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 第0294章 《心迷宫》首映(求月票)

《心迷宫》5月18日戛纳首映。

作为一个新人编导,郝运在戛纳没啥吸引力。

他和团队的人早早的就开始到处发传单,这是一个很必须的程序。

这种方式会让人知道有这样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举办首场放映。

姜闻也过来了,他属于周韫的时间很短暂。

姜闻甚至帮忙发了几张传单,但是很快就被熟人给拉住聊天去了。

电影节期间的戛纳,电影人到处都是。

郝运这个导演很乐于到处去发传单。

因为可以薅属性。

虽然回去一趟参加《新警察故事》的宣传,郝运耽误了几天,但是通过发传单,和别人握手,简单聊天,他的法语水平蹭蹭的往上涨。

还有其他各种属性。

属性多的有点用不完,郝运不得不一次性往身上拍多种属性。

副作用就是他的精神有点承受不住。

但他还是保持着微笑,珍惜戛纳电影节这個属性狂薅的机会。

对于电影,电影节主办方也会帮忙宣传。

他们在一些主要场合给竖立大幅的海报,上面有英、法、德、中至少四种语言的简介,看到简介并且感兴趣的人会选择来看电影。

另外,还有一批特意邀请来参加首映的电影人。

时间差不多了之后,郝运他们几个再一次出现在了红毯上。

除了开幕红毯,主办方也会为每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和展映影片安排红毯环节。

其实还是前几天走的那个红毯。

戛纳电影节的红毯距离短的刷新你的认知,也难怪有不少明星被人催促也不离开,因为真要是单纯的只走一趟,那真是几十秒就结束了。

但它的确是全世界最被瞩目的电影红毯之一。

受邀来参加的嘉宾,主要有本届电影节竞赛单元竹席昆汀·塔伦蒂诺,当然还有华人评委徐恪,其他评委也被姜闻请来了几个。

这个时候就没必要避嫌了。

因为昆汀他们每天都在看首映、展映的影片,从电影节开始到现在已经看了好些部。

轮到姜闻监制的电影,你偏偏不来了,那才叫心虚呢。

目前还在戛纳的华人电影人几乎都来了。

演员、导演、影评人、资本……

带着墨镜的王佳蔚在人群中格外的显眼,他还不至于狂傲到,认为郝运这个新人导演的电影对他没有丝毫威胁。

而且,人家也没那么小气。

就算郝运拿了奖,也不至于说就超过了王佳蔚。

各路媒体也来了不少。

戛纳电影节的新导演,定义方式,是第一次有作品入围或者参展。

哪怕你现在五十岁了,拍过二十部电影,但是你之前从未有过入围和参展的经历,那你也属于新导演。

可郝运的这种新导演完全不一样。

他从里到外都是新的,因为《心迷宫》是他第一次当编剧、第一次当导演。

之前甚至连拍个短片练手都没有过。

这就让大家非常的好奇,想要先睹为快。

红毯结束,主创进入剧院休息厅候场,这是最后的如厕时光。

时间非常的短暂。

大家都在调整情绪,除了郝运看起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连周韫都有些紧张。

这部电影也有她的参演,理论上来说,任何入围竞赛单元的影片都有机会诞生任何奖项。

她有机会拿影后……

当然,那样就真的荒唐了,她的角色戏份很少,《心迷宫》的表演风格主打一个自然,根本就没有什么深度可言。

至于郝运为什么无所谓,大家也没心思去探究了。

这小子的脑回路和正常人不一样,有什么正常人不一样的表现,那是习惯就好。

大家都没有说话,短暂的休整之后,陆续的进入影厅。

郝运他们进去的时候,现场的观众为他们鼓掌。

这个和电影没什么关系,任何一部在这里参展的电影都会走这个固定流程。

主创的座位都在观众席的正中间,椅子上会有主创名字。

郝运他们来到自己的座位之前,先保持站立向观众示意,供媒体拍照,随后落座观影就行了。

电影是中文对白,肯定不可能配英文。

和跪不跪舔没关系。

电影人更觉得原声对白才更有感觉。

为了让别国的人能够看懂,一般都是用字幕的形式,这些电影人久经沙场,看字幕也不耽误理解电影的剧情。

以前参演的电影,郝运都是直到电影上映后,才知道电影的成品是什么样子。

这一次是他执导的电影,完全是依照他的意志完成的剪辑。

他对这部电影可谓是了如指掌。

所以,他有时间去偷偷的观察其他人看电影的反应。

没有人痛哭流涕。

这本来就不是一部煽情的电影,全片没有任何一个煽情的地方。

谁要是哭,那绝对是对家请来的黑托。

从郝运的角度来看,大家看电影至少还都还挺认真的,反正都在很努力的看。

110分钟的电影结束后,灯光重新亮起,郝运他们起身接受观众掌声,再一次感受到世界对电影的尊重。

然后他们来到放映厅的舞台上,接受媒体和电影人的提问。

《心迷宫》是十一点放映,放完了之后就快要一点了。

属于上午最后一场。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段,因为不用急着给下一场腾地方,就可以多和大家交流,从而加深他们对这部电影的印象。

现场有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发话筒。

一个外国记者拿到话筒后,当即就询问了一个问题。

“电影的结构有些复杂,相信今天的不少观众可能都没看懂——作为一个新人,为什么选择如此复杂的表现方式呢?”

“你是说非线性叙事吗,我觉得对于作者来说,它是一个工具,我很喜欢这种叙事风格,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很适合这种方式去表达,我当时选择这种风格……”

郝运直接用英文回应。

这种场合不牵扯郑智,也不会让人觉得跪舔外国,用英文更有利于沟通。

接下来的大部分问题都是询问他这个编导的。

在这里,不会因为姜闻更有名气而偏向于和姜闻交流,这是对电影本身的尊重。

哪怕是国内来的记者,话题也围绕着电影,没有问八卦的东西。

顶多就是有媒体不太相信郝运作为一个新人能够拍出这样的东西,话里话外有所质疑,怀疑是姜闻幕后操刀。

陈楷格当年也是类似的待遇,他遭受的质疑不比郝运少。

但是这属于正常的交流。

也正因为这种质疑,才更说明电影的优秀。

优秀到不像是新人拍出来的。

为了应对这种质疑,姜蜀黍给了郝运一个建议,让他在电影节展示出他为《心迷宫》画的漫画,还有拍戏用到的分镜手稿。

这下子……

姜闻的分镜手稿是啥样大家都清楚,再看看郝运的,现场的质疑顿时消散大半。

话题围绕着《心迷宫》,但是很快就发散到电影的方方面面。

正常的新人导演,肚子里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存货,在这个过程中很快就被刁钻的电影人掏空。

但是郝运不会。

他薅了太多的属性,身上就从来没短缺过。

这些属性来自于国际大导、编剧、演员、影评人,在它们的加持下,郝运不仅能够恰到好处的回答问题,还能有来有往的和现场电影人进行讨论。

这个过程能够加快他对属性的吸收,加深他对属性的理解。

哪怕是临时属性,也能提升他的电影功力。

聊的实在是太愉快了。

一直到两点半,也就是下一场快要开始的时候,电影交流才结束。

这种快节奏,大家在电影节都习惯了。

只要吃两块面包喝点水,又可以走下一场的红毯,继续疯狂但是又很过瘾的看片之旅。

一年一度,累并快乐着。

郝运也不例外。

他匆匆的吃了点东西,就跑去走了一下棒棒电影《老男孩》的红毯,然后以观众的身份,跟随大家进去看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