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297章 圣诞(3)

日耳曼涅槃 第297章 圣诞(3)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面对国内的重重阻力,达拉第只得放缓自己的计划,给予工人市民足够?6??自由和面包。qiuyelou而如此一来的后果,便是法国的备战情况严重迁延滞后。1939年,法国的国防军费为410亿法郎,折合下来约为2.3亿英镑,而英国同年的防务开支却有7.3亿英镑,是法国的3倍还多。即便法国的经济规模与英国本身存在差距,其4300亿法郎的GDP只有英国的40%出头,这个军费之差也显得太过悬殊了。

军费缺乏和劳动力不足,直接导致法国的装备生产情况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根据法国空军部长居伊?尚布尔的统计,法国在1939年11月间总共只有161架作战飞机走出生产车间,其中轰炸机更是只有可怜的12架!偌大的法国竟然只有这么一点飞机产量,这与她的国际地位和工业水平实在太不相称。要知道从9月份开始,英国就在以每月超过架的速度全力生产飞机,而即便是在质量上,英国的飓风、喷火、威灵顿等型号,都比法国的同类型产品要更加优越!

法国陆军的装备生产情况稍好,但相对于其工业潜力来说,仍旧显得不如人意。此时法国每月能生产大约120辆坦克,其中大多数都是雷诺R-35、和哈奇开斯H-35两款轻量级的小豆丁。最新的中型坦克索玛S-35,和重型坦克夏尔B1-bis则始终未能形成产量规模,定型了快4年时间,才像懒驴上磨似的分别凑出了400辆和250辆。

由于军工企业无法为全面动员后的军队提供足够数量的坦克,法国陆军只得将1600辆老掉牙的雷诺FT-17解除封存重新服役。而这款曾经的经典之作,放在22年后的今天实在是过于老态龙钟了,除了欺负一些毫无重火力的步兵小队,它们很难再在当今的战场上发挥出余热。要知道,即便吊丝如罗马尼亚,在历史上巴巴罗萨行动发起时也没有让自己的几十辆FT-17上战场!

不过,尽管法国在军备生产领域存在众多的问题,但达拉第对国家的未来前景仍是希望大于沮丧。因为法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后还站着英帝国与美国。qiuyelou自从美国于11月初修改中立法,允许向交战国出售武器以来,法国就用发放国债筹集到的民间资金,向美国订购了大量军火。M1型加兰德步枪、P-36战斗机等美国新式装备,均在法国的订单之列。

法国用自己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赚得的钱,向美国这个世界头号工厂购买战争物资,一时间竟形成了一个诡异的良性循环。而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也给了达拉第极大的安全感:这条防线配合着练了20年防御战的法国陆军,没有理由不能把德国军队挡在国土之外。

与法国这番国内废弛的情况相似的,还有他们在东面的邻居意大利。相比于法国民众只是单纯地想要避免旧日那地狱般的战争时光重现,意大利人则更多的是出于自由散漫,根本就不想让自己闲适平静的生活受到任何损害。在绝大多数意大利民众的心目中,两千年前那个称霸地中海的罗马帝国距离自己实在太过遥远,唯有每周40小时工作制和足够量的意大利面,才是真正触摸得着的实惠!

意大利民众如此看重自己的生活,实际上是有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的。在这个即将结束的1939年,意大利的国民总收入预计为1420亿里拉,折算下来足足比法国少了几乎40%。而意大利的总人口却有4100万,与法国几乎完全相当,这就意味着意大利的人均收入比法国穷了不止一星半点。

更为关键的是,意大利国内贫富差距极大。以米兰为代表的北方工业区一片富丽繁华,其中米兰更是与纽约、伦敦、和巴黎并驾齐驱的世界超一流大都会,而南方的亚平宁半岛却几乎整个都处在农耕落后的贫穷状态,与北方的花花世界形成了天壤之差。

在这种情况下,分化成两极的意大利国民,便都对军备扩张持反对态度了。北方富裕群体希望眼前的繁荣能永远持续下去,不会因军备增产而造成消费品行业的衰颓;而南方的穷苦民众更是对那些大炮军舰切齿痛恨,认定正是这些钢铁从他们手中抢去了原本可以用于果腹的余钱。根据意大利官方1939年的一份全国调查显示:意大利全国竟有多达四分之一的青年营养不良,不适合被征召入军。试想这些人连温饱都无法满足,又怎么会去支持墨索里尼的“第二罗马”宏图?

