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 第0450章 首日票房成绩(求月票)

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不管有多少人赞扬它,如果不能把这些赞扬转化成票房,那它都是失败的。

所以真正决定《那些年》这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只能是票房。

不过,目前票房统计方式还比较原始。

各个城市统计完之后汇总到一起,所以首日票房一直等到下午的时候才有了结果。

郝运倒是没有在那里等票房的消息。

他事情很多,约了国防大学的老师聊《团长》,聊远征军的故事。

他在云南的时候就见过几个老兵。

本来还约了一位民间研究远征军的军史专家,奈何时间上没能对接好,缘悭一面。

郝运很明显是个很奸猾的人。

或者说,他总有一种被迫害妄想症久治不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有人会害他。

哪怕《团长》的剧本他已经有了完整版,看了一遍之后觉得没什么太大禁忌,但是他还是要折腾。

而且要大张旗鼓的折腾。

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这個年轻的戛纳最佳编剧目前在写一本关于远征军的书,做一个远征军的剧本。

可是戛纳最佳编剧还远远不够,这不是一张万能通行证。

所以,他找北电院长张辉军正儿八经的给国防大学写了一封推荐信,说明了意图,希望北电学生郝运在剧本创作阶段能够得到专业机构的帮助。

于是就和国防大学搭上了线。

可能是因为这是公对公的往来,而且郝运戛纳最佳编剧的头衔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人家还真安排了一位老师和他对接这件事。

和他交流的叫李栗,是一位博士研究生。

1995年考入国防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作战模拟专业; 1998年获军事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2002年9月,考入战略后勤组织指挥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虽然她的专业方向不是军史,能够给郝运提供的信息极其有限,但她的老师是张兆中,她还是多档军事节目的特邀专家。

曾经公开表示“坐在老师这个位置上,就要在老师这边推动;坐在媒体位置上,就在媒体上推动。我们呼吁大家关注每个国家最新的战争实践,我觉得它对于咱们整个国防军队建设,是有意义的。”

戛纳最佳编剧要写军事题材的剧本,所以派她也算专业对口。

郝运虚心好学,和李栗曾经的经历非常相似。

再加上郝运有能够薅属性的能力,递一下本子,碰一下茶盏就能薅到人家大量的军事属性。

所以两人聊得非常愉快,郝运每次来拜访,李栗都会拉上一些关注这方面的老师或者学生来给郝运交流。

但郝运的目的远远不止于此。

很多资料通过书籍也能查阅得到,更何况还有很多相关的影视作品和纪录片。

郝运主要是为了搭上这边的人脉和关系。

他希望国防大学能够为《团长》提供军事顾问,提供更多的支持,甚至让这个项目成为国防大学和他联合筹备的项目。

做军事题材的项目,而且还是远征军,这是一个很不好搞的题材。

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郝运得确保万无一失。

资料要详尽、真实,到时候找远征军专家和老兵来解决。

导向要正确、保险,到时候找国防大学帮忙把关和背书。

拍摄要安全、高效,到时候从资金、团队各个角度确保。

郝运从国防大学回来的时候,宁皓正和饶小智、曹楯、张一凡几个看他办公室的那幅画。

“你一个色弱,也看得懂画?”郝运把背包放下,接过饶小智给他倒的水一饮而尽。

讨论了一下午,说得口干舌燥。

“我学美术的好不好,这是沈周的《魏园雅集图》吧,真的假的啊?”宁皓不服气。

“你猜!”郝运嘿嘿一笑。

“看着跟真的一样,不过肯定不是真的,真迹收藏在辽省博物馆。”宁皓虽然大金链子小手表,夜巴黎吃烧烤,但是当年为了装逼,对画作确实有挺深的研究。

而且,根据色盲悖论,为什么不是他是正常人,其他人都是色强症患者呢。

“那你们在那里评价个什么劲,装文化人吗?”郝运无语。

但凡懂点画的合作方来到他这边,都会对这幅《魏园雅集图》评头论足一番,说这幅画仿的特别牛笔。

还有个家伙路过辽省的时候,专门去博物馆看这幅画的原作进行对比研究。

给出一个“虽然是仿作,但也是珍品”的结论。

还建议郝运把画收起来藏好。

“你就不关心首日票房吗?”宁皓对郝运的这种涵养非常佩服。

年纪轻轻的就跟个老头似的。

宁皓协助拍摄了《那些年》,被郝运挂了一个联合导演的名头,他对这部电影就非常的在意。

自从昨天上映就一直关注电影的反馈。

甚至在影院门口拉着观众做了一个临时调查,然后美滋滋地回家看网友评论和媒体报道了。

媒体、观众、网络,反馈都非常积极正面。

今天一直在打电话查各个城市的首日票房,到了下午总算是汇总完成,拿到了真实的首日票房数据。

“首日票房多少,香江和湾湾那边的有数据吗?”

郝运当然好奇,只是他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不可能像这些闲人这样啥也不干的等结果。

