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攻略 > 一百九十六 夏言的邀请

嘉靖攻略 一百九十六 夏言的邀请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快,朝考的日子就到了,朝考的难度和要求都不太高,主要是为了选择优秀的庶吉士,大概排名前三十六的可以被选为庶吉士,获得成为翰林的机会,三鼎甲无论成绩怎样,都已经确定了进入翰林院,所以不必担心,而其余的进士们,尤其是三十六名上下浮动的进士们很紧张,选择庶吉士是要看会试、殿试和朝考三次考试的综合成绩,殿试占六成,会试和朝考各占两成,朝考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却是三十六名左右的四五人的必争之地!

所以大部分人都很轻松的应对朝考,唯有四五人极其认真的作答,生怕自己选不上或者是被后来人超越了,失去成为庶吉士的机会,要知道,庶吉士就算散馆考试不及格被外放,带着庶吉士的名头外放,那也是带缺外放,完全不必等待,而且只要做出政绩,很快就会被调回京城担任京官,虽然进不了内阁,可是部堂级高官并不是奢望。

所以这批被外放的庶吉士一项雷厉风行,不畏权贵不怕强权,只求最快做出政绩,为民立命,得到名望和政绩之后,快速被调回京城任职,所以这群人被外人称为“老虎班”,地方权贵一听到老虎班的人来了,往往都会收敛自己,配合他们,以期他们早些离开,所以这批进士这也是一科进士里面除了翰林之外前途最闪亮的一批人。

朝考很快就结束了,又得到一顿御赐盒饭之后,朝考结束,三月便也接近了尾声,等到三月末的时候,分配结果便出来了,这一天,吏部在衙门外的粉墙上,悬挂起了新科进士的分配名单,加上三鼎甲那一等,成绩共分四等。

最末等的一批,也就是三甲同进士里面最差的一批,被发送地方各省级衙门观政,一旦县令或者同等品级官员有缺,省里便必须立刻分配,不得延误,不必像科贡官或者举人那样,捧了卵子过河,兢兢业业,还得送礼走关系,不然一辈子也得不到一个实权官缺。

就这这铁打铜铸的上来就七品,却是同科进士里最差的,虽然在地方上实惠多多,但要没有通天的本事和天大的机缘,做到知府基本上就到头了,别想再往上升,所以基本上一辈子也别想回到北京了,除非是犯罪了被押回北京受审或者是立了大功有大机缘,当然前者的可能性大大大于后者。

像海瑞那样举人出身,却能到最后做到三品高官的人,整个大明朝也没有几个,海瑞那是个特例,不足为证。

第三等的一批进士,则是二甲靠后三甲靠前的一批人,他们会被派到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一批重要衙门观政,称为观政进士,也就是去端茶倒水做苦力当小弟的,师傅们有了兴致提点几句,也算是顺便学着当差。

等京察这一项京官人人自危的大行动过去之后,各方各派势力重新整合,一批炮灰倒霉蛋被大佬们丢弃之后,官位出了缺口,进士们随即补上,三年一次京察,就看吏部书是不是心狠手黑了,反正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批官缺能给进士们准备着。

也有实在等不上缺的,则自降身价,外放地方当一地父母官,因为在京城里混了几年,多少有些人脉,或者家里面有些闲钱,上下打点一番,和吏部的官员打好关系,任官的地方大都比第四等的倒霉蛋们好,升迁也快,还有回到北京任职的机会,留在京城里的也能更快的升迁,将来成为部堂级别的高官的速度不会比翰林差,但是,也就止步于此了,内阁只向一二等的进士敞开大门。

至于第二等的三十六人,被选为庶吉士,获得进翰林院继续深造三年的机会,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钻研各种文史典籍,并学习如何处理政务,三年后会有一个散馆考试,成绩优异者留馆,授翰林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三鼎甲那样的翰林,然后沿着他们走过的道路前进,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的。

但是无一例外,不管他们是否成为真正的翰林,他们最终都会获得更高的成就,甚至有可能不入翰林院也能入内阁,那就要看个人的气运了。

第一等,毋庸置疑,就是一甲进士三鼎甲,郑光,李春芳,胡正蒙,三人直接去吏部注册一下,领一些东西,聆听吏部书的教诲以后,就可以直接去翰林院就职了,从此喝茶看书读报的悠闲生活就要来了,不出意外,这也是为官最幸福的一段日子,一旦得到了实权职位,是痛并快乐着的!

