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攻略 > 一百四十六 请复河套(上)

嘉靖攻略 一百四十六 请复河套(上)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分宜,关于三边总督曾铣所提出的请复河套之说,你还有些什么别的看法吗?若是没有的话,老夫就上奏陛下,建议陛下施行了。”内阁办公室内,首辅夏言拿着曾铣的奏折,向严嵩征求意见,目前的内阁里,只有他和严嵩两人,去年还有两人的,不过今年都已经不在了,内阁里的大小事务都是他们两人处理,夏言渐渐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正打算上奏皇帝请求增加辅臣,分担压力。

严嵩知道夏言对自己很不爽,也不拿表字称呼自己,而是称呼自己的家乡,看起来挺尊重自己的,不过熟悉夏言的严嵩知道,这是夏言的疏离,不过这并不要紧,自从上一次跪在夏言面前请求饶命的事情之后,严嵩就********的想着如何除掉夏言,对,是除掉,而不是赶走。

我再也不会给你欺负我的机会,我再也不会把自己的性命置于任何人的手中,自己的性命,要自己掌握!严嵩紧紧握住了拳头,却摆出一副极为温顺的表情:“这些事情还是首辅处理就好,下官不过是次辅,首辅决定的事情,下官是不会反对的。”

夏言的眉头皱了皱,严嵩最近很不对劲,对于政务表现得非常不在意,这和他之前无论如何也要单独处理一些事物的做法相差实在太多,夏言理解的严嵩一直以来都是醉心于权力的人,为了权力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所以在内阁之中也显得不是那么老实,经常争着抢着处理一些事情,尽管他一直在笑,但是夏言却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这笑脸之下利欲熏心的面庞。

这是个虚伪到了极点的人。

国家大权,怎能交付于此人之手?只要我还在内阁一天,就断不能让此人执掌国家大权,否则会发生什么事情,夏言自己都不敢预料,他现在这样,指不定在算计什么,不过自己的资格比他老了太多,资历深厚,没有理由怕他,夏言很自信,非常自信,相信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倒在严嵩的口蜜腹剑之下。

他现在不想管这个事情正好,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做好了,那自己首辅的位置不但固若金汤,而且还可以分出一部分北地雄兵南下东南剿灭倭寇,虽然据说之前东南出了一位大才,年轻俊杰,一举荡平苏松倭患,斩首达七千之多,但是他手下的兵马只有三千,而且据说为了避嫌,这少年还被陛下秘密招至北京备考会试。

对,这个少年就是之前在苏州大破两千倭寇,斩杀著名倭酋林碧川的郑光,这一次郑光算是打消了夏言之前对他的所有疑惑,因为他练出三千精兵,面对面的荡平苏松倭患,苏松巡抚和苏州知府、松江知府三人联名为他做保,表示此事绝不虚妄,被押运至北京的七千首级据说也得到了认同,生擒的东南巨寇陈东什么也不说,被陛下下令允许郑光斩杀他为父报仇。

东南出了一位能人,这是好事,但是,也正因为此,东南军方和官场面临着一场浩劫,所有相关人等对郑光和他的新军都恨之入骨,夏言已经听到风声,陛下打算对东南卫所和文官动手,贬一批,杀一批,据说锦衣卫南镇抚司已经准备好要动手了,不日就会有召令下达内阁,内阁无论如何都不能驳斥。

这种背景之下,就算把郑光留在东南,也办不成事,这种事情夏言经历的太多了,然而大明的悍卒基本上都在北方戍守边疆,如果曾铣可以一战定河套,那么夏言至少可以保证抽调五万人左右的北地悍卒南下东南对付倭寇,然后辅以郑光训练出来的新军,那么东南的倭患就基本上不是问题了。

把东南的问题解决了,财赋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其他的事情就更好解决了,有了钱,朝廷才能做事情,没有钱,朝廷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被动挨打,虽然目前来说先南后北才是正确的方式,可是如果从北地抽调兵马南下,起码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才能平定倭患,而在这期间北虏一旦南下,情况就不堪设想。

所以看了请复河套疏以后,夏言的想法就和曾铣不谋而合,认为先把河套收回来,稳定战线,然后和蒙古人在河套地区对峙,稳住北方,调动北敌悍卒南下平定倭患,再回过头来全力收拾蒙古人,仿蒙恬北伐匈奴的战例,就是要先夺取河套地区作为后勤基地,汉武帝北伐匈奴之前也要稳定河套地区,然后才能继续往北。

