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186章 余波(3)

日耳曼涅槃 第186章 余波(3)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小齐亚诺没有继续深入讲下去,但墨索里尼却是明白了他的全部意念。

两周之前,德国与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协定,这固然是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同时促使英国在对波兰的安全保证上知难而退的一步至关重要的妙棋,但这却大幅伤害了意大利的利益。在政治上,身为《**产国际协定》缔约国的意大利,登时就被德国这番叛变投敌的行动给弄到了两边不是人的尴尬处境。连牵头的国家都和苏联结为盟好了,意大利这个追随者又该怎么单干下去?

如果法西斯意大利和苏联的分歧仅仅只是********的话,那么墨索里尼说不定也就忍了这口气。但关键之处在于,意大利和俄国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利益对立。

自从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意大利始终就把自己当成是巴尔干国家的主导者,在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都应当享有特殊的权益。然而随着苏联逐步走出7年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阴影,这头恢复了元气的北极熊,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巴尔干半岛这片他们自罗曼诺夫王朝时代起就魂牵梦萦的土地上空。这里不仅是俄国的经济、文化、宗教纽带,更是他们冲破大陆架的先天包围、进入南方温暖大洋的战略要道。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把进入地中海的钥匙,俄国人已经垂涎了上千年,即便是打着“解放全人类”旗帜的苏联,在自身实力恢复之后,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它的渴切和贪婪!

正是出于遏制苏联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考虑,意大利才在1937年6月,加入了由德日牵头搞出的**产国际协定。相比于同时对英法抱有战争企图的德日,意大利加入这份协定的初衷可谓是最为纯粹:罗马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反苏去的。至于同英法作战,就连野心勃勃的墨索里尼也认为这对意大利来说没有前途。

然而现在,德国却是与苏联达成了和解,这便意味着苏联可以再不顾忌德国的态度、放开手脚来涉入巴尔干事务。而单凭意大利一己之力。显然不足以和苏联这头红色巨熊争锋。因此对于意大利来说,当前德国已经很难再算得上是一个有共同利益的盟友。若不是身为领袖的墨索里尼执意坚信德国将是未来的浪涛,只怕此刻意大利政府早已改换新天,投入到始终坚持反苏的英国怀抱了!

“因此。维持中立是意大利现阶段最好的选择。”小齐亚诺晃了晃他那颗装满了盘算的脑袋,不紧不慢的说道,“由于意大利的中立,德国人就需要我们来帮助他们摆脱英国的封锁。别的不说,他们现在与远东重庆政府进行的那种数额巨大的武器换资源的贸易。现在就只能委托我们来帮他们代为完成。通过这次中继,意大利就将收获足够多的利益。因为德国人无论是出于在政治上安抚我们、还是在战争上的迫切需求,他们都要为我们的代劳而付出足够多的报酬。”

墨索里尼仍旧没有说话,不过他的眼中却隐隐有异彩流露了出来。

小齐亚诺微微一笑,再度剖析说道:“而对于英法来说,意大利也是他们此刻迫需要切拉拢的目标。伦敦和巴黎不会看不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意大利造成的伤害,同样也肯定会看到与德国接壤的意大利,在对德封锁当中所具备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英国已经遭受斯卡帕湾惨败的当前,海上战局急转直下的他们,更是需要稳住意大利的态度。而这就是我们从英法手中攫取利益的神赐之机。我们可以借机与英法谈判。要求从他们手中低价购买各种机械、原料。我相信,只要我们提出的要求不算太苛刻,英法两国都会立即干脆的选择接受。”

墨索里尼的眉头逐渐舒展,接着小齐亚诺的话语说道:“这场欧洲大战不会很快结束。英法为了体面和尊严,几乎不可能在没有取得任何军事进展的情况下,就以宣战者的身份同对手议和。如果他们真的不想打这场仗的话,昨天就不会对德国宣战了!等到西线战场分出胜负,至少也需要花费两年功夫。”

“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就充分利用中立国的身份,充分吸收德国和英法的资源壮大自身。如果德国取得了战场的胜势。我们就向西方和南方发起全面攻势,将法国南方的沿海省份,和包括苏伊士运河在内的整个北非全部囊括。而如果德国支撑不住,我们的军队就向北方出击。将维也纳这颗哈布斯堡王朝的明珠收入拉丁人的手中。”墨索里尼说道。

