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攻略 > 七十六 三旨(下)

嘉靖攻略 七十六 三旨(下)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还有圣旨?

郑光有些奇怪,范庆也惊异的看着黄锦手里的圣旨,没想到除却一张圣旨以外,还有另一张圣旨,这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了,围观众人也没想到郑光还有第二道圣旨,于是准备起身的只好接着跪下,等待皇帝的圣旨。

“举人郑光,接旨!”郑光大声喊道,虽然心有疑惑,但是还是耐心等待着来自皇帝的圣旨,郑家人也等待着皇帝的圣旨,想听听皇帝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围观群众里三层外三层,把郑府围的满满的,他们很想知道那么些年来苏州府第一家接受圣旨之家会得到怎样的赏赐,这将直接决定郑氏一族未来在苏州城的地位。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旌奖贤劳,乃朝廷之著典;显扬亲德,亦人子之至情,顾惟风纪之臣,具有严慈之庆,肆推褒宠,实倍常伦尔;郑微乃南直隶举人光之父,洁己自修,与人不苟,负壮心于科第,怀激烈于肺腑,训于家庭,自为表率,为苏州而死,死得其所,何其壮哉,遂成贤子。

宪台奏绩,名动朝纲,朕心难安,遂命秩推恩,光生纶綍,眷国章之伊始,见世业之有征,兹特追谥壮愍,追赐为文林郎南京监察御史,特赐郑氏良田三百亩,金一千,银三千,绢五千匹,尔灵不昧,其尚知荣。

勅曰,母德之在人,亲者父母均也,故朝廷追锡之典并逮之,尔南直隶举人郑光之母刘氏,孝敬勤俭,贞静淑懿,笃生哲嗣,克举其官,追乃夫而去,其情所深,其义所重,揆厥彝章,可无褒宠?兹特追赐为孺人,赐玉碗一座,九原有知,钦承无数,嘉靖二十五年九月初七。”

郑光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这里的人们也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但是黄锦并不在乎这些,他伸手拿来了第三封圣旨,再次喊道:“圣旨到,郑光、郑王氏接旨!”

郑王氏就是老夫人,这一次,是郑光和郑老夫人一起接旨,那么答案也呼之欲出了,只是郑光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条件反射般喊了一句:“举人郑光接旨!”老夫人也还没反应过来,一句话也没说,黄锦也没在乎,知道郑氏一族一时半会儿是反应不过来的,于是并没有拘泥于礼数,清了清嗓子,就准备开始了。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母氏劬劳,义实兼乎教育;朝廷宠数,礼特重于褒荣。肆缘报本之心,诞示貤封之命,亦惟有德,始称厥名尔。王氏乃文林郎、南京监察御史微之母,举人光之祖母,惠朗知书,温恭守礼,佐良人之儒业,行重乡评,郑氏一门满门忠烈;成令子令孙之贤名,荣登台宪。顾慈龄之未艾,属禄养之方隆,揆厥彝章,可无褒宠?兹特封为太孺人,茂膺冠帔之华,永示家庭之式,特赐吉祥玉如意一对,嘉靖二十五年九月初七。”

三封圣旨,三道命令,把郑光的父母和祖母都封了封号,父母追封了,连奶奶都沾了光,一起封为太孺人,从此享受朝廷俸禄供养,且具有一定的地位,郑光的父亲也终于成为官方承认的有功之人,得到了追封,母亲也因此得到追封,祖母也因此得到了封号,而这些封号,都和郑光息息相关。

无论是文林郎还是孺人和太孺人,都是七品官员立下功劳之后家人才能得到的封号,郑光虽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官职,但是家人已经享受到了七品官员的待遇,这就意味着嘉靖皇帝只是为了不耽误郑光的科举,所以没有给郑光授官,只是给了郑光相对应的待遇和赏赐,以及一大堆荣誉头衔,足以让郑氏光耀不已。

这也难怪在场的人们知道圣旨的内容之后,眼睛瞪得如此之大,这样的封赏,大明朝开国以来也不多见,更别说这样的赏赐出于素来给人以刻薄寡恩形象的嘉靖皇帝之手,除非嘉靖皇帝真的如此重视郑光……

所以目前郑光虽然不是官员,但是郑光已经是享受到了七品官员的待遇,带着父母和祖母,一起享受到了这份功绩,所以实际上,这份功绩完全得到了皇帝的承认,郑光为了保卫苏州付出的代价,基本上得到了体现,因为郑光的年龄和资历,使得郑光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之前外界普遍的猜测是赏钱赏地赏物,绝对没有触及到封号这个层面。

这就意味着郑光在皇帝的心里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并且进入了皇帝的眼里,很可能会通过某些方式在考取进士之后进入翰林院,被皇帝大力培养用来对付倭寇,联想到范庆被任命为苏松兵备,而郑光的家人纷纷被封,皇帝的意图显而易见。

一念至此,那些大人物们的眼神逐渐炽热起来。

“小郑老爷,还不起来接旨?”黄锦见范庆都愣住了没有提醒郑光,这才无奈的小声开口提醒郑光,郑光一愣,猛然想起了自己的处境,连忙双手接过圣旨,大喊道:“举人郑光代家人谢吾皇隆恩!吾皇万岁!”

