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攻略 > 二百零八 跑腿小弟

嘉靖攻略 二百零八 跑腿小弟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古时候刚刚当官的小菜鸟其实就和现在刚刚入职的大学生差不多,说是实习学习,其实就和端茶递水跑腿办事儿差不多,什么脏活累活儿不重要的事情全都是你去做,老板或者上司一句话,你就要屁颠屁颠的跑出去办事儿,一些无足轻重的传话啊采买啊询问事情办完没有啊之类的事情。qiuyelou

但是你还真别觉得人家不愿意,其实他们愿意得很,因为刚刚入职的现代大学生或者是古代新科进士是最渴望被承认的时候,你就算是给你的直属上司去买点饭来吃,都是一件让你内心感到快乐的事情,因为至少你有事情做,不会是一个整天傻坐着什么事情都没有看着别人风风火火的透明人。

要知道,在一个工作氛围节奏相当快速的场所,当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工作努力的时候,一个什么事情也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的新人是非常尴尬的,这个时候,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都愿意去做,并且甘之如饴,还特别希望让别人看到你在办事情,没事情都要自己找事情去做。

夏言很愿意培养郑光,也很看好郑光,让郑光跟在他身边做他的大学士机要秘书,负责办理文书事宜,并且以自己优秀的书法为基础,起草一些夏言口述的文告诏谕,也就是专门负责内阁文书起早,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写字,然后还要转送下边递上来的奏章什么的一些事情。

这可是个比较累的差事,要知道,大明全国一千九百三十六处驿站,全长三十万里的驿道,将两京一十三省的情况源源不断汇报道京城,数万人为了政务转运的工作在全国的驰道上奔跑来往,那该是多么巨大的工作量?

你还真别以为古时候朝廷不办事情或者办事情很拖沓,他们不知道有多少事情要做去做,而且官员的压力远远大于现在官员的压力,毕竟现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实在太快,有些事情一两个电话就解决了,放到古代你试试!出了北京城,内阁首辅或者是各部堂官要弄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原委,都需要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去搜集信息,这期间,你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干等着。

事情还多,还杂,比如什么北边俺答又要开始抢劫了,南边倭寇也在肆虐着,各地赈灾进展缓慢,过不下去的老百姓开始闹事儿,等等等等,事务繁杂,每天各部转呈过来的折子,少说也有上百件,这还是各部堂官无法处理的大事情,那些更加鸡毛蒜皮的小事各部堂官就已经让下面人解决了,送到内阁的都是些更大的事情,甚至需要嘉靖皇帝亲自决断的事情。qiuyelou

这些奏折抵达北京城,经过一段时间的挑拣处理之后,把一批六部无法处理的事情汇总,交给内阁,而郑光就是连接六部和夏言的枢纽,因为虽然夏言把工部和刑部的事情交给严嵩去管理,但是基本上所有的奏折都是先送给夏言,夏言过目一下工部和刑部的奏折以后,看看没什么要紧的,这才送给严嵩去处理。

夏言的权威很重,严嵩不敢反驳,六部也清楚得很,这段时间夏言打压严世蕃也很厉害,时不时的敲打严世蕃一两下,把严世蕃气的是一佛升天二佛出窍,但是偏偏没办法,只能忍着等待时机。

每天一大早,夏言会先去处理昨天没来得及处理完的政务,而郑光就要趁这段时间去六部衙门把需要处理的政务取来交给夏言去处理,这些奏折经过郑光之手,送给夏言和严嵩商议好了,他们把建议写在一张纸上,现在郑光成了夏言的机要秘书,都很赞赏郑光的书法,就由夏言或者严嵩口述,郑光动笔写在纸上,然后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这是内阁的职权。

而有些事情夏言是没有最终决策权的,更不用说严嵩,他们就会对郑光说――把这份折子交给陛下,请陛下御览之后再做决策!于是乎郑光还有一项更加要命的工作,就是将票拟过的折子送到圣寿宫进呈嘉靖皇帝御览,照理说皇帝看看批阅一下就好了,可偏偏嘉靖皇帝又是位权力欲十分强烈的皇帝,到手的折子事无巨细,每折必读、无事不问。

比如某地发生旱灾,州府请求十万两银子的赈灾款,嘉靖皇帝会问受灾面积多广?累及多少人?多少亩土地?对来年收成和税收有没有影响?当地是否还稳定?官仓难道真的一点钱和存粮都没有?那些官员是干什么吃的?每年都要赈灾款,朝廷的规矩本就是留足自用再上缴,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县官州官是谁?不想要脑袋了?