“领袖英明。”小齐亚诺向墨索里尼微微鞠躬,笑容不减的说道。

墨索里尼满意地看着眼前这名自己的钦定下一任,安排道:“与德国和英法的贸易接触,就交给你去负责。虽然这有些对不起阿道夫,但我必须要先保证意大利的利益。”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大洋彼岸的美国要比欧洲各国更晚向民众公布这一消息。一觉醒来的美国人忽然发现。自己国家转眼间竟然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国度:那个在过去17年内始终与自己并列第一的日不落帝国,已经被德国人的奋起猛击而打得头破血流,彻底跌落下了海洋的王座!

对于这一情形,美国人在感慨日不落帝国急剧衰落的同时,又忍不住因为这场欧洲列强之间的内耗,而充满了渔翁式的得意。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20年前世界大战结束时的场景。在1919年,美国只有17艘一线主力舰,数量仅为英国海军的40%,然而正是由于英国已经被世界大战折磨得精疲力竭,最终才不得不对美国做出重大让步,将“双强舰队”和“排他性海权”这两项坚持了几个世纪的国策彻底扔进了垃圾堆。现在欧洲风云再起,英国竟似已经像朽木一般不堪一击;等到战争结束之日,则必将是美国替代英国、成为世界海洋霸主的开始!

然而,当前白宫的那位主人,却是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人民以事不关己的态度,在小半个地球外饶有兴致的对这场战争隔岸观火。就在美国各大媒体都被英国海军惨败的消息屠版之后不久,总统罗斯福罕见的对此发表了一篇演讲声明。他声称,现在整个欧洲正在面临黑暗和野蛮的巨大威胁,文明与正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美国人民固然不会参与到这场无关于己的冲突中去,但却应当明辨是非,对遭受纳粹侵略的“无辜文明国家”抱以应有的同情。

“这个卑微的瘫痪蛆虫,无耻的战争奸贩,历史会把他拖到法庭上审判!”

柏林总理府内,手握一份来自美国电报的希特勒正怒不可遏地捶打着大理石的办公桌面;他目眦欲裂,咬牙切齿,猛烈挥动的双臂仿佛要将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给撕成碎片。作为曾经将整个欧洲都玩弄在鼓掌之间的顶尖政治家,希特勒对罗斯福这篇演讲中所蕴含的意义,无疑是再清楚不过了。

自1935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起,美国就相继出台了一连串旨在让本国远离战争的中立法案。该法案禁止美国向任何交战国家输出武器装备、战争原料、和信贷债券。即便是像上场大战时那样的“现购自运”,根据中立法也是绝对禁止的:因为这会导致美国势力不可避免的涉入海外战区,并最终将美国拖入战争的泥潭。

美国人之所以要下定决心恪守中立,是由于一战的教训让他们记忆犹新。在那场战争中,正是由于美国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与协约国展开了全方位合作,这才导致他们卷入了一场自己本不愿涉足的战争,白白为英法火中取栗。最后,美国既没有收回那数百亿美元的巨额欠债,又没能如愿以偿的主导欧洲乃至世界的事务,还搭上了5万名青年的生命,在表面上可谓是血本无归。痛定思痛的美国人决定再不与战争有任何的瓜葛,于是绝对中立的中立法才应运而生。

基于中立法的存在,美国便无法再像上场大战那样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而这也正是希特勒敢于冒与英法开战的风险,对波兰发动战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仗。然而现在,罗斯福却是极力在为这场战争的双方分别贴上正义与邪恶的标签,这分明就是要伺机破坏中立法、为支援英法做准备,这如何不让希特勒暴怒万分?英国也配称为正义的国度?谁还记得在南非的集中营里,仁慈文明的英国绅士屠戮了七分之一的布尔族人口,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未成年的孩童!

“约纳斯说得对,英语国家的卑劣无耻是他们的天赋属性,就像还有美国媒体宣称英国在斯卡帕湾之战中击伤了俾斯麦号,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一样!”希特勒脸上恨怒交集,眼眸中渐渐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之情:“如果整个英语世界都要挡在我的面前,那么我就要他们全部消灭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