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286章 北方战略

日耳曼涅槃 第286章 北方战略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柏林海军总部大楼内,军服华贵尊严的雷德尔元帅正详细审阅着由马沙尔和托普联名发回的提尔皮茨号舰况报告。qiuyelou雷德尔的眸光凝练如实质,唯恐漏掉了其中的某些内容。作为跟随过希佩尔打满日德兰海战的老水手,雷德尔对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胜利的大舰巨炮始终有着无法割舍的深厚情怀,此番返回基地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正是他心中除俾斯麦号外最珍视的神兵仙剑!

“提尔皮茨号磨合情况良好,看来马沙尔已经迫不及待要率领舰队出击了。”雷德尔嘴角露出一分笑容,嘿然轻语道。自从伯梅率领的舰队主力于10月中旬胜利返航以来,德国海军的士气就攀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点:上至舰队司令,下至岸基勤务员,所有人都为重创英国本土舰队的历史性胜利欣喜若狂,并迫切希望自家舰队能够再接再厉、将曾经傲居凌云的皇家海军彻底打进十八层地狱。

现如今,距离舰队返航已有近2个月,绝大部分官兵都认为水面舰队应当再度出击,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海权棺木钉下最后一颗螺丝钉。

从目前的海上局面来看,雷德尔也认为的确到了自家海军展开新一****规模行动的时机。此时俾斯麦号已完成修复,提尔皮茨号也具备了初始作战能力,这2艘新锐重型战列舰便宛若2条深海虬龙,足够在残存的英国本土舰队面前来去自如。而英国海军的快速主力舰只剩下胡德和声望2艘战巡,她们要想凭借14门381毫米大炮去阻止装有18门450毫米巨炮的德国姊妹舰,几乎不可能有任何胜算!

至于英国人还有罗德尼、伊丽莎白女王、马来亚等6艘慢速主力舰可以依靠,整体火力仍然是德国战列舰的2倍的情况,雷德尔对此根本不以为意。俾斯麦级高达30节的航速,就是为了在瞬息万变的海战中抢到战斗主动权,谁会脑残到和8艘英国主力舰组成的战列线正面硬撼?只要瞭望哨发现情况不对,直接风紧扯呼,整体速度慢上7~10节的英国战列舰根本留德舰不住。

此时雷德尔还不知道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正在船坞中接受大规模改装,未来1年都无法出海。qiuyelou如果不是这个情报被英国海军死死捂住,当前德国袖珍战巡的破交还要更加肆无忌惮。

在航母上,德国海军的优势更加巨大。尽管此时布吕歇尔号仍然在苏联北方军港摩尔曼斯克维修,但英国海军也在9月下旬被击沉了暴怒号。即便英国将光荣号从地中海调回,真正可堪驱驰的快速航母也就只有光荣和皇家方舟2艘。而德国海军仍旧保持着4艘航母的阵容,经过两月检修维护的她们都可以再度走上战场。至于双方在航母性能、和舰载机数量及质量上的差距,则更是不必提了。雷德尔只希望英国航母能够积极参战,如此便能让己方舰载机获得一举歼敌的机会。

英国海军唯一占据优势的是他们的辅助舰艇数量。不过由于英国要兼顾保卫北大西洋航运,这些船只中实际能用于对付德国舰队的机动兵力,显然还要大打折扣。除此以外,英国在远东和地中海也要留舰队驻守,这更加分散了他们原本就在斯卡帕湾之役中遭受重挫的辅助军舰阵容。目前英国海军还剩下26艘一线巡洋舰和大约100艘各型驱逐舰,以雷德尔的估计,英国人最多能将这其中的50%集结在本土。

而德国海军能够远赴大洋的轻型军舰数量,却是较开战之初有了明显增加。随着北海南部雷区的布设完毕,负责在水雷场附近看场子的3艘K级重巡和8艘Z型超驱已经从浅海区域中解放出来,除去正在维修和保养的船只,为主力舰凑齐20个小弟依然不在话下。这些轻型军舰的护卫,使得英国海军击沉德国主力战舰的难度成几何倍数上升。除了潜艇在理论上拥有撞大运的几率,这支阵容均衡、年龄新锐的远洋舰队已经不是当前这支英国海军所能阻止!

