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足球:绿茵场上的不朽传奇 > 第一百三十五章可口可乐广告事件

星期一,早上七点,一份份还散发着墨香的《体坛周报》在各个大城市已经上了报摊。

“老板,来份体坛。”一个人一边在兜里掏钱,一边指着报摊上的《体坛周报》。

“来得真早,这报纸刚到,你就来了,呵呵,拿着。”

那人把老板找的钱放进兜里,然后瞟了眼体坛的头版新闻。

“啊--”

……

燕京,央视体育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张彬刚到台里,就看见同事在争夺一份报纸。他也没在意,走到自己的办公室,准备审阅下周CCTV5安排的节目。

敞开的房门传来敲响声,扭头看去,见方中剑走了进来,手里也拿着一份体坛。“本来不打算买的,结果,让我看见了这个。”方中剑把报纸交给张彬。

“中国少年扬威荷兰!”偌大的套红大字标题,下面是一组图片,是两个东亚面孔的年轻人的面孔在比赛中的照片,其中一个壮一点的似乎在哪里见过,他们身上穿的红色球衣张彬没有见过,但是他们的对手张彬认识,那是埃因霍温的球衣。另一张照片上,他们的对手也不认识。

“这是?”张彬看着方中剑。

“报纸给你了,你仔细看看吧,里面还有。”方中剑挥挥手,离开办公室。

“本报记者李延,特约记者程果荷兰阿姆斯特丹报道:就在中国球迷还在为英超同时有了三个中国球员而欣喜时,在荷兰,一个不知名的小俱乐部哈勒姆竞技里,却已经有两个中国少年球员成为了城市英雄。沈彬与邓桌翔……”

龙江省金陵中学,这是张伟带的第二个班级,他到现在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名字都还记不住,不过有一名学生印象太深了,那就是学习委员李梦了,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学习也是班里一等一的好,不过他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李梦有时精力不够集中,往往不自觉地发呆。

张伟摇摇头,眼光不自觉地看向李梦,他发现了李梦在上早读的时候,把头埋在课桌底下,不知道在看什么,不过肯定不是在读英语。他悄悄走了过去,然后猛地把手一伸,“哗啦”一声,他从书桌内掏出一份报纸。

“早读不读英语,看什么报纸?”张伟有些生气,他瞟了眼报纸,“体坛周报?嗯,中国少年扬威……”他没有再读下去了,而那个低头等待着班主任训斥的李梦没有听见老师的声音,奇怪的抬起头来,却发现身边没有了张伟的身影。

“喂,老班去哪儿了?”他碰碰身边的表妹杨柳。

“他拿着报纸出去了,一边走一边看呢,哈哈!真搞笑!”杨柳显然忍得很辛苦。

“下回我带黄书来得了,看他看不看……”两个人窃窃私语。

张伟站在办公室门口,门关着,他也不想掏钥匙去开门,因为那要耽误时间,耽误他看报纸的时间。

被青年报社辞退的董璐,拿着报纸来到乐视自己的办公室,他是杨益民介绍过来的,可是他一点都不会感激这个过河拆桥的家伙,铁饭碗丢了,自己像发配宁古塔的囚犯,来到了这家泡沫化严重的互联网企业。

他知道现在风向变了,那个害自己丢掉体制内工作的圈内大佬现在遇到了对手,而且渐渐落入下风,从他没能保住自己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的可口可乐广告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杨益民之所以通过关系把自己介绍来这里工作纯粹是为了封口罢了,自己账面上躺着的五十万也是。

董璐毫不犹豫地把杨益民通过中间人给的五十万封口费拿出来投入到乐视,自己不但获得了股份,还从嘈杂的联合办公区搬到了黄建翔的隔壁,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里。

好在自己见识的快,在星空体育送达律师函后的第二天就在当天向相关领导主动承认了错误,并在第二天登报对星空体育和沈彬本人发了道歉声明。

他赌对了,星空体育和沈彬本人并不是要把谁谁谁一棍子打死,他们只是为了恢复沈彬的个人名义罢了,只要不影响他的团队在国内“捞金”就可以了。

和自己判断的一样,由于自己是第一个发表道歉声明的,自己和《新金报》逃过了一劫,星空体育随即撤销了对《新金报》和自己的诉讼。

可是那些起哄的网络大V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十几个粉丝数量都在几百万的博主的账号都被封禁了,真是一朝回到解放前啊!

这些账号都是经过几年努力才成长起来的账号,多年的努力白费了。

董璐暗自庆幸自己见机得快而沾沾自喜,看样子自己要想在这个圈子混下去,必须从新找到切入点,他打开电脑,在百度上搜索“沈彬”,关于沈彬的词条竟有几千条那么多,他无聊地逐条向下翻看。

“中国少年闪耀荷兰……”

“哈勒姆竞技的中国双子星……”

“女神范兵兵和足球少年的姐弟恋……”

“沈彬是否代替北岛康介成为亚太可口可乐代言人……”

“沈彬和范兵兵的可口可乐广告是否存在抹黑中国的嫌疑……”

“嗯!”董璐点开网页,一路追索,文章的源头是一个几十万人的新浪微博的博主。

“几天前,网络上关于足球运动员沈彬的估计问题引起很大争议,一开始我是不信的,还为他说了好多好话,但自从新一期可口可乐广告在各大电视台播放,我相信沈彬被网友攻击并不完全是无辜的。

广告中,沈彬穿着破旧的球衣,踢着一个漏气的足球,踢球既然使道路尘土飞扬,走位房屋破旧,画面颜色也是灰暗的,但是当他一到欧洲,下了飞机,周围画面一下子就明亮了起来,仿佛一下子从地狱来到了天堂,这个广告想表达什么?

