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25章 考试与合作

日耳曼涅槃 第25章 考试与合作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米尔维克学校是培养要和底层士兵一同吃苦的初级军官,收来的学员便必须保证身体素质这个大前提;在完成并不复杂的身份核实的过程之后,领到号牌的报名者便首先开始鱼贯接受全方位的体检。

在穿越之前,为了获得前往汉堡大学留学的机会,方彦曾经接受过德国方面安排的一次全面体检;但相比于当下为选拔未来军官而进行的检查,其在严格程度上便却无疑是要逊色太多了。此次体检除了正常的科目之外,还包括各种基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反应度测试;稍有呆愣或是犹疑,都会被判定不适合担任军官。而诸如手握电极等抗刺激测验项目,则更是有反人类的嫌疑,所有报名者都被高压交流电给电得鬼哭狼嚎,只为了能多坚持一点时间来增加自己通过测试的几率。而更为让人感到难以接受的,则当属脱去全身衣裤站在灯火辉煌的封闭房间里、被两名现役海军军官仔细检查身体上是否有什么异状了。当轮到方彦时,面对两名军官那看向自己下身的惊羡眼神,方彦全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如果不是他知道这一时期的德**队是绝对不容忍自己队伍中有相公癖的存在的话,他甚至就要在对方怪异的眼神中穿上衣裤夺门奔逃!

近五天的体检下来,饶是方彦早就打定了进入海军的主意、而一直都没有放松对自己身体的锻炼,也感觉到了一阵如释重负的强烈后怕和疲惫。这些丧心病狂的体能测验,恐怕也只有那名十项全能的“金发野兽”海德里希能够一路无压力的通过了。最终,生理年龄最幼的方彦还是凭借着这副身体的良好天资、和自己的后天锤炼,以第86名的成绩堪堪挤进了100人的次选名单之内。剩下的600多人只能收拾包袱黯然离开,而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其中的淘汰是有多么的残酷!

不过,在经历了最为严苛的体检之后,属于方彦发挥的时间就来临了。接下来的考查项目都是文的东西,而无论是题无定式的素质测评,还是旨在发扬团队协作临时组队完成课题,拥有后世灵魂的他都表现的极为出色,其综合排名也开始在体检结果的基础上一路飙升。至于用餐和社交礼仪的考查,已经在布罗姆这个巨贾之家生活了5年多的他完全是手到擒来,莫说是符合军官的身份,就连传统贵族的表现也不过如此了。至于最后的特长展示,方彦那能够当战舰设计师的丰厚知识积累更是让监考员当场瞪直了双眼;他随便走马观花的讲了一些战舰设计和建造中所需要注重的要点,直接就让前来评审的军官在几分钟内给了满分。

经过历时两周的重重筛选之后,通过体能测试的100人的综合排位结果终于被确定了下来。方彦从最初的第86位直线冲到了第14名,几乎是稳稳拿到了成为军校生的一个名额。在最后的面试中,方彦针对军官询问自己为何要以幼龄从军做了流畅明确的答复;他以当前在德国盛行的右翼复仇浪潮投其所好,使得后者大为欣悦。5月21日,来到米尔维克军校整整半个月的方彦最终得偿所愿,在一间礼堂中被该校校长亲手颁给了印有自己头像的录取通知函。对于站在一众魁梧粗粝的青年人中显得鹤立鸡群的少年方彦,退役的前海军中将校长给予了他格外勉励的赠语;尽管寥寥18人的新生队伍着实有些寒酸,但方彦仍是从对方那饱满有力的话语里受到了源自内心的激励。

让方彦感到惊异的是,之前那名主动向自己打招呼的年轻男子奥托竟然也在被录取的队伍之列。面对他向自己投来的温和笑容,方彦心中对他的重视陡然拔高了好几个档次;此人竟然能和早有预谋的自己一样,以中学毕业的程度就通过了这淘汰率高达98%的入学测试,这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办得到的。不过方彦还是很好的掩藏住了自己的异样情绪,报以同样的庆祝话语;反正今后还有3到4年的进修时间,自己有的是机会洞悉身边这十几个人的家世和底细。

