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 > 第42章 束水攻城

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 第42章 束水攻城

作者:文心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阳晋城以西一里之处有座山丘,当地人都称之为阳丘。

阳丘不高只有堪堪阳晋城城墙那么高,但是占地比较广,犹如一个低矮的火山。

此刻,赵括已经率领着士兵们来到了山丘之上。

赵括向四周看了看,与地图上看到的相差不大。

于是他大体比量了一下,便命令道:“高平,你将士兵们分成两队,一队负责将此处挖出一个大坑,另一队则顺着这个方向挖出一道沟渠,沟渠要上面宽,下面窄,最窄处要朝向阳晋城,最后将挖出的石头放到沟渠的中间位置,明白了吗?”

高平点了点头,“属下明白了。”

这时,一旁的屈翼仿佛明白了什么,拍手叫好,“好一个束水攻城之计,君侯此计让屈某大开眼界。”

“哈哈,屈先生谬赞了,此计成不成还要看先生预测暴雨的能不能按时落下。”

“那咱们就在此地安心等待吧。”

-----------------

老话说的好,人多量大。

在一万余名健壮兵士的劳作之下,一个巨大的圆形蓄水池便出现在了阳丘之上,同时一个巨形的喇叭状的沟渠也沿着山坡朝向了阳晋城。

午夜时分,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慢慢地雨势开始变得大了起来,山顶上的蓄水池也开始慢慢有了积水。

“屈先生,看来的你预测很准确啊。”

屈翼点了点头,“君侯的计策看来要实现了。”

赵括笑了笑,直接命令道,“高将军,你让人盯着蓄水池,一旦雨水灌满,则掘开此处,洪水冲击之下,砂石俱下,阳晋城必破。”

“属下领命!”

赵括看向了屈翼,“屈先生,刀剑无眼,咱们还是回营中等候消息吧。”

-----------------

当天蒙蒙亮的时候,赵括被一阵轰鸣声惊醒,他睁开了眼睛,身上的疲惫感随着几个时辰的小憩,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伸了伸懒腰,走向了正趴在桌子上的屈翼,“屈先生醒醒,已经开始了。”

屈翼睁开惺忪的双眼,站起身来,揉了揉肩,“在下竟然也睡着了。”

“舟车劳顿,屈先生不必在意。”

此时,外边的轰鸣声越来越大,如同雷鸣一般。

两人走出了营帐,外面的雨势已经小了很多,只剩下毛毛细雨。

远远看去,阳晋城西侧仿佛有一条巨大的黄龙奔涌而下,接着便是一声巨响,地面仿佛都颤抖了起来。

只见阳晋城西侧的城墙犹如纸糊一般,顿时坍塌了一大半。

洪水顺着城墙的缺口,直接冲了进去。

接着城墙里就发出了紧急的号角声,同时也夹杂着呼喊声和求救声。

洪水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很快便缓缓消散了,但此刻的阳晋城城墙上已经没有多少守卫了。

紧接着赵括便看到了高平率领着赵军一马当先地顺着城墙的缺口,攻了进去。

屈翼伸手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缓缓说道,“恭喜君侯,阳晋城已下。”

赵括叹了口气,“洪水冲刷之下,此城百姓也遭了无妄之灾。”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君侯你又怎能顾忌那么多呢?”

“是啊,生在这个时代,就是一种罪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吾既生为赵国人,就只能先为赵国人着想了。”

“孟子的话,君侯竟然用在此处,也不知道儒家的人听到后,会作何感想?”

“能有何感想,儒家之流大部分也都是夸夸其谈之辈,真正能为百姓做些实事的能有几个?”

屈翼有些诧异,“儒、道、墨三家,为当世显学,儒家更是此中的翘楚,怎么君侯好似对其并无好感。”

赵括不置可否,因为在后世,儒、道两家基本没落,反而墨家大放光彩,虽然不是由中华大地引领,但也代表着儒、道两家确实在推动人类进步方面作用不大,甚至在近代的时候,起了不少反面的作用。

“这三大显学中,括更倾向于墨家。”

“墨家?君侯向往墨家的兼爱非攻理念吗?这可令屈某大吃一惊。”

赵括摇了摇头,“屈先生误会我了,我对墨家的那一套思想并不感兴趣,他们的想法在我看来就是空想罢了,我倒是觉得他们机关术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更值得推崇。”

“君侯的想法还真是与众不同,若是被墨家的人知道,他们定会哭笑不得,他们可只是将机关术看做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而已。”

“那是他们本末倒置了。”

此时,雨又大了起来,赵括感到身上一阵凉意,于是拍了拍身上的雨珠,“屈先生,咱们还是先回帐篷吧。”

不久之后,高平也走了进来。

“君侯,城中的守军已经基本被击溃,少数秦兵趁乱逃出了阳晋城。”

赵括看向了地图,发现只有千余人跑出了阳晋城,而且是四散逃跑的,没有形成建制。

“不用管他们了,阳晋城损坏严重,也不必去追那些逃跑的秦军了。”

“阳晋城我们也无须再管了,你命令士兵撤出阳晋城,在城外扎营,我们明日去往函谷关。”

“属下领命!”

随着阳晋城的攻取,挡在赵括面前的就只剩下函谷关了。

由于此时他并没函谷关的地图,所以他也无法可想,只能将视线投向了太原郡的方向。

此时的太原郡东部已经燃起了汹涌的战火。

一支支赵军在不停的骚扰着秦国的军队,而蒙骜果然不愧为战国名将,不仅将军队守得滴水不漏,还能时不时的派兵出击,几支分散开了的赵军,很快便被他一一击溃。

赵括看到秦军此时已逼近了太原郡的最后一座城池---普城了,可是邯郸的守军此时还并未到达。

普城里只有不到1万的常备军,一旦秦军率先到达,那普城必破,届时秦军便可不再理会赵国的援军,直接在邯郸郡的平原肆意驰骋。

赵括又将视线看向了廉颇的方向,此时廉颇率领的10万赵军正在急行的途中,他们距离秦军起码还有一日的路程,也就是只要秦军再被拖住一日,那么廉颇的军队就可以赶上秦军进行拦截,那么普城就可以保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