这是想告诉全世界,我们的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宣扬我们对人才的打压?我们各级体育部门对这个天才球员的不公?

有些人出国了。就忘记生他养他的祖国了,老拿我们的厕所和欧美国家的餐厅相比,怕是现在在国内,最贫困的地区也没有广告中呈现的贫穷落后的地方了吧!

据作者了解,沈彬生活在长三角这个发达地区,而且是龙江省会金陵市,他过去生活有这么不堪吗?所有人都不会认为他家附近有这一片地方,那这支广告想表达的深层次思想就值得大家思考了……”

董璐看完,点上一支烟,陷入了沉思,作为一个体育编辑,这个博主自己知道,是一个知名的博主,这个账号是他的小号,他的大号好像被封禁了,这明显是一篇报复性文章……

这也许是自己的一个机会。

董璐打开自己的微博,在上面发表了一篇千字长文来驳斥哪位摸黑沈彬博主。

然后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来到隔壁黄建翔的办公室,“黄主任,忙呢!”

正在电脑上浏览体育讯息的黄建翔抬起头,“小董啊!有事?”

董璐把《体坛周报》递给黄建翔,顺势坐在黄建翔的对面,“你看看这个。”

黄建翔看见递过来的《体坛周报》,“这个我知道,文章我已经看过了,我们网站不是在荷兰和哈勒姆竞技谈判直播事宜吗!我们的副总林茂盛在阿姆斯特丹见过这个李延。我刚刚还和李延通过电话呢!都是熟人。”

“哈哈……我知道黄主任人脉广泛,能搞到沈彬的私人联系方式吗?他的经纪人也行。”董璐顾装爽朗大笑。

黄建翔皱紧眉头,“我倒是有他的联系方式,还是上次直播哈勒姆竞技比赛后,重播之前拿到的,但我从来就没有联系过,再说荷兰和这边时差相差9个小时,而且我知道他训练很刻苦,我也不好打扰人家。

没有经过沈彬本人同意,我怎么可以随便把他的联系方式给别人呢!这样不好!”

董璐知道拿到沈彬的手机号不是那么容易,于是把刚才看到的微博网址给了黄建翔,“我只是突然之间发现了这个,只是想第一时间通知他,叫他早做准备,及时拿出处理方案,以免等舆情发酵后不好处理。”

黄建翔把整篇文章看完,“这些妖魔鬼怪怎么就不盼着中国足球好呢!这有什么?自己生活在灯红酒绿之中,就认为我们是发达国家了?就是广告带有一点夸张成分,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是想表达可口可乐对世界体育的人文关怀,也许可口可乐存在那么一点小心思,这样的小伎俩,国外的报纸、新闻多了去了,是他一个17岁的孩子能够想通透这里的弯弯绕绕?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人们记住的只会是沈彬那高超的球技,哪想得那么深?这些人怎么就那么的玻璃心呢!”

看到黄建翔恨得咬牙切齿,董璐打开自己的微博,“黄主任,帮我看看,我驳斥他的文章,如果上面有不妥之处,我在照你的意见修改。”

黄建翔仔细看了看,不愧为玩笔杆子出生,文章嬉笑怒骂,把那位博主的观点驳的体无完乎,甚至到了进行人身攻击的地步。

黄建翔看的哈哈大笑,心中的戾气终于被抚平不少,“小董可以呀!这些贱骨头就应该你这样的人对付,我记得《新金报》上边的文章是你写的吧!什么原因使你这么快就转变观点的?”

董璐长叹一声,“唉!我说我是被人利用的你相信吗?”

黄建翔点点头,“你不要忘了,我可是在央妈工作五、六年消息来源比你要灵通得多,只要你刚才说的话不含水分,我就大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足协那些龌龊事,懂的人都懂。”

黄建翔想了一下,“这样吧,现在是上午9点半,那边是凌晨2点多,也不好打扰别人休息,我把李延手机号码给你,然后给他发条短信,说明一个朋友有急事找他,并把你的号码附录上去,等下午3点你在拨过去,让他跟沈彬联系,然后你再和他说明情况。”

现在风向变了,那个抹黑沈彬的微博下面的评论成开放形式,正反双方争论的不可开交,基本上还是支持沈彬的言论占了上风,但也不是没给沈彬造成影响,就是有几家准备邀请沈彬做代言的国内企业,一时间推迟了接触计划,他们等进一步消息再做具体行动。

李延这期专题传到国内,可想而知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国内媒体几乎以为这个不省心的沈彬应该消停一段时间了吧,哪知热度还没有过去,这小子又亲自在上面加了一团火,特别是邓桌翔,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

还没搞清楚状况呢,邓桌翔就在荷兰上演了中国留洋球员的第一个帽子戏法。实力强大如CCTV5都只能在中午的体坛快讯中用一个足球代替了进球画面,播音员几乎是照着这一期的体坛周报念的新闻。

这个时候,CCTV5正在和荷兰方面紧急商谈购买荷兰方面有关两人进球画面的事情。争取能在下午18:30的体育新闻中放出来满足全国观众的要求——这段时间,CCTV5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全是询问为什么没有进球画面的电话。

就在国内体育媒体都只能用一句话新闻或者比赛简报的形式来报道此“惊天大新闻”时,李延所在的《体坛周报》却用了两个对开版做了一个沈彬和邓桌翔的专题报道。以“荷兰阿姆斯特丹一线记者李延,特约记者程果”的名义,把他们参加的四场比赛,以及人物专访,以及邓桌翔的成长经历详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可以想象,在竞争对手都苦于没有更多的新闻素材时,《体坛周报》的这一期会在读者以及同行中引起怎样的反响。光是总社一天到晚就没有停过——都是要求加印,或者直接出一个沈彬和邓桌翔的号外——的电话就可见一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