“内地625万,这是各大城市的票房和上座率明细,咱们是单日冠军。”宁皓盯着郝运的脸看。

“看我干嘛,我脸上又没有花!”郝运心情大为愉悦。

在首日票房方面,《那些年》可以说是得了个开门红,虽说是几个人气偶像加持的结果,但也不可否认这个票房确实很牛笔。

1.7亿内地总票房的《功夫》首日是1400万票房,香江首日票房大概是400多万。

目前内地电影的单日票房天花板是1700万。

创造这个记录的是张益谋的《英雄》,单日票房最高的时候是2002年12月24日,那一天单日大盘1800万,其中有大概1700万的票房都属于《英雄》。

2002年全年票房才10亿出头。

当年票房榜第12位《侏罗纪公园3》总票房只相当于《英雄》这一天的票房而已。

有人可能会觉得,又是1400万,又是1700万,对比之下《那些年》的625万不算太多。

但是如果考虑一下《那些年》是下午六点多才正式上映的呢。

它可不像其他电影那样是零点上映,早上的时候媒体就已经铺天盖地的把电影夸成了花,引得观众们像是被赶羊一样的走进了影院。

六个小时625万票房,含金量不比首日破千万差了。

当然,《那些年》的票房究竟能不能有个好成绩,还要再看几天,看看首周票房。

首周票房不是第一个七天的票房,而是上映那一天,到当周日24点截止的总票房成绩。

《功夫》首周票房是6400万,《英雄》首周票房是5300万,《十面埋伏》首周票房是5500万,《天下无贼》首周票房破了3000万。

这几部的票房可以作为参照。

郝运表面上淡定如猫头鹰,内心其实非常雀跃。

马德,终于要有钱了,六百万的首日,如果按照首日乘以10算,那妥妥的能过六千万啊。

这还只是内地,湾湾和香江那边就不信没票房。

也不枉自己拉着周杰轮、陈关西、安小曦又是演唱会,又是签唱会的折腾。

“香江那边首日票房折合下来是338万人民币,也是单日票房冠军,打破了内地电影在香江的记录,只比周星星《功夫》的411万稍微差一点,而在湾湾那边,台北首日票房是1655万新台币,也就是376万人民币。”

05年人民币兑新台币约为1:4.4,全台票房收入大约相当于台北票房的两倍,也就是说《那些年》在湾湾的首日票房是752万人民币。

“居然比内地都要高,太离谱了吧?”

“周杰轮真是一个票房大杀器啊,虽然那边的人埋怨周杰轮的镜头太少,但是不妨碍大家的观影热情。”宁皓赞叹说道。

湾湾那边的电影市场,2000年之前是房龙统治,2000年之后群雄并起,不过排名靠前的基本上全都是好莱坞电影了。

像2002年,华语片一个也没能进入年榜前十。

03年的时候《英雄》过去,以7475万新台币的成绩拿了个第三。

04年的《功夫》1.5亿新台币年榜第四。

今年的前十,很明显也不会被剃光头了,因为《那些年》这个成绩进入湾湾年榜前十毫无压力。

“算一算,全国总票房是多少?1715万?”郝运其实自己就算出来了。

马德,似乎有点牛笔过头了啊。

这该不会要破1.5亿吧。

“这还只是粗略统计,只会比这个更高,香江和湾湾都是成熟的电影市场,咱们这边银幕太少,听说亿达明年也开始做院线了。”

市场就那么大,哪怕是华影、华姨等一众资本齐发力也没办法。

《那些年》今天的排片都已经超过50%了,也架不住电影院只有1243家,银幕不超过3000块。

全国单日票房总盘也就2600出头而已。

得多亏了《那些年》没什么太强的竞争对手,不然连六百多万的首日也够呛。

毕竟,郝运的名头和张益谋、周星星、马大缸这些大导是没法比的。

“已经满足了,只要全球票房破亿,咱们就可以大吹特吹,接下来咱们的电影就不愁没人投资。”

郝运这方面师从张季中,吹牛炒作青出于蓝胜于蓝。

“可惜,如果内地票房能破亿,你就可以进入亿元导演俱乐部了。”

饶小智觉得自己真的跟对了大哥,就是这个大哥还不拿合约出来让人签,就让人心里不踏实,总担心被飘完了不给钱。

“那个啊……其实无所谓,树大招风。”郝运不怎么在意。

“亿元导演俱乐部”是指在内地公映的国产影片中,统计票房突破一亿元人民币的影片集合,民间约定俗成,华夏某个导演的某部影片票房过亿后,人们便在心中为这个导演在“亿元导演俱乐部”里留一席之地。

张益谋在2002年后成为俱乐部首位会员,随后马大缸、周星星也相继入会。

如果《那些年》能过亿,那郝运就是第四位成员。

不过,郝运觉得他姜蜀黍都还没进去呢,他这个徒弟先进去,会不会太不礼貌了。

“将来咱们都是亿元俱乐部成员!”宁皓参与执导的《那些年》大获成功,他就开始彻底飘了。

“庆功宴摆不摆?”曹楯问道。

陆瑏的《可可西里》总票房才六百多万,郝运首日就六百多,不摆庆功宴实在说不过去。

“这个得出品方们商量着来啊,看宣发那边怎么说吧。”

郝运也是出品方,但他只是出品方之一。

有了《那些年》打底,他就有了和一众资本谈判的筹码,再搞新电影的话,黑豆传媒最起码也得占20%以上的份额。

“是不是再去湾湾和香江宣传一趟,那边的票房实在太给力了,哦对了,还有盗版的事,盗版估计很快就会出来。”宁皓最担心的不是电影口碑和质量,而是挥之不去如噩梦般的盗版。

“去!”郝运肯定得去。

不过他紧接着又开始打电话找韩散屏说盗版的事情。

张益谋的电影能够票房过2.5亿,主要的一个举措就是狠打了一波盗版,还弄出来了一个“《英雄》盗版事件”。

韩散屏那边很快就接了郝运的电话。

这一次,不是看在姜闻的面子上接电话,而是单纯因为郝运这个人。

两边沟通的非常愉快,郝运还帮忙出了一些防盗版的主意,而韩散屏那边利益相关,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去推动这件事。

其实,事情就是这么的简单。

以前的时候郝运也看过盗版碟,而且看的很多,但是现在利益相关了,就成了防盗小能手。

《那些年》的内地首日总票房过了六百万,两岸三地加一块首日过一千七百万,这事很快就不是秘密,宣发那边迫不及待地把喜报传了出去。

原本就已经炙手可热的《那些年》彻底引爆了暑期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