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攻略 > 二十四 院试

嘉靖攻略 二十四 院试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所谓只要脑洞大,走遍天下都不怕,郑光脑洞大开,从此为天下学子点亮了一盏苦海明灯,为掏空天下读书人口袋里最后一文钱的道路铺下了第一块石头。

想起当年攻陷了几乎所有初中生高中生课桌和书包的王后雄学案以及薛金星系列丛书,郑光的灵感如同涌泉一样喷发出来,大明没有的,而恰恰是广大学子所切实需要的,就是这一类书籍啊!根据郑江的消息提供,郑光敏锐的分析出了大明的科举系列用书目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既真题与范文,还有历年的满分文章等等,并没有系统的从小就开始使用的习题集,而为了提早数百年将中国的带入应试教育之中,郑光毅然决定,开始编纂习题讲解类科举丛书,即《明灯》系列丛书,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现在的郑光依然不知道,他一时兴起的灵光一闪,会给未来的大明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甚至当所有人寻根溯源,寻找大明发生剧变的根源之时,居然很意外的发现了始作俑者极端无聊不良的心理,也不知他们是该哭还是该笑。

反正郑光是要大笑的,听到郑光完整计划的郑江也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仿佛预见了不久远的将来,郑家发扬光大的时刻。

从幼童开始的蒙学阶段,一切的学堂教育和考前教育,基本上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然后模拟考试检验成果,和现代唯一的差别就在于,老师讲和学生听的过程之中所存在的习题集,大明的学生没有习题集和辅导资料可以辅助学习,只能听老师的讲解,而现代学生除了老师的讲解之外,还有辅导资料可以辅助。

以大明的观点来看,老师的讲解是皇帝,而习题集就是内阁。

“所以,我以为,如果我得以考中进士,甚至于考取比较靠前的名次,以我之前在苏州的名声,想要开一家书铺,想来并不是难事,有了功名和官位,官府也会多加照顾,这不难,至于印刷书籍需要雕版和印刷工匠还有纸张,就要拜托三叔了。

三叔,你看啊,幼童入蒙学,蒙学之后入私塾正式读书,整个过程,不过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讲,时不时的出些题目作为小考来考查学生,也就是说,在参加科举之前,基本上全部学子的做题量是非常低的,而在即将参加科举的短短一段时间里,才开始接触科举考题,开始疯狂的背题做题,模拟考试等等,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也是被折腾得够呛。

既然如此,咱们为什么不编一本以科举考试内容为范围的习题集,里面全部都是科举考试的体型,每做一些题目,就相当于是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咱们可以分为《尚书》题,《论语》题,大题小题,正题截搭题等等等等,每一本朝廷规定的书本,咱们都给他编出题目来,配合之前的科举真题,编出一本总的习题集,加上我新科进士的身份,三叔,您觉得,这本习题集,能卖的出去吗?”

郑光颇有些得意的看着郑江,炫耀自己的智商,郑江目瞪口呆,显然为郑光远大的设想所震惊,郑光还在不停的补充:“不仅仅是临考准备的习题集,咱们还可以针对不同学龄的学子,编纂出具有针对性的习题集,幼童需要的启蒙习题集,还有初入学堂的学子所需要的初级习题集,以及年岁稍大的学子们所需要的有针对性意义的科举习题集!

到最后,才是临考之前的终极模拟习题集!一种习题集,咱们给他编纂出不同的时间段需要的习题集,咱们能赚三五份钱,甭管大的小的,只要是读书人,都逃不出咱们的手掌心!三叔!您说呢?!”

郑江哑口无声,只是无意识地点点头。

“这还不止,为了卖出去,光是我的名声还不够,还要算上老师唐荆川先生的名声,咱们在咱们出版的书籍里注明,唐荆川先生重点推荐,甚至于编纂人员里,也可以加上老师的名字,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我会和老师去说,还有老师所认识的大儒们,一个都跑不掉,统统都要算进去!这样,整个东南,都会买我们的习题集!

东南是大明文风最鼎盛的地方,拿下东南,其余各地的那些酸腐儒们还不奉咱们的习题集为珍宝?求着咱们买这些习题集,我还要考虑一下卖不卖给他们!”自此,郑光彻底放开了自己,不自觉的,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开创了崭新的人格。

郑江彻底服气了,只有最后一个担忧:“那,光儿,以你们读书人和大儒的名声名望来赚钱,会不会,不太好?”

郑光邪魅一笑:“三叔,读书人的事情,能算经商吗?咱们只要把价格压低一点,哪怕只低一文钱,那都会得到赞誉的,不要小瞧了读书人啊!”