然而,雷德尔却并非是一名纯粹的军人。在德国当局最高层混迹了十几年的他,已然练成了统筹全局的战略眼光。此时此刻,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值得海军去对付,那就是位于北欧西部、国土狭窄细长的临海国家挪威。

德国海军对北欧小国挪威的觊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上场大战时期,德国就深深苦于英国建立的海上封锁:英国大舰队像一条看门狗似的,死死盯住了从苏格兰到挪威西海岸的450公里宽的北海出海口,德国的所有战舰和商船几乎都被困于北海之内,只有潜艇能够偷偷摸出。

由于法国是根无法啃下的硬骨头,因此德国突破海上封锁的希望,就只能落在了北方的挪威身上。这个国家拥有2000公里长的海岸线,英国再怎么神通广大也不可能处处兼顾。如果德国能够占领挪威、并把她的港口作为前进基地,那么英国海军就只能寄希望于在法罗水道和丹麦海峡堵住德舰,而如此一来的难度至少是封锁北海的3~4倍!

随着一战的失败,德国海军对挪威的野心不得不完全埋藏,然而这种情况也只持续了20年。1939年3月14日,希特勒吞并了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英德关系骤然变得剑拔弩张;在英国被正式列为德国假想敌的情况下,雷德尔又从尘封的记忆里把进攻挪威的想法给翻了出来。一旦英德之间爆发战争,德国就需要抢先占领挪威,这样才能将德国的先天地理劣势扳回一部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同英国海军展开交战。

尽管在这场战争伊始,德国海军就通过一次斯卡帕湾奇袭取得了令自己都始料未及的辉煌大胜利,将关住自己的牢门一脚踢飞了七八根栅栏;然而德国本身的地理劣势仍在,挪威的港口对德国海军来说依旧具备相当重要的意义。别的不说,光是从挪威中南部的特隆赫姆港出发,就比舰队从德国本土启航进入大西洋要近1300公里。这条捷径雷德尔显然不会视而不见。奇袭斯卡帕湾之后不久,雷德尔就开始认真考虑通过一场跨海远征攻占挪威的可行性。

如果只是这几个缘由,雷德尔还不足以下定侵犯挪威中立、在北方新开辟一条战线的决心,然而随着苏联对芬兰发起的进攻,一切就都彻底改变了。

苏芬战争的爆发,使得自19世纪初就一直与世无争的北欧,被陡然推到了当今这个动荡世界的浪尖风口。几乎整个西方世界都将同情的目光投向了宁死抗争的芬兰,也同样关注到了芬兰西面的两个国度挪威和瑞典。因为,如果西方要对芬兰实施援助的话,那么这两个北欧国家就是绕不过去的地头蛇:大宗物资只能先从海路运到挪威卸货,之后再借道瑞典进入芬兰国土。然而,在这条看似无关紧要的援助道路上,却潜藏着对德国而言至关重要的命脉枢纽。

1919年6月28日,法国通过《凡尔赛和约》重新获得了对阿尔萨斯-洛林两省的主权。德国失去的不仅是8280平方公里的领土,更有产自这片土地上的巨额铁矿。此后,德国每年的钢铁冶炼原料都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其中尤以向瑞典进口的铁矿最为庞多。目前,德国每年都要向瑞典进口超过1100万吨铁矿砂,几乎是全部1500万吨年进口总量的75%。而通过这些瑞典矿砂炼出的粗钢数目,则占到德国全年钢铁总产量的40%以上。可以说,没有瑞典的铁矿,就没有今天德国军事工业的盛况。

在正常的温暖时节,这些矿物的运输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它们从瑞典北部装船,然后经波的尼亚湾越过波罗的海运到德国。由于整个波罗的海已经被有效地封锁起来,英国的潜艇和舰只无从进入,确保了运输航线的高枕无忧。然而此时已臻临冬季,地处北方的波的尼亚湾早已结起了厚厚的冰层,这使得瑞典的铁矿砂只能改由铁道运到附近的挪威港口纳尔维克,然后再用船沿挪威海岸运到德国。这登时就成为了德国当前潜在的一个命门。

如果英法打着“抗苏援芬,保卫自由”的旗号,派遣军队在挪威北部登陆的话,德国的冬季铁矿供应就会立即被截断。而如果英法更进一步,将军队开进瑞典领土,那么整个瑞典北部矿区都会置于英法的控制之下,德国连温暖季节的铁矿来源都没有了。虽然雷德尔没有看过三十六计,但这种假途伐虢的招数却仍然可以清晰感受的出。无论是从德国整体的战略出发,还是从海军舰队的作战需求考虑,雷德尔都决不能接受挪威土地上出现英法的部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