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攻略 > 二百零一 翰林院的轻松日常

嘉靖攻略 二百零一 翰林院的轻松日常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光吃饱肚子停止进食,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的事情了,而在这半个时辰里,郑光就没有停止过进食,看的所有人都是心惊胆战的,食堂大师傅还真的以为是自己的手艺有了飞一般的进展,不过他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错觉,因为大多数人都被郑光的吃相给吓住了,完全忘记了进食,只有少数几个人,比如徐胖,还在很淡定的慢条斯理的进食。

一群土鳖,不就是个大吃包吗?这都没见识过?真是见识浅薄!

早就见识过郑光超强的进食战斗力的几人如此想到,想当初,一大桌子菜,他们以为他们已经很厉害了,吃起来都是狼吞虎咽的,但是郑光吃相优雅,吃得却远比他们多得多,而且速度很快,嚼得也快,咽下去更快,宛如一个进食机器人

离郑光最近的严讷算是领教了郑光的实力,讪讪笑道:“平之还真是想不到你的食量还真大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手都在抖,他也算是认识不少人,和不少人吃过饭,就算是习武之人他也见识不过少,而他也在怀疑,郑光是如何吃下那么多饭菜的,他的胃到底是怎么长的?难道和牛一样,有三个胃?

郑光听到严讷的话,这才注意到几乎所有的翰林都一脸惊讶的看着自己,想来是被自己的食量给吓到了,便笑了笑说道:“呵呵,诸位前辈见谅,在下自幼习武,所以对食物的需求量很大,从小食量就大,现在更大了,幸亏家境还比较殷实,否则肯定要被饿死了,呵呵呵!”

郑光说完就毫不在意的继续埋头猛吃,半个时辰才停止进食,而大家看着郑光吃的如此香甜,不知不觉中也被带动,吃得也比之前要多了一些,不少人在吃完之后都觉得自己吃得太多了,肚子胀胀的,这才发现,原来看一个大吃包吃饭还有增强食欲的效果!

不过郑光对此表示不在意,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中意的事情就那么几件,要是不把饭吃好了吃饱了,那也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况且自己习武消耗量很大,又还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多吃一点怎么能长好身体呢?

就此之后,郑光翰林院第一大胃王的称号就传出去了,别的衙门的人来翰林院窜门的时候就听到翰林院闲的蛋疼的同僚们在谈论今日中午郑光吃饭的大新闻,看着翰林院同僚们惟妙惟肖的讲述和传神到位的表演,他们看向那个新翰林的眼神都不太对了,他们离开翰林院之后就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别的衙门的人也都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总算传到了内阁和西苑。

夏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一笑置之,严嵩却暗暗记下了某些事情,不知在做些什么谋划,而嘉靖皇帝听黄锦说起此事则是大笑一阵,觉得近来很少有那么有趣的事情了,并且吩咐黄锦以后再有郑光的趣事一定要多告诉他,为此他还多吃了一碗粥以示庆祝自己得了一个活宝。

不过吃归吃,郑光还是做事情的,做事情的麻利和认真则是深得翰林院诸位前辈的赞许,不过其实翰林院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少得很,根本不能和当时在义乌一边练兵一边联系商路那时候相比,那时候真是恨不得一个人拆成两半来用,和现在在翰林院轻松快乐简直是两个世界。

点个卯,稍微做点事情,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喝茶聊天,夏言根本不怎么管他们,只期待他们不要闹事,翰林院的整个氛围当真是大明朝最轻松愉快的。

规规矩矩上了几天班,上午做点正规事情,中午做个大吃包带动整个翰林院的食欲和大厨们施展手艺的**,下午就舒舒服服捧着香茗看书,聊天,郑光还特别喜欢练书法,每天不写个三五张纸五六百字的就浑身不舒坦,他的书法也被严讷等人大为推崇,十分惊喜。

他们是真的没想到郑体相当正宗,连这一笔正楷也十分了得,吴情也偏爱书法,他点评说,郑光的书法当真是得了颜真卿的神韵,气势磅礴,人家一看就觉得一股浩然正气迎面袭来,挂在家里正堂中间肯定辟邪,主动请郑光写了一副“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字,表达自己的志向,还带回家说要收藏。

