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183章 艰难应对

日耳曼涅槃 第183章 艰难应对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17英寸……”丘吉尔低声念了一句,略显松弛的胖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色,似震惊、似愤怒、似恐惧、又带上了几分感慨、以及本该如此的释然。

与大多数人想象的情况不同,战列舰的火炮技术早在20多年前的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继1912年开启了15英寸(381毫米)时代之后,为保持自己火力优势的英国,又开始了18英寸巨炮的研制工作:1917年服役的暴怒号大型巡洋舰,就装备了两门英**工因战时速攀科技而诞生的至高产物――18英寸40倍径火炮。虽然该炮是部署在单装炮塔里,但它的各项伺服机构却都是一应俱全,正因如此,它的射速也能达到完全满足作战要求的每分钟1发。

在此之后,又经过5年技术攻关的英**工部门,终于在18英寸级别这个梦幻般的火力高度站稳脚跟了。鉴于战后一段时间里,世界海军军备竞赛不减反增的局面,英国设计师信心十足地推出了他们的得意之作:未来的英国战列舰将是常备排水量4.85万吨、装备9门18英寸45倍径主炮的超级庞然大物。而就连战列巡洋舰也将装备16英寸L45主炮,火力比现有的15英寸L42提升了足足两个档次!

然而,刚刚经过世界大战摧残的不列颠,已经再不是昔日那个口衔天宪、主宰万顷大洋的日不落帝国了。为了遏制美国势不可挡的崛起,英国不得不用一纸《华盛顿海军条约》,来束缚住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所有列强的手脚。在这种情况下,威力空前的18英寸巨炮战列舰方案,也就随之被束之高阁,再没有能付诸实施的机会。既然战后世界一片歌舞升平,谁还吃饱了撑的再去建造这种杀人兵器?更何况条约根本就不允许有口径超过16英寸的火炮搭载舰的存在,政府根本不会为18英寸火炮战舰的计划,拨出一个哪怕是用于研究的铜板!

然而,矢志要报仇雪恨的德国。却不在这些限武的国家之列。由于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认真遵守凡尔赛和约,德**工部门的技术储备始终都未曾停歇;而作为享誉世界的火炮制造商,克虏伯的技术就算达不到顶尖,但合格的水平却也绝对是毋庸置疑。要知道这家企业在一战中同样是铸造大口径火炮的好手。他们的380毫米舰炮只比英国晚1年问世,而且在保证了炮口动能和身管寿命的情况下,重量比英国同类产品轻了足足20%!

根据丘吉尔手中掌握的情报,德国海军自20年代中期起,就和意大利的安莎尔多军工关系甚密。而后者同样是世界顶级的军火制造商。经过这么多年的蛰伏,德国搞出一款超越17英寸口径的舰炮,也显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尽管立场不同,但丘吉尔却不得不承认德国人这种“一切向需求看齐”的军力建设战略是极为明智的:英国海军的主力舰火炮口径之所以会从N3的18寸,掉到纳尔逊的16寸,再掉到乔治五世的14寸,其根本原因乃是时局和政治的共同作用结果,却绝非是英国海军的乐意选择。既然德国没有这份客观限制,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要去走英国这条明显是被逼出来的减小主炮口径的弯路?这岂不是自讨苦吃么?

“如果我们的力量有所不济的话,就只能考虑寻求法国人的帮助了。”邦德有些吞吞吐吐的咬牙开口。可见他说出这番话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抛弃了多少的自尊和颜面。想当年,英国海军可是把法国压得完全喘不过气来,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一役更是彻底向这只高卢鸡骄傲的宣告了谁是大爷,之后百余年内都莫能例外。在一战时期的英国人眼里,法国海军还当不了自己的两根指头,即便是在英国大幅衰弱的战后,法国人的那点破烂,在英国海军的眼中也完全不够看。

然而就是这么一支被英国人鄙视了数百年的蛮夷舰队,现在黔驴技穷的英国海军,却悲哀地发现自己真的可能要低下身段来向对方求救了。对于一向眼高于顶的英国人来说。这委实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当前法国舰队的确是能够为英国应急:这是一支包含了7艘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20艘巡洋舰、和66艘驱逐舰的可观力量,其纸面阵容比起刚刚遭到重创的英国本土舰队都只高不低!

