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196章 不平静的夜晚

日耳曼涅槃 第196章 不平静的夜晚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哼哼,卡瓦,你在世界大战期间不也是个孩子么,又有什么底气在战争这个问题上对我说教?”不敢违逆船长训诫的杰克,只能将一肚子怨气撒在了黑人的身上,略带讥嘲的说道。他用傲然和俯视的目光看着眼前来自英属中非殖民地的三等公民,话语中毫不掩饰其刻薄的针刺:“卡瓦先生,你能在这个年龄成为轮机长,在你的族人中可以说是极为出色的天才了。可惜你终究只是一个黑人,今生只能止步于商船大副。希望你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才好。”

无端遭受这样的言词攻击,黑人卡瓦却是选择了缄默。虽然他在船上的明面职位比眼前的小家伙高一大截,但如果真的发生了冲突,包括船长大副在内的26个白人水手全都会站到自己对立面上去。这与对错无关,肤色和枪杆便决定了所有的一切。因为自己的荒蛮部落打不过全副武装的英国士兵,所以只能被对方殖民奴役;而即便是自己走出非洲、接受了文明衣冠和社会工业的洗礼,但自己在宗主国白人的眼中,却依旧只是一条可以被利用的狗而已!

云彩飘舞,晚霞黯淡,不知不觉间,夕阳已经完全沉落在了海平面下,四周的能见度陡然变得近了下来。待到西方余晖消失殆尽之后,即便是视力最优秀的瞭望手,也只能凭借稀疏的星光,看到1000米外的船影轮廓。登记(空船)排水量1.2万吨的大型货船白沙号上,船长皮聘始终紧盯着旁边那艘旧式驱逐舰,以保证在恪守灯火管制的情况下不至于和船队走失。但是其他的船只则不然了。

对于普通商船上的平民水手而言,护航船队这个组织体系,绝对是令他们感到极为陌生的未知领域。毕竟自上场大战结束至今,大西洋上已有21年未逢战火。海员们所熟悉的乃是独自穿越大西洋。却从没有尝试和考虑过,要与其他的一大票船只组成团队共同进退。别的不说,如何在两眼一抹黑的夜里保持本船不会和其他船只相撞,同时又不会与船队走失。便是一个大为棘手的问题。

由于民船海员的素质稂莠不齐,要想让他们像职业军人那样令行禁止,同时对一切命令都落实到位根本就是强人所难的事情。为了保持基本的队形,违背灯火管制命令打开航行灯,便成为了当前船队中大多数商船的自然选择。也唯有如此。新初上阵的他们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编队而产生的混乱,否则用不着等到德国潜艇动手,船队就已经因为碰的碰、散的散,而丧失了大半元气!

见到周围海面上到处都是纵横照耀的灿烂金光,白发苍苍的编队司令亚摩斯少将充满了苦涩和无奈。作为参加了上场大战的老水兵,亚摩斯对英国在1917年转危为安的法宝——护航船队体系——可谓是浸润到了骨子里,对这当中的关键之处再熟悉不过了。护航船队最忌讳的要点之一,就是在夜间打开航行灯前行。因为如果有德国潜艇在附近游弋,那么即便是在矮小的潜艇指挥塔上,也能从6英里(9.6km)外轻易看到夜幕中闪耀的光线。这简直就是**裸的作死行为!

然而老将军亚摩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这场战争来得如此之突兀,没有哪名水手为加入半军事化的护航船队,而做好了充分的训练和准备。就连身为编队司令的他,也是从退休闲居的庄园中临时披挂上阵,直到此时对自己坐镇的这艘霍金斯号巡洋舰的整体舰况都仍是不甚了解。而光就他了解情况的来看,局面也是令他无比忧虑的:这艘1917年下水的老舰如今已经有6年的预备役史,这使得她的保养情况变得很不如人意。即便是她仍旧拥有9400吨的标准排水量、和7门190毫米L45主炮的纸面数据,但亚摩斯却能断定她绝对无法战胜一艘普通的新式轻巡。

至于另外2艘为船队护航的驱逐舰,情况便更加不堪了。她们最多再有两年就会因舰体老化而报废,沉疴严重的动力系统更是使得她们连28节的速度都无法实现。

按理说。拥有大量辅助舰艇的皇家海军,不应当只派遣如此寒碜的阵容来保护这支总登记吨位足有20万吨的船队。但一则HX-07是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从加拿大出发,附近没有什么好船可供依仗;二来英国本土舰队刚刚遭受重挫,连巡洋舰和驱逐舰都沉没了一大批。急需得到增补支援。在这种情况下,留给船队的护航力量便不可避免的大幅下降。