他的做法引得大家纷纷向郑光讨要墨宝,因为吴情的一笔书法很受大家的推崇,过去每年过年都请吴情为他们写对联,现在连他都推崇郑光的书法,只能说郑光的书法比他的更胜一筹,郑光只说自己的粗陋之作能被大家喜欢是荣幸,也不藏私,尽心尽力的写好每一幅字,因此郑光被不少翰林前辈所欣赏,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

李春芳是最沉默寡言的,整天低眉顺眼的像个小媳妇儿,能不说话就尽量不说话,从不与人产生任何争执,谁提点一两句都对人家百般感谢,稍微有点什么跑腿的活计他都抢着做,所以在翰林院里的人缘也很不错。

也就是胡正蒙木讷了一些,而且还有些古板,虽然也怀着功名心思,但是刚刚考取进士的文人们还有着属于读书人的礼仪廉耻和对官场黑暗本能地抗拒,这种抗拒在胡正蒙的身上就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平常不怎么被老翰林们的待见,也就是郑光和李春芳与他说几句话,不过他也是江西人,而如今内阁首辅次辅都是江西人,考虑到这一点,大家对胡正蒙也还算客气。

不过老翰林们私下里评断,这新科的三位翰林里,将来成就最高的一定是郑光,原因很简单,他年轻,年轻在官场上是最大的资本,首先老家伙们是不好意思对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小翰林动手的,你要真动了手,就算闹到皇帝那里,皇帝搞不好也是一句“那么大岁数了还和小孩子一般见识”这样的话把你给否了,到时候鱼没吃着还惹得一身腥味儿,不值得。

二来嘛,中国不仅有尊老的传统,也有爱幼的传统,大家都对小孩子有些特殊的放纵和照顾的情绪,你要针对人家动手,是决计弄不死他的,这下子可纠结了仇了,他现在还是个小翰林,鬼知道再过个二三十年他能走到什么地步,你不为自己想象也要为后代想想吧?所以位高权重的老家伙们是不会随意对一个小孩子动手的。

再者说了,郑光不仅有才华,更难得的是大家都没感受到他的傲气,自古以来这有大才华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个性和傲气的,当初这些老翰林们刚入翰林院也是一身傲骨,被老前辈们敲打了一番才老实下来,认识到在翰林院里自己其实就是个瘪三这样的事实,开始埋头做人,而郑光的才华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有文采,还有军略,这就很难得了!

更可贵的是,和他相交的时候,从未感受到任何盛气凌人的感觉,他就像是一缕和煦的春风,吹得大家暖洋洋的,生不起一丝对他不满的心思,做什么都很顺眼,像做事情一丝不苟啊,吃饭很香让大家看起来也觉得很香,治好了好几个翰林的厌食症等等,还有一笔书法写得相当漂亮,大家求字的时候他还说这是他的荣幸,更让大家觉得这小子会做人,感觉就像是混迹官场数十年的老油条一样,也不知道他哪里学来的这些本事,反正书里面是学不来的。

当然是唐顺之教的。

有才华还会做人,更年轻,这加在一块儿就是升官发财的必备因素,老翰林们,尤其是喝茶期满将要被授官开始做事的老翰林们,无一不对郑光赞不绝口,对他说他们以后会去某某部门办事,以后你小子喝茶期满了,就来找我们云云,肯定给你照顾的好好儿的!

相比之李春芳的低眉顺眼毫无存在感和胡正蒙的不适应,郑光显然走在了最前面,比不少翰林老油条做的还要好。

等到了下班时间,郑光也没有忘记他将来最大的助力同年们,便与没有离开北京外放而是分在各部衙门的同年还有庶吉士们相聚会饮,大家一起谈天说地,讲一讲对大明帝都的见闻感受,诸如“中城珠玉锦绣,东城布帛菽粟,南城禽鱼花鸟,西城牛羊柴炭,北城衣冠盗贼”等等,这是一个外地人想要在京里生活,必须要知道的。

在翰林院里面虽然可以知道很多高层人物之间的事情,但是相比之于那些直接观政感受到朝廷运作氛围的同年们,郑光的了解还算是少的,为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那些六部衙门办事的情况,郑光还主动询问被分配到六部观政的同年们,让不少二甲靠后的进士们觉得受宠若惊。

他们是清楚的,虽然会比翰林们更早的掌握到权力,但是翰林们一旦授官走出来,上升的速度就不是他们可比的了,更别说郑光是早就掌握过权力,甚至是兵权的人,当然知无不言。

他们也是明白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