“将军,我不认为这么做是解决当前危机的有效手段。”丘吉尔缓缓摇头。却是否决了邦德好不容易才抛弃颜面说出的建议,“您不要忘了,地中海内还有一个叫意大利的国家正在观望。虽然他们的陆军装备落后,训练缺乏,但他们的海军却是和法国不相上下!现在有我们的地中海舰队和法国海军在那里镇压,意大利还不敢表现出参战的态势。可一旦法国海军的兵力大量调离地中海,我们将很难保证墨索里尼不会鼓起勇气站到德国那方。”

房间里的气氛再度陷入了沉寂,一时间窗外的骤雨和雷声竟是那么的清晰。邦德等几名将领枯坐在长桌两侧,绞尽脑汁的想着该如何才能扭转眼前的时局。他们很识趣的没有去向丘吉尔问计,因为这不仅不合规矩,更会显得自己是毫无头脑的草包一名。要知道海军大臣只是政府的文官,其主要职能在于统筹协调人力物力、以及在议会中争夺经费,就从没听说过谁还能直接指挥作战的。要是海军大臣连具体怎么打仗都要费心,那还要他们这帮职业军人干什么?

“我认为,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加强海军航空兵的实力。”一名年龄大约在50岁的海军中将忽然开口道。面对众人凝望的眼神,这人没有任何的迟疑和怯场,而是径自娓娓说道:“今天的战报我已经总结过了。我们的几艘战列舰都是在出港之后被炸沉,俾斯麦号也是在有战斗机保护的情况下被我们的陆基飞机炸伤。这说明航空兵已经完全具备了威胁到主力舰的能力。在缺乏与德国人对等的主力舰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依靠空中力量来达成既定使命。”

“由于陆基飞机作战半径有限,无法将力量投放到更加深远的大洋,因此舰载机也就成为了我们阻止德国战列舰的唯一有效依仗。相比之下,用驱逐舰或是潜艇实施雷击的效果将微乎其微。且不说我们的驱逐舰本身就存在航程上的缺陷,无法独立在大洋中进行巡弋;就算是成功发现了德国战列舰的踪迹,对方的高航速,也能使得她在释放烟雾后可以快速逃逸。”中年将领补充说道。

听得这番话语,丘吉尔眼中倏地闪过一丝精芒。虽然邦德等人没有和他探讨战术,但作为曾经在这个职务上干了4年、并在世界大战的头一年内直接统领了皇家海军的老派人员,丘吉尔又如何会不熟悉海军当中的相关业务?此时中年将领一番分说,丘吉尔就瞬间把握住了其中的关键。

提升舰载航空兵战斗力的方法有很多,飞机数量、单机性能、以及人员素质,都是可以着手的地方。而无论是从哪方面下手,其都将起到远比建造新型战舰更加直接的立竿见影的功效。即便是耗时最久的更换新式飞机,在已经有现成技术的情况下,也只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如果等到现阶段还是龙骨状态的狮级战列舰竣工、才能和俾斯麦级交锋,那么英国的海上航运线早就被打断打残了!

想到能在短时间内就取得成效的做法,丘吉尔心中忽然微微一动。上场大战,协约国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法国的坚韧顽强,也不是英国的严密封锁,更不是俄国的流血牺牲,而是全赖北美那个巨人成为了民主国家的人力资源库和兵工厂。若非如此,即便是英法俄三国齐心合力,也断然无法让那个勇悍绝伦的德意志帝国屈膝投降。

虽然涉世未深的美国在战争结束后,被老奸巨猾的欧洲列强狠坑了一把,最终落得个财富和势力全都鸡飞蛋打的凄凉局面,以至于其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比25年前还要强烈;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美国经济与英法之间的联系,天然就要比出生地悲催的德国更加紧密。丘吉尔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向他们求援,让这个土豪给予英国足够的帮助。

据丘吉尔所知,现任美国总统小罗斯福并非是一个以守成为满足的人。他和自己的叔叔――大名鼎鼎的西奥多?罗斯福――有着相同的志向,让美国的势力走出北美,播撒到阳光所及的地方。现在欧洲已经陷入战争的漩涡,他应该会看到这份属于自己的机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