尽管墨索里尼拥有绝对的权力,且持续18年的法西斯统治早已使得意大利国内变得秘密警察遍布,但这种汹涌的民意,还是让墨索里尼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英法与德国的战争迄今已持续近4个月,意大利的军工生产节奏却一如从前,像极了一个真正置身事外的中立国。期间,墨索里尼几次想要加速军备生产,都因为来自下层的连绵阻力,而最终只落实了一些无关痛痒的政令。

为了让本国武装力量尽快变得强大,墨索里尼选择了和法国人相同的招数,即向国外直接采购军火。而他的求助对象则是希特勒。

尽管此时意大利与德国之间的关系已经远远比不上半年前,近来更是为苏联和芬兰而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对立,但墨索里尼却始终对德国怀有一种莫名的忠诚:其坚信这个国家是意大利的未来,并笃定要在未来加入柏林一方对英法作战。考虑到日后武器的保养与维护,此时的意大利就只能找德国寻求武器援助。否则如果买了美国货,今后和英法打起来,就会因为航路断绝而再也得不到零备件的补充了。

“加利,我们从芬兰人手中赚钱的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罗马首相官邸内,墨索里尼对面前的小齐亚诺询问道。目前意大利向德国购买武器,最需要的显然就是硬通货。虽然这个时候的意大利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战略地位待价而沽,通过利诱威胁等方式来从德国手中搞到一些想要的装备,但这些显然都是有限的。毕竟现在德国人自己都在打仗,如果没有真金白银,凭什么要让德国把意大利的需求放在自己军队的前面?如果过分刺激到德国,也有悖于意大利目前左右逢源的核心政策。

小齐亚诺露出几分笑容,道:“一切都非常顺利。大陆航空公司已于本月18日完成了开辟国际航线的全部涉外流程:德国允许我方客机经由其领空飞往瑞典城市北雪平,而瑞典方面也认可了我们的全盘援芬计划。实际上,瑞典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憎恨苏联,冬季战争爆发不到一个月,就有超过3千名瑞典志愿者启程前往芬兰同苏联作战!对于我们的计划,斯德哥尔摩方面表示愿意全力配合。”

“至于芬兰人,则更是急切渴盼我们的援助能够到来。根据曼纳海姆元帅透露,芬兰军队只存储有10万发迫击炮炮弹,现在不满1月时间就用去了超过6万发。76毫米炮弹的数量同样极为紧缺,20万枚炮弹此刻只剩下10万枚还没有发射。如果不是我那个德国妹夫提前就卖给了芬兰人一批军火,其中包含6万发迫击炮弹和4万发76毫米炮弹,芬兰军队的基层炮兵火力在战争的第二个月内就会枯竭。”说到最后,小齐亚诺的表情渐转肃重,道,“我们需要尽快支援芬兰人。”

墨索里尼缓缓点了点头。时至今日,芬兰军队的抵抗之顽强已经超出了全世界的预估,其在卡累利阿地峡区的防线仍然固若金汤。而他们的伤亡情况也并不严重,多方估计不会多于1.5万人,这对于此时已经膨胀到超过15万的芬兰一线军队而言,完全还处在可以接受的程度。现在只要是稍微对战局有所分析的人,都再不会认为苏联能轻易征服芬兰这个北欧小国。别说是再打1个月,就算是到了明年开春,芬兰都极有可能还在咬牙坚持!

因此,意大利向芬兰输送军火援助,就是一件能够直接左右战局的极有意义的事情了。而除开政治因素,芬兰这个国家所拥有的财富,也让此刻给予扩充军备的墨索里尼眼红。墨索里尼很清楚,意大利向芬兰提供军火,和向德国购买装备这两项实际并不冲突:因为意大利向芬兰提供的只是少量无关紧要的弹药,而向德国购买的则是高端精良的重型装备,二者几乎没有任何可比性。

相反,意大利通过向芬兰提供弹药的方式,还能够赚取到扩大自身对德军购规模的资金,促进军队战斗力的进一步提升。

“让大陆航空公司和空军尽快展开对接吧。从元旦开始,我要看到每天有40吨物资被运送到芬兰。”墨索里尼舒了口气,平静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