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嘉靖攻略 > 一百三十 大势所趋(上)

嘉靖攻略 一百三十 大势所趋(上)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2: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顺之被召唤往北京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的,作为一个曾经犯了皇帝的大忌讳的臣子,没被杀掉已经是死里逃生,就根本不敢奢求还有重新回到朝廷当官的机会,隐居东南,纵情山水之间,与此同时重新学习,充实自己,著书立说,增加名望,精挑细选弟子出来培养,以期继承自己的全盘学问,为自己去完成那无法完成的目标。qiuyelou

说真的,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还能有重新做官的机会,那是在郑微死后三年,郑光十二岁的时候,他得知东南倭患导致朝廷内部对东南官员的极大不满,尤其是皇帝的极大不满,而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皇帝下令,在东南之地选拔优秀人才,如果有真才实学,朕要见见,之后直接授官,当然了,有功名在身最好,就算之前犯了错误被贬官的人,只要有才华,也不是不能启用。

在皇帝的要求下,夏言组织朝中大臣对东南明察暗访,选择了一批有很大名望的东南本地人才,其中就有在东南之地享有极大名望的唐顺之,唐顺之当时表示拒绝,不愿意出山做官,一方面是郑光牵绊着他的心,一方面他也对朝廷的用意感到奇怪和担忧,生怕那位喜怒无常刻薄寡恩的皇帝会临时变卦。

但是经此一来,唐顺之知道,自己还是有回去做官的希望的,不过事情过去那么久,当初热心功名的翰林唐顺之已经不复存在了,伴随着人们的嘲笑和白眼,以及这些年来的生活,唐顺之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整个人都和当初不一样了,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更上一层楼,隐隐有成为一代宗师的趋势。

唐顺之的选择在当时被很多人所不理解,与他交好的文人学子们或者他的仰慕者都在劝说唐顺之接受朝廷的征召做官去,可以施展平生所学,一展胸中抱负,唐顺之只是很洒脱的笑了笑,表示自己现在的胸中抱负就是把自己的弟子给教育好,其余的,都是浮云,他一点都不在乎。

真的吗?

唐顺之从没放弃过了解国家大事,从没忽略过时政新闻,从没荒废过经世致用之学,他所需要的,是一个特殊的时刻,是一个足以让他取得足够的地位,更加有利于他施展胸中抱负的地位,而这样的时机,还没有到来,他等啊等,等啊等,五年之后,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qiuyelou

他的弟子郑光展现出惊人的军事和政治天赋,并且对倭寇怀有深深的仇恨,这样的人,如果不用来平定倭寇之乱,简直是犯罪,所以唐顺之极为希望郑光可以进入体制之内,进入大明的高级阶层,继而为平定倭寇之乱做出贡献,但是作为一介平民的郑光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作为后台,所以,唐顺之决定为郑光做两件事。

第一件,将郑光以自己的继承人的身份引荐给心学学派的大佬们,阳明心学学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在东南之地甚至是江南的相当一部分地区成为主流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虽然经过朝廷部分道学家的拥簇者的打击之后成为不被承认的学派,从而失去了很多,但是真知灼见的吸引力不是政治力量的打压就可以消除的,心学还是在朝廷掌控力薄弱的江南地区茁壮发展着。

于是,时至今日,阳明心学学派已经成为继程朱理学学派之后,大明最大的在野政治势力集团,之所以是在野政治势力集团,是因为心学门人至今为止没有一人进入过大明最高权力机构内阁之中,不论是当今的首辅夏言还是次辅严嵩,或者是群辅中的任何一人,都不是心学门人。

心学门人虽然在朝廷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到底并没有掌握最高权力,依然处于被打压的情况之中,但饶是如此,他也是程朱理学门派之下最强大的政治势力集团,作为一个原先的学术集团,心学集团走到今日,是不容易的,它的力量也绝对不是程朱理学门人们所想的那么孱弱,甚至于在江南地区,心学才是主流。

所以,郑光作为自己的弟子,作为心学门人中很有名望的唐顺之的嫡传弟子,天生就被打上了心学门人的标签,唐顺之将郑光引荐给心学大佬们,算是直接宣布郑光会成为自己的继承人,继承自己在心学门派的地位和一切,既如此,这个大明最大的在野政治集团就隐隐约约的成为了郑光的后盾。

