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 > 第39章 邯郸动向

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 第39章 邯郸动向

作者:文心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广袤的河东郡平原。

七万兵马浩浩荡荡地行进着,有如一条长龙在蜿蜒行进。

中军的马车上,赵括在盯着地图。

他正在用“纸上观兵”的能力扫视着方圆百里内的情况。

很快,他便有了发现。

“高平!”

“君候有何吩咐?”

赵括指着地图,“此处有一支秦军正在埋伏,大约三千人,你派人处理一下!”

“诺!”高平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此处也有一支秦军,大约两千人,你也顺便派人去处理一下。”

高平撇了撇嘴,“诺..”

这种情况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惊为天人,现在他已经麻木了。

起初,他还以为是锦衣卫的情报,后来觉得不是,因为并没有其他人求见过赵括,他还好奇地问了一下,结果赵括给他的答复,让他抓狂。

“这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对战场敏锐的把控力,别人是学不会的。”

这天生的能力,自己羡慕也是羡慕不来的,于是他只能是乖乖的听从命令,做一个合格的工具人。

赵括此时又将视线转向了北方。

云中郡已经没有秦军的身影,他们此刻已经进入了太原郡,不过进入太原郡以后,他们的行踪也就再也掩藏不住了。

赵括看到秦军行军的方向确实是向着邯郸郡的方向而去,看来自己的猜测并没有错误。

只不过因为行踪的暴露,秦军的行军速度也明显地慢了下来,因为他们周围出现了不少的赵军,在不断地进行着袭扰。

蒙骜可没有“纸上观兵”的能力,所以他应对这些袭扰只能被动地进行防御,然后派出斥候寻找踪迹,最后再一举击破。

速度对比赵括来说,慢了可不是一点点,而且损伤也大。

赵括又将视线转到了廉颇防御的城池,此刻守军终于有动静了。

他看到城里的军队正在飞快的集结,先头部队已经离开城池,向着邯郸的方向进发。

“廉老将军,希望你能赶得上,要不大王可就丢脸了。”

赵括并不担心秦军能攻破邯郸城,因为邯郸城城高水深,守军众多,就凭蒙骜那5万人肯定打不下来,不过打不下来是一回事,烧杀抢掠还是能做到的。

一旦秦军进入邯郸郡,那赵国可不仅是丢面子的事,邯郸郡的经济必然大受打击。

同样的道理,如果赵括能打进咸阳附近,那秦王可就彻底没脸了,被同一个人围了两次,他这个秦王估计也是独一份了。

至于李牧的军队,赵括找了大半天也没找到,应该是还未出发,因为代郡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

邯郸城檀台宫。

赵王正略显焦急地看着大殿上的众臣。

“长平君的传信,刚刚诸位大臣们已经看到了,那就请诸卿尽快给寡人一个切实可行的意见。”

蔺相如答道:“大王,长平君既然已经确认了秦军的动向,想必也不会是空穴来风,我们应当马上召集将士前往太原郡,驻守城池。”

“可是大王,长平君身处秦国境内,他是如何得知云中郡的消息?此消息的真假有待确认?”殿上的一个大臣提出了疑问。

赵王皱了皱眉,开口解释道,“至于真假,诸位就不必怀疑了,赵君的字迹朕一清二楚,绝不是仿冒的。”

“那长平君是如何在千里之外得到消息呢?”那个大臣追根究底地问道。

“这就不是你应该知晓的了,你只需要告诉寡人该如何处理此事即可。”赵王直接将大臣给怼了回去。

大臣有些尴尬,只得回复道,“这......既如此的话,臣觉得蔺上卿的建议很好。”

赵王冷冷地看了那个大臣一眼,然后便看向了平原居,“平原君,你的建议呢?”

平原君脸色不善,拱手道:“老臣恳请大王处置长平君!”

赵王脸色难看:“平原君,何出此言?”

“大王,既然长平君已知秦军即将攻打邯郸,为何不立即回军,防守邯郸城,反而朝着河东郡以西行进。

“这...”赵王也不知道赵括的真实意图,但他依旧辩驳道:“长平君领兵打仗,天马行空,长平之战中尔等又不是没有见识过,此时又何必纠结于此呢!”

“大王,老臣不敢苟同,长平之战时,战场地形复杂,长平君出其不意击中秦国要害,确是名将表现。但此时不同,河东郡向西便是函谷关,并无他处,难不成长平君要攻破函谷关不成。”

赵王也有些纳闷,其实他也没有妄想赵括能攻破函谷关。

“或许长平君有自己的意图呢。”

平原君说道:“大王,老臣的意见依旧是马上召回长平君,既可以防御邯郸,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粮饷。”

“不行,寡人不同意。”赵王看向了众臣,“你们还想要重蹈长平之战的覆辙吗?”

众臣顿时无话可说,谁让赵王当时一意孤行赌对了呢。

“既然大王坚持己见,老臣无话可说。”

赵王烦躁地摆了摆手,“那你就别说了,蔺上卿,你来说,接下来该怎么做?”

“回禀大王,既然大王不想召回长平君,那臣觉得派兵驻守就是必须要做的,更关键是要派出多少兵力?”

“长平君和廉颇将军已经带走了二十万大军,如今在邯郸城能够迅速召集起来的将士恐怕并不是很多。”

赵王点了点头,“蔺上卿所言甚是,寡人也担心一时之间难以召集到足够多的兵力。”

“那目前我赵国在最短时间内还能召集多少军队?”

“最多五万!”蔺相如给出了一个数字。

“五万?”赵王重复了一下,然后态度坚定地说道,“寡人觉得五万已经够了,秦兵也不过5万人,虽然秦军是名将蒙骜率领,但我军据城防守应该优势很大。”

“不知让哪位将军率兵出战?”

“让张武将军去吧,他自长平之战归来后,一直都在邯郸,所以让他带兵,最为迅捷。”蔺相如提出了一个人选。

“好!那就让张将军出战吧。”赵王并没有反对,而是直接下达了王令。

“另外长平君建议让代郡的李牧部率军袭扰,不知诸位有何看法?”赵王问道。

“大王,此事还需谨慎,李牧将军一直驻守北方,防御匈奴,一旦抽调,万一匈奴来袭,我等如何应对啊!”一个大臣开口道。

“长平君只是说袭扰,肯定不需要全部的北军,所以臣以为,可以从北军调动部分兵力,终究国都的重要性远大于北地,不容有失。”另一份大臣反驳。

赵王思索了片刻,“不如这样吧,直接传令李牧将军,将目前的情况也告知他,具体怎么做,他自行决定吧,终究我们不在北地,不了解其情况。”

“大王英明!”

“报!大王,有太原郡的紧急传讯!”一个令使匆忙跑进了大殿。

“快念!”

“启禀大王,太原郡定城发现了秦军的踪迹,定城将领正在率兵袭扰,不过秦军势大,恐难以为继!”

赵王问道,“定城离邯郸郡还有多远?”

蔺相如答道,“定城距离邯郸郡还有三座城分别是封城、郦城和普城,如若骑兵突进,只有5日的路程。”

“蔺上卿的意思是我军必须在5日内赶往太原郡的普城了?”

“是的,大王。”

“那就传寡人命令,命前将军张武即刻召集兵将,务必于5日内到达普城防御秦军。”

“蔺上卿,你马上命人准备粮草,运往普城。”

“臣领命!”

很快,邯郸城便有如一部巨大的机器开始缓缓运转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