将这份凝结了自己数年辛劳和汗水的录取通知函小心翼翼的放入行囊中,方彦随即满怀喜悦的踏上了返回汉堡的路途。在米尔维克军校建立之初,由于考虑到自己招收的人中有很多都可能是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因此其开学时间也就没有紧挨着初夏这个毕业季,而是如正常的高校一般选在了初秋的八月中旬。对于这一情形,方彦心中也略微明白其中的核心缘由。要知道在入学之后,军校生就将面临与之前校外截然不同的生活:无论是长达一年半的基础训练、舰上实习、和随舰航海,还是之后的校内进修、舰队服役,都是极为繁重而劳累的事情,更加之中间只有很少的假期,绝非普通的工作所能比拟。因此在这段绝对堪称痛苦的生活到来之前,便有必要让这些军校生先享受一段最后的安逸。

对于方彦而言,这段假期也算是正合己意。他有必要在自己进入军校这个封闭式的“监狱”之前,让鲁道夫发现、并联合意大利人一道启动对利比亚石油的开采。毕竟要想让这里的石油成为今后供给德意两国战争机器的重要来源,则至少要实现可与罗马尼亚比肩的每年600万吨的产出,否则只能是杯水车薪;而要想建立起如此大规模的石油开采和提炼基地,在短短数年之内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必须从早期就要开始投建。如果能有15年以上的建设时间,那么则足以将利比亚打造成为继罗马尼亚之后的欧洲石油的第二个来源。

至于和意大利人联合开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且不说单凭布罗姆家族的财力,能否在一片戈壁荒漠的利比亚建立起如此大规模的石油基地;就算是有能力实现这一点,身为这片地区的宗主的意大利政府,也不会坐视外国企业在自己的地盘上毫无顾忌的大快朵颐。如果方彦想凭借自己家族的势力在利比亚单干,那么等到产业有成之后、被意大利人巧取豪夺也只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当前软弱无能的魏玛政府绝对没有曾经的霍亨索伦皇朝、和之后由元首建立的第三帝国的对外影响力,根本无力为自己国家的企业提供保护,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因此,与其到头来被意大利人抢去,倒不如一开始就主动邀请他们入行;这样不仅能够借助意大利政府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利比亚石油基地的规模,还能在这块巨大的蛋糕上分到一个不错的份额。

而幸运的是,自己的家族企业也已经和意大利政府高层有所接触了。今年3月,在相互验完货之后,鲁道夫执掌的布罗姆-福斯和老齐亚诺控股的安莎尔多两家,都为彼此所获得的成果深感震惊;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谈判砍价之后,双方非常难得的在友好的氛围里达成了协定。安莎尔多船厂用自己的舰用动力系统技术,向布罗姆-福斯交换逆向水下突出部、装甲融入船体、内倾主装的装甲盒结构设计,以及由船厂工艺部门所独立掌握的电焊技术。为了弥补布罗姆-福斯在这场技术交换中的亏欠,安莎尔多将付出8%的合同金额作为报酬;只要今后接到了意大利海军的订单,那么就有一笔不菲的金额会打到前者的账户。

这一交易对于双方而言,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理想的双赢结果。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可以在今后的时间里大展拳脚了。而在某种程度上,布罗姆-福斯甚至得到了更多的益处:8%的额外专利费虽然看似比例不大,但海军舰艇这个特定的技术环境下却已是极为可观的数字。经过仔细的计算和量化之后,方彦的这一套设计手法实施下来,能在舰艇性能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实现12减重;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设计理念,安莎尔多建造的军舰排水量将比最佳方案提升莫约15%(因为二者的计算分母不同,不能理解的请自行去体验股市的涨跌停)。由于同类型的军舰的造价和吨位大概成正比关系,因此这些设计手法也就能为安莎尔多省下莫约15%的成本了。

此次意大利人之所以会吐出这么多的所得份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在于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条约》:由于条约严格规定了各型舰艇的单舰吨位上限,这便使得传统的通过放大吨位来提升战斗力的方法在当下变得无法实施,只能在减重上下功夫。而方彦的设计手段则是他们所无法拒绝的!

(今天这章晚了些,十分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