第二件事,就是在皇帝对郑光表现出兴趣之后,锦衣卫同知马涛抵达江南之时,唐顺之答应了皇帝的邀请,心学门人们到底还是现实的,虽然有共同的理想,但正是为了共同的理想,他们不得不现实,郑光到底还是个孩子,能否称为唐顺之预言中的擎天之柱,还有待观察,不可能因为唐顺之的一席话,心学门人们就把自己全部的筹码压在郑光身上,那是不理智的。

所以,郑光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也是最危险的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来自于心学门人们实质的帮助,为了给郑光保驾护航,给郑光以实际上的帮助,唯一的办法,就是唐顺之答应皇帝的要求,重新出山做官,有了自己的官位和权力,才能为郑光撑起一把像样的保护伞,保护郑光度过最艰难的时刻,而在这之后,就要看郑光自己的了。

这两件事情,是唐顺之可以为郑光做到的一切,也是唐顺之自己的极限,他的年纪,他的寿命,已经不足以让他为郑光做到更多了。

但是这已经足够了,郑光已经展现出了他注定不平凡的一面,唐顺之为他牵线搭桥,他自己能够将之充分扩展,与鬼才徐渭结成生死同盟,与大量心学门人的家族结成了生意伙伴关系,在义乌,将双方的联系从虚无缥缈变为实实在在,切切实实的利益关系让郑光和这些家中有相当财富的心学门人们有了直接的联系和良好的关系。

这些事情是心学学派的大佬们所看在眼里的,季本他们都看在眼里,惊叹于郑光的实际能力,惊叹于他在义乌所做的一切,将一个人间地狱打造成为一个明日希望之星,义乌的发展势头之快速之猛烈,让他们都感到惊讶,义乌人之间的仇怨消失的速度,也让他们感到奇怪,他们之中甚至有人认为郑光是因为和前宋大将同名,而前宋大将郑光恰好也在义乌招募过兵马,所以义乌人对郑光有特殊的感情,这才使得郑光如此顺利。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明白,这世界上,利益还是最基础的关系的基石,利益往来才是保持关系最好的方式,心学门人里的一些富有的家族纷纷前往义乌考察,并且带回了义乌的特产――火腿和臭豆腐乳,在他们自己的酒馆和旅店中发售,在徐渭的策划下,一经发售,顿时火遍南直隶和浙江之地,要不是同一时刻倭乱大起,义乌人就有活儿做了。

这还不是最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最惊讶的,还是本次的苏松平倭之战,因为此次的平倭之战,他们最快得到消息,最快知道了郑光在此次平倭之战里起到的作用,简单地说,没有郑光和他训练出来的三千义乌兵,苏松就完了,朱纨和范庆还有何继之都要完蛋,但是郑光的及时赶到,使得一次大灾难成为了大捷。

七千倭寇授首,这样巨大的胜利,比起之前被吹嘘为嘉靖以来东南抗倭第一大功的苏州之役要辉煌、实在的多,虽然同样出自于郑光之手,可是性质明显是不同的,苏州大捷是守城战,而苏松之役是数万人之间的决战,是野战!野战!野战!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在东南明军的肉搏战斗力已经让人们绝望的时候,郑光的新军出现了,野战战败了东南巨寇陈东的嫡系精锐部队!

这是什么概念?十几万正规军办不到的事情,让一个十八岁不到的少年带着他新练饿了一个月的新军办到了,这就等于是整个东南卫所明军的遮羞布被揭开了,让人们彻底看清楚了卫所兵的无能,也让东南明军的无能大白于天下,之前什么倭寇强悍不能战胜的话语全都成了笑话,而伴随着苏松巡抚朱纨发布的关于追责苏松之役前期临阵脱逃的苏松卫所兵的檄文,更是将这些所谓正规军的丑行揭露无疑。

朱纨不打算继续忍下去了,有新军在手,有这些强悍的新军作为后盾,朱纨决定提早对苏松卫所下手,对苏松的军方下手,在陈东被锦衣卫带去南镇抚司严加看管之后,朱纨就下令新军将苏松之地的两个卫所驻地给包围住,只许进不许出,有人敢擅自出来,就地格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