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 第0244章 这是我的叔叔(求月票)

mv对郝运和安小曦来说属于双赢。

如果说《天龙八部》的人气是十成,那王语嫣至少能占两成,现在她在郝运的专辑出场,一下子就让郝运的专辑mv变成了年度热门mv。

张亚冬给郝运报了不少奖项评选活动。

东方风云榜、百事音乐风云榜、mtv亚洲音乐大奖、全球华语榜中榜……

大部分都获得了提名。

但是究竟能不能获奖那是很难说的事情。

毕竟去年这一年出现太多的经典歌曲了,说是神仙打架也不为过。

比如.e《super star》,周杰轮《东风破》,陈艺训《十年》,水木年华《在他乡》,孙艳姿《遇见》,信乐团《离歌》,欧得洋《孤单北半球》,羽泉、黄征《奔跑》等等,等等……

非常的多,非常的好。

哪怕是刚出道新人,都有沙包亮《暗香》这样的逆天级存在,郝运的《宁夏》确实很火,但是要说经典,那顶多也就是诸多经典里的一员。

做不到称霸2003年歌坛。

郝运只能寄希望于2004年的《郝运再来》专辑,他计划弄够五首歌,在年中左右发行。

这张《一生郝运》全球总销量应该不会低于30万张,直逼一线歌手。

由于mv几乎零成本,再加上他本人就是词曲创作者,所以郝运能够分到一大半的钱。

十来万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且,收益是源源不断的,不止是光靠卖唱片,这种细水长流的买卖,郝运不想放过。

反正参加音乐比赛就能奖励歌曲,不发唱片留着生崽啊。

就是不知道八级吉他证书和五级古筝证书能奖励什么歌曲,如果有《宁夏》这种就再好不过了。

两张专辑,就足以奠定他的歌手地位。

今后有什么歌手的商演,说不定也会找到他头上。

唱两首歌就能拿个十万八万的,实在是太特么爽了,比之前他去参加白事坟头蹦迪都好赚。

至于安小曦,她拍这个mv也不是一无所获。

王语嫣这个形象过于高大上,甚至都有些不接底气了。

而mv里的小女孩形象,则表现出了她的另一面。

“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搞的这么复杂呢?”老五的第一版配乐被郝运否了,他决定跟着张一凡更详细的了解电影。

电影故事他知道,电影叙事风格却让他一头雾水。

这毕竟不是成品电影,而是待剪辑的东西。

“咱们这個属于非线性叙事,通过这种方式将一桩离奇的案件通过不同人的不同视角来呈现,最终拼凑出完整的真相,真相背后又蕴含着深刻的哲思。不需要刻意追求情节的完整性,结局也由单一确定变成暧昧不清,使得偶然性增强,必然性削弱,可以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思考。”

郝运很耐心的给老五解释,老五的工作效率很高,水平也不错,就是在氛围上达不到郝运的要求。

郝运在片场比较散漫,那是因为他分镜做到位了。

演员基本上照着演就行。

而且《心迷宫》这部电影的风格就是自然,过多地要求反而会让表演凌驾故事之上。

不过,到了后期阶段,郝运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不管是张一凡,还是老五,都必须要完美的执行他的理念,达到他想要的效果才行。

“我懂,有倒叙、插叙、补叙,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但是你这个非线性叙事太复杂了,你不怕观众看不懂吗,看不懂还卖给谁去?”

老五是做摇滚的,他觉得跟做电影没啥区别。

摇滚人经常自嗨过头,搞出来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反而觉得是观众太没有欣赏力。

“这么说吧,从悬疑和文艺片的角度出发,咱们不能让观众太容易看明白电影,就比如咱们前几天看的《罗生门》,还有《两杆大烟枪》和《低俗》等等。”

郝运为了方便剪辑师和配乐师理解,给放了不少非线性叙事的电影。

这种电影叙事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大卫·格里菲斯执导电影《党同伐异》。

他是非线性叙事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四个故事之间不是讲完一个接着再讲一个,而是被分割成细小的片断,再经过重新排列后交替出现,其间只以一个母亲摇晃摇篮的镜头作为过渡。

香江那边玩这个的不少,比如《无间道3》《一个字头的诞生》等等。

内地这边就不太多了。

或者说,很少有人把这种叙事风格作为工具,以此来增加电影的悬疑感。

姜闻在拍《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故事情节的时候,就运用了一些非线性叙事的手法,穿插了不同时间段的场景,展现出多个人物的命运和内心情感变化,使电影更加生动有趣。

不过,他的这部电影出彩的地方太多,这点儿炫技反而显得无足轻重。

郝运是为数不多,把非线性叙事玩得这么花的内地导演。

嗯,他还是个新人导演。

老五被唬的一愣一愣的,只好乖乖的按照郝运的要求,做出更有感觉的配乐。

张一凡早就麻木了。

从胶片的耗材量来看,这电影肯定不是姜闻拍的,但是从内容质量上看,不得不怀疑姜闻在片场是不是手把手的在教。

毕竟风格太像,又玩得这么高端。

万一郝运学会了,也挺有意思的——试想一下,如果姜闻变得不浪费胶片了……

郝运绝对会成为香饽饽。

张一凡的下一个活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他原本计划先看看原著,现在沉浸在郝运的《心迷宫》上,一刻都停不下来。

“辛苦了,待会咱们去吃大餐。”郝运拍这部戏还剩下不少钱。

主要是预算比较充足,两三百万就能拍出来的电影,愣是被他拉来了四百万的投资。

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姜闻全程都没有插手。

如果电影走国际电影节路线,到时候宣发也能省下来不少。

哪怕不获奖只是参展,也会被媒体大肆报道——22岁的年轻人,第一次当导演,就拍出能够参展的作品,难道还不够吸引眼球嘛?

好吧,如果这都不够。

再加上《我的监制姜闻》这篇文章怎么样?

唉!如果姜闻真在这部电影里,那会让人多么惊喜呀!

那篇文章里还有一句话很有“意境”——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到时候肯定轻而易举的就能卖掉海外版权。

有这一层底气在,郝运和张一凡、老五吃饭,都要点够六个菜才行,有的时候还要让老板温一壶酒。

电影后期工作,主要是前面传达自己理念的时候比较费劲。

等到大家形成一定的默契,后边不仅不需要他太多干涉,而且还会越做越快。

二月份肯定可以拿去送审。

二月的柏林电影节就不提了,五月的戛纳有一定的希望,这个得寄希望于审核的工作效率——只能说别抱太大希望。

但是九月的威尼斯电影节肯定没问题。

而且,郝运对于电影内容的把控很到位,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人性,几乎不存在会被打回来修改的风险。

郝运在首都待到了一月下旬,腊月二十五才开始准备返乡回家。

至于张一凡和老五,他们大概率是要在首都加班过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