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 > 第24章 白话文运动

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 第24章 白话文运动

作者:文心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王话音未落,一个大臣便出声反对,“大王,长平君的这份奏折,臣认为不妥。”

“魏大人请说。”

赵括看向了这位50岁左右的官员,此人名叫魏炜,赵国魏氏家族的人,官居中尉之职,专门负责官员的选拔与考核,相当于后来的吏部侍郎。

“臣以为长平君这份关于‘开展白话文运动’的奏请,实属不必要,我赵国官吏,论文章并不比其他国家差,更何况是白话文,所以臣以为只需将政令下达即可,并不需要开展此项运动!”

“魏大人所言极是!”

“臣也认为长平君的奏请实属不必。”

魏炜的意见得到了殿上众臣的支持,但赵王并没有立即下决断,而是看向了赵括。

赵括此刻也出声反驳,“诸位大人太过主观了,即便是赵国官吏写文章比较在行,但并不代表着他们能写出合乎要求的白话文奏章。

况且他们已经习惯了之前的写法,可能很难一时接受,这就不仅需要单纯在邯郸简单监督一下,而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场彻底的改变,只有这样,大王的政令才可以完全贯彻下去。”

“长平君此言差矣,即便不使用白话文,赵国的政令也同样是可以完全贯彻了!”魏炜反驳道。

“魏大人所说的完全贯彻,是指多长时间?是一年还是两年,甚至是十年?”

“这,只要能贯彻下去,长平君又何必急于求成呢?”

赵括大怒道:“荒谬!但凡国家政令都是事关赵国的万千子民,如果凡事都像魏大人这样拖拖拉拉,那我赵国何时才能崛起!”

赵括瞅了一眼魏炜,讽刺道:“若魏大人上战场指挥兵将,估计敌国打到国都门口了,魏大人的兵马还未召集齐吧!”

魏炜也被赵括的讽刺气的够呛,但此刻还是有几分气度,“长平君,不要拿战场上的事和政事来比较,战场讲究的是行军如风,而政事上讲究的是三思而后行!”

“没想到魏大人还懂得几分行军策略,不过魏大人的三思而后行,本人并不认可,如果我们赵国是当世第一大国那确实是该三思而后行,但可惜我赵国并不是。

我赵国身侧还有强大的秦国在虎视眈眈,若还如魏大人那有如老叟一般的行政效率,那赵国危矣。”

此刻,当听到赵括“老叟”一词时,平原君的脸色一变,然后也站起身来,“长平君,既然你认为赵国的行政效率过于缓慢,那你觉得哪国能超越我们呢?”

魏炜看到平原君开口,便松了一口气,说实话让他和长平君唱对台戏他也发憷。

一方面是赵括的爵位远高于他,赵括能说的他不能随便去说,另一方面的就是大王明显就是宠幸赵括,赵括提出的意见大王都不会反驳,此刻让他一个中尉去对阵大王和君侯,确实是太难了,所以此时平原君的开口着实让他松了一口气。

而赵括看到了平原君开口便知道重头戏来了,特别是他出言攻击赵国的行政效率,这更是在平原君伤口散盐,因为平原君作为赵国相国,政事效率是他应该负责的。

赵括深吸一口气,“平原君,本人并不是信口开河,赵国的行政效率确实不怎样!别国本人不了解,但秦国括可是了解的很深,此刻的秦国,行政效率就比赵国高得多!“

“谬言!”

“长平君错矣!”

......

朝中的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

“行了,你们都安静下来,听听长平君和平原君的想法。”赵王出声打断了其余众臣的言论。

平原君看向了赵括,“长平君希望你不要信口开河,你说此话可有证据?”

赵括笑了笑,“证据我现在没有,但是我知道哪里有!”

“请长平君直言!”

赵括表情严肃地说道:“在长平之战中,我军曾攻入河内郡,并且占领了河内郡的四座城池,平原君应该知晓吧?”

“此等军国大事,老臣当然知晓。“

“那我赵军在离开河内郡时,曾大肆搜刮,带走了几近全部的财物,平原君知道吗?”

“知道,国库里的缴获数量确实与河内郡的物产相当。”

“那平原君,你觉得河内郡需要多久能恢复生机呢?”

平原君思虑了片刻,说出了一个日期,“根据秦国的国力,老臣估计少则两年多则五年,河内郡必可恢复。”

魏炜听到此话神色有些焦急,他觉得这种效率赵国肯定是不行,按赵国的效率怎么样也得五六年,他生怕赵括抓住平原君的话柄,讽刺他自相矛盾。

但此时的赵括并不在乎那一年两年的,而是说出了一个令众臣惊讶万分的话语,“平原君,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河内郡现在已经恢复了生机!”

“这不可能!“平原君听到这个话语,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相信,“长平君,在这朝议上的发言是要担责的!”

赵括摇了摇头,“平原君你老了,你已经多久没去过其他六国了,秦国的国力已经增长到了你难以想象的地步了!”

当听到赵括说“你老了”三个字后,大殿上的众臣顿时鸦雀无声,空气仿佛停滞了,大臣们也不得不感叹长平君的大胆,他面前的可是纵横赵国政坛三十多年的平原君,而且他还是大王的叔叔。

如此大的权势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刻竟然被人讽刺老了,所以大臣们纷纷缩了缩脑袋,不敢再出声,免得伤及池鱼。

此刻赵王也感到了气氛的紧张,他不得不出声,缓解一下,“赵君,平原君此时虽然年纪不小,但也是老当益壮,你不可胡言!”

赵括也觉得自己说得有些过分,所以打算开口表示歉意,但是平原君却是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语,“长平君说臣老了,臣并不在意,臣的年纪本就是不小了,不过长平君所言,秦国河内郡已恢复生机,不知从何得来的消息。”

赵括摇了摇头,“信息的来源请恕括不能告知,不过平原君咱们可以打个赌,如果河内郡已恢复生机,那平原君就要助我完成‘白话文运动’,若如河内郡未恢复生机,那括当殿道歉,并且‘白话文运动’就当括从没提过。”

“好!长平君的这个赌,老朽接下了,请大王即刻派出密探查清河内郡的情况!”

赵王看到双方都不肯退步,只能答应了下来,“好,寡人马上派出密探,不过寡人希望二位不要生出嫌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