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攻略 > 一百六十二 决战春闱(一)

嘉靖攻略 一百六十二 决战春闱(一)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试才是科举考生们最难跨越的一级考试,不过,通过乡试的举人们还并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成功者,乃是顺利通过会试,而没有落榜的举子们,因为殿试只做排名而不作淘汰,所以基本上通过会试就意味着进士名额到手,而且会试的排名也从某种意义上确定了殿试的排名,基本上会试前十名的没听说过会掉到三十名以后,三十名以后的也没听过能进入前十名。qiuyelou

而通过乡试前来参加会试的举子们大多数都是不缺钱的,只要你成为举人,那你就没有理由会缺钱,因为举人已经有了授官的资格,虽然最后能做官的很少,但是到底还是身份不同,人数也极为稀少,只要中举,就能得到大量商家的投效和资助,这一点,山西人做得非常好。

所以只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举人老爷们一个个的坐着马车,在书童的陪伴下,抱着一丝轻松的心态去参加考试,毕竟只要不是胸怀大志或者是抱着考取进士去参加会试的举子,那么心态的放松也是自然的,毕竟已经是举人了,已经是大明社会里最为尊贵的人之一了,已经算是光宗耀祖,可以瞑目了。

但是对于那些怀有远大的志向,无论如何都要通过进士这个身份来实现人生理想的举子们来说,会试,还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而且会试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你能考取一甲还是二甲还是三甲,有没有可能被选为庶吉士,并且最终成为“储相”,这对于那些胸怀大志的举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就好比郑光和徐胖,郑光是怀揣着至少要考到二甲前十的想法,而徐胖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论文采和诗词歌赋,徐胖要远胜郑光,毕竟郑光可以拿来装逼的诗词歌赋基本上都已经被前人写完了,拿不出多少东西,所以干脆不拿,但是要论八股文章应试之道,徐胖还真的不如郑光,毕竟考科举靠得就是八股文章应试之道,而不是诗词歌赋,选庶吉士的时候诗词歌赋还是挺重要的,但是你考不到那个名次,诗词歌赋也没什么用。qiuyelou

所以徐胖还是有些紧张的,看着郑光一副不在乎的轻松姿态,不爽道:“你怎的那么轻松?难不成你连考不上都不在乎?那你所准备的一切可都黄了,你想开的书社可没有着落了!”

郑光看向徐胖,见徐胖裹着大衣面色发青一副瑟瑟发抖的模样,好奇道:“穿的那么厚实,还是马车里面,你没有理由冷得发抖吧?”

徐胖撇了撇嘴:“心冷。”

郑光有些无奈,郁闷的扫了徐胖一眼,便掀开马车的帘布,看向同方向前进的不知多少辆马车和旁边的书童行人,叹息道:“我倒不是不担心,我自然也担心,毕竟会试要面对的是全国的优秀举子和那些之前落地的举子,我可以算作是年岁最小的一批人之列,经验最浅,要说做文章写八股,比我强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比如李子实,他的文章就做得非常好,如果不出意外,我想我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我并不奢求三鼎甲,我所期待的,是可以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取得那个最重要的资格,否则,我连一点点希望都看不到,其实,文长,我挺羡慕那些武人和勋贵世家的,你别看他们被咱们这些文人鄙视,也没什么权力和地位,只能听我们的,但是,他们可以世代传承,没有人会去抢他们的饭碗,那些武将勋贵个个都是传承数百年,地位牢不可破,家人也是足够安全。

但是你想想咱们文臣,虽然掌握了国家的权柄,但是,最辉煌的又能有几年呢?即使站在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上,也不敢说就是权倾天下了,最多风光一阵子,稍微有点而过错被人抓住了把柄,就会被科道言官群起而攻之,灰头土脸的离开内阁,能保住命都是最好的结果了,你觉得这样,咱们这些文人真的值得羡慕吗?”