太监不能过问政事,不能去问,于是郑光只能一次次的跑腿到各部去问,嘉靖皇帝不知有意还是无意,一次只问一个问题,问完一个还有一个!最令人发指的一次,嘉靖皇帝就一份赈灾奏折让郑光跑了八次户部,惊呆了整个户部,户部尚书王杲看着郑光浑身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主动提出跟郑光走一趟,这才免了郑光再跑十几次的悲惨遭遇。

这真是老板动动嘴,小弟跑断腿,每到这个时候,郑光便要像马拉松运动员似的奔波周旋于皇帝、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之间,几乎每天都要跑一遍万米负重越野,那厚厚的官靴一个多月就磨得不能再穿,五月一整个月回家三次!

这期间,连着三次七八天都睡在低矮破败的厢房内,一睁眼就是去各部拿奏折,一回厢房倒头就睡,连洗澡都没时间,更完全没有回家的时间,而且休息的时间最多才三个时辰,这段时间郑光连起床练拳都做不到,最后还是夏言看着郑光蓬头垢面的,浑身散发着酸臭之气,这才捂着鼻子给了郑光一个时辰的洗澡更衣时间……

但是呢,可别小看这跑腿传话的差事,虽然累,但这个事情可真不简单,就是说这是夏言和嘉靖皇帝有意为之也是可以的,这里头的学问很深!

比如说两个衙门掐架,互相不服输,内阁调停不了,闹到皇帝那儿,嘉靖皇帝便下令郑光下去分别问话,问问到底是什么个事儿,那回话时郑光先回哪个衙门的都不算错,可先入为主,后入为客的道理,混成精的各部门大佬们不会不懂。

所以这俗话就说了,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在那些大佬们眼里,皇帝是阎王,那郑光就是小鬼,谁知道对方有没有给郑光什么好处,郑光为人品性如何,会不会受了好处帮人家做事?让咱们落入下风被责怪?

好比有一次兵部和工部闹了矛盾,双方的二把手打了起来,没个结果,接着双方大佬亲自上阵吵架,拍桌子砸板凳,夏言和严嵩偏偏都有要事不在内阁值班,内阁只剩下郑光在值班,最后闹到皇帝那里,皇帝一想,立刻下令郑光去问话之后,再来回复。

郑光就去问了,原来还是拖欠款项的问题,大明朝这财政历来都是一笔烂帐,户部支出艰难无比,向来都是寅吃卯粮,后年的收入都被某个部门给预定了,钱一到立刻支出,户部的仓库都进不去;工部两年前就定了一笔今年的款子去整修黄河,但是俺答突然犯边,抢掠一通之后跑了,留下一地烂摊子让兵部头疼不已。

死了人,丢了人,还没面子,这兵部就急需一笔钱周转,来到户部一查,钱全给预定了,兵部脑袋大了,可转念一想,不行,钱必须要拿到!不然那些大头兵肯定闹事!可是拿谁的钱最方便最没有后患呢?这也是一门学问。

思来想去,他们就选中了六部里面权力最小地位最低的工部去欺负,问也不问工部就把这笔工部等了两年的款子给拖走了,而之前兵部申请款子的时候也没跟夏言说明这是工部预定的款子,夏言还不知道这笔款子是工部两年前就定下的,就糊里糊涂批了一个准,事情就闹大了。

工部咽不下这口气,派人去兵部讲道理,兵部怎么会和工部讲道理呢?兵部尚书陈经亲自出面把工部侍郎赶跑了,工部尚书王以旗大怒,带着一群工部职官抄起家伙就往兵部衙门兴师问罪,而兵部最不怕的就是闹事,陈经亲自带队阻击,王以旗带人突破,双方几乎要出手,不过两名尚书好歹都是文明人,所以还是决定用文明人的方式解决争端――吵架!

吵啊吵啊,怎么都吵不出一个结果,兵部觉得边防最重要,万一因为这笔款子造成边境危机,你小子负的起这个职责吗?工部毫不退让,觉得整修黄河也是重要事务,不说这笔款子老子等了两年,就说黄河一旦泛滥,数十万人受灾,你们这帮混蛋负的起这个职责吗?

谁也不服谁,差点动手,最后还是礼部尚书站出来,阻止两部斗殴,请皇帝裁决,皇帝懒的出来亲自询问,便让郑光这个倒霉蛋来问话,陈经和王以旗顿时意识到了这次争端的胜负结果,就在郑光身上!

两位尚书级的大佬和颜悦色的把新科状元郎分别请到各自衙门,义正言辞的指责对方的不对,然后声泪俱下的表述自己的艰难,说的郑光都不禁被他们的演技所感动,差点流下了同情的泪水,然后两人还分别给郑光赠送了字啊玉器啊之类的什么配得上郑光的“小礼品”,最终图穷匕见!

先说咱的,再说那群混蛋的!最好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你懂的,懂的~

我懂个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