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 第0470章 《那些年》庆功宴(求双倍月票)

《礼记》云:“夫礼,始于冠。”

成人礼,是华夏传统习俗之一,一般来说男性“二十而冠,始学礼”,女性“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当然,现在《民法典》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不像以前,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安小曦的成人礼——其实也就是十八岁生日,也不知道怎么滴,现在说成人礼总有种淡淡的猥琐感,就像是要打包送给某人一样——和《那些年》的庆功宴一起举行。

这次活动的主要名分,还是庆功宴。

场地之外铺了红毯,两边挂了《那些年》各地的票房。

内地票房1.11亿人民币。

湾湾票房4.5亿新台币,折合1.02亿人民币。

香江票房6386万港币,折合6896.88万人民币。

新加坡票房226万美元,马来西亚139万美元,新马合计365万美金,折合2956万人民币。

霓虹票房8亿日元,折合5960万人民币。

棒棒票房18.8亿韩元,折合1480万人民币。

此外,还有一些小地方,比如暹罗等等,票房收入规模一般,大概几十万美元的样子。

统计下来,《那些年》全球总票房为3.8亿人民币。

这个数字让无数大导都羡慕嫉妒恨。

谁能想到《那些年》不仅国内票房一骑绝尘,连海外票房也这么顶呢。

海外票房不是大家不重视,而是根本就重视不起来。

一般情况下都是卖海外版权,直接卖过去,不管最终票房都是一锤子买卖。

就比如《天下无贼》,根本就没有海外票房,因为在海外根本就没有大规模的上映,只是小场上了一段时间,反响没那么好就彻底放弃了。

买断好歹还能旱涝保收,票房分成更坑。

外头人生地不熟的,极有可能被一波坑,连发行成本都收不回来。

像《那些年》这样有华影参投,香江那边有林剑跃,湾湾那边有杨登奎,再加上电影确实有市场,所以才能有现在这样的成绩。

羡慕归羡慕,其他人大概率是模仿不来的。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就安排宾客开始走红毯了。

从郝运收到的反馈来看,收到《那些年》庆功宴邀请函的人大部分都会出席,有些要赶时间过来,有些已经在安排好的酒店下榻休息。

基本上都是出品方、制作方,以及大家的好朋友。

因为预算充足——两百二三十万的巨款,所以地方选得非常高大上,摆了四五十桌,打算给《那些年》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红毯两侧媒体无数,这一次的庆功宴不拒绝媒体,也不需要花钱请媒体。

票房大卖的电影,媒体会趋之若鹜。

郝运安小曦等电影主创,还有姜闻周韫这样的自己人,第一时间就走上了红毯。

他们作为东道主,是庆功宴红毯的开场嘉宾。

周杰轮和陈关西也来了。

《头文字d》内地票房7500万,距离过亿差距有点大,而且后期的单日票房已经跌破三十万,实在没有延期的意义,所以日前已经完成了收官。

这部电影其实票房不算低,香江那边还有4186万港币。

在已经算是日暮西山的香江电影市场,绝对算是很值得炫耀的成绩。

霓虹那边还在上映,预估在六到八亿日元之间。

真正让人觉得离谱的其实是湾湾票房,这部电影在周杰轮的大本营——湾湾省,票房仅收6800万新台币,比《那些年》的4.5亿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个成绩让人大跌眼镜。

看来,周杰轮也嚣张不起来了。

感情线的“别扭”,让《头文字d》的口碑远远落后于《那些年》。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周杰轮,郝运的《那些年》在湾湾的票房成绩也不会差,成熟市场的观众显然更容易被电影的剧情所吸引,而不是某一两個明星。

此外,《头文字d》还一度陷入了“票房”作假的新闻。

最开始是有媒体传《头文字d》虚报票房。

事件由来是影片上映一周后,发行方曾经公布影片票房高达3500万,但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统计却指影片首映七天总票房在2100万元左右,这个相差1000万的数据成为媒体紧捉不放的焦点。

由于内地暂时还没有完善的电脑售票系统,票房数据是根据各电影院提交给院线公司再提交给发行方。

在这期间,难免会出现差别的地方、

例如不能排除电影院会少报票房数字,那就可以少分钱给发行公司。

另一方面,电影发行公司则有可能多报,以高票房去证明影片的吸引力而赢得更多观众。

《头文字d》发行方针对影片票房受质疑之事,在新浪网上发表声明称:《头文字d》的票房市场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电影的常规效应。

认为任何人现在低估了《头文字d》的票房,都是一种对华夏电影市场没有信心的表现,实际上《头文字d》的票房还处在一个让人难以相信的高票房持续增加阶段。

事实证明,《头文字d》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

它的成绩当得起本年度大热电影的名头——前提是不要拿来和《那些年》对比。

《头文字d》前段时间在香江办了庆功宴,只是规模比较小,只请了主创和部分媒体。

如果在内地办的话,郝运肯定就去了。

一般电影版庆功宴都是在上映期间,属于一种宣传的手段。

有些电影不要脸一点的话,一个月的上映期,甚至能够办两三次庆功宴,过千万了,过三千万了,过五千万了……只要想吹牛,总能找到可以宣传的点。

只有郝运的《那些年》,居然是上映结束之后才开始办。

除了热闹庆祝一下,对票房没有任何促进的意义。

奈何郝运坚持放完之后再办庆功宴,他现在有说话的底气,其他出品方也没有办法,只能暗自里吐槽,这小子现在翅膀硬了。

为了泡妞,根本不把叔伯们放在眼里了。

一群人在红毯上各种拍照,宁皓、黄博、王顺溜、张松文等人也在其中。

为了参加《那些年》的庆功宴,《疯狂的石头》都不疯狂了,那边彻底停工,等宁皓参加完庆功宴再赶回去继续拍。

不止是《疯狂的石头》停工,姜闻也带着周韫来了。

徒弟票房3.8亿,他肯定要露个面。

《那些年》上映期间,没有什么人敢对付郝运。

就连宋诅这种不知道死活,为了博眼球什么谣言都敢造的人,他也只敢说安小曦是变形人,都不敢说郝运是精神病。

最起码说郝运是精神病是有一定市场的。

现在《那些年》结束了,哪怕后续还会和大佬们合作,也肯定有所谓的文化人开始往郝运身上吐口水,我不弄死你,我就纯粹恶心你。

甚至那些大佬们,其实也不希望郝运身上太干净。

太干净就不需要他们了。

也不方便他们在后续的合作中掌控更多的话语权。

这个时候,能够全心全意,毫无保留支持郝运的大佬,也就他的姜蜀黍了。

有姜闻在这里,小人防不住,但是大风浪却非常的有效果。

因为能掀起大风量的人,大部分都和姜闻抬头不见低头见,都得给姜闻几分面子。

姜蜀黍抛弃已有身孕的妻子,搂着郝运站在一众媒体面前,让人对着他们咔咔的拍照,后来他还把谢进老爷子一起请过来。

三人依次站开。

不少媒体疯了似得按快门,他们觉得这样的画面非常难得一见。

如果今后郝运更加出息了,那这幅师徒三代合影,就是一种极具历史感的电影传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