没有什么意外的,榜上的郑光被授予了翰林院修撰这个六品官的职位,是所有新科进士里面最高的品级,最贵的地位,最好的前程,人人艳羡不已,其余两位三鼎甲也按照惯例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的正七品官职,也同样惹人羡慕。

作为二甲第一,虽然相貌有些不怎么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但是徐胖还是毫无意外的被选为庶吉士了,张居正也被选为了庶吉士,杨豫孙和凌云翼也被选为了庶吉士,一群好友里面,也就这四位被选为了庶吉士,其余诸位都没有被选上,将直接面临第三等进士的前程,纷纷被派往各重要衙门观政,等待外放。

而徐胖等四人则喜气洋洋,他们将被送往翰林院深造学习,虽然不一定真的可以成为翰林,但是至少是有盼头的。

王世贞一脸失落,但是却没有失望,他的父亲也在做官,给他指了一条路,说,你可以去拜访夏言,你老爹和夏言有些许的交情,你的才华又十分出众,若有夏言帮忙,成为庶吉士并不是难事,今后对夏言恭敬一些也就是了。

王世贞没选择这条路,他固执地成为了第三等级的进士,今生今世也没有入阁的机会。

分配结束之后,同年们再次汇聚一堂,不管是要走的还是要留下的,大家都露了个脸,表示今后绝不相忘,若富贵了,不要忘了还在地方吃苦受罪的同年们,大家相互扶持,相互支持,一定能走下去,咱们二十六年科考班,一定不会平凡。

这个时候的他们一定不会知道,他们说出来的醉酒话玩笑话,会真的成为事实,嘉靖二十六年的科举班,会真的成为传奇。

和徐胖一起回到家里的郑光已经准备着来日去翰林院报到注册,然后等待着嘉靖皇帝的“圣意”,却不曾想一份从未出现在郑光家里的请柬出现在了郑光的家里,而且邀请人让郑光觉得十分的突兀,十分的意外,他想过孙承恩邀请自己,想过严嵩邀请自己,却从未想过夏言这个古板固执却不坏的老头子会邀请自己。

来邀请郑光的是夏言府上跟了他三十年的老管家,很和蔼的一个老人家,笑眯眯地说相爷想邀请郑修撰前往府上一叙,只是平常的喝喝茶之类的小叙,不正式,只是很简单的小叙,真的是小叙,徐胖用极为诡异的眼神看着郑光,郑光接过请帖,看着上面简简单单的几个大字,转手把请帖递给了徐胖,对老人家说道:“我去!”

虽然不知道夏言找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郑光果断决定要去,这个嘉靖一朝难得的坚持原则的高官,应当被人们尊重才是,即使他所做的不全是对的,他也值得尊重,因为他不会打压那些他认为有才华、于国有利的人才,即使他并不喜欢这个人,他也会乐于提拔,乐于培养。

不知为何,郑光虽然只是远远地看到过夏言的面貌,从未与他有过任何直接接触,一句话也没说过,但是听到夏言的邀请,却丝毫不觉得害怕。

夏言的府邸挺大的,估计是身为首辅的面子工程,从外面看十分威严肃穆,可是一进大门里面,却只看到简简单单稀稀拉拉的花草树木,其余的配饰一点都看不到,正堂客厅内也只是很简单朴素的装饰,似乎大房子只是一个摆设,住在里面的人并不去想着如何把它变得更为华丽舒适。

夏言选择在自己府邸里唯一一处小湖泊旁边的庭院里和郑光进行第一次接触。

等郑光接近那小庭院的时候,一个并不高大却把腰杆挺得笔直的背影已经映入了眼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