这个时候,郑光觉得自己的灵魂再一次的产生了悸动,不是来自大宋的灵魂,而是大明的灵魂,那种感觉,就仿佛是一个很久远的执念得到了抚慰,得到了解除,没来由的,郑光的眼泪无法抑制的流出,竟然跪伏于地,失声痛哭起来。

随着郑光的失声痛哭,郑老夫人终于也明悟过来,放声大哭起来,郑氏一门集体伏地痛哭失声,将多久以来的痛苦尽情地宣泄着。

在场诸人也深有感触,七年前郑微身死,朝廷并无表示,只是苏州当地官府代替朝廷给了一些像样的抚慰,并不足以彰显郑微救下数万人的功劳,而这一次,郑微才算是真正的得到了公正的评价,不仅追封了官阶官位,还追赐了谥号,谥号这个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就算是朝廷大臣,没有相应的功劳也是得不到的,而郑微得到了朝廷下赐的谥号,今后的称呼就不是老郑相公了,而是郑壮愍公。

因为父亲的功劳终于得到认同,长久以来的执念消散了,随着泪水的流逝而缓缓流逝,郑光只觉得心里面似乎又轻松了一些,对待事情,也多了一丝明悟,于是哭声渐缓,慢慢的直起身子,恢复仪容。

黄锦很满意的看着郑光,觉得这的确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懂礼仪的孩子,孝顺的懂礼仪的孩子不管怎么样也坏不到哪里去,黄锦一直这样相信着。

于是黄锦便笑着说道:“这一次封赏三封圣旨,大明朝开国以来还的确不多见,本来这是一封圣旨就能解决的事情,毕竟这圣旨可不是什么寻常物件,但是陛下说了,一封圣旨不能表示陛下对小郑老爷的看重,特意吩咐使用三封圣旨,分别赐封。

咱家看着,小郑老爷也是孝顺之人,大明朝以仁孝治天下,陛下要是知道了,也一定会很高兴,小郑老爷也该知道,陛下不给小郑老爷授官,是不想耽误了小郑老爷的科举,以科举征途入仕才是最适合小郑老爷的,所以,咱家也在这里预祝小郑老爷高中进士,光宗耀祖了!”

谁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对一个对自己说好话的人动粗,即使他是一个郑光很没有好感的太监,但是此时,这个太监的人情练达和善解人意却给了郑光很好的观感,这是郑光对太监的观念产生变化的第一步,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知道该怎样做,也就实在是太失礼了,于是郑光把圣旨交给了身边人放好,擦干眼泪,稳了稳心神,郑光重新露出了笑容。

“多年夙愿一朝实现,光情不自禁,还请黄公公不要在意。”郑光如此赔礼。

黄锦笑着摆摆手,说道:“人之常情,人之常情,郑壮愍公的事迹,咱家也听说过一些,深为敬佩,若是大明多一些郑壮愍公和小郑老爷这样的人,东南何愁不平啊,陛下也就不用如此担忧了!”

一旁的范庆终于反应过来,带着心中莫名的惊喜,上前说道:“平之啊,这可是个大好的消息,按照惯例,你应该立刻带全家去父母的坟前告知此事,老夫人也该去尊夫坟前告知此事,另外,郑家可不能再推脱了,应当大摆宴席,款待乡亲,以示祝贺,本官就厚着脸皮占一个位置了!”

黄锦见状立马笑道:“一路南下,咱家都不敢停歇,所以饥一顿饱一顿,一直都没吃些什么好的,苏州繁华之地,小郑老爷家里看上去也较为殷实,更别说方才陛下的赏金,小郑老爷可别说一顿饭也吃不起,咱家也厚着脸皮占一个位置了!”

郑光深深的舒了一口气,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高声道:“诸位乡亲!马上,郑府大摆宴席一天一夜,只要愿来之人,都可以来,郑家多年得到诸位乡亲帮助照顾,今日,就是郑家报恩之时!来人!准备宴席!开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