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139章 装备革新

日耳曼涅槃 第139章 装备革新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天之后,法肯豪森便拟出了一份详尽的武器采购明细。,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而对于这份完全是基于南京政府军队现状所制定的军购订单,光头自是挑不出任何的毛病;很快的,他那位担任财政部长的连襟就将正式书函发到了柏林,并与德国方面签订了相应的财务契约。

“南京军购的重武器怎么这样少?”看到法肯豪森提供的采购清单,******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说道。这份清单中的各式枪支超过了3万把,而火炮数量却仅仅只有可怜的32门;即便是在这么少的火炮当中,威力最大的竟也只是75毫米的短管步兵炮。由于重武器的严重缺失,直接导致了其总合同金额的大幅缩水,综合来看,这笔订单甚至还比不上自家陆军一个师的装备开销来得庞大!

“这个国家的工业保障水平真的有这么差么?我记得它在近半个世纪前,都是可以依靠仿制、来自行生产阿姆斯特朗120毫米速射炮的存在啊。”******喟然叹了口气,神情中满是惋惜的喃喃自语道。根据他在就任四年计划总负责人之后、所签署的陆军扩充拨款法令,光是新组建一个3250人的标准步兵团,就要为其配备6门75毫米步兵炮、2门150毫米步兵炮、以及12门37毫米反坦克炮的重型武器,其支援火力比1.5万人的南京整训师还要强劲。而如果上升到同样的师级编制,双方的火力差距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当前,每个德军步兵师都会辖有一个独立的炮兵团,而该团装备有多达36门的105毫米榴弹炮和12门150毫米榴弹炮。

尽管南京政府在军购上仍旧显得有些小打小闹,但由于对方是采取矿石和农产品作为支付,亟需这些原料的******便也感觉差强人意了。经过一番盘算,******忽然惊讶的发现,自己之前所面临的无机原料短缺的棘手窘境,竟因此而得到了本质性的改观。如果今后继续维持向苏联和瑞典的矿石进口力度。同时再加上这份来自远东的大量输入的话,那么德国就可以在满足自身扩军备战需求的前提下,完成关键金属矿物的战略储备任务!

作为这场合作的幕后推动者,方彦也很快从******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发展现状。他很是鼓舞地看到南京政府与德国的军事贸易不断增加。这种建立在完全平等基础上的武器和原料的理想互补,即便是在整个世界历史中都是罕见的。而随着这项合作的达成,方彦也由此注意到了当前在德国陆军中所存在的装备缺憾;考虑到军事和政治层面的双重因素,自己都需要对此做出规正和改善。

首先,目前国防军装备的50毫米迫击炮就可以被扔进垃圾桶了。这款由大名鼎鼎的莱茵金属公司在1936年研制的武器。根本对不起它的研发时间和诞生地:横向比较国外的同类产品,其不仅结构复杂、重量沉重,就连其射程和威力也都不堪直视,实属拙劣不堪的渣渣典型。由于这些缘故,历史上德国从1941年后自己都停止了这款武器的生产,改用掷弹筒、和从苏联人手中缴获的同口径武器实施作战。对于一个拥有完备基础工业的国家来说,这不得不说是极为耻辱的表现。

德军5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尚且如此,更大口径的产品表现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历史位面中,德军现有的迫击炮,在苏德战争爆发后都被证明是性能远落后于对手的二三流货色;如果不是在人员素质、和兵种协同等领域。对遭受了大清洗浩劫的红军占有绝对优势,德军的损失人数还将出现大幅的增加。然而有趣的是,德军在缴获了苏军的82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之后,所推出的仿制品的性能却超越了正品,大受前线官兵欢迎――这也再度证明了德国设计师的创造性是有多么的欠缺。考虑到国社党上台后所对文化、教育、甚至是科技领域做出的种种粗暴干预,导致大批异见人士身陷囹圄或是流亡海外;方彦完全有理由认为,这种在设计领域的创造性缺乏,正是国社党自己酿成的苦涩局面。

