坦因计划的希特勒,不应该像风格保守的克莱斯特这样,在行动执行到一半时又临阵退缩。然而希特勒是整个德国军队的统帅,他所肩负的责任重担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与想象的。

当前,只要有2~3个师的精锐法军向德国装甲部队侧翼发起一次突击,那么法军就能顺着战线上的缺口,轻松斩断德国坦克与后方步兵的联系,将孤军深入的德国装甲部队一口吞掉。

对于已经在马斯河中段打开了突破口,战争形式一片大好的希特勒来说,最为关键的装甲矛头断折覆灭,无异于是将德军已经获得的一切战果都拱手送出。希特勒宁愿推进的速度慢下来,给法军一些喘息之机,也不愿因为过于贪心而葬送掉眼前辛苦搏来的大好格局!

而除了身为统帅的求稳天职之外,希特勒下士出身的局限性,也使得他对战局的解读还局限在固有形式层面,远没有达到像哈尔德等陆军宿将那般,在指挥作战时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在后者的眼中,已经没有了“孤军深入”、“侧翼暴露”等概念,有的只是对用兵指挥深入本质的洞悉;针对千变万化的战场,他们都能做出不拘一格的应对,比从没上过军校的希特勒的确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因此,古德里安前进的速度越快,希特勒的内心就越焦躁不安,充满了悬崖走钢丝的肉跳危险感。在15到16日这两天,希特勒便向勃劳希契和哈尔德这两位陆军首脑提出了装甲部队侧翼存在的威胁,让他们约束前线部队的前进速度。然而到了5月17日,希特勒打电话一问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才知道自己的指令根本没有被传达下去,古德里安等人早已疯驰得收刹不住!

“气死偶咧!”愤怒的希特勒将话筒重重扣在了座架上,怒声咆哮道。事情果然如同希特勒猜想的那样:勃劳希契二人虽然当面答应的好好的,可回到指挥部后就立马把这番话吞回了肚子里,还嘲笑“前下士”是精神出了毛病。面对这番足以让德军重蹈马恩河失利覆辙的危险局面(希特勒是这么认为的),希特勒也顾不上保持胸有成竹的统帅形象了,无论如何,他都要让前线部队立即停下来。

出于对勃劳希契和哈尔德这两名陆军首脑的不信任,希特勒绕过陆军司令部,亲自给装甲集群司令克莱斯特打了个电话。这一次,希特勒终于找到了知音所在。

早就想让古德里安停下的克莱斯特,趁机在电话里大谈所谓的侧翼威胁,并且提到:“现在A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因为战斗损失以及机械故障,起码有一半都瘫在了路上,真正在前线作战的,少之又少。”同时,克莱斯特还向希特勒报告了一则最新的空中侦察情况,大约4万人的法军正在色当南部集结,极有可能抄掉装甲部队的后路,让后者陷入后援断绝的绝境当中。

听得克莱斯特一番渲染,希特勒心中紧张无比,立即下令停止进攻,加强侧翼防护。为了防止勃劳希契等人再度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希特勒是直接用陆军司令部的名义下的命令。等到勃劳希契反应过来时,木已成舟,德军势如破竹的推进似乎就要被希特勒下场微操宣告中止了。

宅男福利,你懂的!!!请关注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