徐胖看着郑光,不知为何心里也平静下来,便开口道:“但是,如果你想要做到你所希望做到的,在大明朝,没有别的办法,必须要入翰林院,要入内阁,要成为内阁首辅,那是唯一的办法,你没有别的办法,武将改变不了大明朝,甚至连皇帝都做不到,唯有内阁首辅,才有一线生机。”

郑光点头:“我承认,我知道,这是唯一的方法,我们想要荡尽世间不平事,却要通过种种不公平的方式去办到,我们还不是官员,还只是举人,就有诸多身不由己的地方,真要是做了官,甚至是高官,只会更加身不由己,到那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事情让咱们烦神,甚至是关乎到性命和大义之间的抉择,文长,到那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徐胖张张嘴,却发现这种事情,还真的没法儿预料,也根本无法设想,因为你完全不知道,那会是何种情况。

所以,徐胖什么也没说,只是同样掀起了帘布,无视凛冽的寒风,低声道:“唯问心无愧耳。”

两人的马车很快就抵达了会试考场之前的大街上,从这里开始,送考马车不能入内,只能由考生自己前往考场,并且出示考生的身份证明,然后才能带着考箱进入考场准备入场,在那之前,要先找好各省举子的队伍,然后找到自己所属的队伍,等待作为领考的一省提学的带领,继而抽签,决定入场顺序。

入场顺序其实也决定了考舍的分配,虽然有所谓的随机抽选,但是大家也都明白,最后进去的肯定没什么好的号舍了,不过好在天子脚下,这里的环境会比南京的贡院好一些,没那么多漏雨的雨号,臭号也显得不是那么毁天灭地,因为这种原因而弃考的学子,没有乡试的时候那么多。

郑光和徐胖到了南直隶举子们聚集的地方就分开了,徐胖是浙江人,要去找浙江省的考试队伍,便与郑光打个招呼,相互祝福之后分头前进,郑光的相貌,基本上每个南直隶参考的举子都知道了,见郑光走来,他们便一齐行礼,口唤“师兄”,叫郑光一阵尴尬,而其他各省的举子也频频侧目,显然对这个大家的“师兄”有些兴趣,不过他们并不认识郑光的相貌,所以也没有做出什么事情。

很快,郑光找到了苏州府的同乡袁洪愈等一行人,袁洪愈作为南直隶乡试的第一名,到了北京之后却显得非常低调,其实郑光也想低调来着,但是没能成功,同样作为初次参加会试的举子,袁洪愈的名望就要小的多了,不过袁洪愈早在南直隶的鹿鸣宴上就领教了郑光的能耐,所以对郑光极为推崇,此刻迎上来,满面笑容道:“郑师兄此来,想必是冲着三鼎甲而来的!”

身旁人也都笑笑,附和着如此说道,郑光忙道:“不敢不敢,抑之兄长你也是啊,你才是乡试解元,旁人也就算了,你怎能称我为师兄呢?”

袁洪愈则说道:“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问长者,在学问一道,自然为先,愚兄于乡试侥幸中解元,但之后痛定思痛,实在是感到学问不足,深感之前放纵自身是大错特错,而平之不仅能考取举人,还能为国平定倭患,可想而知,这份苦功下到了何处,所以,如何当不得师兄之称?咱们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举子里,尚未成为进士就为国立功者,五千余人里,只有平之一人,所以平之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当不起这称呼。”

旁边的举子们也是顺势而言,郑光倒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劝慰大家会试很快就要开始了,还是准备参考才是,也不知何时开始,郑光的话在这些举子当中有了相当的分量,大家纷纷表示是该如此,便在一起等候。

不一时,李春芳凌云翼等人也找到了郑光,大家一番攀谈,纷纷表达了对今年科举的期待,并且开始相互吹嘘各自的名次,说说笑笑,试图缓和一下心里的紧张,因为这批举子里面,有相当多的人都想要更进一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现在的地步。

等到数声炮响之后,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炮声吸引过去,一些不明所以的新举子被老举子们点拨――这是在驱鬼,顺便把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赶走,三年没用过了,那些为了考进士而没考上,最后死掉的举子们的冤魂就在贡院里,要是不放炮把他们赶走,还真不知道这些厉鬼能干出什么来,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始,待会儿还要请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