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389章 转变

日耳曼涅槃 第389章 转变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针对我军在冬季战争中的糟糕表现,总参谋部有什么补救计划?”斯大林缓缓开口,看向沙波什尼科夫的眼瞳中绽放出锐利的光芒。

作为实际主管军队日常事务的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肯定要为当前不利的北线战事负责:无论苏军是在战术、编制、后勤、装备、还是训练上存在缺陷,他都没有任何可以撇清的理由。至于更深层次的官兵素质原因,则被斯大林有意识的无视了:英明正确的肃反运动清除了无数潜藏在人民队伍内部的间谍叛徒,是堪比第二个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怎么会对军队造成不利影响?

沙波什尼科夫露出沉重之色,道:“我军在这场战争中的确暴露出了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我军的战前准备就出了大问题,对在冬季突破卡累利阿地峡的困难估计严重不足。而在进攻受挫之后,前线官兵也未能发挥列宁主义的主观能动性自行调整,直到斯大林同志您任命铁木辛哥同志接任指挥官后才有了转变。今后,总参谋部将对部队训练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改革,计划用5年时间,让所有人员都练就合格的军事技能。为此,我们应该……”

斯大林脸上肌肉微不可察的抽了抽,牙齿用力咬住了口中的烟斗。这番话语虽然是在谈加强训练,可问题的核心却直接指向人员素质,而这又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大清洗中被镇压的4万名高中层军官,直接闯进斯大林的政治禁域。斯大林心中咬牙切齿:难道红军之前在各个方面都是完美无缺,就是因为自己发起的肃反运动,才将这支军队糟蹋到了今天这副连芬兰人都打不过的糜烂模样么?

然而,尽管心里极为愤怒,斯大林却不得不强行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并表示赞同。因为沙波什尼科夫的后续分析严谨清晰,各方面都找不到漏洞,如果斯大林贸然掀桌暴起,就等于变向承认了这个问题和自己有关,那么大肃反在法理上的绝对正确性就再难维持住了。诚然,斯大林当前也意识到了清洗的军官过多,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了红军的战斗力,但这决不能摆上台面!

除了要把大清洗的责任甩开之外,斯大林强抑怒火的原因,也是明白沙波什尼科夫是在就事论事,并没有丝毫要含沙射影攻击自己的意思——当年有胆量这么做的人,如今早已全部成了内务人员的枪下之鬼了。在斯大林一句话就能决定苏联国内任何人生死的今天,借沙波什尼科夫十个胆子也不敢有忤逆的动作。

更何况,像沙波什尼科夫这样既有能力又有忠诚的将领,在整个红军中已经没有几个了。苏联红军毕竟不同于内务部,承担的是关系重大的对外职能,在有伏罗希洛夫这样的走狗同时,也需要有真正的人才进行支撑和辅佐。

沙波什尼科夫浑然不觉自己已经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继续说道:“根据冬季实战的检验,我军1939年新编师具备优秀的作战能力,然而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少,无法支撑起红军的脊梁。因此我建议国防委员会有必要拨给陆军更多的经费,以组建100个新式步兵师。如此红军的力量必将获得一个长足的迈进。”说到最后,沙波什尼科夫看向斯大林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期待和急切。

斯大林愣了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脸上浮现出了为难与沉吟的神色。这一次,沙波什尼科夫是向他清晰表达了没有说完的言外之意:陆军近年来得到的经费不足,已经明显影响到了常备力量的整编工作,此番侵芬战事不利,未尝没有这份因素在里面。面对西方虎视眈眈的德国强盗,红军迫切需要重塑自己的力量来威慑强敌,而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就要投入足够的财力及人力资源。

可是,苏联财政部今年已经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满足陆军的要求了。除了此次冬季战争迁延日久,消耗了数以十亿计的卢布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苏联在前年通过了大洋舰队建造计划,将海量的资金都投入到了大建的无底洞当中。

随着1935年德国突破《凡尔赛和约》限制,以及次年日本和意大利两国拒绝在《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世界范围内又一次展开了新的造舰竞赛。而作为西方世界的公敌,苏联在这个山雨欲来的形势中显然无法继续高卧,很快的,一份比德国海军Z计划还要夸张的造舰规划就放到了斯大林的桌前。