大明所面对的蒙古人已经没有三个世纪以前那么凶悍了,现在的蒙古人只是一群掉了毛的野鸡,往日的辉煌早就看不见了,但是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强大的骑兵和战斗力依旧不容小觑,大明必须要做好汉武帝的准备,准备在漠北发动决战,彻底驱逐蒙古人,占据草原。

这是夏言心中的至高理想。

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夏言警惕地看了看严嵩,大跨步而去,严嵩恭敬的送别夏言,而后,望着夏言的背影,眼中流露出了极为危险的神色,淡淡的杀气环绕周身,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夏贵溪,我等了好久,真的等了好久,上一次,我心软了,没杀了你,这一次,你必死无疑!你太自信了,自信到了居然不去思考皇帝的想法,我告诉你,虽然你是首辅,但是一言以决你生死者,皇帝也!

严嵩想起自己那个多智近妖的儿子的话――夏言太骄傲了,太自信了,自信到了自负的地步,还把原先想要支持他的人都给赶走了,那就离死不远了,他以为皇帝一定会支持这样的做法,但是只要夏言极力支持这个策略,咱们就有办法把他弄死!爹,皇帝最忌讳的是什么?身边的臣子和边地统兵将领有私下里的联系,结交近侍,那是死罪啊!

严嵩当时还没有反应过来,疑惑着问道:“可是夏言和曾铣并不认识啊?”

严世蕃翻了翻白眼,急道:“他说不认识就不认识?我偏说他认识!爹啊!皇帝现在十分宠幸您,十分宠幸您!比之夏言,皇帝更宠幸您!所以,只要夏言明确表态支持曾铣,让他们弄,让他们多弄一会儿,把事情弄得更乱一点,让皇帝更担心一点,那个时候,就是咱们下手的良机!别忘了,咱们手里还有仇鸾这张牌!”

一念至此,严嵩心里有了七八成把握,便老神在在的坐了下来,继续处理那些夏言不屑于处理的公务,时不时地望向那张无人的椅子,眼中充满了渴望。

那曾经属于我的,还将属于我,永远都属于我!我一定要站在那个位置上,叱诧风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夏言揣着奏折,带着自己研究好的计划,向西苑走去,求见皇帝,皇帝此时正好打坐完毕,正在小憩之时,捧着碗银耳莲子羹喝的香,黄锦就来通报夏言来了,正好这几日东南没有战报,北边尚且平稳,皇帝的心情还算好,便挥挥手,示意黄锦让夏言来觐见。

得到准许,夏言便快速进入了正殿之内,对着高高在上的皇帝行君臣大礼:“老臣夏言,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嘉奖皇帝淡淡的说道:“夏卿平身,不知夏卿来此,所为何事啊?是南边儿打了败仗,还是北边儿打了败仗?”

夏言听着皇帝的话里没有以往的那种阴阳怪气,就知道皇帝不是在说反话,而是心情颇好,在调侃自己,于是夏言的心情也松了松,难得的露出了笑容:“陛下这话说的也太过了,以往多次被陛下批评之后,南北文臣武将可都是卯足了劲儿的抗击敌军,南边儿苏松打了大胜仗,北边儿陕西也打了胜仗,把蒙古人赶走了,南北同时取胜,乃是陛下洪福齐天啊!”

嘉靖皇帝心里高兴,也觉得有些惊奇,往日里夏言这老头子从来不屑于吹捧自己,今日怎么了,转性了?还是有要事相求?大概后者居多吧?这老头子又想搞什么大动作?

“好了,你这首辅何曾如此吹捧过朕,有什么事情就说,不是太过分朕就答应你了,谁叫你都不顾自己的名声来吹捧朕呢?”嘉靖皇帝也不想和夏言把关系搞得不好,现在夏言主动示好,皇帝也就顺坡下驴了。

夏言也不在意,笑着拿出了奏折,递给皇帝道:“老臣这里有陕西三边总督曾铣上的一封奏折,还有老臣写的一封奏折,请陛下阅览。”

嘉靖皇帝示意黄锦去拿,黄锦拿了递给皇帝,皇帝接过来,先看了曾铣的奏折,曾铣年初一上任陕西总督就把蒙古人的一次入侵给打得惨兮兮的回去了,接下来不断的大胜仗,大小胜仗十余次,其余重镇一年打的胜仗总和都没有曾铣一个人打的多,所以皇帝还是很欣赏曾铣的能力的。

一打开奏折,“请复河套疏”五个大字跃然于纸上,嘉靖皇帝心里一突,顿时明白了夏言的用意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