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 第0162章 被带节奏了(2700月票加更)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郝运不管是发传单,还是介绍电影都显得游刃有余。

他甚至用德语跟别人聊天。

语言天赋这方面,郝运也不比史小强好多少。

奈何他有系统外挂啊。

这里遍地都是外语属性,不管是服务生,还是行走的电影艺术家,都能爆出属性。

英语和德语是这里最常用的语言,偶尔还有法语。

他也不像史小强那样抗拒外语。

别说英语德语了,就算是日语他也愿意学。

万一哪天打过去了,人家哭着求饶的时候,你总要听得懂她说什么对吧。

《卡拉是条狗》在柏林大剧院首映,座位更多一些。

和郝运有关系的华夏电影人都来捧场了。

得益于评委会竹席考斯里克的大力推荐,并且亲自到场,郝运他们的电影放映的时候,大剧院座无虚席,有些晚到的观众和记者甚至要站着。

电影放映阶段,没有人中途离场。

一般都不会中途离场,除非电影有一些致命缺陷,比如人性、政治、种族等方面的话题有瑕疵。

但这种一般都没办法参加展映。

电影结束后,反响还算不错,素来吝啬的记者们给了它不到半分钟的掌声。

还有不少电影版权商对电影感兴趣。

总体来说电影被拿到柏林参展的目的是达到了,宣传的素材,海外版权啥的。

很多文艺片看似亏成狗,但其实真的不亏钱。

映后讨论中,有些西方记者过度诠释的提问让人摇头发笑,“影片中的狗是否暗喻了华夏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你特么的才是狗。

但是又觉得,有些人确实活得狗都不如。

别人要渲染没办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那边的媒体也有各种立场,观众也有自己的思维和头脑。

可惜葛大爷不在,大部分的话题都和葛大爷相关。

郝运最希望跟姜闻一起来,站在姜蜀黍旁边,肯定没那么多人无视他。

16号的时候,郝运跟着路学常一起参加了最后的颁奖礼。

电影节主席考斯里克在颁奖礼开始的时候,半开玩笑说的“战争就要爆发了,我们却在这里夜夜笙歌……”

说的是一拉可。

奖项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

早前被媒体炒得天翻地覆,或是在电影节期间引起过各界广泛注意的若干影片,如《时时刻刻》、《大卫·盖勒的一生》等都无缘金银熊。

迈克尔·温特伯顿导演的《尘世之间》夺得金熊奖。

凭《时时刻刻》获最佳女演员银熊奖的明星们相对还算是为人所知。

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今年的最佳女演员竟然颁了个群体奖。

梅丽尔·斯特里普、妮可·基德曼和朱丽安·摩尔同时问鼎,比起去年金鸡百花奖的“双黄蛋”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不管是国际大奖,还是国内小奖,其实都没啥区别。

都特么分蛋糕。

张益谋的《英雄》得的是阿尔弗雷德·鲍尔特别创新作品奖,这个虽然号称是银熊,但其实不是常规奖项,含金量极低。

难怪张益谋和李廉捷、梁超威、张蔓郁、章子姨等人一个也没留下来。

制片人帮忙领的奖。

估计早就知道获奖没啥希望了。

通过郝运这几天花蝴蝶似得各处找人练习口语,能够觉察到大家对《英雄》的不以为然。

大多数观众对导演的诗意全景表达敬意,认为声光明亮、功夫场面和风景画面夺人心魄。

但是一些影评家批评张对历史人物的展现不够批判。

他们觉得咱们的战争之王秦始皇不可能那么伟光正,骂张益谋是個“权力的卫道士”,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乐观主义者”。

郝运和不少人争论过。

他没吵赢,但是也不服输。

只能说,吵架练习口语针不戳。

今年新增的两个银熊奖项,“最佳电影音乐奖”颁给了塞内加尔的《布罗埃特太太》,“最佳艺术表现奖”颁给华夏导演李杨的《盲井》。

这部电影的质量不错,电影节主席考斯里克和论坛单元主席克里斯多夫当初都看中了它,并相当赞赏。

而电影节上的华夏人对它的态度是分化的。

有的人对电影中的一些刻意表示不赞同;而有的人则觉得它相当不错。

其实很多在国外拿奖的电影都是这样,必须给人看黑暗面,让人对华夏产生“误解”。

当然,这也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春晚的相声小品倒是只展现光亮面了,结果大家觉得它不够讽刺,失去了针砭时弊的立场。

手捧银熊,李洋感谢了他的父亲,因为是父亲带他第一次走进电影院;还感谢了他的母亲:“父亲死后,母亲没有被击倒,把我们养育大。”

结束了颁奖后,郝运在柏林买了点纪念品做回去的礼物,然后就回去了。

坐在飞机上,感觉有些失落。

柏林也就那么回事,电影也并不多么高大上。

那种所谓的人性黑暗和社会批判,在郝运这里得不到什么共鸣。

不过,国内对于柏林电影节的报道却铺天盖地的袭来,不是因为十五部华语电影在柏林得到展映机会,而是每年都会大肆报道。

郝运跑到网吧里看新闻。

最近这段时间,除了“周董成为米果《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人物”、“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因病医治无效而去世”、“国家男子足球队在友谊赛中0-0战平应届世界杯冠军巴西队”,就只有柏林电影节算是新闻了。

哦对了,还有福利彩票“双色球”上市。

你有一千万存在银行里,只是忘记了密码,每次花两块钱输入一次密码,只要输入正确,就能把所有的钱取出来。

郝运觉得还是买一个笔记本电脑比较好。

可以让史小强随时关注和自己相关的新闻。

这样看新闻实在太麻烦了,隔壁那人脱了鞋子,臭味隔着口罩都能闻得到。

最近到处都是戴口罩的,2003年形势不容乐观。

郝运忍着脚臭味,专门找和自己相关的新闻,其他的就懒得看了。

其实,和他相关的新闻不多,主要就是在提到路学常的时候,偶尔会带一句“亮亮的扮演者郝运”。

不过有几篇报道让郝运觉得脸红。

那就是来自华夏的21岁演员郝运,有四部参演的电影被邀在本届影展新环节中曝光,成为首位同时有四部电影参展的华人演员。

呃……

特么的,一定是华姨负责宣传的那个四眼仔让发的稿子。

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卡拉是条狗》还能说是配角,《ptu》和《无间道》都只算小配角,《英雄》更是龙套一般的存在。

郝运能想象的到大家对他的群嘲。

不过在有评论的地方,郝运看到的却大部分都是夸赞。

不只是因为郝运是学霸,这种光环之下,但凡有任何成绩都是他更出色的佐证,最重要的还有华姨水军在各种带节奏,说的好像郝运就是将来的柏林戛纳影帝一样。

别人被华姨这样吹捧,或许会觉得荣幸。

但是郝运的脑回路和一般人不一样。

他只觉得可怕。

因为他发现水军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

他们看起来就像是真的网友似得。

但是却是金权和权势驱动下的魔鬼,能把白的说成黑的,也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能把人吹的天花乱坠,也能把正常人贬的面目全非。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亲自开口说,他们会带节奏。

让普通的网友跟着他们一起捧你或者黑你。

如果今天他们不是吹捧自己,而是要对付自己呢?

华姨……

劲敌啊。

原来,人真的可以坏到毫无心理压力的去伤害一个陌生人,去尽最大恶意的去污蔑和嘲讽他或者她,从而获得一种莫名的满足感。

见识到这种力量,郝运更迫切的想要壮大自己的力量,不管是自身实力,还是人脉关系。

万一某一天,华姨用吹捧他的这种手段对付他,或者对付他的朋友,他不能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