除了迫击炮之外,陆军的单兵武器也需要得到一次革命性的更换。时至今日,步兵的交战距离已经从曾经的远程堑壕战变成了中距离冲突;传统的大威力步枪登时就显得威力严重过剩。而有效射程适中、射速更快的武器,则随之成为了适应战场的主流。历史上直到大厦将倾的1944年,符合这一思路的STG44突击步枪才在德军当中出现,而此时它已经无力改变德国败亡的大势了。

考虑到步枪和迫击炮都是陆地战斗最基本的武器。其受面至少涵盖了七成的士兵,并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人生命运,方彦便决定在这两个领域着手实施改进。虽然他个人对这种单兵武器的设计一窍不通,但当前却是有性能优越的现货可供山寨:日本的**式掷弹筒从1931年就开始列装部队,这种全重仅2.6kg、能将50毫米榴弹发射至700米外的装备,显然是全重达到14kg、且射程只有520米的德制50毫米迫击炮的理想替代。尽管这种武器没有瞄准设备。但它在轻便廉价上的绝对优势却足以盖过这点缺陷;更何况只要经过充分训练,经验丰富的老兵都能用掷弹筒打出超过95%的命中率。

而在大中口径的迫击炮上,方彦则同样准备购入一批苏联货、而后令自家的兵工厂进行仿制。由于奉行计划经济的苏联根本就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从这个国家捞取技术的成本无疑是最低的。至于自动步枪,这种武器的出现,也同样只是捅破一层采用中等威力子弹的窗户纸的问题;方彦只需要提出这个理念,那些专业的枪械工程师自会将之后的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

1月17日,由山猫坦克底盘改装而成的自行突击炮,也在柏林近郊的军队训练场完成了越野和炮击测试。包括古德里安在内的陆军将领们,都对这辆没有炮塔的奇异战车刮目相视:在它只有15吨的轻量体型中,却以全封闭的形式容纳了一门105毫米L28的榴弹炮,而它前部呈60度倾斜的装甲则进一步加强到40毫米,对来袭炮弹的防御力又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虽然该型战车只装载了28发炮弹,其推重比也只是堪堪超过10马力/吨,但这款攻防兼备的自行支援武器,在场所有的陆军将领中却没有谁不明白它所蕴含的巨大意义。

对于古德里安来说,他的装甲闪击战又因此而增添了一份关键性的助力。这款自行武器的出现,使得行动迅疾的装甲师也能得到中口径火炮的实时支援――如果将眼前的这型突击炮削弱装甲、改装成带战斗室的半敞开型自行火炮,那么它的速度就完全能跟得上坦克推进的节奏。到那时,装甲部队的攻坚能力也将再迈上一个新台阶,许多原本需要绕过的坚固据点,现在都可以直接予以清除!

而在其他的步兵将领眼中,眼前的突击炮更是他们的福音。该型武器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支援步兵,其坚厚的正面装甲,足可让它抵近那些令步兵束手无策的碉堡工事,实施近距离上的精确打击。此外,这款战车对于步兵的反坦克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在防御战中,它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厚重的前装甲,同来袭的敌方坦克正面对撼。相比于由步兵操作、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反坦克炮,这种车体低矮的突击炮无疑要更具安全性和高效性。

这一回,用不着方彦采取行动,******就已经向吵吵嚷嚷的陆军拨出了大量的采购资金。为装甲部队采购的主要是以牺牲防护、来换取速度的两款自行火炮:其中黄蜂式的主武器不变,而蟋蟀式则装备了150毫米L12重步兵炮。步兵虽然一向都是各专业军种中最穷的,但得益于这型被命名为“追猎者”的突击炮价格十分低廉,单价仅为3.5万马克,因此他们也得以在今年争取到了150辆的预算。根据陆军总参谋部的规划,每个步兵师都至少应该有一个突击炮连的直属支援。

“这个火力应该足够陆军应付战争需要了吧?”得知突击炮及相关变形车出现之后,方彦不禁满怀喜悦的在心中思忖道。有了这些廉价高效的武器,即便是海航分走了大量原属于陆军的空中支援,德国陆军也完全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打赢各场关键性的陆地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