之后,杠铃般的笑声充斥着整个书房……

当然了,这一切的根基,都要建立在郑光本人可以考取进士,取得做官资格,甚至是庶吉士,并且得到很大的名望的基础上,有了这些基础,郑光才能放心的展开书店计划,官府才会鸟他,读书人们也才会追捧他,那些渴望名声的大儒们才会心甘情愿的上他的贼船……啊呸!万吨巨轮!

这样,郑家的根基才会一点一点的打牢,等到再过三年观政结束之后,郑光正式开始做官的时候,郑家的根基在东南已经非常牢固,难以撼动了。

以文人的方式结下的文脉资源,在当今的大明朝,那可真是难以想象啊!

伴随着郑江日复一日开怀的杠铃般的笑声,嘉靖二十五年南苏州府院试开始了,院试的举办地点是和未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乡试是一样的,都在江南贡院,环境比较好,设施也比较齐全,而且相对乡试那数日的折磨,院试更加人性化,或许是因为主导意义是排名而非淘汰,所以在形式上就比较宽松,但是从这一次考试开始,就会开始糊名誊卷。

从院试开始,科举考试的功名意味越来越强,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决定能否取得秀才资格和乡试资格的考试,虽然是考两场,不过和前段时间的考试是一样的,第一场通过了,就直接被取中,可以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对于院试郑光并不担心,正如之前唐顺之所说的,以目前的水准,童子试并不值得太过关注,郑光一定可以成为秀才,甚至是第一名,抢到小三元的头衔,真正的挑战,在之后的岁月里,乡试会试,才是真正的挑战,乡试,郑光会遇到整个南直隶最强的一批对手,会试,则会遇到全国精挑细选出来的强大对手。

那些家伙有很多都是通过院试很久,还没有通过乡试的,虽然屡战屡败,但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日久沉淀下来,实力深不可测,不能小视;至于会试,那才是真正的高手如云,至少在唐顺之向他提起过几个名字之后,郑光就了然于胸,这一次,是一场硬仗,因为,他恰逢嘉靖二十六年传奇科考班时代!

李春芳,张居正,殷士瞻,杨继盛,殷正茂……

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大名,让郑光深感忌惮,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一个是今年的新生,全部都是老司机!郑光在他们面前就如同一朵稚嫩的雏菊,处境极为不利,这些老司机,一个个的心狠手黑,都是有故事的男人,除了李春芳性格平和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其余每一个不是心狠手黑就是刚烈如火,全都不是善茬儿!

这让一朵稚嫩的雏菊情何以堪?一个个都是筋肉男铁臂男,就我一朵小雏菊在你们面前,还不被你们给轮着来?

为了保护自己稚嫩的雏菊,郑光决定进行强化版训练,同时把自己的要求放低一点,在苏州府的范围内,郑光可以制霸,但是在全国范围内,郑光还真是没有太大的把握去争取一个较高的名次,就好像张居正,郑光依稀记得,张居正好像不是一甲进士,而是二甲,后来成为首辅的李春芳是状元。

李春芳都三十多岁了,经验丰富,而且后来还是凭着一手上佳的青词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喜爱,那文学水准是相当的高,郑光自问自己绝对写不出好的青词,也根本不会去写青词,那么,估计状元是和郑光无缘了,那么三鼎甲呢?怕也不是什么比登天容易的事情,看来,只能在二甲行列之内,拼一个较高的名次,争取被选为庶吉士。

带着这样的想法,郑光不断的充实自己,以这样的志愿,参加了学政主持的院试,和之前猜测的一样,院试的难度是最高的,但是录取率也是最高的,院试更多的意义在于排名,而非淘汰,所以过了府试而没有通过院试的人,是最少的,相对于过了县试没通过府试的,简直是毛毛雨,基本上考场上全部都是应届考生。

中规中矩的大题和无情的小题,放倒了不少考生,而正如唐顺之所预料的,在没有太多强劲对手的童子试环节,郑光足以制霸这里的全部人,所以,考试结果出来之后,郑光毫无疑问的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秀才的身份,同时成为苏州府学廪生,获取了直接参加八月份乡试的资格。

苏州府十几年没有出现的小三元再次出现了,这也是本科科考整个南直隶甚至整个东南范围内唯一一个小三元,郑光想要的初步扬名的效果完全达到了。

唐顺之来到南京城的时候,院试的风波还没有过去,南京城里还在热烈的讨论着院试的结果,主要的议论点就在于小三元郑光,渐渐的顺着郑光的话题转移到了郑光之父郑微和老师唐顺之,聊到了当年郑微舍生取义的壮举,人们对郑光就多了更多的正面评价。

而在这样的浪潮之中,郑光把自己关在家里,准备着将要起航的出版事业。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