根据苏联海军的规划,他们要在1943年前建成8艘3.5万吨级战列舰,以及多达18艘的2.6万吨级大型巡洋舰,这个总吨位比英、德、法、意四国同期实际开工的主力舰总和还要多,连美帝都要高呼不可战胜并甘拜下风。数月之后,苏联海军更是将这份计划中的战列舰排水量放大到了5.7万吨,大有红海军要像鲲鹏一样展翅凌云,在6年之内超英赶美,从此主宰蓝海。

虽然这个位面中的苏联造船工业比历史上强不少,可以在进口蒸汽轮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情况下,自行组装起3万吨级的大型战列舰,但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份计划依然远远超出了苏联工业、财政所能承受的范畴。别的不说,首先苏联国内的船台数量就无法满足这么多大型军舰的建造,其他诸如钢材、造船工人、后勤保障、海员训练等等问题更是两眼一抹黑。

事实上,这份计划完全是苏联海军在“大清洗”的时代背景下,抛出的一个用来取悦斯大林的“政治正确”的产物。只要哄高兴了最高领袖,表明自己的革命热情和赤胆忠心,那么内务部的蓝帽子们或许就会放过自己,让自己一家人免遭家破人亡的惨剧。

对于这份堪称梦幻的计划,斯大林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他原本就对大型战舰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前些年硬是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苏联舰队的更新发展。在斯大林看来,庄严雄伟的主力舰是苏维埃向世界展示国威的绝佳象征,可将蠢蠢欲动的帝国主义强盗震慑得心惊胆寒;因此苏联在新形势下打造大舰队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是国防建设中需要被排在首位的核心使命。

手握绝对权力的独裁者一发话,下面的人便只有不折不扣的去执行了。谁也不敢在斯大林同志重点关注的项目上消极对待,从而落得个间谍的罪名、并被逮捕枪毙的下场。经过多方殚精竭虑的艰苦努力,苏联海军放出的这颗天顶卫星终于在1938年7月被落实:国防委员会批准先开工6艘战列舰和2艘大型巡洋舰,其中2艘战列舰在黑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建。

饶是苏联国防委员会已经把海军的计划砍掉了一大半,真正实施起来仍然耗尽了苏联工业的元气血脉。新式战列舰标准排水量高达6万吨,比大和级都不遑多让,大型巡洋舰的体量也激增到3.3万吨,完全就是长门、纳尔逊级的水准。这8头巨兽对特种钢材和工业原料的惊人需求,直接就将苏联无数工厂压得不堪重负。为了保住造舰工程进度,属于陆军的生产任务便被纷纷搁置,而组建新式步兵师所必需的各种装备,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我军的新型KV坦克同样在最近两个月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没有一辆KV被反坦克炮击穿,它甚至有着在50米处用侧甲弹开意制47毫米穿甲弹的战场记录。同样的,这型47吨坦克的数量也十分稀少,目前仅生产了不到30辆,而我军现在却有着至少3千辆的缺口。”沙波什尼科夫再度补充道。

斯大林默默吸着烟斗,心中快速转过了多个念头。若是放在平常时节,他是绝对不答应自己的大舰队计划为其他工程让路的,因为这不仅是他多年的夙愿,更是他领袖权威和功绩的最完美体现。如果将苏联大舰队这幢辉煌的奇观建成,全苏联都将彻底臣服在他的光芒之下:人们只要看到这些极具视觉冲击性的堂皇巨舰,就会想到她们是由“伟大慈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震古烁今的天才所创造,这种影响力效果比任何宣传口号都要来得有力!

然而现在,看到陆军在侵芬作战中的糟糕表现,斯大林不得不考虑要在奇观和造兵之间重新选择了。6万吨巨舰非五年以上时间不能建成,而陆军整备的战力提升却是可以立竿见影。纵然心中极为不甘,斯大林的理智仍压倒了冲动。只要苏维埃政权能够长存下去,红旗高高飘扬在大洋的那一天就终会到来。

“我准备在明天的最高委员会议中提议,将完成度最低的4艘战列舰停工拆解,资源和人力都转到其它用途。”斯大林平静开口,引得沙波什尼科夫险些激动地欢呼起来。他凝视着面前的总参谋长,道:“陆军整备的工作,就请您多费心了。这是祖国和人民赋予您的信任与重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