实际上,亚摩斯少将指挥的HX-07船队,都已经算是各船队当中护航兵力充足的了。由于英国拥有1700万吨的商船队伍,且每年都要从外界输入超过5000万吨货物,这便使得大洋上随时都会有多达数十个英国船队在航行。而数量有限的英国战舰则根本不可能将他们全部都护卫周全。不少船队只有2到3艘装备了反潜设备的拖船聊以应付,一些船队甚至完全没有护航舰艇、全凭一股不会被发现的信仰在行动。这番窘迫的境况,也无疑是从又一个领域彻底暴露出了大英帝国的衰颓之像:这个看似凶猛的庞然大物,当前却已经是连维护海权也做不到了!

“上帝保佑,让我们一路顺利的抵达不列颠吧。”亚摩斯低声祷告道。

曾经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假如上帝真的存在,那么祂又该如何回应那种本身无所谓对错、但最终结局却是截然相反的虔诚心语?因此上帝或许本就不存在,或是祂本身就无所谓仁慈,只是将自己创造的万物都当作刍狗一般淡然对待。

夜幕中的海面波澜翻腾,滚滚奔涌的浪涛接连冲起三四米高,在这近乎无穷无尽的水浪当中,却有一艘形如梭鱼的钢铁兵器正缓缓前行。它的体型异常纤细,这让它即便是在全长只有66米的情况下,也能拥有相当优秀的减阻能力。再加上它那异常低矮的干舷、以及船身两侧明显凸出的耐压水舱,都证明了它属于一个完全有别于正常船舰的独特类型——潜艇!

自从第一艘军用潜艇在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这种能在水下航行的兵器已经通过和内燃机、蓄电池、以及鱼雷技术的结合,而在世界海军家族中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而首次将这款兵器的威力在实战中发挥到极致的,自然便当属一战时期的德国海军。由于这种潜伏于水下的猎手对英国的航运造成了巨大灾难,拼尽全部老本才艰难惨胜的英国,于是在凡尔赛和约中严禁德国再拥有潜艇。于是海狼们纷纷都成为了船台上的铁锈,只有那些曾经在艇上服役的水兵,还依稀能在记忆中找到它们在大洋上击破樯橹时的英姿情形。

然而,这些曾经在北大西洋掀起过强烈腥风血雨的致命猎手,却是在时隔16年后,又被英国给亲自放了出来。抛开政治上的因素不谈,经过了这么多年钻研的英国海军,也在战术上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解决这一水下祸患的根本策略:即护航体制的引入,和声呐-深弹的装备。前者可以大幅降低潜艇的单艇攻击频率,后者则可以有效发现并击沉潜艇,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正因如此,英国在1935年与德国签署的那份海军协定中,才会“仁慈的”允许对方重新拥有潜艇,其总吨位不得超过自己的45%。然而英国人却犯了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他们永远都为上场战争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潜艇的个头依旧因为性价比等固有限制、而没有像战列舰那般有明显的增加,但它所装备的子系统,却是比20世纪初要精良太多了。声呐、通气管、远距离通讯电台,这三个领域的大幅度改良,足以让潜艇能用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战术发起攻击。这便如同陆地战争已经随着内燃机时代的全面到来,而从掘壕深蹲变成了闪击突破一样,只有寥寥几名慧眼独具的智者所能看清。然而在英国,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这般精深的战术认知。丘吉尔对战略局势的判断固然精准,但他所在的位置,却和战术没有任何关系!

海面上大浪奔涌,层叠翻卷,不能在水中呼吸的生物掉入其中须臾即毙;然而在灯光昏黄的潜艇内部,却是自成一片略显狭小、但却宛若净土桃源似的安逸空间。44名官兵分散在其中值守休憩,他们的军服上都绣着带有卐字装饰的鹰徽,尽管艇体不断摇晃,但他们却个个气定神闲,毫无不适之状。

位于指挥塔下方的战斗室中,一名肩宽腰窄的军官正通过潜望镜观察着海面。由于此时海面浪涛过大,将身体探出指挥塔几乎必然会被海水冲成落汤鸡,因此艇内官兵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用这个稍显另类的方式来进行观察。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xh.5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